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

2018-10-13 自我介绍 阅读: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共9篇)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一)

介绍珍稀动物或植物
选择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写一份有关它的调查报告.说说它的1.现有数量.2.活动和生长范围.3.生存现状.4.濒临灭绝的原因.5.国家和当地政府正在采取的保护措施.6.提出我们对保护这种珍稀动物或植物的建议.

大鲵
看上去似鱼,实为两栖动物
别名 娃娃鱼
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 giant salamander
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
分布 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脸.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二)

蚊子吸动物血吗?还有蚊子会不会吸蚊子血

蚊子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令人讨厌的昆虫之一,尽管我们一般将类似蚊子的昆虫统称为蚊子,事实上,在昆虫分类学上,我们所称的蚊子属双翅目蚊科的昆虫.目前,全世界蚊科的昆虫约在2000至3000种之间,尽管蚊子的种类很多,但真正造成人民及财产损失,传布致命疾病的只有少数几种.
只有雌蚊才吸血
蚊子通常以花蜜、植物汁液及其它汁液做为食物的来源,蚊子吸取这些液体后,一方面用作体内能量及水份的供给,另外也可于脂肪体中贮存.我们大家可能都没有注意到蚊子会聚集于开花植物之花蕾中,吸取花蜜这一现象吧!事实上,雄蚊终其一生只吸取花蜜等植物汁液,而不会吸血.而雌蚊吸血是为了产卵的需要,雌蚊吸血后,首先将血液贮存于消化管之中肠,然后逐渐消化吸收,卵巢在吸收血液中之养分后,卵粒逐渐成熟,在吸血4~5日后产卵.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蚊子吸入血型为A型人的血液后,再吸入B型人的血液会不会发生血液的凝固反应?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蚊子吸血后通常是一次就吸饱的,蚊子吸入A型人的血液后,一般而言是不会马上再吸B型人的血液.再者,与我们人类之输血是在血管中进行不太相同的是,蚊子吸入的血液是在消化管内消化吸收的,血液进入消化管后就会很快地被消化吸收掉,当它再吸入第二个人之血液时,第一个人的血液已部分被消化掉了.除此之外,蚊子的唾液腺会分泌防止凝血反应的物质.
那么,蚊子是否只吸人的血呢?答案是有很多种类的蚊子也会在人类以外的哺乳类及其它动物身上吸血,有些种类的蚊子还会在鳞翅目及鞘翅目幼虫身上吸取体液.为什么蚊子有时会特别喜欢叮咬某些人呢?原来引诱蚊子吸血的因素有三个:二氧化碳、皮肤所散发的气味及体温.这三个因素都因人而存在有一定的个体差别,如喝酒后,人的体温会升高,二氧化碳的排气量会增加,因此蚊子比较喜欢叮咬.女孩子在月经周期中激素分泌量及体温有周期性改变,也存在蚊子比较喜欢叮咬的周期性变化.
蚊子叮咬后为什么会奇痒无比呢?这是因为蚊子吸血叮咬时会从唾液腺分泌有毒物质,而该有毒物质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所以会造成奇痒,目前只知道该有毒物质为一蛋白质,至于其蛋白质成份及作用机制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抗血栓剂的开发
当人体受伤后,血液就会流出体外,但是没有多久,因为血中一系列酵素的作用而形成糊状的纤维蛋白,血液就会凝固而止血.蚊子在吸取动物之血液时,如果发生同样的酵素凝固反应的话,蚊子就无法长时间地吸血,因此蚊子在吸血的同时,唾液腺会分泌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抗凝血化合物),而该抗凝血化合物可以用以治疗因凝血异常而引起的血管阻塞的一系列重大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科学家们正努力尝试从吸血昆虫体内抽取及纯化抗凝血化合物,且利用重组DNA技术大量生产此类化合物,以治疗人体之一系列相关疾病.
糊状的纤维蛋白的形成是产生凝血现象的关键所在,纤维蛋白是通过凝血酵素的催化由纤维蛋白原分解而成,科学家们在寻找吸血昆虫之抗凝血化合物过程中发现,该抗凝血化合物之主要功能在于抑制凝血酵素的活性,从而使其不能有效地将纤维蛋白原分解成纤维蛋白.分离及纯化抗凝血因子通过一个简单的生物检定法来侦测,取少量的兔子血液与吸血昆虫之唾液腺抽取物混合后,静置一定时间后,调查血液凝固的程度,从而测定抽取物之抗凝固活性的强弱.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知道抗凝血因子为一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子,但其氨基酸序列及分泌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在分离抗凝血因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发现唾液腺之分泌物中除了抗凝血因子外,还有一种能使动物肌肉舒张的化合物,原来蚊子在叮咬哺乳动物时,尖锐的口器一插入皮肤,唾液腺立即分泌这种使皮肤局部麻醉和肌肉舒张的化合物,从而使肌肉不致于因叮咬的刺激作用而僵硬收缩.我们知道,僵硬收缩的肌肉将使蚊子之插入皮肤的口器在吸完血后,难于自皮肤中拔除.因此,此种能使肌肉舒张的化合物保证了蚊子在完成吸血后,能安全地逃离.
防蚊新招
科学家们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蚊子吸血后体内的一系列生化学反应也可用来防治蚊虫.原来蚊子在吸血后,所吸入体内的血液量约为两毫克到五亳克,是其体重的两倍,其中绝大部分是水及盐分,而蚊子几乎在将血液吸入体内的同时,体内必须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快速地将水及盐分排出体外.该一连串的生化反应包括由相当于人类的肾脏的马氏管将血中的水及盐分过滤,再由后肠收缩将水排出体外.而该系列的生化学反应是由一群称为胜月太的蛋白质分子所控制的.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已鉴定出多个这一群的小蛋白质分子,在这一领域的深入探讨,一方面可以暸解这一群小蛋白质分子是如何控制昆虫和其它动物的生理及行为,另一方面也可将此一群蛋白质用于扰乱蚊子的正常生理及行为.
以蛋白质控制蚊虫,简言之即为人为地给蚊子提供高剂量的此一群蛋白质分子的类似物,从而使之大量脱水而致死;或者人工合成某一化合物,使马氏管细胞膜上参与水分代谢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受体失去活性或使其活性增强,其结果是导致蚊子吸血后,无法将水排出体外,或失水过多,从而达到杀死蚊子的目的.我们知道,目前大多数的杀虫剂除了可以杀死昆虫外,对我们人类也有毒害.如果能找到此类胜月太类似物,该物质只对蚊子及相关昆虫有害,当然就益处多多了.然而,利用这种方法来防治蚊虫还有一段长远的路要走.科学家们必须考虑此类化合物的稳定性及如何人为地处理蚊子等重要问题.
结语
许多种类的雌蚊为了产卵及繁殖后代,必须吸取其它动物的血液.因此,吸血昆虫除了在口器等外部形态上特化成像针一样的刺吸式口器外,在内在的生理机制上,体内之组织细胞能生产及分泌一系列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化合物,以保证吸血行为的顺利进行及完成.
昆虫自泥盆纪开始登陆地球以来,至今已有四亿多年的历史.蚊虫吸血之生理机制的研究表明,昆虫之所以能成为今日地球上最繁荣的动物种类,显然有优于其它动物之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昆虫多样性之保育及永续利用,也只有在充分理解昆虫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自然资源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特殊功能及生理机制等基础上,我们才能将昆虫、昆虫生产物及昆虫之特殊功能作为一个广阔的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资源用于农业及医药业.
蚊子(a、b)、苍蝇(c、d)及蟑螂(e)等看似可恶的昆虫,能成功立足于地球,显然有其生存之道,昆虫多样性之永续利用就是在理解其「超能力」奥秘的基础上,将之利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三)

图示地区沼泽湿地分布广泛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沼泽湿地的形成分布

湿地的双向表面的陆地和水域生态演变的形式可分为初始原因的沼泽地沼泽水域淹没的土地被划分沼泽草甸沼泽和森林沼泽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在构造格局的情况下,是不是一个主要的变化在气候潮湿的土地沼泽化,扩大水域,沼泽化过程,更有利于气候干旱方向转化成[2].
(1)草甸沼泽土地草甸沼泽最不育的河漫滩,阶地,金沟山间盆地山前洪积扇扇缘洼地,冰积丘间洼地洼地的冰川侵蚀和融化,地下水溢出区,物理隔水层多年冻土地线区域形成.草甸沼泽表面的先决条件是负地形,土壤过于潮湿或表面常引起脑积水.中国沼泽草甸沼泽形成过程.沼生植物禾本科禾亚科和莎草科苔草属莎草和嵩草.
(2)森林沼泽,森林沼泽的过程是伴随着由林下残留高空坠物不断积累和灰化.林下残留下落的物体不仅是为了保持大量的水,森林植被蒸腾大量的水,但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土壤水分增加,逐渐成为厌氧环境,与自然稀疏的森林,草本的侵入.草本植物逐渐演变成一个致密星团的植物最后取代藓类植物的根,沼泽森林发展.中国的的森林沼泽发生在明亮的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大兴安岭北部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东北东部山区和青藏高原针叶林.
(3)在各种水和土地接口侧的地面水域发生水淹没.可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演替类型的深水海域的浅水水域. 1)浅水位继承沼泽,由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和风力进行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进入浅水湖泊,湖浮游生物残骸在湖底形成含有机质的沉积物,沉底部的湖泊藻类水植物微体古生物化石动物,饲养条件下,这些生物的生存和死亡,湖低沉积增厚湖水逐渐更轻,这浅水环境是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与湖岸边,从外到湖方向,提高水的深度,其次是苔草科苔属,禾本科植物形成的草丘,挺水植物草(芦苇,迪),香蒲科莎草,漂浮植物如睡莲眼子菜科水深2m以上,主要沉水植物.底部的湖中缺氧的环境,后死亡的植物残体分解缓慢或几乎不分解,逐步积累.随着湖底变浅,依次推进到湖边的植物,这样的浅水区逐渐淹没,最终湖泥炭填写.许多沼泽的沼泽形成的浅水域. 2)表面垂直的继承沼泽深水域相对平静的深水域,岸连接的浮游植物入侵,庞大的人口逐步形成一个浮动的毯子,这些植物是错综复杂交织成网,风降水或地表水带来的部分的内容留,使多种植物营养物质逐渐增加的学生,浮毯变厚,变密度的植物如苔草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这些植物残体沉入湖底,不能完全分解,形式泥炭,随着时间的推移,底部的水域逐渐增加,和水浮毯的表面相互连接的窄面的水,浮毯推进到表面的水中心,所以整个深水域沼泽.
红树林沼泽形成难以定义模式的沼泽水域或土地,多数学者认为,红树林植物是陆地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起源,演变,由于竞争和自然选择,逐渐演变为适应生态群体生存在海滩上,再次返回到沼泽类型的海洋生物栖息地[2].
(4)湿地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形成的沼泽,水热条件.东部一半的广大丘陵?,气候温暖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有利于沼泽的形成和发展.东北地区是温带,寒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和辽东湾北岸的辽东半岛沿海沼泽.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也有?淡水沼泽,小面积和大面积的盐沼的分布.从沼泽地貌的发展,发展的主要分布在低洼地带的河漫滩,牛轭湖,古河流阶地,宽而浅的金山谷和熔岩台地,堰塞湖,火山口湖,热融湖,山坡和温和的分水岭.北中国,东亚中国,中国中部,回收一个较长的历史,沼泽面积明显减少,湿地的类型也比较简单.海河平原的河流经常泛滥,许多古河道,Wadian更大的白洋淀,抑郁症和其他高安全性,就是著名的“芦苇”Wadian中.面积变化,大旱之年Wadian面积变小,甚至是干的,和水年份芦苇面积也将扩大.黄淮平原和长江下游的分布有众多的湖泊,洪泽湖,微山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广阔的湖边洼地,有大面积的湿地开发,更常见的芦苇荡,少量的滚滚长江下游 - 苔草沼泽.此外滨海盐渍沼泽的发展.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除了一个小面积的山谷,盆地和湖滨洼地的零星沼泽发展,大面积分布的呢?的沼泽.青藏高原的垂直分带性的存在,充分反映了中国沼泽的空间分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高寒环境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沼泽.云南省西部裂谷湖盆区,洱源县西湖,海拔高度为1900-2000M,年平均温度为15°C,年降水量为1000mm分布的大面积的芦苇荡,也是常见的成分?亚热带植物.海拔2500-3000M,盐源泸沽湖,湖边,藏南谷地西部的青藏高原高原东部,苔草沼泽型为主.海拔3500-4000M的上限和较低的年平均温度为0°C,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寒冷潮湿的气候,不仅有利于发展的沼泽,但也有利于泥炭的积累,一个典型的代表若尔盖高原湿地,青藏高原独特的木苔草广泛的发展.海拔高度400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400mm左右的多年冻土分布与特殊的冰雪融化,河流,如长江来源,谰沧江,怒江,黄河,湿地的发展很宽的范围内.主要沼泽类型的歌草 - 苔草. ,沼泽分布“高的5300米的(唐古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沼泽.
短的,中国沼泽的形成是各种自然和地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特别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热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和表面材料的水热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地貌条件在中国是非常复杂的,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不同地区的水热条件地区,所以更复杂的沼泽类型湿地分布有广泛的和不平衡的特点.

二,中国沼泽分布的时空特征

1.广泛沼泽

我国从北到南,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是可见的沼泽分配,这反映了沼泽中的空间分布性质.远程分布的广度和不平衡遥感调查数据显示,根据2000年的统计,全国各省,自治区沼泽分布,数量的多少有差异的.黑龙江,内蒙古,青海,西藏和其他省份也比较大,新疆,四川,甘肃,吉林,辽宁,湖南,湖北,江西,河北和其他省份相对第二沼泽内其他省份的沼泽湿地呈零星分布.
沼泽在空间分布的广度功能,而且还具有空间分布不均(图1).湿地主要集中在一些领域,如若尔盖高原,大兴安岭,三江平原,山脉和长白山区,河源长江,黄河,河源市和其他地区,并在沼泽集中分布连续分布的沼泽率高达0.5%-10.6%.分布零星的沼泽区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和其他领域是非常小的,只是偶尔坐落在山脚下的水溢出与洼地,沼泽和湖滨河谷地区,沼泽率在0.5%以下.
2.类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自然和在中国的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多样,影响面广的沼泽湿地开发各种环境因素.因此在一个沼泽发育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路段的沼泽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湿地.基本上在世界上的湿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藏北蒿草沼泽,蒿属,木里苔草沼泽西藏的发展,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主要湿地,也是西藏独特的高原湿地.青藏高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独特类型的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500米的高原东部和藏南谷地,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在青藏高原.虽然面积有大面积的沼泽,沼泽型,营养丰富的沼泽.在若尔盖高原沼泽重点发展的若尔盖高原高原东部,湿地面积460000hm2.关闭的流沟壑梯田,湖滨滩地开发了大面积的?泥炭沼泽.


沼泽广泛分布不平衡,东部和西部的沼泽分布,发育的差异,我们的的沼泽分布规律的地带性差异也非常明显.如在寒温带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北部地区,是我们的沼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沼泽集中在大兴安岭,不仅是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寒温带森林沼泽集中分布区?沼泽分布纬度湿地平原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是典型的温带沼泽,这片沼泽地泥炭沼泽泥炭沼泽,平原,松辽平原,中国北方平原上,中,下游的长江平原的其他平原分布散,表面上定期分配中国西部多山地和平原,地形条件的变化,并因此破坏沼泽的法律体积小,并没有泥炭沼泽的水热条件.西北干旱区?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西藏高原沼泽类型在世界上成为独特的高原沼泽.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四)

《网络的坏处多还是好处多》辩论赛作文

主持人:各位评委,各位辩手,各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今天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益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我们要怎样来看待这样的利和弊了,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了,下面请我们的双方辩手给我们一个精彩的答案. 首先请双方一辩各自开场陈说
正方一辩: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反方一辩: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各种病毒的侵入,汽车身后的尾气,工厂的废气等等无补侵害着我们美丽的家园.试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威胁,为什么树木被大量的砍伐,为什么空气不在新鲜,这一切一切正是科技带来的种种罪证.现代科技是给我们带了一些舒适与方便,可同时也带了幅面影响,试问没有了美好的环境人类该怎么舒适生存呢?如果人们还不赶快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的话,人类终将会被科技所毁灭.
主持人:好,节下来请双方二辩陈述己方观点
正方二辩:在古代,人们迷信鬼神,认为人的一生是天定的,生老病死是天来掌控的;
在现代,人们通过科技的发展,证明了迷信思想是不可取的,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古代,许多人得了重病,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痛苦地死去.可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疑难杂症已能成功治愈,人们不用为生病而烦恼.……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科技发展为人类造福事例的冰山一角.科技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为什么电视上、报纸上,几乎天天说要提倡科技发展,因为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圆的?是科技的发达;通迅的便捷是什么造成的?是科技的发达;身患重病的人为什厶能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科技的发达!如果说科技的发展是错误的,那么,伽利略、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发明家、科学家,为什么要将自己宝贵的一生献给科学?为什么要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用在“错误”的事业身上?难道他们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吗?有谁认为他们的死毫无价值,又有谁认为他们为科学献身,根本没有意义?
反方二辩:科技发展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这点我们并没有否认.但是我方认为科技带来的弊处大于利的.首先汽车虽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牌坊的尾气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其次,电视等娱乐设施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却无形的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情淡薄.还有就是网络的出现,是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扰乱人们的生活等等着一系列你们所谓的高科技所带来的副作用,是不可否认,试问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主持人:好刚才双方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陈述,节下来进入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各有3分钟的时间,请好好珍惜!有正方3辩开始
正方三辩:科技的发展当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本来这些影响应是很小的,可人类却如一个放大镜,把这些负面影响放大.如果人类能自觉的把塑料袋重新利用,而不是随意乱扔,会造成这么严重的白色污染吗?如果人类能有竭制的开采资源,会造成现在的资源短缺吗?如果人类能节约用水,工厂不违规排放污水,会造成现在严重缺水的状况吗?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事情正在上演,而有些人不但不自省,反而一味的把责任指向“科技”.我为这些人感到可笑,感到无可救药.
反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所提的只不过是假设罢了.请回到现实中,试问如果没有科技的阻挠又和需现在费这么大力气去宣传保护环境呢?再说现在的网络问题正是大家所苦恼的,网络是许多本该是祖国幸福的花朵的少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你说网络虽然可以方便我们查找资料,可是这么一个小优点又怎能和祖国的未来相比呢?
正方四辩:可是科技的发展还有更多的好处,火箭的升空,圆了中国人民的百年飞天梦,鸟巢水立方的建成,圆了中国的奥运梦想,试问没有科技中国人怎么能圆梦呢?有何必抓住网络这个问题不放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网络问题事关重大,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靠的就是青少年,网络把少年引入歧,网络害得多少少年无法自拔,倘若祖国的下一代都沉迷与网络,那么我们的祖国还有更多的梦想又怎么实现呢?请问对方辩友.
正方一辩: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反方二辩:在原始时代,人类只需地表面的资源就能生活,只需要溪水,树上的果子,草籽等生活资源也能其乐浓浓啊.后来出现了工具 ,然后养殖,资源利用到破土一尺,再后来煤矿,金属等资源深入到底下100米,再后来深入5000米,人类加速的向地球深层索取资源,当人类利用地核资源时,地球也就到了灭绝的时候了,对方辩友,这足以说明科技发展总有一天回毁灭地球的,到时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正方辩友:只要我们有利的把持住,控制住科技,地球也不会毁灭的.
主持人:三分钟以到,刚才经过双方的激烈角逐,也应该有所总结了,现在进入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四辩先来.
正方四辩:谢谢主持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了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火车头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科学发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素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过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来看,科学技术可以使劳动工具得到不断改善和更新,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使劳动对象得到充分利用.总之,科技发展可以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摆脱粗放型的老路,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等等一系列的科技着实给我们带来好处,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与弊!
反方四辩: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许多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电脑、汽车、洗碗机、洗衣机……已经走入寻常人家的生活.它们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电脑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洗碗.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而是那些人类发明的机器!所以,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再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主持人:辩论结束!对于“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双方辩手都举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我来做个总结,科技发展确实给人类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应治理由此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我们这个地球——人类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弊大:任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五)

地球发展史?

太古代 
  地质年代中最古的一个代.约开始于46(或50)亿年前,结束于24亿年前.发现的化石仅有晚期出现的菌类和低等的蓝藻.由于经过多次的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所有岩石受到深度的变质,所以化石很难保存下来.在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山西等地都有太古代地层出露.
元古代 
  地质年代的第二个代,约开始于24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到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发现.与太古代相比,这一代的岩石变质程度较浅,并有一部分未经变质的沉积岩.我国元古代的地层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我国震旦纪已暂归入元古代的后期.
震旦纪 
  为中国地质年代的名称.暂定为元古代的晚期.“震旦”原是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因为这时期的地层是首先在中国原河北省燕山地区的元古代地层调查研究的,故称为震旦纪.震旦纪开始于19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从化石得知,藻类和一些低等海生无脊椎动物在震旦纪开始出现.
古生代 
  地质年代的第三个代.约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一般分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别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寒武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原是英国南威尔士的一座山脉名因地质学家研究了该处的地质而得名.约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5亿年前.寒武纪的生物群中,以绿藻、红藻等海生藻类植物最为繁盛,无陆生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低等腕足类和单板类、腹足类等多种软体动物繁盛.
奥陶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奥陶”原是英威尔士的一古代民族名,被地质学家用作地质年代名.约开始于5亿年前.结束于4.4亿年前.当时气候温暖.全世界几乎都被浅海海水淹没.生物种类极多,已发现并能保存为化石的有海生藻类和多种海生动物.其中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动物中的海豆芽,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腹足类、瓣鳃类等.棘皮动物海林擒(现已绝灭,云南、贵州、陕西等地有化石).此外,还有海生节肢动物中的大型板足鲎和低等鱼类等.
志留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三个纪.“志留”原是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民族名,被地质学家用作地质年代名.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05亿年前.志留纪浅海海水中仍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保存的化石主要有笔石、珊瑚、腕足类、瓣鳃类、头足类、海百合、三叶虫、鲎、海胆等.脊椎动物鱼类繁盛.志留纪晚期,由于地壳运动剧烈,海水退缩,陆地扩大,低等陆生植物开始繁生.
泥盆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四个纪.泥盆(Devonshire)为英国得文郡名,因地质学家研究了该地的地层而得名.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泥盆纪的无脊椎动物,除珊瑚、腕足类和原始菊石外,昆虫开始出现,其他各门动物也有发展.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甲胄鱼、总鳍鱼)大量出现.泥盆纪晚期,出现了原始两栖动物坚头类,原始陆生植物蔗类和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五个纪.因研究英格兰地质时,发现一套富含煤炭的地层而得名.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约开始于3.5亿年前,结束于2.85亿年前,石炭纪时不仅海生的一类体小、结构简单、具有钙质壳体的原生动物纺锤虫类繁盛,而且珊瑚、腕足类、昆虫类也很多.两栖类发展,原始爬行类出现.木本陆生植物石松、芦木、种子蕨、真蕨、裸子植物科达到繁荣.
二叠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六个纪.“二叠”为德文Dyas的意译.地质学家研究德国地层时,发现石炭纪地层之上有两组明显地层,但大部分不含化石,而在苏联乌拉尔山脉西坡的彼尔姆地区同期的沉积中则含化石较多,可作标准地层.约开始于2.85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本纪无脊椎动物以皱纹珊瑚类、腕足类、菊石为主,脊椎动物以两栖类繁盛.植物方面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继续繁盛.
中生代 
  地质年代的第四个代,约开始于2.3亿年前,结束于6700万年前.按先后次序可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3个纪.中生代的生物演化最为特殊,主要是爬行动物大为发展,不仅陆上出现大型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动,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在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中的菊石类最为繁盛,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菊石时代.此外,箭石、腹足类和瓣鳃类等其他软体动物也颇发展,逐渐显示现代种类的初步面貌.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后期已有被子植物出现,至白垩纪后期更为显著.中生代后期的地壳运动,对生物的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种类(特别是恐龙)趋于绝灭.
三叠纪 
  地质年代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德国地质学家研究了阿尔卑斯山的地层,发现这一日寸期的沉积物,明显地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本纪早、中、晚三个世的时代,故称为三叠纪.约开始于2.3亿年前,结束于1.95亿年前.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瓣鳃类为主,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开始发展.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纪末期的地层中,曾发现有兽齿类卞氏兽化石.裸子植物松柏、苏铁和蕨类植物繁盛.
侏罗纪 
  地质年代中生代的第二个纪.“侏罗”一词来自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Jura Mt.).开始于1.95亿年前,结束于
 1.37亿年前.本纪陆上的真蕨、苏铁和棵子植物针叶树繁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盛,故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鸟类发生,海中无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鱼龙和蛇颈龙等也极为繁盛.
白垩纪 
  地质年代中生代的第三个纪,也是中生代最后一纪.白垩一词来自欧洲西海岸白垩沉积层.开始于1.37亿年前,结束于6.7万年前.恐龙历盛而衰;被子植物出现,硬骨鱼类和软体动物繁盛.本纪末,恐龙等均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结束.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大为增多,鸟类和高等哺乳类陆续出现.
新生代 
  地质年代的第五个代,也是地质年代最近的一个代.约开始于6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植被带的分化日趋明显.气候逐渐变凉,特别是后期,冷暖波动大,局部地区并出现冰川.这个时期的地层在我国绝大部分都以陆相沉积为主,并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著名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抚顺煤田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发生在这个时期的地壳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第三纪 
  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67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200—300万年前.哺乳类、鸟类和被子植物繁盛,类人猿出现.海生无脊椎动物以有孔虫、六射珊瑚、腹足类、瓣鳃类为多.淡水中的软体动物、鱼类、轮藻、硅藻等大为发展.
第四纪 
  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二个纪.也是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00—300万年前至现在.第四纪的最大特点是人类的出现,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化石,即发现于这个纪的地层中.这一时期的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并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引起一些动植物的灭绝或仅遗留下极少数个体,如大熊猫和水杉、水松等.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六)

我国的四个科考站的纬度分别是多少

1. 长 城 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62°12"59"S,58°57"52"W),站区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6千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0米,距北京17501.949千米.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 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各种运输工具17台, 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善的 学实验室,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长城站每年可接纳越冬考察人员4O名,度夏考察人员8O名.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面临大西洋,被称为南极洲的“热带”,乔治王岛位于南极洲板快、南美洲板快和太平洋板快的交会地带,现在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成为研究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震成因、大气环流变化和气候演进规律的良好场所.长城站附近沿海地带是企鹅、海鸟、海豹的栖息地和繁殖地,被称为南极洲的“绿洲”,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
2. 中 山 站
我国第一个建于南极圈以内的高纬度极地科考站,中山站建干1989年2月26日,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O"E),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1米, 距北京12553.16O千米.中山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OO平方米各种运输工具19台,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备的科学实验室,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中山站每年可接纳越冬人员25名,度夏人员6O名.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拉斯曼丘陵地带易于登陆,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地域广阔,便于发展,而且可作为向南极内陆进行考察的前进基地.中山站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站上设施齐备,可以满足考察队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60名,越冬考察人员25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3昆仑站
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海拔4093米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它与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 矗立在冰穹A的中国昆仑站,是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二、中国北极考察站
1. 黄 河 站
黄河站建于2004年7月28日,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的新奥尔松,地理坐标为78°55′N,11°56′E,是我国继南极长城、中山站之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目前,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中、法、德、意、日、韩等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考站并进行科考活动,但在北极地区同样不能拥有领土.
黄河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北极科考的一大空白,揭开了我国基地科考事业的新篇章.中国北极站所“驻扎”的站房,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二层独栋小楼,原为挪威王湾公司的宿舍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北极黄河站和南极中山站基本在同一条地球磁力线上,对空间物理的研究有着特殊意义.黄河站投入运行后,我国科学家基本围绕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地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开展长期观测与研究.同时进行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七)

病毒是一种没有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

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的营养方式为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活;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
所以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为:细胞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八)

生物调查时要注意什么?(练习)
调查生物时,要特别注意( )上 ,( )中和( )里等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 )和( )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

调查生物时,要特别注意(树皮 )上 ,(草丛 )中和( 枯枝落叶)里等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 鸟)和(昆虫 )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九)

细菌是病毒、特殊的生物还是什麽?

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
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般外面是蛋白质外壳,里面是核酸(核酸如果是DNA,就是DNA病毒,如果是RNA,就是RNA病毒)

特殊生物调查科,资源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919884/

推荐访问:擎科生物 科济生物

自我介绍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特征英文 下一篇:特种兵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