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2016-07-25 热点事件 阅读: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一)
普洱市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模式探讨

龙源期刊网 .cn

普洱市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模式探讨

作者:郑玉芬 彭发元【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02期

[摘要] 中低产田地改造必须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通过分析普洱市宁洱县的自然资源、耕地状况、经济和社会条件,依据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相关要求,探索出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和改造后与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综合效益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中低产田地改造 措施 成效 建设模式 种植结构调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奠定基础。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至2020年,分两个阶段,举全省之力再完成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掀起了新一轮高稳产农田建设热潮。

一、宁洱县中低产田地现状

宁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的源头,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镇,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前沿阵地。宁洱县辖七乡两镇,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00°43′至101°37′,北纬22°41′至23°36′,国土总面积3670平公里方,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6.8%;耕地面积36.07万亩,2009年以前宁洱县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3.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4%;中低产田地面积22.9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6%。农业基础薄弱,中低产田地比例大是制约宁洱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9年根据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作出的举全省之力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决定,2009-2020年,宁洱县规划改造中低产田地13万亩,计划总投资1.25亿元。

二、中低产田地主要障碍因素

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现有渠道级别较低,主要采用土沟引水,加之运行时间长,坍塌、堵塞频繁,严重影响渠道输水,沿途水量不断损失,到达灌区的水量很小,灌区缺水现象严重,已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田间渠道不畅,供水不足和排水困难情况十分严重,使田块合理轮作,冬农开发难以实施,丰富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二)
普洱市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模式探讨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普洱市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模式探

[摘要] 中低产田地改造必须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通过分析普洱市宁洱县的自然资源、耕地状况、经济和社会条件,依据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相关要求,探索出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和改造后与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综合效益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中低产田地改造 措施 成效 建设模式 种植结构调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奠定基础。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至2020年,分两个阶段,举全省之力再完成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掀起了新一轮高稳产农田建设热潮。【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一、宁洱县中低产田地现状

宁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的源头,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镇,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前沿阵地。宁洱县辖七乡两镇,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00°43′至101°37′,北纬22°41′至23°36′,国土总面积3670平公里方,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6.8%;耕地面积36.07万亩,2009年以前宁洱县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3.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4%;中低产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三)
普洱市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模式

普洱市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模式探讨

[摘要]中低产田地改造必须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通过分析普洱市宁洱县的自然资源、耕地状况、经济和社会条件,依据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相关要求,探索出宁洱县中低产田地改造和改造后与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综合效益的建设模式。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关键词]中低产田地改造 措施 成效 建设模式 种植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s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041-02【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奠定基础。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至2020年,分两个阶段,举全省之力再完成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掀起了新一轮高稳产农田建设热潮。

一、宁洱县中低产田地现状

宁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的源头,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镇,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前沿阵地。宁洱县辖七乡两镇,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00°43′至101°37′,北纬22°41′至23°36′,国土总面积3670平公里方,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6.8%;耕地面积36.07万亩,2009年以前宁洱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四)
云南普洱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 基于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云南普洱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普洱生态茶园建设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云南地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茶园建设;必要性;模式;前景;建议;云南普洱
  中图分类号 S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073-01
  普洱市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被誉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普洱市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云南省之首。截至2010年,普洱全市茶园面积达21.22万hm2,其中现代茶园面积9.33万hm2、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7.85万hm2、茶树林2.82万hm2、栽培型古茶园面积1.21万hm2,实现茶产业总产值21.7亿元[1]。市场对纯天然、高品质、无污染的绿色生态茶叶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茶园是寻求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3]。
  1 普洱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
  “十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中的重要产业[4],提出把“云茶”培育成云南省继“云烟”、“云药”、“云花”之后的又一重要品牌,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产业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普洱市委市政府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名牌和“曼妙普洱、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打响“茶林里长出的城市—普洱”这一国际名片,使茶产业成为兴边富民的优势产业,为构建“生态普洱、绿色普洱、和谐普洱”发挥重要作用[1]。
  生态茶园是模拟茶树自然生态群落而建立起来的多物种、多层次组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采用多物种的高度集约化经营,以茶树为主,因地制宜配置其他作物,形成多层次立体复合栽培,各作物能共生互利,构成合理的生态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当前茶树栽培上所存在的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境恶化、物种减少、灾害频繁、成本加大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普洱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生态茶园,建立现代茶生产基地,是促进普洱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生态茶园建设的实践,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经验。目前,我国各茶区的生态茶园主要发展模式有复合生态型、循环型和综合型3种。复合生态型包括茶—林、茶—药、茶—肥、茶—牧草等模式,是根据植物物种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建立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循环型有茶—牧(禽)—沼模式,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废弃物质,提高能量转换和资源利用效率,是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型是上述2种类型的有机结合,如茶—畜—草、林—茶—牧(兽)—沼等模式[6]。目前在普洱地区,多采用茶—果、茶—林或茶—绿肥间作型为主的种植模式,即复合生态型。
  普洱市自2010年开始启动生态茶园建设,2年来,共建设生态茶园6.448万hm2,种植树苗1 037.87万株。建设方式为在茶园里套种柿树、桤木、香樟等6种以上乔木,种植120~150株/hm2。通过2年多的生态茶园建设及改造,极大地丰富了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了群落环境,也提升了茶叶品质。目前,生态茶园建设已使各级政府和茶农达到共识。
  3 发展前景及建议
  生态茶园的建设表明生态学原理在生产上的运用日益被人重视。加强生态建设,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向高效益、多用途的生态型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发展是茶园生产的发展方向[7]。实践表明,在云南省主要茶产区普洱等地推行的生态茶园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其不仅能够改善单一茶园存在的多种问题,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茶园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此,应加强茶园生态模式的选择、间作茶园树种的筛选和利用、物种多样性研究,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持。
  随着社会对珍贵用材树种的需求增大,培育珍贵用材树种的资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普洱热区资源丰富,适宜珍贵用材树种的种植。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有很多珍贵用材树种也非常适宜套种在茶园中,既可改善茶叶品质,同时在将来通过出售木材而获得较大收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目前,普洱等地区生态茶园建设中选择的桤木、香樟等树种经济价值相对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笔者建议在生态茶园建设中采用“茶叶十珍贵用材树种”的种植模式,在普洱地区可选择铁力木、桃花心木、降香黄檀、格木等珍贵用材树种在茶园中进行种植,既满足了茶园的遮荫,改善生境,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珍贵用材树种的培育。
  4 参考文献
  [1] 杨显鸿.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茶叶,2012(4):11-12.
  [2] 何青元.建设生态茶园促进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技推广,2003(5):51-52.
  [3] 张艳梅,浦绍柳,伍岗,等.西双版纳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369-370.
  [4] 王平盛,何青元.建设生态茶园促进云南茶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6):26-28.
  [5] 陈潜,杨巍.浅论福建生态茶园模式的构建与管理[J].蚕桑茶叶通讯,2007(4):23-25.
  [6] 毛加梅,唐一春,玉香甩,等.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10(5):9-10.
  [7] 陈强.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1998,18(3):42-46.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五)
普洱市林下经济种植发展与对策

  【摘 要】林下经济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备受重视的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相关问题作出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问题
  1.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普洱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面积4.53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3%,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级行政区。普洱地处低纬山原区,北回归线横穿市境,全市海拔在317-3307米,年均气温15.3℃-20.2℃,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呈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享有“绿海明珠”的美誉,是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2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9%。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93.08万公顷,占89.41%;疏林地面积0.7万公顷,占0.21%;灌木林地面积21.85万公顷,占6.67%;未成林林地面积5.8万公顷,占1.77%;无立木林地面积1.6万公顷,占0.49%,宜林地面积4.8万公顷,占1.46%。
  据林业部门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421万亩,占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200万亩的35%,实现产值66.3亿元。其中,林下种植面积21万亩,实现产值31.8亿元;林下养殖面积285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林下采集加工面积68万亩,实现产值8.2亿元;森林景观利用面积47万亩,实现产值1.3亿元。林下经济共涉及农民0.8万多户,从业人员20多万人,林农来自林下经济的经营收入占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2.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措施
  2.1多业并举、同步推进,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各县(区)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和重要抓手,多业产举、积极推进,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绿色增长、生产了绿色产品。
  2.2长短结合、创新模式,林地经营步伐加快
  各县(区)坚持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针,利用林业资源开展林地立体复合生产,推广了林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游等产业模式,进一步加快了林地经营步伐,使林业产业服务和生态功能得到拓展。
  2.3完善链条、密切联结,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各县(区)积极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不断创新林下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林业经营大户等方式,经“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模式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4市场引领、调整结构,绿色增长效果明显
  各县(区)积极围绕市场需求调整林下种养殖业结构,大力生产适销对路、效益突出的林下产品,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之路,使农民不砍树能致富、大树底下好发财,得到了农民拥护、市场欢迎。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林下经济起步晚、时间短,总体来说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走出“大资源与小产业”、“大市场与小生产”的困境,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3.1认识不足
  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受传统木头经济的影响,更多的是想砍树卖钱、急功近利,对开发林地空间、扩宽拉长林地经营思考得不多。山区农民生产方式比较传统单一,缺少立体复合生产的经营思想。
  3.2层次较低
  全市林下经济问题规模较小,产业经济实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的深加工不够,基本停留在出卖原料的初级阶段,资源利用率较低。林下经济“特而不优、优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
  3.3扶持不力
  林下经济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引导,产业布局零乱,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林下生产自生自灭、自产自销的现象突出。由于政策引导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农户和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受到限制,在做大规模、产品开发、拉长链条等方面止步不前。
  3.4市场不畅
  龙头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不高,参与市场单键有能力较弱。营销方式落后,多靠挑担上市、坐等外商、零星销售产品,产品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林下产品市场网络建设落后,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大的竞争优势。
  3.5技术薄弱
  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落后,科技普及率低,科技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林下经济欠缺专项研究的科技力量,新产品研发能力低,产业关键性技术还有待突破。林下产品的生产加工及管理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不高。
  4.加快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4.1提高认识,摆上位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压力更加凸显,承受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也更大。云南在国家生态功能区划中被定为限制开发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走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路子,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云南”。市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了国家绿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了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挖掘林下资源潜能、引导好林农生产意愿、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林下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林下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摆上位置、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全市林下经济从小打小闹、自生自灭向政策扶持、产业经营转变,努力实现林下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4.2科学规划,选准模式
  在摸清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基础上,把发展林下经济与转变发展方式、与城镇上山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与专项规划,分区域确定符合实际的产业而已和重点发展方向,指导林下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我市的资源特色、种养习惯和发展前景来看,要按照“林下种、林间养、林里采、林中游”的思路,重点发展林粮、林菜、林药、林茶、林咖、林果、林菌、林禽、林畜、林脂、林胶、林游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大力开发多样化、特色化和品质化的林下绿色产品,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点突出的林下产业发展格局。
  4.3完善政策,加大扶持
  从行政审批、税收优惠、金融信贷、龙头扶持、林地流转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降低工商、林业等部门的各类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发。对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应给予相关税收减免。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扩大信贷规模,尽可能地减免相关评估手续和费用。开展林下经济政策保险,增强林下产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申报国家、省的扶持项目,并给予相关资金支持。加快集体林地流转经营步伐,着力提高林地流转的总量和水平。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除生态脆弱区、水源林地、公路沿线、水库周围、河道两边等重要地段的林地外,鼓励林地的林下资源进入市场有偿转让经营,国有商品林地的林下资源逐步开放经营管理权进行开发,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4.4创新机制,拓宽融资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以投资为引导,企业、林农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招商融资。积极和引导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信誉较好的大财团、林企业投资开发林下经济,形成大龙头带动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龙头的发展态势。以财政融资。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议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林下经济的产品生产给予资金补助,并建立龙头企业贷款的财政贴息机制。以项目融资。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项目资金支持,在用途不变、拨付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对发改、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科技等有关部门项目资金的整合,捆绑投向林下经济开发;发挥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收取的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重点用于林下经济发展项目。以信贷融资。建议成立林下经济贷款担保中心,积极开展林权抵押。林农水额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以资源融资。引导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把林下资源作为林业资产,以租赁、承包、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实行市场化动作,充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建设。
  4.5培育龙头,开拓市场
  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品牌等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得奖分配机制,进一步密切农业关系、完善链条联结;鼓励龙头企业搞精深加工,拉长、加宽、增厚林下产业链,精心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特色品牌,加大林下产品的原产地申报、商标注册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力度。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发组织水平,形成市场连接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连接生产基地、市场基地连接农民的发展格局。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潜力大、效益好、带动强的林业大户、种养大户经营大户,着力培育新兴的市场主体。建设一批产品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技术先进、质量检测可靠、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林下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面向全省、全国的林下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直销、代理配送、连锁专卖、网上交易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4.6强化科技,完善服务
  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林下经济科技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技术等服务。制定林下经济的相关操作规程,引导农民规范、标准地从事林下经营活动。完善农民、企业、科研院和技术推广单位的科研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林下经济科技服务体系,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林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步伐。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促进林地经营都和农民熟练掌握林下经济专业生产技能。加强林下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形成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支撑、地方标准为补充,覆盖主要林下产品前产、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保障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
  4.7加大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简报、宣传栏、板报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干部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实施技术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上级政策、熟悉政策界限、明白操作规程,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技术熟练掌握。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采取开设专家讲座、典型示范、科普展示、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经验交流,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号召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标杆、干有盼头,营造全社会合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深厚氛围。
  5.结束词
  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科]
  【参考文献】
  [1]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六)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建议探讨

  摘要:指出了安康市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独特的富硒土壤环境等优势,分析了富硒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从推广优良品种、做大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综合效益,加快品牌整合、打造名牌战略,搭建营销平台、推进产业多元融合为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富硒茶产业;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22002
  1 引言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境内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茶叶生长,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区。安康市又被誉为“中国硒谷”,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独一无二的富硒自然环境赋予了安康茶富硒的特有品质。随着安康市被确立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和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这就客观要求安康市必须加快发展茶叶等绿色生态环保型产业。基于此,研究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探究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对于推动安康现代农业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
  2.1 产业基地规模小,布局分散
  茶叶产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和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产业,安康市属典型的山区市,茶园中规模化、标准化的茶园有限,老茶园、荒芜茶园比重大,大部分茶园分布在土地脊薄、水源匮乏的陡坡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茶园改良等工作需要资金量大。根据测算,从茶叶建园到投产,每亩需投资0.8~1万元,其中当年要投入0.5万元。高投入使得茶园建设仅靠茶农自身无力负担,政府财政又十分紧张,无资金投入,致使安康的茶园建设长期以来始终没有突破散、小的格局,有些地方根本称不上是“茶园”,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更谈不上集约化经营。同时,低投入和盲目的追求茶园面积增长,忽视了茶园土壤改良、施肥、除虫等茶叶种植和茶园管护技术,使得高效、密植、优质茶园数量较少,多数茶园茶产量较低,低产茶园平均年产180 kg/亩,而我国把年产干毛茶750 kg/亩的茶园就称为低产茶园,安康低产茶园产量远低于此水平。据2010年统计,安康有低产茶园1万亩。
  2.2 科技投入不足,经营人才匮乏
  安康市本地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安康学院茶叶技术研发中心、市农科所等机构科研水平有限,区域内唯一的高等院校安康学院近年来没有开设与茶叶相关的专业,对安康茶叶富含的特色“硒”元素及其保健作用缺乏系统研究和科学数据支撑,硒含量稳定性问题还没得到全面解决,富硒茶深度科学开发加工不够,产品类型比较单一。近5年安康市没有通过公开招考或特岗招聘引进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茶叶专业人才,目前有茶叶技术干部72人,其中在岗只有46人,均为中专文化,大多都在50岁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平利县和紫阳县,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康当地的茶叶企业同样很难招聘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茶叶专业人才,人才引进问题十分严重。同时,茶叶企业管理人才欠缺,大多数茶叶企业仍然沿用家族管理模式,没有聘请企业经理等专业管理型人才,严重制约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速度。
  2.3 重产轻销,市场占有率低
  安康市茶叶产业发展目前仍然是重视种茶、轻视售茶,重视生产、轻视流通,商业运作的理念仍然没有渗透到茶叶产业发展中,安康富硒茶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在西北市场已远远低于汉中,在西安的一些大宾馆、酒店、商场很难见到安康富硒茶,在全国尤其是大城市知名度也较低,宣传推介的力度和深度不足。在号称“京城茶叶第一街”的北京马连道,茶叶店近5000家,而卖安康茶叶的店铺只有几家。市本级茶市场建设滞后, 2010年建成的安康天源茶城现在卖茶叶的不足1/4,远不如其它土特产。目前,安康市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仍然是培新街的马路市场,没有建成专门的大型茶叶交易市场。电商、微商等新型交易平台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同时,茶叶市场监管不到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滥用盗用品牌商标的行为时有发生,构建畅通的茶叶销售渠道和公平、安全、守信的茶叶市场环境任重道远。
  2.4 品牌效益低,整合步履艰难
  安康市虽然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但品牌效益不强,与云南普洱茶、安溪铁观音等知名品牌相比,品牌价值差距显著,在西安和省外茶叶市场知名度不高,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杂志和中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发布的“2013 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汉中仙毫排17位,“紫阳富硒茶”排 24 位。由于安康茶叶企业呈现多、杂、散的现状,茶叶品牌同样多、杂、散、乱现象突出,缺乏统一的品牌。虽然安康市政府从2006年就开始引导实施全市茶叶品牌整合工作,但推进缓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且茶叶品牌整合是市场行为,仅靠政府行政推动难度大,而安康市缺乏航母型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引导品牌整合仍然步履艰难,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康茶叶产业的发展。
  3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推广优良茶种,做大产业发展基地
  目前,安康仍有大部分老旧茶园是20世纪70年代的群体种,以有性系茶园为主,品种纯度低,茶叶外形不统一,生长势头不整齐,所产茶叶原料难以达到标准化加工的要求,茶叶外观和品质也较差。相较而言,无性系茶园则具有所产鲜叶外形统一、品质优良、长势整齐等优势。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从紫阳群体种中选择性状表现优良的单株,采用单株无性系扦插技术选育而成的“陕茶1号”作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陕西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具有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光泽性强,发芽早,芽叶肥状,持嫩性强,生长势好,适应性广,抗寒,抗病等优良特征,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植物新品种证书,成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被省政府在全省推广。因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抓住推广“陕茶1号”优良品种的机遇,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标准示范、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加快对现有老旧茶园的标准化改建工作,不断提升良种茶园比例;应以现代产业园区作为推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有效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按照“规模、集约、标准”的要求,牢牢把握整地、栽培、管护等关键环节,建设高标准密植茶园;应改变过去荒山、荒坡种茶的传统思想,向好田好地要规模,结合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优化区域布局,突出紫阳、平利、汉滨、岚皋4个重点县区,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大户带动战略,从分散向集中转变,促进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应大力推广汉滨区牛蹄4000亩富硒茶园、平利县长安镇茶叶大户的发展等成功案例,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安康茶产业,在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增值。   3.2 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产业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根据安康市林业局统计,全市最大的茶叶企业是紫阳的盘龙茶厂,年销售额2亿多元,是安康茶企的销售大户。但与有生态茶园基地35万亩,拥有龙潭 、五云山、陆羽三个品牌,总资产近1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相比,差距无疑是天上地下,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也相较甚远。因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牢牢抓住陕西省从2013年起每年在陕南三市选择2~3个有一定基础的市级龙头企业扶持这一重大机遇,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全市现有茶叶企业中好中选优,倾斜政策,重点帮扶,力争在2020年前培育出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引领安康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航母”。同时,鼓励茶叶龙头企业、种茶能人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产业联盟,走“企业带社、社企联户”的协同发展之路,形成“企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培养职业茶农,普遍提升茶农技术水平,实现茶企受益、茶农增收。
  3.3 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科研攻关,研发新产品才能保证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把引进和培育茶叶科技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设立优惠政策,提高安家补贴,在全国、全省广泛吸引茶叶专业人才来安康从事茶叶研究和技术指导,并充分发挥市内大中专院校培养人才主阵地作用,促成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茶叶专业,为全市茶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茶叶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紧紧依托与中国农业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农业知名院校的合作,加强对安康富硒茶营养价值的研究鉴定,加大对安康富硒茶新品种的研发,推动安康茶叶生产由偏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生产转变,由注重发展高档茶向高中低档茶并重转变,由注重绿茶生产向提升绿茶、开发红茶、主攻茶产品、发展茶食品转变,提升安康富硒茶附加值。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强化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服务体系职能,定期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重点镇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茶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以茶兴业能力,同时,组织各级茶叶协会中的龙头企业、茶叶大户成立技术服务专家组,在优良品种、生产技术、科技信息、市场动向、先进管理等方面为茶企、茶农提供服务。
  3.4 加快品牌整合,打造产业名牌战略
  中国茶发展史中,只有产地品牌,没有产品品牌,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都是名茶品种,但都不是茶品牌。全国7万家茶企不足1000个品牌,而不产茶叶的英国创造了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 “立顿”,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对于茶的“市场概念”都是“产地名”加“品名”。真正的品牌代表着产品的品质、企业的信誉和顾客价值。安康茶叶要打造富硒茶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彰显核心价值理念并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品牌竞争力。因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下决心推进品牌整合,充分发挥紫阳、平利名茶原产地保护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作用,通过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等市场的办法,促进品牌整合,进一步提升“紫阳富硒茶”和“平利女娲茶”两大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安康当地的林业、工商、质监、农业部门可以对准入企业实行统一商标名称、质量标准、商标标识、宣传推广,促进茶叶品牌整合,最终目标是全市共用“安康富硒茶”品牌,达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监管的“五统一”要求。进一步强化品牌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茶叶流入市场。增强质量意识,从育苗到建园,从采摘到加工,从贮藏到运输,从产品到商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安康生态富硒茶品牌。
  3.5 搭建营销平台,推进产业多元融合
  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转变思想观念,更加重视销售,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请进来实地考察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营销活动,充分利用电商、微商等新兴营销媒介,建立健全安康富硒茶营销体系,使安康富硒茶真正走出安康,走进消费者家中;应推进产业融合,结合全市旅游景点规划布局,建成一批旅游观光茶园,培育一批以茶为主的生态旅游示范点,发展一批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茶文化旅游乡村,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形成一三产融合、二三产互动的复合业态。
  参考文献:
  [1]方 琼,李 勇.谈陕西省安康名茶的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6(18):48~49.
  [2]成炳康,石晓阳,石 磊,等.安康市富硒高效大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69~371.
  [3]尚闫伟.安康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
  [4]李 勇.安康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5790~5829.

普洱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现状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293061/

推荐访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普洱农业发展银行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机械公差如何确定 下一篇:内部审计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