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报告

2017-05-10 各类报告 阅读:

【篇一】:形势与政策论文2016

全面从严治党、党要治党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x 姓名:xxx

摘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能力,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得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全面坚定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不动摇,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要管党;思想与作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1]中央强调“要管党、要治党”,说明我们的党需要管、也需要治。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也有决心与能力把党管好、治好。面对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的种种挑战、重重考验,全体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与作风建设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就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跟党走、情系人民、心系人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如习近平同志说的“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着力从思想上建党,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管党与治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是一条成功和成熟的真理。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毛泽东在1945年7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提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2]并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而党的制度建设尤为重要。邓小平认为“党的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的问题”。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党的基层党组织既是党的组织基础,又是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①党的全部工作要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来开展。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有个独特的优势就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 的独特优势。②基层党组织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最直接环节,是党和群众最直接的纽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500多万党员,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③党的基层组织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保障。面对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的种种挑战、重重考验,全体共产党人必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必须增强党性意识、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1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3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各级党委和纪委要首先加强对维护党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总之“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得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全面坚定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 毛泽东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8页,

[3]《从严治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4]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治党理政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篇二】:形势与政策的报告

《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报告。

实践论文(时事评论)

题 目:

学 期:

班 级:

姓 名: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浅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2013级物理学 班步江 学 号: 201304014103 2015.5.9 高创

题目:浅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立场是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目标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保持高压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事实说明,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坚定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已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称赞,一大批贪官污吏落入法网,包括像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一批国家级领导,可谓,大快人心。

关键词:反腐倡廉 正确认识 健全法制 民主 文明

形势与政策报告。

正文:一、当代社会腐败滋生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淡漠,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与条件

某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淡漠,精神生活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最终走上违纪违法之路。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扭曲,意志蜕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志薄弱者在关键时刻挡不住诱惑就会沿着违法乱纪的泥道滑下去。形势与政策报告。

(二)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

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行贿买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等现象是最好的例证。某些党员干部在经济上贪得无厌,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私欲极度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有的不择手段侵吞国有资产,有的因个人贪利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有的利用职权,违规收受礼金礼物,有的贪污、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

(三)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腐败现象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滋生和发展,并很快形成规模。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不规则竞争,是腐败现象容易滋生的温床。各种经济成分的竞争,说到底是为谋求自身利益的竞争。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种经济成分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相互竞争中,容易出现以钱买权、权钱交易的行为,从而产生腐败机会。例如,20世纪80年代一些人非法倒卖钢材、水泥等物资,90年

代一些人非法倒卖股票、批租土地等生产要素,滋生了大量腐败现象。

2、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管理,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导致出现行政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以致产生腐败机会。例如,政府有重大工程的发包制度,标底不透明,程序不规范,这就为建筑工程中发生贿赂行为提供了条件。

3、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弱化,使腐败现象易于产生。例 如,有的企业领导人将企业的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开办的企业或转移到境外,有的以超

低价转让变相侵吞,有的利用国有资产从事投机经营活动,亏了记在公家账上,赚了归

自己。

4、干部制度存在弊端。一些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难于受到有效的监督,腐败机会随之产生。

5、收入差距拉大,未能真正贯彻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企业与企业之间,机关与机关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工资收入上未能真正贯彻和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少数人出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于是便想方设法寻找机会“捞一把”。

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形势与政策报告。

1、作为一个政党,腐败不除,难以立本;作为一个国家,腐败不除,难以立国;作为一个政府,腐败不除,难以取信于民。“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可见人心向背对于政权存亡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的最终结局。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顺民心,得民颂;搞腐败,失民心,遭民怨。如果脱离了群众,政权存在的合法基础就会失去,人心就会浮动起来,社会动荡将随之而来。所以要保持稳定,最需要做的是消除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现象。正如李鹏同志讲:廉政才能稳定,勤政才有希望。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身上出现某些腐败现象。具体表现在思想上:一部分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日益淡薄,完全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讲奉献,只讲索取。在组织上: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手中有权利的党员干部,搞任人唯亲、拉关系、讲人情、结帮派。在政治上:有的党员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造福,而是千方百计搞“实惠”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例如:一些党员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利或者工作上的方便,在住房、子女的就业、提职、经商、出国等方面搞特殊。有的甚至把权力变成商品,搞权

钱交易,索贿受贿,贪污腐化。王宝森自杀一案不正有力地证实了这种人的存在。

3、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唯有坚定不移地反腐倡廉,才能更好地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目前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过渡期,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体制,旧体制的调整、改革、更替、完善必然是一场重大的社会革命,反腐倡廉建设在其中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保障作用。反腐倡廉能够切实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拥有平等发展机会,获得与付出相一致的利益,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真正获得幸福。

三、反腐的方法

1是打巨虎的勇气。中国反腐败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惯例,但是在大老虎之外,还有没有大大老虎,有没有巨虎,有没有老虎王,有没有更大的老虎。打老虎确实不容易,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强的决心,严密的部署,扎实的证据,等等。打巨虎,打更大的老虎,尤其不容易,需要极大的勇气,超常的决心,铁一般的自信。没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是不可能成功的。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总是流传着打巨虎,打更大老虎的传闻,但总是只闻雷声响,不见雨滴下,可见打巨虎并非易事,需要极大的勇气。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痛打落水狗需要勇气,痛打没有落水的狗更需要勇气,这是对中国反腐败的一个极大考验。

2是灭苍蝇的策略。中纪委有两项职责,一项职责是查办大案、要案,一项职责是组织地方纪委开展工作,调动全国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常言道,一枝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纪检工作也是如此,中纪委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一枝独秀,只有全国纪检检察干部都动起来,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而现实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象,大老虎频频落马,小苍蝇依然如故;老虎胆战心惊,苍蝇嗡嗡乱叫。老百姓身边的腐败没有彻底清除,有的基层腐败分子不思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因为他们的保护伞依然存在,利益链依然存在,权力依然存在,而能够查处他们的有关部门受着多方面的制约,不能放开手脚干事。因此,要逐步灭苍蝇,一定要有办法,有谋略,有手段,有计划,有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放任不管。因此,能不能,会不会,敢不敢,要不要调动基层纪检检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对中纪委一个极大的考验。

3是制度反腐的胆识。反腐败不能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成为腐败—反腐败---再腐败---再反腐败---再腐败—再反腐败,这样一个驴拉磨式的无限期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要敢于吃螃蟹,敢于实验,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政法改革,纪检改革,检察改革,刻不容缓,要增强其独立性,不能成为个别官员的附庸。媒体监督,人民监督,社会监督,需要进一步放开。媒体和人民有更多的言论自由是腐败的天然克星。官员个人财产公示,

也要尽快、逐步实行,要坚信我们的干部85%的是好的,是清正廉洁的,只要坚信这个才能够推动官员个人财产公示。深化医疗、卫生、教育、环保、农业、城建,等一些列的改革,通过改革,让整个行政体制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个官员都能够在阳光下履职尽责。逐步增加普通公务员工资待遇,让那些不想贪、不敢贪、不愿贪的公务员,也能够过上体面有尊严的日子。制度反腐是最后的保证,也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花都区 原区委书记潘潇受贿案开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原创

2.《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分析报告(2014年1月)》

3.《论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4.《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年09月20日 2011

【篇三】: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其共同特点是都以中亚为轴心,但通达的目的地却差别很大。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其背后的潜台词是视中亚为联通欧亚的物流、资源、经济乃至政治枢纽,力争在“枢纽之争”中占据上风,从而扩大自己经济、能源安全的外延,并更加有效地拓展自身经济辐射圈和商路。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计划更详,范围更广,涉及国家、地区更多,受益面更大。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更强调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因此,这一构想不仅受到中亚各国,也受到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以及如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赞扬和积极响应。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逐步成为各国走向共识的合作构想。中国进一步巩固了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能源供给,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周边保障;而与中国的合作也有助于中亚国家摆脱“内陆国”、“双重内陆国”的困扰,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地缘空间和广阔市场。此外,本地区国家之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成果,又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与海湾国家、与南亚和西亚国家、与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东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

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

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灿烂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互信和互利的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闭性的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

其次,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所认为的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不同,“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

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对于丝绸之路中国国内段和国际段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其一,从国内段而言,这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5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形势与政策报告。

其二,从国际段的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内正式成员的中亚国家、俄罗斯等都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安全与合作是推动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组织元首峰会和总理会议的重要议题。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有一定重合,大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合作,有关国家都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其三,从整个国际段而言,这一构想展现了中国发展区域共赢合作的新理念、新蓝图、新途径和新模式。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构想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径,以战略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中国将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贸易便利化、技术援助、经济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总之,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预见,这一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宏伟蓝图必将在各国互信合作中得以实现。

【篇四】: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

形势与政策报告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715930/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报告心得 听形势与政策报告有感

各类报告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中英 下一篇:强风肃纪个人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