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2016-07-21 热点事件 阅读: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一)
对提升商业银行县域支行竞争力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对提升商业银行县域支行竞争力的思考 作者:杨春宋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10期

摘要:广大县域、特别是经济发达县域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强劲增长点。商业银行应树立转型经营理念,创新服务,拓宽业务发展路径,以人为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地制宜,推进渠道建设,通过完善渠道、优化管理、创新服务等途径,不断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县域支行 竞争力 创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反映出城市经济的辐射强弱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程度。广大县域、特别是经济发达县域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改革县域支行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有效提升县域支行核心竞争力和业务辐射能力意义重大。 1 县域经济的壮大为县域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

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一些县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概念,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为县域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国家“三农”政策对农村的扶持,加大了对农村资源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险事业快速发展。

二是许多县域工商业较发达,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显著市场优势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三是国家城镇改造计划的实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开发,蕴藏着一定的信贷机会。 四是农村人口众多,有许多从事现代养殖业和工商业的个体经营者,其中不乏富裕农民,成为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群。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带动了金融需求的快速增长,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增长动力和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快县支行改革发展,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2 当前县域支行业务发展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2.1 县域支行业务发展特点【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2.1.1 在县域支行存款构成中,储蓄存款比重较大。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县域支行的主要存款来源,在县域支行的存款结构中,储蓄存款往往占据了较大比重。如某市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存款合计中,储蓄存款占比达到了78.8%,储蓄对公比达到了

3.72,也就是说储蓄存款所占比重是对公存款的3.72倍,而市区支行的储蓄对公比只有1.77。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二)
关于县域支行重点推进计划情况的报告

中国农业银行XXXXX

关于总行县域支行重点推进计划情况的报告

一、XX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一)XX县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XX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XX县位于川西平原东南缘,三面环绕成都市区,是成都市的郊区大县,县城距成都市区仅10公里,XX国际机场位于XX县城区与成都主城区之间,与成都主城区紧紧相连,成昆铁路贯穿全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发展潜力。该县幅员面积1068平方公里,辖21镇、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93万人。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8.2:53:38.8,全口径财政收入99.16亿元,占GDP比重29.4%,地方财政收入87.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31.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45.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0.5亿元;XX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7年名列全国百强,是2008年四川省唯一一个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三十五位,居中西部第一位。连续十二年排名四川省首位,成为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2、产业结构。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XX县争创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样板县,为此XX县政府确立了“35223”的发展思路。即“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五大战略”:项目带动、工业强县、三产富县、都市农业、人才兴县;“两区”:西航港开发区、空港物流园区;“两城”:东升、华阳成都城市次中心;“三走廊”: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突出建设新型工业基地、航空物流基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以城市经济为主体、以临空经济为特色的成都南部新城,打造“中国西部航都、成都南部新城”,着力构筑成都经济增长带,实现领跑西部、富民强县新跨越。

(1)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08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36.4亿元,增长率18.6%,工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已初步形成了五大产业集群,即以天威新能源、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等为龙头的光伏光电产业集群;以成都孚信、

KTM球阀等为龙头的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以德国拜耳、恩威制药等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南玻集团、得阳化学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嘉里粮油、西航食品为龙头的绿色产业集群。目前,在产业集群已实现增加值76.87亿元,工业集中区规模客户已达到241户,实现增加值62.1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2户,实现规模增加值106.3亿元。

(2)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2008年完成增加值129.15亿元,增长11.3%。实现全社会消费品总额78亿元,房地产销售140万平方米,交易额81亿元。XX现代商贸集中区已纳入成都市的四大商品市场发展区规划,航空物流园区口岸正在全力建设,总部经济园区招商顺利,休闲旅游初见成效,2008年实现收入达9.55亿元。

(3)现代农业提质增效。2008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6.88亿元,同比增长5.5%。一是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全年粮食总产量29.52万吨,同比增长1.2%;水果、蔬菜产量分别为17.35吨、51.18吨,同比增长4%、6.9%;生猪出栏80.01万头、禽蛋产量1.93万吨,同比增长4%、8%;全县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转换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分别达46个、14个、38个。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引进17家,其中虹禾原野、天味公司等4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70家,带动农户17.2万户;组建了全省最大的农产品冷藏运输车队,近60个农产品进入XX县优质农产品展示配送中心,获得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称号。三是农业规模化经营步伐加快。新建蔬菜大棚3458亩,梨子精品园6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草梅标准化种植基地3个。农用地规模经营已达44.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7%。

3、XX县就业结构。

(1)一、二、三产就业人数分别为17.26万人、16.2万人、19.7万人。城镇人均年收入16817元,农村人均年收入7129元。

(2)在农民收入7129元中,工资性收入2964元,占年收入的41.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68元。

(3)XX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8.5万人,转移输出21.99万人。其中到省外务工1.05万人,省内市外务工的1.59万人,市内县外务工的4.06万人,县内务工的15.29万人,外出务工占比57.12%。

(二)XX县金融同业基本情况。

1、XX县金融需求情况。

截止目前,XX县内金融机构众多,有工、农、中、建、交、农发行、农信社、邮政、中信、招商、兴业、浙商、村镇等14家银行机构,也有典当行等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渗透其中。2009年,XX县金融机构1—3月贷款增量高达61.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9.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组建的公司比去年同期新增贷款达48亿元。中行一季度新增贷款24亿元,增量占比39%,高居第一;2008年刚进入XX的兴业银行,营业网点仅有一个,人员20余人,其一季度新增贷款达11亿元,增量占比17.9%,排名第二;XX县农行创造历史同期最好记录,较年初贷款净增4.2亿元(其中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3亿元),但增量仍排在建行、交行之后,位居第五,增量占比6.9%,比年初提高0.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XX县信贷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但竞争也非常激烈。2009年信贷需求主体有: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贷需求约50亿元,主要有XX兴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都西航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XX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XX县管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贷款期限要求在5年左右,最少3年,贷款利率不接受上浮,提出申请后的等待审批时间1个月能接受。

(2)农村小城镇建设项目:信贷需求约15亿元,主要有XX县城镇新居建设有限公司、XX县正兴镇城建投资有限公司、XX县黄龙溪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贷款期限要求在3年左右,最少1年以上,贷款利率不接受上浮,提出申请后的等待审批时间1个月能接受。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需求约5亿元,主要有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贷款以短期流动资金为主,贷款利率接能受上浮10%左右的上浮,提出申请后的等待审批时间2个月能接受。

(4)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贷需求约80亿元,主要为机场二跑道建设新航站楼,贷款期限在10年至15年,要求贷款利率下浮10%左右。

(5)房地产信贷:需求约20亿元,主要四川贵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贷款期限要求在3年左右,贷款利率能接受10%左右上浮,提出申请后的等待审批时间2个月能接受。

(6)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约10亿元,贷款以短期流动资金为主,贷款

利率接能受上浮20%左右的上浮,提出申请后的等待审批时间2个月能接受。

(7)个人消费贷款:需求约10亿元,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及个人抵押贷款为主,贷款期限在5年至20年,要求贷款利率下浮30%。

2、XX县金融供给情况。

(1)XX县贷款情况。2008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0.57亿元,比年初增加79.04亿元,同比多增57.64亿元,增长67.4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5.09个百分点,贷款增幅增量水平均创历年同期新高。从成都排名情况看,贷款存量、增量均列各郊区县第一位。

12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机构市场份额各占50.61%和31.2%,同比分别上升3.92和下降6.5个百分点,仍为贷款市场主力。但从新增贷款占比,国有商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是60%和19.28%。与去年同期相比,国有商行占比上升了43.22个百分点,而农村信用社则下降了40.36%。新设立的四家股份制银行(中信、招商、兴业和浙商)新增贷款7.06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93%。在XX县金融机构中,存量占比最高的为农信社,增量占比最高的为工行, 2008年12月底农信社贷款余额达到59.4亿元,占比31.2%,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工行贷款余额34.1亿元。XX农行2008年初贷款余额13.1亿,占比11.2%,排名第3位;2008年12月底贷款余额17.18(含剥离5.7亿元,下同),占比8.7%,排名降至第6位;XX农行2008年新增贷款4亿,占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额的5.1%,增速占比在金融机构中排名第7位。由此可见,虽然XX农行贷款净增从绝对额看与历史同期自身相比有相当的净增幅度和较大进步,但在XX县域金融同业竞争中其竞争能力却在相对下降,且差距明显。

从存量贷款结构看,短期贷款54.84亿元,占28.78%,其中工业贷款29.14亿元,农业贷款7.93亿元,个人短期消费贷款5.50亿元,商业贷款2.88亿元,建筑业贷款1.43亿元,其它短期贷款8亿元。长期贷款135.73亿元,占71.22%,其中政府投资公司37.27亿元,航空系统12.2亿元,房地产业贷款22.78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29.25亿元,个人长期消费贷款34.23亿元。中长期贷款2008年增量78.21亿元,占当年全县新增贷款98.95%。

XX县14家金融机构全部都有信贷业务,工、农、中、建、交锁定的信贷对象基本相同,以基础设施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房地产项目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个人贷款为主。信用社把重点放在乡镇,近两年加大了对房地产项目贷款和按揭贷款的投放。邮政目前以个人贷款为主,中小股份制银行以国有公司基础设施贷款、规模企业贷款为主,个人贷款以优质客户为主,正在逐步退出收益低按揭贷款市场。目前农行在基础设施贷款方面,不如工、中、建、交及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个人贷款与信用社竞争非常激烈,在农业产业化贷款方面,农发行和信用社政策比我行更具优势。我行相对优势仅有中小企业贷款、房地产项目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等方面。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2)XX县存款情况。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1.65亿元,比年初增加83.82亿元,同比多增7.01亿元,增长24.1%。存款存量、增量均列成都各郊区县第一位,但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增长较快,新设金融机构增势抢眼。2008年12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新增存款39.23亿元和16.48亿元,占新增存款总额的46.8%、19.66%。新设立的四家股份制银行(中信、招商、兴业和浙商)新增存款16.29亿元,占新增存款的19.43%。

12月末存量占比最高的信用社,以88.24亿元、20.44%市场份额高居第一,建行、中行以62.46亿元、14.4%、61.11亿元、14.16%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第三位,我行以54.65亿元、12.66%市场份额排名第五位。在2008年增量存款中信用社以16.44亿元、19.6%市场份额高居第一,与我行机构、网点基本相同的工行以14.88亿元、17.75%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高于我行6个百分点,2008年新入驻的兴业银行以11.8亿元、14.08%市场份额排名第四,排名超过我行。XX县储蓄存款增长多少与网点多少有一定的直接联系,对公存款增长的多少与贷款的投放有一定的直接关系,贷款投放较多的行对公存款增长较多。原因为除贷款发放本身引致的派生存款外,更与XX县政府2008年出台财政性资金与金融机构贷款挂钩办法有直接关系,按照该管理办法规定,对驻县金融机构的贷款比、贷款增长额、贷款增长率等指标直接与财政性资金相匹配,特别是对国有公司投放的贷款额分值占比较大,此部分存款的增长直接与各行向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多少挂钩考核,2008年工行和兴业银行因此而受益,对公存款分别增加

9.7亿元和11.25亿元,占XX县2008年对公存款增量的111.61%。入驻XX县的14家金融机构中,除邮政和农发行外都把对公存款组织列为第一工作重点,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利用其特有的优势,把组织财政系列存款放在工作的重中之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三)
关于提升县域支行经营活力的思考

关于提升县域支行经营活力的思考

农行河北安国支行行长 高建中 2011年07月27日

基于历史渊源和资源禀赋,农行在县域市场已经得到高度认可。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到,部分县域支行仍然存在着活力不足、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竞争激烈的县域金融市场,农行县域支行怎样才能摆脱困境提升经营活力呢?

构建和谐团队 优化整合产品

员工是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让员工有尊严而快乐的工作应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随着商业化运作的深入,目前,县域支行在员工管理上面临一些问题,诸如年龄老化断档、知识更新慢、过分看重物质激励等,制约了业务经营的发展。究其原因,有员工主观放松严格要求的因素,也有企业文化建设不配套的因素。为此,各级行应该认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这篇文章,在新形势下赋予新含义、新内容。一方面要切实关心员工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发自内心地去关怀、关注他们的冷暖;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员工成长的平台,让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的员工实现价值。对符合条件、要求进步的青年干部加大竞聘选拔力度,对年龄偏大、有专业特长的员工建立技术等级、行员等级等。

拓展资产业务和优化整合产品可为县域支行提供发展动力。县域资源禀赋迥异,金融生态不同,但都有支柱或特色产业。有效发展资产业务,既能拓宽收入空间,又能拉动对公和零售板块综合业务,同时还能履行社会责任、扩大社会影响。关键就是要解决员工思想认识问题,即怕担责任、怕被追究的顾虑,在此基础上要着力突破两个瓶颈:一是外部瓶颈,需要通过主动与工商局、发改委、中小企业局、农工委联系,了解企业注册、经营信息,主动走访工业园区,了解入驻企业情况,以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寻找目标客户,解决视野狭窄、客户选择面小的问题;二是内部瓶颈,需要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辅之以激励措施,解决员工推荐和经办业务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在产品创新上要不断解读市场、研究同业,推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金融产品。在客户金融需求旺盛、全面,各行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加快新产品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打造精品网点 科学考核激励

客户对一家银行的认识和评价首先来自外部视觉印象,特别是县域环境有限,银行之间可比性强,客户往往对比银行的门面和设备来衡量银行的实力。

县域支行要坚定网点转型的决心,举全行之力打造精品网点。一是精心谋划网点布局。结合县域城建规划,追踪人流、车流、资金流,前瞻性、开放性布设。二是全面改造网点。对于新建、迁址网点,要高标准设计、现代化施工,对于位置适宜、不搬迁的老网点要尽快组织装修改造,对县域支行办公楼也要纳入改造视线。三是适当布设离行式机具。在认真评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在县域以下专业市场、大集镇、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场所布设离行式机具。四是优化工作流程。上级行要加快机具申报审批速度,同时协调好售后服务的关系,建立中标企业在县域支行使用端评价确认制度,对他们的服务行为进行约束。 县域支行受行政区划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资源和经营情况相差很大,应该区别对待。上级行应该对辖区的县域支行进行细分,对于总行级、省行级县域重点推进支行和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类县域支行要围绕县域核心产业,以资产业务为带动,实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全面快速发展,抓住规划中的优质项目和主导客户,实现业务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实施资源配置倾斜,打造全能型银行,既压担子也给实惠,让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县和大市场特色县县域支行,给予政策引导,以小企业贷款产品为抓手,以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流通市场建设项目为依托,以通过个人助业贷款产品支持市

场内商户经营为吸附,带动银行卡、电子银行、代理保险以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综合发展,提高综合收益水平;对于传统农业县、资源匮乏县、国定省定贫困县县域支行,更多的考量应该是维护队伍的稳定,让员工共享农行股改上市的成果。

根据不同类别县域支行的业务发展定位和经营特点,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权重或系数,评估分析县域支行在同类行中的工作绩效和进步幅度,尽可能体现公平竞争、对外竞争的原则,改变部分支行“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区域资源好、先天强与资源差、先天弱在一个碗里抢饭吃的情况。业务授权也应结合县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权限,让县域支行有劲使得出。同时要加大调研力度,真正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目前实行的考核办法突出营销,对重点业务和产品实行计价,鼓励员工积极营销,应该说机理科学、方向正确,但也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商业银行经营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考核办法应适当提高对于绩效考核的占比,运用考核杠杆引领县域支行关注综合绩效。同时考虑适当缩减计价项目、降低计价额度,对那些真正需要员工走出去营销且能实际创效的产品和需要重点推动的业务实行计价。

内强风险防控 外树良好形象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县域支行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个稳定的局面至关重要。这既包含内部的运行平稳,也包括外部的宽松环境。一个拥有活力的支行必然是一个管理严格、号令统一、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有较好社会形象的支行。

县域支行是一级法人体系下的经营单位,直接办理各项业务,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的侵袭。县域支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把风险防控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时时抓、处处抓、事事抓。决不能把控险与业务推进对立起来,摒弃要发展业务、提升竞争能力就不能受制度约束的错误观念。经营行为要遵守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的要求,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避免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信贷业务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信贷管理规定,避免信用风险;柜面业务要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声誉风险;安全管理要高度警惕,严防外部侵害。

县域支行作为经济社会的构成元素,势必要与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发生联系,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外部环境,对于提升自身形象、增强经营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县域支行要主动加强宣传,让社会了解农行,让政府认识农行。此外,还要运用人脉资源,构建社会网络。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农行影响。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四)
村镇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及“三农”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对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三农”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村镇银行实地调查,了解村镇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营状况和困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发展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40-02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县域支农支企支民的主力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目前,朔州辖区共设立村镇银行2家,分别为:朔城区蒙银村镇银行和山阴县太行村镇银行。2014年12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计21.91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占总资产的44.6%,个人贷款6.1亿元,单位贷款3.67亿元。存款余额17.59亿元,个人存款6.86亿元,单位存款10.73万元,存贷比为55.54%。村镇银行已设立网点4个,共为县域近100家中小企业和企业主个人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促进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升级改造达50家,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1.8亿元。先后对全县个体工商户与农户45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6.5亿元,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营业格局逐步扩展。从调查来看,朔州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部门负责人都是从金融监管部门或其他金融机构聘请的资深人员,有一定金融工作管理经验且熟悉县域经济环境特点,同时采用发起行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在立足区域的基础上,服务领域逐步向下扩展,服务领域向乡镇延伸。从2013年起,朔州村镇银行在乡镇开设了2家支行,“行+支行”经营格局正基本形成。
  2.不断创新信贷产品。随着对县域和农村市场的不断发展,朔州村镇银行深入调研,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信贷产品,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近几年,蒙银村镇银行适时推出“工商通”信贷产品,通过工商企业联保的形式发放贷款。截至2014年12月,蒙银村镇银行共为山西华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朔州市荷斯坦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玉收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义成绿化种苗有限公司等36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609万元。太行村镇银行结合山阴县白色乳业和养殖园区的特点,开发了“园区贷”信贷产品,推出“龙头企业+园区+农户”三位一体、“龙头企业+园区”两位一体的批量担保模式,有效地支持了畜牧业养殖的发展。
  3.贷审流程优势明显。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批流程及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审批时间来看,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单笔贷款申请,从前期调查到放款基本不超过1周时间。同时,对贷款到期的客户,经风险部门评定为经营情况良好,其贷款可直接续贷,无需归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银行落实服务政策难度大。一是村镇银行呈现“支大拒小”现象。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便决定了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其逐利的本性也与生俱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得到的各种优惠及扶持政策非常有限,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发展不能有效统一。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型企业资源有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村镇银行只好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目前村镇银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高、贷款投向过分集中。二是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风险难控制相矛盾。村镇银行既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又要开展涉农支小政策相关业务。但在当前县域经济环境下,涉农支小信贷业务风险较高,村镇银行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发展的同时,又要能有效开展相关政策业务的运作成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
  2.资金来源问题制约着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开业时间较短,客户资源有限,这是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现实。在县域中民众对其缺乏信任,加之其知名度不高,开展的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功能比较滞后,企业及民众基本不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因此,村镇银行吸储能力有限,吸收各种存款的难度相当大,这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为6.9亿元,仅占全县域储蓄存款余额的6.5%;解决存款规模限制成为了村镇银行发展首要难题。
  3.网络设备滞后阻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按人民银行规定: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网络设备的研发费用及大量维护成本的投入,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村镇银行,实在难以独立承担。具体来说,当前村镇银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网络问题:一是支付结算系统方面。村镇银行由于无法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也只能通过发起行间接结算,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处于非常劣势,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二是征信系统方面。目前村镇银行还无法直接接入征信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进行核查,这样就降低了村镇银行贷款发放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人力成本。三是反洗钱系统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还较小、结算及账户管理等方面水平较低,缺乏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仍需加大改进力度。
  4.经营风险阻碍和制约村镇银行业务的发展。灵活快速的信贷机制促进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受资金、网络方面等客观因素制约,村镇业务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经营单一,经营稳定性差。村镇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完全依靠存贷款利差产生,中间业务单一。二是村镇银行客户结构单一,信贷风险较大。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均在县域辖区,贷款对象行业特征明显,行业的集中度较高,造成行业风险不能有效转移,严重影响村镇银行持续经营的稳定性。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个人贷款余额6.1亿元,占总贷款的62.4%,个体工商户贷款为主体;企业贷款余额3.67亿元,其投向主要集中为批发零售业,占比为52.32%。同时,朔州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0.12亿元,不良率为1.23%,不良贷款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   四、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市场定位机制,规范服务方向。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定位机制。通过完善支农支小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村镇银行“三农”和支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投向进行明确规定,定位村镇银行把握服务县域经济,按照支农支小这个服务方向,促进服务“三农”与商业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贷款的审批、流程操作、利率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本区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利用发起银行现有成熟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技术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县域地区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各项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金压力。一是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参照县域法人考核办法及当地信贷投放情况,给予村镇银行特别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多种扶持政策,增加其资金来源,增强其信贷资金投放能力。二是放宽村镇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扩展其资金补充渠道。三是推动村镇银行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扩大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提高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四是鼓励村镇银行探索可行的金融相关债券,建议村镇银行会同发起银行或发起人发行区域性债券,如集合债券或次级债券,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扩充村镇银行资本金。
  3.加强网络设备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多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村镇银行服务方式。以村镇银行总行为依托,探索在农村建立自助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流动站等特色服务渠道,有效解决村镇银行网点不足带来的弊端,尽最大能力为农村区域客户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村镇银行与发起银行或同业之间相互合作,弥补村镇银行因网络技术落后产生的劣势,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行内核心业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合作,加强村镇银行网络渠道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化水平,争取尽早具备和达到加入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条件,早日享受接入网络先进系统的便捷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村镇银行服务县域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设定涉农支小贷款考核办法,作为确定奖惩的依据。对于完成目标较好的村镇银行,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给予税收等优惠,人民银行给予支农再贷款优惠,以此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二是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应加大对村镇银行支持。如在计提坏账准备,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增加村镇银行资本积累;对面向农户的贷款政府给予村镇银行财政贴息支持,从而使农户自身不能承担过高利率以及村镇银行贷款分散、单笔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能进一步缓解。三是放宽新设立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对其运用资本金发放贷款实行定量控制,同时不列入存贷款比例进行监管控制,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发放支农贷款。四是人民银行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完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征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技术和业务支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忠民.村镇银行发展与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2] 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
  [3] 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J].新金融,2011(5)
  [4] 高晓燕,孙晓靓.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
  [5] 李蓉,许可.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3(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 山西朔州 036002)
  (责编:芝荣)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五)
关于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的思考

  摘 要:随着中小股份制银行将竞争的触角延伸到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的金融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级分行除了要继续与原来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外,还要与新入驻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市场份额方面展开激烈争夺与拼抢。

  关键词:县域支行;竞争力;金融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2.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04-02
  随着中小股份制银行将竞争的触角延伸到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的金融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级分行除了要继续与原来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外,还要与新入驻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展开激烈争夺与拼抢。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实现二级分行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继续保住建行在当地同业应有的市场份额,促进二级分行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摆在二级分行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做大做强县域支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应对新形势下激烈竞争的需要。近两年来,中小股份制银行将竞争的触角由原来的抢滩大中城市转向中小城市,纷纷在中小城市抢滩设点,凭借其灵活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信贷机制和产品机制,在当地实施“首挖建行员工,首抢建行客户”的策略,并借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承诺,与所在地金融机构特别是与建行拼抢其高端客户群体。一段时期以来,二级分行所在城区支行的市场份额受到较大冲击,原有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面临下降趋势,为保住建行原有的市场份额,二级分行区域发展的重点应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在兼顾城区业务发展的同时应将业务发展的重点由城区向县域转移,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弥补城区市场份额的流失。
  2.提升二级分行未来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欠发达的中部及内陆省份,中小城市的金融总量分布规律一般是县域金融总量至少占其整个金融总量的一半以上。伴随国民经济的战略转型和纵深发展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的加快,未来县域金融的发展无论是速度还是增长额都会快于城区,县域金融无论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必将成为金融机构重新角逐的新战场,县域金融也必将是建设银行二级分行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点。
  3.做大二级分行市场份额的现实选择。目前,县域支行业务仍是建行业务发展的短板,绝大部分二级分行的县域支行所占的市场份额不高,在当地的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均没达到应有的市场份额,更谈不上居前位。从牡丹江区域看,六个县域支行在存款业务上没有占到应有的份额,尤其是个人存款余额与新增额与同业差距较大,因此有巨大潜力可挖。所以,要做大二级分行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深挖县域金融市场,这是二级分行做大市场份额的现实选择。
  4.发展县域金融的成功实践表明:二级分行完全可以做大做强县域支行。2009年,牡丹江分行新一届党委审时度势,站在战略的高度,实施县域发展战略,出台了相关发展县域金融的措施,启动了对县域支行的发展,三年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外县六行对公存款全部位列前两位,这充分说明:只要重视县域支行的发展,二级分行完全有能力做大做强县域金融。
  二、二级分行当前在发展县域金融业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二级分行的县域支行还普遍存在网点数量不足,硬件设施滞后,业务覆盖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已成为整体业务发展的区域短板,而且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还存在着以下新的问题和困难。
  1.同业竞争延伸至县域,使建行市场份额受到挑战。县域庞大丰富的客户基础,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逐渐凸显的战略地位,引起了金融机构在县域广阔天地的角逐。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进县域金融的拓展,发展步伐也超过预期,对建行既有地位和份额形成了强有力挑战,导致建行在县域存贷款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同时,因为同业通过不断改进策略,竞争力逐渐增强,建行原有的团队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在逐渐缩小。主要表现在:(1)这两个行柜面招聘充实了大量的年轻人,提高了办理业务的速度。(2)对系统和网络进行了改造升级,卡业务实现了全国联网。(3)新增投放了大量的自助设备,方便了客户需要。(4)加强了网点的建设,对50%以上的网点进行了新装改扩等等,另外,村镇银行进入资兴和宜章之后,带有政府背景的营销,对这两个县(市)建行原有的业务冲击更大。
  2.人财信贷倾斜不足,快速发展遭遇瓶颈。在人力资源上,近些年,相对城区支行而言,县支行的人员更加紧张,人手严重不足,还有不少的5—6人的网点无法实现网点转型,同时人员结构单一,县行员工平均年龄普遍偏大,随着老员工逐渐退休,许多县行将出现业务人员断层的窘境。在信贷资源上,由于建设银行准入门槛高,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县域信贷资源配置上远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资金需求,造成了建设银行县支行在当地政府的话语权下降,许多优质客户流失,很多好项目也只能擦肩而过。在财务资源上,我行发展重心仍在城市行,费用、规模、人员、网点建设及升级、设备、培训等资源均向中心城市倾斜,县支行获得的资源投入较少,业务拓展受到制约。在考核激励上,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对县支行的激励政策设的门槛过高,实现目标的难度偏大,因而县支行积极性仍不高。人力、信贷、财务资源及激励机制对县域支持力度的不足,使其持续快速发展遭遇瓶颈。
  3.助推全行贡献偏小,发展潜力亟待提升。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县域支行是建行未来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可现实情况却并不理想,县域支行对全行业务拉动贡献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低于四行平均水平,这与县域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与县域支行本身谋求快速发展的主观要求不相匹配,与我行赋予县域金融的战略地位不相匹配。以“小而弱”为特点的强县弱行现象普遍存在。建设银行县域金融大发展就能解决大问题,小发展就要遇到大困难,不发展就面临更大困难。同时,县域发展潜力的提升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届班子一套政策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需要认真谋划,放眼长远,脚踏实地。   三、二级分行做大做强县域支行的思路及对策
  (一)重点强县优先发展
  要在短期内实现全行所有县支行的全面发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也是不切合建设银行发展实际的,建议按照分类指导和梯度发展的原则,在各二级分行选择部分实力强、管理好、有潜力的重点强县支行优先发展,逐步摸索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激励政策等,带动县域支行整体共同发展:一是强化对重点强县支行的直接指导,由一级分行对重点强县实行穿透式管理,由一级分行直接考核强县支行的任期目标。二是加大对重点强县支行的资源配置。根据重点强县的发展情况,配备专门费用对其营销的重点项目、重点产品以及网点升级改造建设给予支持。三是人力资源适当向重点强县倾斜。对一级分行及二级分行业务骨干下派锻炼培养,增加招聘定向大学生和引入资源型、经验型人才,优先保障强县支行重点业务发展的人员需求。四是对重点强县实行信贷差别化管理。对综合收益高、信贷资本占用少、信贷管理水平高的强县在信贷资源上给予更多的投入,信贷经营上给予更多的业务授权,信贷操作流程实行更多的简化。五是对重点强县进行动态管理,一年一定,有上有下,使县支行形成踊跃争先的局面。
  (二)个人业务突破发展
  在县域业务发展上不能不加选择地“全面开花”,而是要根据县域金融特点找准着力点。县支行要以拓展个人存款市场为重点,努力提升建行的市场份额,实现个人银行业务重点突破。要加快发展个贷业务以增加经营收入;要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开发适合县域客户群体的金融产品;要大力发展个人中间业务以提升经营效益;要重点加大个人网银、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电子渠道营销和投入,大力发展无人网点;进一步提高卡及电子渠道的交易额,延伸业务的触角,提升柜面交易替代率,减缓我们有限的网点和人员的压力。
  (三)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县域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县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县域支行快速发展必须走特色办行之路。二级分行要针对各县当地经济、金融资源的特点,逐县描绘覆盖县域的金融生态图,让各县市支行在当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与区域要素资源支撑和业务秉赋等条件相匹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结构和增长路径。县域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的县支行要做“大而强”,尽早确立和巩固市场领先地位。而当地金融资源较贫乏的县支行,则要特色经营,有的放矢,将重点放在做精业务、做优客户上,在机构人员数量无法与对手抗衡的情况下,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突出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小企业业务、个人贷款、银行卡业务和机构业务。发展县域业务,首先要做好“四个”对接:即:对接政府项目、对接园区招商、对接产业集群、对接优质客户;其次要坚持“精、快、重”办行方针,所谓“精”就是凸现精品网点,所谓“快”就是办理业务体现高效高质,所谓“重”就是凸现营销方向的三重(即建立重点关系、锁定重点客户、营销重点产品);三是要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做到一站式、一揽子服务。
  [责任编辑 王 莉]

县域支行,推动和扶持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287483/

推荐访问:县域支行发展 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案例分析中班幼儿抢玩具 下一篇:民事案发回重审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