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学反思

2018-08-31 征文 阅读:

国学教学反思(共10篇)

国学教学反思(一):

国学感恩征文活动,如何参与123国学网的活动

  对于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不少学生表示长大后要给父母买大房子、买小汽车,而不屑于一些日常琐事——
  在感恩教育中,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就是他们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的亲情.然而对于如何感恩父母,他们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零碎,往往缺乏感恩的具体行动.
  初中学生与父母相处十几年,感动的事情有很多.在“感恩父母”的主题课上,学生们争相述说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我发高烧的时候,妈妈背着我去了很多医院,急得都哭了.”“我爬山的时候,不小心摔在石头上,头上流了很多血,爸爸妈妈求医生一定要救救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读书不好,爸爸总是陪我一起看书写字,每天都很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报答父母、感恩父母呢?”有的学生说:“我要买三房两厅的房子给爸爸妈妈住,我要买轿车带爸爸妈妈去兜风,我要买很多很多的补品给他们吃,我还要……”有的学生说:“我要考出好的成绩,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少学生认为帮父母倒杯水、打扫卫生等事情太小了,不屑一顾,他们表示长大后要做大事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假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中间的一位同学长大了,很孝顺,想感恩父母,但平时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父母的住房条件不好,他想给父母买房,自己没钱,银行又不给贷款,他非常犯愁.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会怎么办?”有的同学说:“我打很多工,赚很多钱.”有的则说:“我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住上大房子.”还有的说:“我要给他们买好多东西,虽然买不起房子……”在这些话语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但也觉得正确的引导非常必要.我将他们说到的感恩行动进行了分类:大事和小事,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其实多跟父母聊聊天,常回家看看,或者多往家里打打电话,再加上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在老师的温馨提示中,学生们若有所思,懂得了感恩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
  我为这堂课布置的回家作业是:向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给父母送上一枝康乃馨、给父母洗一次脚……学生们认真地完成了这些作业,不再觉得别扭.感恩,就是这样实实在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认知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并且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老师应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自己的需求.
  这是网上下载的,这类文章很多,你的问题提得不太清楚,活动我没兴趣参加,下载这篇作文仅供你参照.

国学教学反思(二):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 (2)结构-定向教学理论 (3)学习双机制理论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一、承先启后——新中国教育哲学的拓荒者

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新文化、新教育的建立,都要伴随着对已有文化的继承和革新.适如西汉哲学家扬雄在其论著《太玄》中所言:“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颇具国学造诣的黄济先生深悟因革之道:因循和变革是事物生成的条件,但因革又必须合理而得时.

民国时期,在大学教育系科中,教育哲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在教育系的高年级开设,且逐步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教育哲学著作.有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基础立论的,如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1923年);有受实用主义影响而成的,如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1935年);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而作的,如姜琦的《教育哲学》(1933年);更有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来研究教育哲学的,如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1934年),林砺儒的《教育哲学》(1946年),张栗原的《教育哲学》(1949年);还有以多种哲学思想探究教育根本问题的,如傅统先的《教育哲学讲话》(1947年).读过私塾、进过教会学校、接受过三民主义教育、深受马列主义熏陶的黄济先生深切感到,这些论著虽然还不能说臻于完善,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上,已较过去大为不同,提出的问题,有的至今尚有研究的价值”〔1〕.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经验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即便如此,“由于教育哲学本身有着教育学无法完全取代或包容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论题,所以,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对于教育理论问题的哲学研究实际上并未中止,尽管这些研究不是在‘教育哲学’的名义下进行的”〔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也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在教育界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黄济先生和多数与会者呼吁:我国应着手进行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系也要重新开设教育哲学课.然而,要不要建立教育哲学这样一门学科?教育哲学这门学科如何界定?中国历史上丰厚的教育哲学遗产如何看待、如何继承?西方众多的教育哲学流派如何看待、如何借鉴?尤其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以整理和审视?面对着这样的时代课题和历史机遇,经历十年磨难之后终于能够潜心于学术研究的黄济先生,以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深入思考为基础,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在教育哲学之路上的艰辛跋涉.

1980年3月,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的黄济先生,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刘佛年校长倡导的、为期两个多月的教育哲学研讨班,集中听取了自美国聘请的樊星南先生所介绍的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其中包括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和分析哲学.听课和研讨之余,黄济先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往来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和资料室之间,如饥似渴地阅览了那里所珍藏的民国时期几乎全部教育哲学专著和论文.下半年,黄济先生即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开出了教育哲学课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首次开设的教育哲学课程.正是在这份边写边讲、边讲边改而成的讲稿基础上,黄济先生于1982年7月出版了新中国首部《教育哲学初稿》.刘佛年校长在给黄济先生的信中情不自禁地赞叹:“您就一些关键问题,对中外的重要观点,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深入公允的论述、分析、评价,是一本非常成功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教育哲学,竟然写得这样好,实在值得向您祝贺.”〔3〕在《教育哲学初稿》基础之上,黄济先生讲学之余笔耕不辍,陆续补充修订,不断丰富完善,于1985年6月出版了更能阐明教育根本问题、更加反映时代要求和特点、更能把握教育未来趋势的《教育哲学》专著.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人们还在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别、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而困惑、争论之时,黄济先生不仅开设了课程,而且出版了专著.在谈到为什么要重开教育哲学时,黄济先生认为,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4〕.

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位,首先涉及其研究对象.黄济先生认为,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然多有分歧,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都公认“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而不是具体的枝节问题”〔5〕.黄济先生确认: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在教育科学中起着一定程度的方法论的作用”,“应当起到概括提高、分析批判以及预测展望的作用”.基于此,黄济先生为教育哲学的开设规定了三条基本任务:其一,对教育科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论的阐明;其二,对教育史上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其三,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教育作出科学的预测.〔6〕

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学科问题的阐述,在当时对教育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哲学的研究与繁荣.其关于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等命题,至今依然受到广泛认同.

二、各美其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守望者

文化自觉的首要内涵是“各美其美”,能自觉认知、认同、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而绝不可割断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完成《教育哲学初稿》的过程中,黄济先生就强烈地意识到,“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学科体系,就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7〕.从那时起,黄济先生就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重视相关问题的研究.其实,就在《教育哲学初稿》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在不少章节中已有涉及.

1988年,在黄济先生与陆有铨教授合作撰写的《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为此,提出了“发掘和整理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张,认为“挖掘和整理我国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一科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信“一部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史,为教育哲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学习总结,做到古为今用”〔8〕.黄济先生还主张,在发扬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时,“要以儒家为主,兼容其他各家之长,集古代优秀文化的大成”;“要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9〕

一向坚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黄济先生,一旦意识到该做的事情之时,往往会立即付诸行动;当先生反复强调该做某件事情之时,也许早已行动,甚至近乎成功了.1994年6月,当不少学者依然沉醉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时,黄济先生精心策划并主编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论述了自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到明清实学及近代新学,总结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从社会观与教育、人性论与教育、伦理观与教育、知识论与教学、美学与美育等方面,分专题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知行合一”等特点,作了精辟论述.黄济先生主张,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分析的态度,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避免全盘否定或全面肯定;持对等态度,以便得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避免以偏概全或南辕北辙;持积极反思的态度,做全面客观的分析,避免取其一点不计其余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哲学通论》中的第一编,也是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谈起,从天道观和人性论出发,寻根溯源,就历史与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论、知识观与教学论、审美观与美育思想等教育哲学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索;还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作了新的说明,特别强调在现代化上下工夫,努力收到“古为今用”的效果;主张“根据时代的要求,在继承中进行创造和发展,把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教育服务”〔10〕.

“九五”期间,黄济先生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在其所承担的第四章“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关系”中,黄济先生精辟地阐述了现代化与“西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关键是如何才能恰当把握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复杂内涵,以便在融通‘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合理化的中国教育新模式”〔11〕.就古今关系而言,认为“要处理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继承和转化问题”,进而提出了“把中国教育传统这一历史前提和资源转化为现代化的‘源头活水’”的历史使命.〔12〕为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黄济先生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完成《国学十讲》,并率青年学者们精心编撰《中华文化经典导读》丛书.

三、美人之美——西方教育哲学的淘金者

真正的文化自觉者绝不惟我独尊,而是要“美人之美”,善于理性地学习和借鉴多元文化世界中各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育哲学的恢复与重建,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对待西方教育哲学的严肃问题.在“左”的思潮依然影响着教育界的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人们依然为“姓社”或“姓资”争论不休之时,黄济先生就鲜明地提出:“对待资产阶级的教育哲学遗产,应当同对待其他历史遗产一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简单地肯定和否定都是不正确的”〔13〕.黄济先生确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实验的广泛开展,资产阶级在教育上,特别是在教学上,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是会提出一些合乎科学的、反映现代科学水平的、反映生产发展要求的新东西”;因而他主张:对于其中的“许多可取之处”和“不少有益的东西”,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分析,以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14〕

黄济先生对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善于“吸取它合乎科学的有用的东西”〔15〕.《教育哲学初稿》就“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流派”作专门评介,还附有《西方现代教育哲学流派简介》.《教育哲学通论》则按“洋为中用”的原则,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为第二编大篇幅呈现.黄济先生主张关注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最新动态,认为若不解决“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的问题,“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我国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16〕认为“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外国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哲学,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明确提出了研究西方教育哲学的任务: “对于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所提出的课题,我们应当仔细地研究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诸方面的原因,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挫折和教训,以发挥其在我国教育哲学建设中的参考作用”〔17〕.

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黄济先生在对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评析时,首重追本溯源,把握源流关系,善于分析各流派的利弊得失,既不盲目推崇,又不简单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联系实际,力求为我所用.黄济先生就影响教育实践较大的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作了对比分析,并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作出公允的评价;通过对存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对比分析,客观评价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黄济先生确信:“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哲学,对于深入理解和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思想,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它对于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开展教育实验活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8〕

四、美美与共——中国特色教育哲学体系的担纲者

将“己美”与“他美”结合起来,熔古今中外教育哲学思想于一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是黄济先生由来已久的愿望.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初稿》就是“结合中外古今的有关论述”之作.后来,黄济先生决心“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哲学体系来”〔19〕.

作为从“旧教育”走来的现代学人,黄济先生时刻警惕“传统”之弊;作为从“封闭”时代走来的“开放”时代的学者,黄济先生力避“保守”之嫌.黄济先生相继发表《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1986年)、《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1990年),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1998年)一文中论及“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而《论如何看待“国学热”》(2006年)、《再论如何看待“国学热”》(2008年)、《关于国学学科的建制和学习中的几个问题》(2010年)等文均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本土与国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黄济先生所津津乐道的是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20〕基于此,黄济先生明确提出:“任何科学研究,决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闭门造车,要采用古今中外法,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21〕.

沿着教育哲学研究之路,黄济先生不断扩展研究视野,不断深化思考的问题:从现代教育哲学领域延伸到古代教育哲学思想,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扩展到中国当代教育的基本问题,在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并有了许多新感受的基础上,于2001年2月推出了47万字的《教育哲学通论》.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曾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通览《教育哲学通论》全书,黄济先生站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研究思路,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和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既积极吸收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精华,又善于借鉴国外教育哲学流派的学说,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着力结合当前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其视野之开阔、资料之丰富、内容之精深、见解之精辟、论述之精到、体系之完备,在国内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从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名著,到民国各具特色的教育哲学著述,乃至当代学者的教育哲学论述;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到中国当代各种文化教育思潮,乃至教育哲学未来发展走势;从政治、经济、科技,到文化、哲学、教育,乃至宗教、美学、伦理,穿越几千年漫长历史,横贯中西不同文化形态,涉及众多学术领域,线索错综复杂,文献卷帙浩繁,若无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恐难有创获;若无甘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淡定与执着,则难以致远;若无“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定难有累累硕果.

遥想当年,一向谦逊的黄济先生,只希望其《教育哲学初稿》在“雪泥”上留下一点“鸿爪”、“一个标志”.谁知,当春来变暖之时,竟渐渐化作一团团泥水,渗透于田地,滋养成沃土,并结出甘美果实.行文至此,不由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落红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没有忘记根的哺育,而是带着无限的眷恋,化作春泥而呵护根叶,以回报根叶的滋养之恩.如今,黄济先生仍以“天公若肯假年月,自当续播争寸分”自勉,以其“落红”般人格境界,“雪泥”般人文情怀,润泽花木根叶,培育着更加绚丽的花朵.

国学教学反思(三):

教师 读后感

[教师 读后感]教师 读后感个晚上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教师 读后感.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读后感《教师 读后感》.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
“艺高人胆大”,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国学教学反思(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默秋

1909年,陈寅恪复旦公学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
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 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莱文等2 2种语言。
陈寅恪一心向西学,但没想到的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竞是东方学。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粱启超,王国雏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一一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即将不保。陈寅恪携妻将雏,踏上了流亡之路。在离开北平之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可是当书到长沙,竞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竞被盗走了。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就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在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国学者,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但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抗战胜利了,双目失明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一个瞎子为大学生授课,在世界上实在是绝无仅有。清华为陈寅恪配了三个助手来协助他的教学和研究。这三个助手都是他当年的学生。其中汪篯是他最喜欢的一个,他们可以无话不谈。
1953年,在清华时的学生蒋天枢,给自己的老师寄来了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听了,大受震动。在病中,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他开始了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
正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在北京的许多好友都希望陈寅恪接任这个职务,然而他却拒绝了。这一年,他最喜欢的汪篯,带着同样的使命,到广州来看望他。他们开始谈得很好.但不久就谈崩了。陈寅恪感受到这个昔日门生,已经摒弃了自己恪守的治学为人之道,他怒斥道:“你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
(选自《国学》2010年第7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有真学问的人不需要文凭装点门面,陈寅恪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只有一张文凭,却给后世留下了藏之名山的著作。
B.陈寅恪虽然辗转欧美游学13年,但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这首先归功于他的“中学优于西学”的学术思想。
C书被毁,书被盗,但陈寅恪凭借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隋唐时期的政治史和制度史,登上了研究隋唐史的高峰。
D国难当头,陈寅恪恪守着民族史学“国可以亡,史不可断”的传统,这表明他是一个对政治不关心,专心研究学术的纯正学人。
E文章撷取了陈寅恪人生的若干片段,叙述了陈寅恪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成就,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小题2:本文两次提及汪筏,这对叙写陈寅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4分)
答:                                                                                      
小题3:文章标题是“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你认为陈寅恪是“踽踽独行”者吗?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答:                                                                                      



小题1:B D(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小题2:两次叙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凸显出陈寅恪对治学为人之道,对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恪守(2分)。

小题3:

示例:

观点一:陈寅恪不是“踽踽独行”者。(1)他有很多交往深、赏识他的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等:他还有清华校方的支持。(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2)陈寅恪双目失明时,清华为他配了三个助手;中科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学生蒋天枢寄给他长篇弹词《再生缘》,促使他开启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3)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得到《剑桥中国史》的褒奖,被国际学界认可。(2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陈寅恪是个“踽踽独行”者。

(1)陈寅恪游学欧美后发现,中国文化在世界学术中地位很高,但国内的文化现实却与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完全相背。(2分,意思对即可)(2)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发扬:他怒斥昔日无话不谈的学生汪链先生“你不是我的学生弋他拒绝中科院的邀请。(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3)陈寅恪开辟了对不同民族语文和历史的研究,登上了隋唐史研究的高峰,他是中国学术高峰上的踽踽独行者。(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国学教学反思(五):

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教师为何越来越不会教?

一是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把此作为备课的“经典”、上课的“砝码”.“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于漪深有感触地说:“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二是信教学时尚.现在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如有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而在行家看来,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远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呢?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于漪认为,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她还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须建设教学人生.中国语文,汉语言文字是世界非常优秀的文字,有它独特的东西,是人家没有的.
如何从“他信”中走出来,建立自己的自信?于漪强调,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同时,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她还指出,教课一是要研究语文和语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学生.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另外,要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于漪说,教师一定要充实自己,研究自己,要认识你自己,这叫自信力.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入,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国学教学反思(六):

作文:写一篇关于新学期“如何学好英语的计划”要500字,可以用汉字写.

■ 学英语就要无法无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 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学习外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
■ 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英语专家胡壮麟谈英语学习方法】
■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
■ 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
■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书何乐而不为?
【英语专家王佐良谈英语学习方法】
■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 文体,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性能,看到英语的长处,短处,以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英语一方面不难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过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满了陷阱.
【英语专家胡文仲谈如何学习英语】
■ 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要被子商业广告所误导.
■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 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和同学讲,和同事讲,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和自己讲.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
■ 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
■ 英语具有较好的基础以后,通读(注意不是略读或跳读)一本浅易的英语语法书会使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英语专家何其莘谈英语学习方法】
■ 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 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 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一般以每页(大32开)不超过八个生词为宜.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第三是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 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几个月,半年之后,肯定会看到成效.
【英语专家何丁往道谈英语学习方法】
■ 要注重写的练习.强调听和说,听,说领先,是对的;经常阅读,大量阅读,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排在"四会"末尾的"写",千万不要认为它可有可无."写"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其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写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内容和观点,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斟酌词句,这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写对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要求比口语要高些,因为可以考虑和修改.这对提高语言质量十分有益.
■ 要关心中国文化.中国人都应关心中国文化,主修英语或别的外语的朋友们更要注意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钻研,因为在外语上用很多时间,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结果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知道得多,而对中国的文化特点知道得反而少.中国文化源远流 长,有很多宝贵的成份,我们应该珍视这份遗产,努力予以发扬光大.
英语专家张中载谈英语学习方法.
■ 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知戴着耳机听英语,埋头读英语书,却不开口朗读,背诵名篇,名段,不开口练着说英语,也不动手做笔头练习,写英语文章.只有语言的"输入"(通过听,读吸收语言),却无语言的"输出"(通过口头和笔头表达思想,应用学到的语言),是学不好语言的. ■ 学语言同学文化分不开.通过语言学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学语言要听读题材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历史,文学,传记,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增长各种知识,并学到另一种文化的精华.

国学教学反思(七):

怎样做属于自己的英语明片求答案【国学教学反思】

许国璋 * 学英语就要无法无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学习外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 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胡壮麟 *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 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书何乐而不为?王佐良 *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文体,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性能,看到英语的长处,短处,以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英语一方面不难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过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满了陷阱.周珏良 * 对于翻译的步骤我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逐句译出,不要少掉什么东西,不避免某些翻译腔.(2).抛开原文,只看译文,依原文风格(简练,沉郁,俏皮等)修改译文文字.这时会发现好多问题,往往是上下文呼应联系问题和整体风格问题.(3).再对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没有.(4).放几天甚至几星期后再看.这时对原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阶段修改文字时曾因为原文还大都记得,觉得还顺当的许多地方,现在都通不过了,需要再修改文字.这时往往要加些字或减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经过这一次修改,一般说译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要理解一国的文化就要读些历史,文学,包括诗和散文作品.我国古时儿童入私塾读书,开始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要读〈〈千家诗〉〉或〈〈唐诗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触我国传统文化的意思.我们读点英诗,目的与此类似.何其莘 * 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一般以每页(大32开)不超过八个生词为宜.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第三是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几个月,半年之后,肯定会看到成效.

国学教学反思(八):

教学反思,只是课后才反思么?

nono,反思可以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还要对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 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国学教学反思】

国学教学反思(九):

教学反思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的理解就是把课堂教学实况象放录像似的在头脑中重过一遍,回顾一下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反馈怎样……然后把注意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
1、内容新鲜,见微知著.
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一斑窥豹,见微知著.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最后抓住时机、选择典型事例、新鲜感受、深刻体会……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
2、形式不拘,集中具体.
写教学反思选材要集中具体,一事一议.至于文章的形式、结构不必强求完整,文体也无需拘泥.可以写成小结式的,也可以写成随笔式的,只要有一得之见即可.
3、不失时机,记载及时.
写教学反思要趁热打铁,为了不失时机,可把觉得非写不可的事实先记载下来,而理论分析和推敲文字留待以后找时间再进行.如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觉得可写的东西有很多,不妨确定一个角度,然后作一翻筛选,或以谈经验为主,哪一方面更有价值就考虑先写哪一方面的内容.

国学教学反思(十):

这是什么 教学反思

《这是什么》教学反思
《这是什么》是新人音版第三册第二单元“时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在这首歌的“编创与活动”环节中有一个“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内容,在学生学会这首歌曲之后,我让学生用手拍拍“双响鼓”与“碰铃”的节奏后,给学生布置了下节课的内容:去家里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能发出声音,比如说“易拉罐、木梳、铅笔盒”等,然后用这些物品给《这是什么》配伴奏,并找一个搭档来共同表演.
第二堂课上课前,一走进班级,我就发现了“水杯、易拉罐、木梳、铅笔盒、鹅卵石、海螺、书本、水彩笔盒”等整齐地摆在课桌上,看来,学生们已经都准备得很充分了.铃声一响,课堂俨然成了他们的专场表演课,有的是一人表演,有的是四人一组,更多的是两人组合,在各种声响的敲敲打打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眼睛是那么新颖、独到,他们善于观察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独特声音,并能将这些声音有节奏地完美展现,如:用钥匙敲鹅卵石来模仿清脆的声音;孩子们的小脑袋又是那么地创新、别致,能将同一样物品经过不同的打击,拍出不同的声音与节奏,如“易拉罐”的妙用,有的用铅笔敲易拉罐发出似“双响鼓”的声音,有的用两个易拉罐碰击来模仿略带低沉的声音.
在这堂音乐课上,我们的音乐课堂俨然是孩子们的舞台了,下面就来罗列一下孩子们精彩的“演出”片段.
创意的一人表演:
小文的前面摆的是一个铅笔盒和一个调羹,他用一支铅笔左右敲铅笔盒来表演“滴答滴答”,用一支铅笔有力度地敲调羹来表演“当当当”,最后用调羹敲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当”来创意结尾.
精彩的二个表演:
小何钥匙敲鹅卵石来表演“碰铃”的节奏,而小蒋则以易拉罐碰击来表演“双响鼓”的节奏,他们一个是清脆的声音,一个是略带低沉的声音,互相配合敲击出来的组合音乐别有一番味道.
独特的四人表演:
小许用两只笔敲桌子来表演“滴答滴答”,小李用“拍手”与用手拍桌面的形式来拍二两拍子的强弱节奏,小黄用尺敲铅笔盒模仿“滴答滴答”,用手拍桌子侧面模仿“当当当”,小张用手拍农夫山泉的水瓶打节奏,他们四人的这样一个“和声”打击节奏,配上其他学生的歌声,给这堂表演课增色不少.
给学生一片舞台,他们将还你一份精彩!

国学教学反思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856232/

推荐访问:小学国学教学反思 国学教学反思论文

征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比较有创意的网名 下一篇:国家助学金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