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2016-05-01 唐诗三百首 阅读:

第一篇:《宋之问《渡汉江》赏析》

第二篇:《谈宋之问及渡汉江》

谈宋之问及《渡汉江》

前 言

宋之问《渡汉江》诗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这首诗被收入很多诗集之中,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北京大学出版》出版傅德岷、卢晋编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以及张志兴译注的《绝句精选》和杨鸿儒编著的《唐代绝句评译》等。

他们共同的看法是:宋之问此诗的前两句追叙他贬居岭南的情况。宋之问被流放到蛮荒岭南,家中音讯断绝,就这样孤寂、苦闷地在贬所度过了冬天和春天。

此诗的后两句他们也都这样理解:宋之问临到家乡了(其实离他家乡还很远),心里反而“情更怯”了。为什么呢?他们说:“按照常情,后两句应似乎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他担心家乡的亲人们是否依然健在?有没有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不敢问来人”也符合他从贬所逃回的特殊处境。“透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种种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唐诗鉴赏辞典》P34-35)

“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他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唐宋诗词鉴赏辞典》(P6-7)“人们爱杜甫《述怀》中的诗词‘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表现,而他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唐诗鉴赏辞典》(P34-35)。

我经过仔细思考后,对宋之问此诗的后两句持有不同看法。我在下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宋之问其人

宋之问生于初唐公元656年,死于公元712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又一说为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8年)进士。武后时,官尚书监丞。他投靠武后面首张易之,成为宫廷侍臣。张易之失宠,后被杀,他被连累,贬为当时属蛮方的岭南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逃回洛阳,藏于张仲之家中。不久,又设法巴结武三思,被起用为鸿胪丞。唐中宗时,增设修文馆学士,他与杜审言、沈佺期等人同时入选。后宋之问主持科举考试,受贿犯罪,贬为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睿宗即位后,又把他流放到钦州(今广东钦县),不久,便下旨赐死于贬所,死时年57岁。

二、宋之问的《渡汉江》

宋之问写《渡汉江》时,是在他被贬至岭南泷州,私自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应该指出:他这次的“私逃”与李白等人的“遇赦”返回不同。他是 “逃犯”,按法来说,应罪加一等的。因此,他不敢回家,只好逃到洛阳张仲之家中躲藏起来。我们试分析宋之问途经汉江,写“渡汉江”时的心境:

宋之问想家人、想家乡,这是客居在外的人之常情;但是,他少年时才华扬溢,此时落魄到成为见不得人的“逃犯”,有家不敢回。而且,音书断绝,家乡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家乡人对他被贬的看法究竟如何?他们原谅他吗?同情他吗?他们对他这次逃离贬所的行为赞成吗?他们会不会受到他的牵连呢?许许多多的疑团都会涌现在宋之问的脑海里,最后,他只能叹一声气:音书断绝,情况不了解,要是家乡人不同情自己,怎么办?思考之后,还是不回家为好,见了家乡人,也许可能会被人羞耻呵!这是宋之问与常人不同之处。常人回家,满怀高兴,急欲与家人团聚;而宋之问却是“逃犯”,忧心忡忡。于是,他没有回家,逃到张仲之家里躲藏去了。我有古风一首:

宋之问渡江,心里恐惶惶;

怕被人认出,抓回苦难当。

因此,宋之问诗中的“情更怯”,是因为怕见到家乡人,怕家乡人了解真相后,对自己不同情,怕产生其他枝节。因此,越靠近家乡,见到家乡人的机会就越多,也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了,纵使碰上家乡来的人,也只好远远地躲开了。这才是宋之问心情的自然流露和内心的担忧。

“诗是心灵的窗口,诗是情感的心声”。不管诗人如何掩饰,总是会从他所写的诗中泄露出来的。宋之问的后两句,不是曲笔。所以,宋之问的这首诗,并不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的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就会被路上所遇到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刻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里矛盾发展的必然。”(《唐诗鉴赏辞典》P35)

这种分析不是建筑在宋之问当时的心理分析上,而是认为宋之问的创作技巧高超,因此,宋之问能撇开常情,从“情更切”跃升到“情更怯”,从“急欲问”升华到“不敢问”,从而认为这正是宋之问高超的曲笔。因此,有人便认为他与杜甫尽管“性质很不相同的情感”,有时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表现。这一观点是与“诗言情,诗言志”的论点背道而驰的。

作为诗人的第一要素是人品,人品不好的诗人不可能创作出对人民有教育意义而又可供欣赏的诗作来的。诗品决定于人品,一个卖国贼怎么能创作出伟大的爱国诗篇呢?当然,诗作以及所有其它文学作品不是政治学,不能光喊政治口号,它是通过文学艺术的技巧表达出来的。

三、宋之问其诗

宋之问的人品卑劣,诗品不可能高雅;他是宫廷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数是奉皇帝之命的“应制”之作,歌颂皇帝、粉饰太平的马屁文章,因而也就不会有高尚的思想内容。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在诗歌创作技巧上,还是有所贡献的。他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他的诗讲究声律、对仗工整、词藻华美,对近体诗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例如,《渡汉江》就已是一首严格的“五言绝句”了。它句中平仄相间,联内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也就是说,这首诗已是完全合律的绝句。

又如:宋之问的《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台,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鬓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这是宋之问的一首排律诗。除第一句“候晓逾闽嶂”为“五连仄”外,其他都是合律的。但是“五连仄”的问题,古今都有争议:有人认为,只要是“仄脚句”,无所谓“孤平”问题,因此,五连仄也是合律的。我不同意此观点。这里暂且不谈,除此之外,此诗不但平仄相间、相对、相粘,而且对偶也很工整,因此,说宋之问为传统律诗立下汗马功劳,也不为过。

正如陈志明说:此诗用词艳丽,讲究雕琢,追求诗的艺术结构高妙。诗人笔下的树木、

禽鸟、泉石所构成的画面是南国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人初见时所有的新鲜感,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这首诗有很强烈的艺术魅力。

宋之问的宫廷诗庸俗,但是,当他被贬、或失意后,也写了一些富有感情的诗:如,《送别杜审言》【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由于宋之问和杜审言都是修文馆学士,都在致力于律诗的创作,所以,在公元698年,杜审言被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此诗第一句仍然是“仄脚句无孤平”;第六句与第七句不粘外,余皆合律。“惜”字为入声字,在古诗中也有诗人把入声字当作平声字使用的。此诗情意真切,朴实自然,除了用典句较难了解之外,此诗与他的应制诗大不相同,算是另具一格了。

第三篇:《宋之问《渡汉江》》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6—712),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又一说为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8年)进士。武后时,官尚书监丞。他投靠武后面首张易之,成为宫廷侍臣。张易之失宠,后被杀,他被连累,贬为当时属蛮方的岭南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逃回洛阳,藏于张仲之家中。不久,又设法巴结武三思,被起用为鸿胪丞。唐中宗时,增设修文馆学士,他与杜审言、沈佺期等人同时入选。后宋之问主持科举考试,受贿犯罪,贬为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睿宗即位后,又把他流放到钦州(今广东钦县),不久,便下旨赐死于贬所,死时年57岁。【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推荐理由

后人常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两首诗用类似的构思方式来表现感情,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也是不相上下的。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②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①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②岭外:指五岭以外,这里指岭南的泷州。

赏析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按照常理,诗的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名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拓展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和“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参考答案:“断”字将作者被贬远方,与家人音讯隔绝的处境再现出来,“复”字将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第四篇:《渡汉江(宋之问) 阅读答案》

渡汉江

宋之问

【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8、诗歌前两句里,诗人反映怎样的贬谪生活?

9、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

8、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9、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第五篇:《渡汉江 宋之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采莲曲二首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花坞

作者: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作者: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客中行

作者: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六篇:《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案:

(1)一个“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一个“断”字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被贬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一个“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简洁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3)原诗更好。(第一步)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第二步)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第三步)

二: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解析

1.答:“外”指的是岭南,在当时是蛮荒之地,,穷僻之所。“断”指诗人被贬岭南,跟家人的联系就中断了,与家人隔绝,寂寞落魄之苦可想而知,“复”诗人被贬岭南,一年又是一年,在荒无人迹的地方,诗人独自忍受着思乡之苦,一年年熬过来。【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文章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出自src='/files/2015/04/1429146922862.jpg' width='100%' alt="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此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挨过漫长的时间。作者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

第七篇:《贾岛《题诗后》赏析》

贾岛·《题诗后》赏析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注释:

1.吟:读,诵。

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3.赏:欣赏。

4.得:此处指想出来。【贾岛《题诗后》赏析】贾岛《题诗后》赏析

翻译: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题解]:

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赏析: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贾岛《题诗后》赏析】文章贾岛《题诗后》赏析出自贾岛是个刻苦从事诗歌创作的人,这两句话说明了他作诗用心之苦。不过,由于他过分注重雕词琢句,所以虽有某些技巧,但诗的成就不大。     知遇,即获知音见赏,犹如幸运的光顾一样,可期而不可预。天下知音难求,知诗的知音则更难寻访。那位写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唐代诗人贾岛,也曾有过“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浩叹,结果终生难遇,就那样带着无法弥补的遗憾走了。【贾岛《题诗后》赏析】古诗词鉴赏http://

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http://m.zhuodaoren.com/gudian120316/

推荐访问:

唐诗三百首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杜甫《赠花聊》经典唐诗赏析 下一篇:悼亡十四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