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语言特点

2018-07-31 古诗词名句 阅读:

诗歌的语言特点篇(一):2015年中考语文知识点:诗歌语言特色


中考网权威发布2015年中考语文知识点:诗歌语言特色,更多2015年中考语文知识点相关信息请访问中考网。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  一般说来,诗歌语言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清新。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也称质朴。表现为使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而又平易近人,直接而明朗。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如画一般的山村之夜在作者的笔下如此宁静,如此祥和,而如此生动地展现出来。  (3)绚丽。主要指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情思。如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本来是一次生活中常见的离别,经过诗人那特有的奇幻绚丽的语言,便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体,创造出色彩缤纷的童话般的幻境。  (4)含蓄。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托事于物,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便戛然而止,不再多说一字,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5)简洁。指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十个字便将幽居的特点托出。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仅十个字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冷,钩勒出空旷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孤独傲岸,抗风斗雪的傲然之气和不屈精神,把诗人虽在逆境之中,虽觉孤独寂寞,但决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这些作品均是简洁的典型。  (6)作者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所导致的语言特点。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清新空灵;李商隐的诗瑰丽含蓄。  (7)诗歌所表现的流派所具有的语言特色。现实主义诗歌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并按照生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的描写生活,表现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人的作品。 浪漫主义的诗歌则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感情热烈奔放,语言绚丽多彩,想象瑰丽神奇,多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李白、李商隐、李贺等人的作品。宋词中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其作品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守音律。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广阔,风格多样,旷达洒脱,慷慨激昂。[2]  (8)诗歌的修辞手法所具有的语言特色。  以上鉴赏手段并不是关于诗歌语言特色的唯一描述,常见的分析方法还有:从语言的形式、表意和意象等层次进行分析的方法。但由于中学教材采用上述分类方法,并且此种方法较为全面,所以广为流传。

诗歌的语言特点篇(二):浅析现代文阅读的能力(3)


高考网权威发布浅析现代文阅读的能力(3),更多浅析现代文阅读的能力(3)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今天是最后一篇关于鉴赏评价能力了。主要针对诗歌的鉴赏和评价(包括古典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不过似乎现在很少出现当代诗歌,大多是古典诗歌)相比较而言,这个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对学生来说,加之是主观性的题目,所以把握的难度也相对大一些。所以这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看看考察点吧:主要是语言的鉴赏和写作手法(技巧或者艺术)的鉴赏:语言的鉴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首先注意问题的区别,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大致的区别。回顾知识: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比较简单: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注意语言的形象性是经常容易出题的地方。此外,成语典故的灵活运用。由于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所以还有一个就是语言风格的问题。有的文章比较幽默,有的平白朴实。这也是考点。说明文的语言:主要是准确和简明,准确是第一位的。此外,文体的特点决定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还有朴实。一般不会用大量的形容词来进行描写,而且文章也比较通俗易懂;还要一个就是注意科技小品文的语言,却是生动活泼。如课本中选的布丰的《松鼠》之类。议论文的语言: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严密性。尤其是严密性。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是否周密,逻辑性强不强。从词语方面经常考。散文的语言:重中之重。因为散文的一大特色就体现在它的语言上面。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而且又接近口语。并且它一般都还富有哲理,并且和景物的描写相得益彰。造出不同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家不同的语言运用,造成了不同的风格。诗歌的语言:集中体现在精炼美和音乐美上面。诗歌的字数一般都非常的少,所以言简意丰。“炼字”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一大特点。而音乐性则可以说是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特色”吧。小说的语言:一般和记叙文,甚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在生动性这一点比较的类似。主要是分析这一点,此外环境描写(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在用词上面是很讲究的)的作用也是非常的重要。戏剧的语言: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上面。人物语言的特色,此外还有潜台词的作用,也要注意。常见错误的原因:1. 肢解文章,没有按照整体性的原则。尤其是古典的诗歌,其特点(跳跃性)决定了。2.无话可说。对于语言的鉴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自然无话可说了。3.方法不当。写作方法(技巧或者称艺术)的赏析:看高考题: 06高考天津试题: 19.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参考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06广东:16.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不再举例:方法:1. 从表达方式入手:5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尤其后3种常考,因为从议论和抒情的句子往往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或者态度),做答时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加上这些内容来组织答案。2. 从修辞手法来完善答案:比喻和夸张等8种常用的修辞要记住还有它们的作用(它们具体的作用,本人有拙文总结过),结合语言的特点和文言,根据题目的要求,把答案进一步的完善。3. 写作手法(或者更应该叫写作技巧):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景物和抒情的关系了,一言以蔽之,一切景语皆情语了。说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此外也不要忘记了哲理性的话语和景物的结合。常考的写作手法:如欲扬先抑、欲擒故纵、象征、衬托(有正衬和反衬的区别,一般容易考反衬,也可以说是对比)、虚实结合(一些事例的作用)、寓褒于贬等等。最常考的是象征。尤其是以物为题的散文中比较多的出现。错误的原因:1. 知识的储备不足。2. 知识不能灵活运用。3. 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较差,不能真正的理解题目的意思,或者说不能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方法和对策:1. 做题之后,要善于总结,毕业生,在做了大量的题目之后,要在“量变”的基础之上,形成质变,尤其是语文的题目也具有规律性的。诗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曾经都沧海了,还难为那一点水吗?因为每一个题目出出来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不用担心。2. 增强自信心,不要以为语言很难学,不仅作文难写,就是现代文阅读,也不知道能得几分,每次感觉都像在蒙。

诗歌的语言特点篇(三):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高考网权威发布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更多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考生须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例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当不难作出正确回答。
  答案: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有人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请你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种壮怀能蕴藉”其实已经点明了本词的艺术风格:“壮怀”主要是指悲壮的情怀,而“蕴藉”则是“含蓄”的意思。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点明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答案:看惯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脍炙人口,再看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指的是岳飞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却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注】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特别是炼字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分析时可从词语的选择、词性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展开。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
  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些鸭鹅,把送饭的也拉上差了。
  (选以上任意一联解说即可)
  作者以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歌的语言特点

http://m.zhuodaoren.com/gudian819060/

推荐访问:现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诗词名句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初二上学期古诗 下一篇:人生低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