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树诗歌选

2016-06-04 中国古代诗词 阅读:

第一篇:《关于木棉花的诗》

篇一:木棉花 作者:高骏森 三月,风叫醒了一朵桃花,一江绿水 叫醒的,还有一树树木棉 迎着朝阳,披着余晖 火红盛开 一朵花就是一个英雄 一朵花就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怀揣着一颗火红火红,沉甸甸的心 走在陵园西路人行道上 一朵花垂直凋落,我的心就颤抖一次 就情不自禁停止赶路的脚步,立正 一朵花挂在枝头,就如一个活着的人 心脏始终在均匀跳动 要知道,一朵花也是有生命的呀 而一朵花被风拍打,啪地落地 就像革命烈士,头颅在敌人的屠刀下 英勇就义。大气凛然,不卑不亢 篇二:木棉花开 作者:寒雪无痕 一幅粗犷的泼墨丹青 盎然绽放在料峭的春寒里 那是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 一束二月里的木棉花 她轻轻地摇曳着身姿 向着阳光微笑 向着脚下的土地招摇 木棉花感恩自己走过了一段最寒冷彻骨的时光 站在这醒来的季节 木棉花无暇去回味冬日的酷寒与与难捱 唯一的动作就是吮吸阳光和雨露 向着生命的高度无尽地生长 延伸、延伸、延伸 天空是她的家 大地是她的王国 延伸是生活 以五片花瓣遒劲的曲线为轮廓 以一盘坚实的花托为归属 木棉花开成最亲密的簇拥和相互依靠 纵扑向大地 也要发出生命清越的呼唤 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 正义凛然,浑不退色 我欲摘下一朵木棉花 无奈花期已过 只奢望我的履底能沾上哪怕一缕清香和浩气 篇三:木棉花开 作者:赵锋民 南国三月,乍暖还寒 在山上,在田边,在河畔 木棉花在光秃秃的枝头 兀地绽放 朵朵都是五片花瓣 朵朵昂然迎着朝阳 橙红似火 美艳妖娆 一树树如火如荼的花 开在早春 多么显眼,多么招摇 引来人们驻足观看 窃窃私语 他们惊讶 满身都长着瘤刺 怎么能生出 这么美的诗情 我,默默无语 我知道木棉树对土地 有着深厚的感情 爱得深沉 根深蒂固 长成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高,高过周围的同类 美,美得鲜艳魅惑 不愧是世人心中的英雄树 满树的花朵 开放时,一个个奋不顾身 坠落时,一个个保持原状 一路旋转而下 无悔地道别一生 篇四:木棉花的爱情 作者:事事休 春天,你向我走来 路边的木棉树 正红得似火 在你的目光里 我成了枝头上 一朵木棉花 火红地盛开 夏天要来的时候 你却已经不在 月光下的一地残红, 是木棉花的叹息 我的爱也走了 只留下花底的 那一片尘埃 篇五:做一枝木棉花 作者:子归 如太热 就做一枝木棉花吧 到四川的攀枝花 到云

南的思茅 去放声大笑 一个外乡客的思念 相遇在木棉树上 在路边,有种手势 肯定为你敬礼 在树丛,有张笑脸 专为你绽放 温柔的眼光 布满你沐浴的身上 决不是猥琐的模样 看着你梳妆 湿漉漉的头发 在我心上,清凉清凉 我喜那些木棉树 红,就象心腸 鲜,热情奔放 美,贯穿思想 爱,不会遮挡 我要投入,我在幻想 木棉树上的陌生客 那朵要开的花 就是我在造访 篇六:木棉花的心 作者:紫藤晴儿 八月本是一个多情的季节 暴雨将太多的情感奔放 此时,我只以木棉花的含蓄 将心沉默,用粘满爱情的蓓蕾 禁闭对你的思维,任那一地花瓣落地 萧瑟在那秋风里,含苞出更长的花期 你看那柔软花萼,脉络清晰 分明是我相思的神经,在与你的影子对折 那突兀弧线煽动着如水的柔情 它只对着秋天的温度独醉紫烟 包围着欲望的边缘,不动 也许秋风里只有安静,那落地成诗的叶子 将跳动的心轻放,不出声响 仅以日为距离,在黑夜的指尖里释怀 此时,我用心跳丈量彼岸 看,一叶叶纸笺小船,从起点向你漂流 亲爱的,请把我的心捡起 一一装线成册,写上一个纯洁的名字 请不要让她凋零,此时仅以木棉花的根繁衍 在经年里流浪着唯美诗意 在一些分秒过后,我将送你一片森林的秋 篇七:木棉花的爱 作者:杨锦轩 你不必惊诧 我这样静静地看着你 心如小兽,迷乱 你的优雅 我的倾慕 掩不住,婀娜的春光 爱,如这硕红的火焰 一旦燃烧 便会伤了彼此 好在,一场细雨过后 就忘了 那枝头的伤痕 篇八:又见木棉花开 作者:携手沧桑 慢慢飘过来 一种属于你的气息飘在我俩中间 这情景似曾相像 我看着你一点点清晰 是微风吹进我呼吸的眼 慢慢靠近我 所有绿色都转到我的背面 将我带回那个烂漫的春天 要看看你久违的脸 我把记忆回味一遍又一遍 漫天的彩蝶 急促舞动关于你的形容 刹那间点燃你生命中所有热情 燃烧身躯 成为了烈火 看着你怒放如火的光芒 编织起一片灼热天空 你像凌霄花一样生长着 没有了绿叶的陪衬 你依然热烈 我扶摇而上 穿越于失火的枝桠 在清风幽幽的叹息里 追随你的脚步 再续我们的未了情 将你挂起来 你是心中那温暖的火焰 是阳光照耀枝头的美艳 我坚信这不是偶然的重逢 血色木棉

第二篇:《致橡树&致木棉》

【木棉树诗歌选】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木棉树诗歌选】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得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强势的榕树枝 用我的躯干遮罩你的风雨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歌舞的孔雀

为一笑,不断我殷勤的笑语 也不止像轻风

轻飘带走心头的抑郁 也不止像静流

漂亮你的秀发,倒映你的容仪 甚至皎月

甚至秋风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棵橡树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次雨来

我们都相互手扶 但没有人

看得懂我们的深情 你有你的秀叶丽花 像风,向雨,也像光

我有我的 像轻快地招手 又像烈烈的旌旗

我们分担烈日、狂风、急雨 我们共享青山、松岭、流水 仿佛分隔辽远 却在心心相映

这才是你我的爱情 默默想就是这样:

爱,不仅在你爱怜的面庞 也在你心头的热情,携同的牵手。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龙海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真水无香》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其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捕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赏析一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

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赏析二

女诗人舒婷,是与北岛、顾城一起并立诗坛朦胧诗的三巨头之一。她的诗,不局限于朦胧,保持

了超然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文学的天空里涂抹出了一道绚丽夺目的轨迹。她的诗,从意象到语汇都深具南方风情和女性特色。便如这首《致橡树》,语言和意象是何等的鲜活感人!而其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曾令无数的年轻人向往和憧憬。

舒婷曾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致橡树》曾经是传遍天下的诗歌,二十年前,评说纷纭。虽然如今朦胧诗派早已落入冷寂,但舒婷及其《致橡树》却值得一说。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

爱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课题,也是古今中外诗歌描写最为广泛的题材。朦胧诗人的杰出代表舒婷,深感现实生活中崇高精神的丧失而追慕先贤们伟大爱情的坚贞,用其《致橡树》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爱情的高标准。她在这一诗篇中塑造的爱情形象,鲜明地昭示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来把这篇关于爱情的经典诗作赏析一遍。

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

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这种爱情观极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如果我爱你——/绝不象攀缘的灵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如果我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

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

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总之,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是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皮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

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表达根叶纠结,“终身相依”的意义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她接着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真正的爱情,当然应同甘共苦。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根叶纠结,“终身相依”。只有这样的爱情,在舒婷的眼中才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的伟岸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在这里对爱情的“坚贞”提出了她独特的见解:爱情的坚贞,不只在于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止于容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结合,而是更进一步,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从精神

第三篇:《致橡树》

第四篇:《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古诗词讲评》

从海淀期中语文卷窥探古诗词的考查趋势

【前言】

海淀统考素有高考风向标之称,从统考命题中或可看到高考命题的趋势。作为老师,应该研究试题,认真负责,把这种可能的改变告诉学生,指导学生做好高考复习。

【分析】

从试题的分布来看,可以堪称完美!从论述类作品阅读到文言文阅读到文学类作品阅读再到作文,诗词鉴赏可谓是“无孔不入”,与以前的单独命题相比,不再是整份试卷中某一试题,而是贯穿始终。这一变化足以吸引注意力,值得重视。

再看诗词考查分值,近十年北京的古诗词考查分值为2005年-2007年均为13分(7分鉴赏、6分默写),2008年和2009年是17分(10分鉴赏、7分默写),2010年为15分(8分默写、7分鉴赏),2011年、2012年则高达25分(8分默写、7分鉴赏、10分延伸),2014年14分(默写3分、鉴赏11分,去掉了延伸题),2015年18分(默写6分、鉴赏12分)加上文学类作品《说起梅花》中对“梅”这一意象的考查。而这一次期中卷的考查,分值再创新高,算上微写作10分总计48分,这个分数没有纳入文言文试题中对对联的考查。虽然这并不能等同于2016年就会如此命题,但教研员出题,必有其导向性。

最后从考点看能力要求:2015年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及要求”中,已然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新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7篇古诗文,考查要求也从原来的“识记、理解”提升为“识记、理解和运用”,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已做出了较高要求,2016年或会进一步加大力度。

【试题再现与分析】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阅读材料,完成1-7题。

......

第五,给予性。那些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样的作品里,利他的牺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像大地一样稳定的精神基础,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在中国伟大的经典诗歌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给予性的精神境界。例如,即使对无知的动物和无情的草木,杜甫的诗也表现出博大而温柔的情感:或者对忍辱负重的老马充满感激之情,“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或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美一棵桃树,“高秋每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最感人的,是对飞鸟的具体而微的关怀,“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而在《后游》里,杜甫写出了如此美好的诗句:“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然而,无私的与其说是花柳,不如说是子美:只有无私的人,才能看见无私的花柳;只有内心充满爱意的人,才能用有情的眼睛看无情的世界,才能给世界带来爱的光明和温暖。

......【木棉树诗歌选】

5. 根据文意,分析下面这首诗歌所体现的“给予性的精神境界”。(5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解析】题干要求很明确,根据文意,就是要联系上文的相关内容,分析的是这首诗歌体现的“给予性的精神境界”。那么,我们先找到原文,可以提取这些关键词句“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

【木棉树诗歌选】

收获感。 ”“即使对无知的动物和无情的草木,杜甫的诗也表现出博大而温柔的情感”“怀着深深的敬意,赞美一棵桃树”“只有内心充满爱意的人,才能用有情的眼睛看无情的世界,才能给世界带来爱的光明和温暖。 ”再结合诗词的内容,运用了咏物言志的手法,表面写海棠,实则寄寓长辈对晚辈的希冀。那么,我们可以既可以从诗人描写意象“海棠”的角度出发来解答,也可以从诗作主题角度来回答。

参考答案3:这首诗的意思是海棠花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诗人怀着深深的敬意去赞美海棠花的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性。又将长辈的希冀寄寓其中,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作品充满了长辈的慈爱气质和博大温柔的情怀,体现了经典作品的给予性。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7分)

真正的经典不以高深晦涩骄人,就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润物细无声”;真正的经典表达的也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比如荀子在《劝学》中总结出坚持学习的重要性:

“ , ; , ”;真正的经典更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的呐喊: “ , !”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

木棉花歌

[清]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木棉树诗歌选】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毋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13.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开篇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粤江木棉花开的繁盛景象。

B.诗人以“尧时十日”的传说与“魏宫万炬”的典故,形象写出了木棉花红艳热烈的特征。

C.诗的前十二句由近及远,虚实相生,选取不同角度,对木棉花着意刻画,意象鲜明,声情激越。

D.这首诗描写木棉花形神兼备,既写了木棉花动人的形色,又体现了木棉花内在的精神品格。【木棉树诗歌选】

【解析】C。不是由近及远。

14. 诗歌中画线句以“棠榴桃杏” 陪衬“木棉花”,下列诗句所用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C.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D.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解析】B。题干上已有关键词“陪衬”。

15.木棉花也称“英雄花”,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6分)

【解析】主观题答题要学会利用“注释”“选项”,从D选项可以得到有效信息:“形神兼备,既写了木棉花动人的形色,又体现了木棉花内在的精神品格”,答案就好处理了。

(解析:利用好选项,如D项中提到“形神兼备”,那就从外形和内在品质来分析。)评分要点:①外在形态:木棉树高大,花色红艳,花形硕大(2分),具有挺拔伟岸的形象(1分)。②内在气质:木棉大气沉稳,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1分);不惧环境艰难,富有“愿为飞絮衣天下”的博大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选文)

黄河在咆哮

周 明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甲)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这是红色经典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朗诵词。1997年的那个冬天,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一边吟诵着《黄河大合唱》,一边眺望着蜿蜒东去的黄河。 啊,雪落黄河,黄河竟成一片冰天雪地;河床不见了,水流无声了,那平日奔腾咆哮的瀑布也无声无影了。冰雪覆盖了大河上下,黄河突然变为茫茫无际的银色世界。听说,因为在腊月黄河突然涨了一次大水,接着又下了场大雪,多年不遇的黄河冰冻就形成了,这是难得遇到的奇观呢。

......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木棉树诗歌选】【木棉树诗歌选】

......

1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与第二段画曲线的部分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 , 。(3分)

【解析】

17.下列诗句中黄河“意象”的特点与文章中的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B.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C.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D.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公无渡河》)

【解析】

20.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节选),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8分)

①摘出本诗的韵脚。②确定朗诵的感情基调。③写出画线诗句中需要重读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黄河之水天上来

光未然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

在你的身边

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是

你从不曾看见

四万万同胞

像今天这样

第五篇:《《致橡树》》

木棉树诗歌选

http://m.zhuodaoren.com/gudian195227/

推荐访问:木棉树图片 行走的木棉树

中国古代诗词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关于樱桃的诗歌好诗好词好句 下一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