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2016-08-15 各类报告 阅读: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一)
关于国人对真人秀节目看法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关于国人对中国“真人秀”节目看法的调查问卷

社保1401班

小组成员: 组内分工:

①制定总计划,安排分工,最后改稿,外出问卷调查 ②外出问卷调查,整合信息形成初稿,解决问题提出期望 ③提出问题,并对题目进行数据分 ④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并制作统计图表

目录

一、前言

二、调查目的及内容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数据统计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前言

二、调查目的及内容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年龄层覆盖18岁以下至50岁以上的国人。【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全体小组成员在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回龙观华联商场及美廉美超市现场发放、回收问卷。

五、调查数据统计

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①性别:在有效样本中,男性有39人,占39%;女性有61人,占61%。

②年龄:年龄在18岁以下占20%,18-25岁占31%,26-35占36%,36岁以上仅占13%。

由此说明真人秀的受众群大多为青少年及35岁以下的青年人(详情见下图)

2、观看真人秀节目频率的情况

64%受访者偶尔看,31%受访者经常看,5%受访者从不看。由此说明真人秀节目在国内收视情况影响力还很高。

3、对真人秀节目的整体看法

有18%的受访者非常喜欢,47%比较喜欢,29%表示一般般。仅有6%表示不喜欢或无感。由此说明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很受欢迎。

4、所观看真人秀节目的类型

相亲类(4%),户外探险及旅行类(29%),亲子类(14%),游戏益智类(17%),选秀类(7%),明星访谈明星生活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二)
携程:2014年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

携程:2014年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

Posted on 2014年01月12日 by DinK in 旅行预订

, 消费者研究

, 电子商务 with 0 Comments

旅游意愿创新高半数选择出游3次或以上

被调查者中48%将在2013年出游1-2次,40%选择出游3-4次,11%选择出游5次及以上。相较于去年,今年更多的游客愿意多次出游。

八成游客选择带薪休假错峰旅游

如果今年外出旅游,消费者会选择哪个时机?调查发现,带薪休假错峰出游成为主流,有80%的旅游者选择,相较于去年明显增加;其次36%的旅游者会在周末出游,27%选择小长假,再次是国庆黄金周和春节,各有18%的游客选择。从消费者的选择来看,大部分人都希望错峰出游,一方面错峰期旅游消费更低,另一方面,连年假期各个景区爆满的现状让旅游者选择避开高峰出行。

95%受访者将增加支出或维持不变

在旅游预算方面,56%的旅游者选择在2013年基础上增加,39%的旅游支出将持平,5%选择减少。【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在全年人均旅游预算方面,选择两千元以下的比例为4%,33%的旅游者将支出一万元以上,其中1%预算超过五万元。

假期不够最影响旅游意愿

影响旅游意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假期不够制约最大。88%的受访者选择了“是否有足够的假期和时间”。其次是经济因素,有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经济收入”;再次是旅游安全问题,有23%选择,还有“旅游市场秩序和质量”(18%选择)等。【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住房消费最影响旅游支出

哪些消费可能会限制2014年的旅游消费?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住房消费(购房或租房费用),有56%的人选择;其次还有:交通费(39%),社交和娱乐费用(28%),日用必须品消费(23%),医疗费用(18%),教育进修费用(16%)等。

81%游客选择自由行

在出游方式上,国内旅游者将主要选择自由行。调查显示,42%的游客在2014年选择通过旅行社的自由行服务出行,39%选择完全自助出游,19%选择跟团出游。

在交通方式上,受访者会使用多种类型组合出行,其中,飞机、火车、自驾游是三大交通选择。90%的受访者选择飞机出行,54%选择火车,30%选择自驾车。其他交通方式还有巴士汽车、邮轮、自行车、徒步等。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39%手机客户端预订 相比去年增长十倍

旅游者通过什么方式预订报名、安排行程?网络预订的使用比例最高,参与调查者中93%会使用;其次是通过电话预订,使用比例为45%;再次为手机客户端预订,使用比例为39%,相比一年前的调查,选择客户端的比例增长超过10倍。选择线下旅行社为17%。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三)
游客感知之旅游形象调查报告

游客感知之旅游形象调查报告

我们进行的是关于游客感知方面的调查研究,选取的地点是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调查方法。

一、 调查的目的

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景区质量,促进琅琊山风景区的发展,来促进滁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想借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 现象与问题

我们共做了50份的问卷,利用五一节假日期间分别在几个旅客较多的景点发放。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我们发现了以下现象和问题。

1. 知名度较小,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在所有实地调查的游客中,90%以上的游客来自本省(其中,滁州本地居民占调查总数的半数以上),而省外的游客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其他省份的游客非常少。

2. 旅游类型较单一

在所有被调查游客中,学生占50%,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占37.5%。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3. 游客对景区了解方式较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约有62.5%的游客是基于以前的游览经历(这其中大部分为滁州本地居民,而本地居民游览不收门票),而外地游客85%以上是通过亲友的介绍,而网络旅行社等所起作用很弱小

4.缺乏独具特色的‘标志性’事物

在‘琅琊山给您留下印象最好事物’一栏,回答‘树’和‘空气’的占45%,回答‘无’的占37.5%

5.景区管理松懈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景点没有任何管理人员与环卫人员。

6.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境卫生有待改善

在‘琅琊山给您留下印象最差的事物’一栏回答‘厕所卫生,垃圾’的占到近90%

三.措施与对策

1.加强宣传:(1)可以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客运中心展示与琅琊山有关的事物,如《醉翁亭记》等。(2)景区可以加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3)运用报刊 广告 网络等多种传媒扩大琅琊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4)鉴于滁州有很多外地学子,可以加强景区与学校的合作,通过口碑效应扩大其知名度。

2.突出地方特色,建设标志性事物:选择一些和、具有

较高文化价值和游览价值的景点进行重点开发。除去一些具有较高仿效性而实际游览价值并不大的景点(如:桃源洞等) 而适合融入一些具有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如:大明文化与铜文化)。

4. 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环卫工作,如设置必要的提示牌。提示游客不要乱丢垃圾以保证景区的清洁卫生。

四:存在的不足

1. 由于时间、地域上的限制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并进行实地考察以致有一些内容在问卷中并未涉及。

2. 由于时间的原因,以致问卷设计数量不是很多

3. 我们在调查时,可能更偏重于学生等类型。

4. 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我们的问卷收集不到一些人们的意见。

15#203宿舍

2014年5月5日星期一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四)
大学生对中韩综艺节目接触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彼此之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种现象在文化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而其中,韩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如大家看的韩剧,听的韩国音乐,等等,这些纷繁现象无不表现出“韩流”对中国的影响,当中,年轻人是接触各种“韩流”的主力军,通过研究他们接触“韩流”的种种行为与思考逻辑,便能够预见当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其中尤以近两年比较火爆的综艺节目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更为贴切,这样能够为我国综艺节目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进而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

  一、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 大学生观看综艺节目的男女比例
  通过对哈尔滨市哈工大、哈医大、东北林大等10多所学校501份左右的抽样调查问卷,表明在调查的501人中,只收看中国综艺节目占半数以上,只收看韩国综艺节目占少数,两个国家都看的大学生占147人。
  而在男女比例上,只看中国综艺节目男女均比,只看韩国综艺节目女生为男生四倍,两个国家都看女生为男生三倍左右。
  (二) 经常观看的韩国综艺类节目
  图中可以看出观看《ruining man》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超人回来了》、而后是《我们结婚吧》。
  (三) 经常观看的中国综艺类节目
  图中可以看出观看《奔跑吧兄弟》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快乐大本营》,而后是《爸爸回来了》。
  二、 调查总结
  (一) 韩国综艺节目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普遍反映出韩国综艺节目题材比较广泛,有野外露营、明星访谈、真人秀、亲子互动、偶像团体养成记等等,丰富了整个综艺节目的产品线,在“量”上获得优势,即便在同一个类型的节目领域当中,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是其他节目无法复制的。如《爸爸去哪儿》和《Runing man》虽然都是真人秀节目但偏重领域不同。
  (二) 韩国综艺节目主持人特征鲜明,娱乐精神十足
  韩国综艺节目娱乐精神十足,他们的主持风格永远是轻松愉快的,并且时刻在制造笑料。反观中国综艺节目主持人相对死板,身段太高,不够机智灵敏。
  (三) 韩国综艺节目立足本土文化
  韩国综艺节目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在节目中尽可能地展示本民族的文化,如韩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ruinning man》就多次以世宗大王时期的英雄故事为主线,出现在韩国综艺节目中的食物都是传统的民间小吃,如泡菜、酱油螃蟹等,《爸爸去哪儿》也常以爸爸教小朋友背诵历史人物为比赛环节。
  反观国内,近年来拜金主义抬头,一些电视节目充斥着视觉刺激,庸俗化趋势明显,如作为栏目主持人的金星,多次因言辞激烈,言语失当成为话题,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女嘉宾马诺曾多次直言自己就是拜金女,只喜欢有钱男人,并在做客女性脱口秀《lady呱呱》与主持人爆聊拜金,并且大方爆料自己的性爱经历,节目制作方也没有后期裁剪,公开播出。种种此类行为严重损害了节目的权威性,降低了节目质量,为人所诟病。
  三、 建议
  (一) 节目定位准确化
  综艺节目应该有明确的定位,树立自己的节目特色,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如《非诚勿扰》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后增加“爆灯”环节和“动心女生”。《非诚勿扰》的成功也使其成为国内第一档入选哈佛商学院课程的综艺节目,同时也是国内较为知名的一档综艺节目。
  (二) 主持人风格个性化
  众所周知,一档节目的好坏与主持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国内著名新闻工作者范以锦所言:“要出名牌,首先要有名人,”名牌主持人就是一档节目的门面。如目前比较火热的《金星秀》,金星主持风格独具特色,被网友称为“毒蛇金星”,她的言辞比较激进且气场强大,且主持风格幽默诙谐,身体语言丰富多彩,叫人捧腹大笑又不失哲理,并且经常能够对社会热点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犀利独到,为广大受众青睐。
  (三) 立足传统文化,萃取精华
  悠悠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无不告诉我们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倘若我们能够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在众多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属于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定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再者,借助综艺节目的平台可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以此达到多向互利共赢的效果。《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一部展现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但是从这部影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美食,更多的是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以及从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传统价值观、人和人之间的生存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依存关系,这样的一种题材能够引起人们心底的感情共鸣。《舌尖上的中国》吃的是五谷杂粮,品的是酸甜苦辣,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四) 了解受众心理需求
  在节目前期的筹备策划中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了解受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综艺产品,避免同质化。这方面就可以学习韩国,韩国有一套试播模式,即在节目播出之前,先制作一期样本节目,在媒体上播放后根据媒体反响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拍摄。可以说这种方式无论对电视节目制作方还是节目的参演者而言都是一种很好的效益体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双方的损失。目前很多韩国的热门综艺节目都是在进行试播后才继续下去的,如KBS《超人回来了》,最高获得了12.1%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1] 崔昭. 综艺新模式下的诉求转变――浅析韩国综艺节目《家族诞生》[J].新闻爱好者,2010,(2)
  [2] 李胜利. 1992-2005年中韩电视剧比较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6
  [3] 孟宁. 走向娱乐化的中国电视文化――警惕中国电视文化娱乐化的异化[L]
  [4] 辛腊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东南传播,2012年第10期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五)
亲子旅游市场调查研究

  亲子旅游是继家庭旅游细分后产生的,更具体的,更关注与孩子的需求相关的一种旅游形式。目前我国针对于亲子游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落后,本文以广州这个旅游市场为例,在结合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阐述分析了广州亲子旅游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

  自从湖南卫视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播出以来,亲子游这一旅游产品再一次进入了我们视野。相对于繁荣的旅游市场来说,我国学术界关于亲子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落后,最早的相关文献见于2008年。而多数研究从儿童旅游或旅游教育的角度出发,相关系统的研究亲子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比较少,特别是以广州市场为例,就更少。
  一、亲子游的涵义及特征
  最近比较多的学者都关注亲子游,国内学者最早关注亲子游的是李菊霞和张磊(2008)年,他们认为亲子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活动形式,其区别与其他旅游的根本特征在于人员构成,即父母与其未成年子女是亲子游的主体。接着张红、何成军、刘妍等学者也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笔者认为,亲子游是家庭旅游细分之后产生的一个能开阔孩子与父母视野,增进双方感情,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活动方式。亲子游的主要特征有三点:第一,通过一起出外旅游能增长见闻,开阔孩子和父母的视野,比如北京游看长城,父母就能给孩子讲讲长城的历史,在这种相互沟通交流中相互学习;第二能增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增进双方的感情;第三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通过旅游中的一些亲子游戏,从旅游中获得乐趣,锻炼孩子的身心,提升他们的素养。
  二、广州市亲子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亲子游慢慢的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像广州这种大城市里年轻一辈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往往会注入更多的心血,他们一般都愿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加努力。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新教育理念的普及,使得广州亲子游有非常巨大的市场。笔者对广州市的亲子游市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总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83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本次对广州市的亲子旅游市场的规模、出游的时间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调查显示,女性是决定亲子出游的主力人群,80后年轻父母带子女出游意愿尤为强烈。消费者在带子女出游时“更要求品质”,而且“更舍得花钱”。
  (一)亲子游出游方式的选择
  1、旅行社跟团游
  广东是一个旅游大省,而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其旅游市场更加火爆。广州的各大旅行社针对于亲子游都有相关的线路,但是旅行社的亲子游线路一般在寒暑假推出,而且出游地点很多是省外,甚至是国外,出游地点比较远,相对来说所用的时间和支出都是比较多。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大约53%的家庭会选择旅行社跟团的方式出游,一方面因为旅行社已经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线路,避免了家长自己去想比较繁琐的出游程序;另一方面,旅行社跟团旅游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快捷。
  2、自驾游
  自驾游是有组织、有计划,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是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在广州参加亲子自驾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般出游的时间都是周末,选择的出游地是广州周边相对比较近的地方。据调查结果显示,周末的亲子旅游出游者中,70%的游客都是自驾游。
  3、以学校为主导
  在广州,学生旅游市场有一定的份额,有一些旅行社专门就是做学生旅游市场的。但是目前学校出游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每年都会有春游和秋游。而根据调查,由学校组织的亲子游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校通过亲子游的影响,希望能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从而推进课堂教育和校园教育。
  4、其他出游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通过在网上购买线路的方式出游。笔者查了一下,发现现在很多网站例如:携程网、去哪儿网、途牛网等等这些网站都有相关的亲子旅游的线路,这些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亲子游的发展。另外,一些著名旅游集团也推出了亲子套餐,例如广州长隆集团,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拓展了广州市的亲子旅游市场,促进了亲子游的发展。
  (二)出游时机的选择
  根据调查显示,有52%的父母会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带孩子出去参加亲子游,其次是周末,占25%。结果如图1所示。不过相对于寒暑假的热衷度,周末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见,广州市的亲子游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寒暑假是最佳也是最多父母选择出游的时机,其次是周末出游,由于时间的限制,周末选择的旅游点主要在广州市周边的旅游景点。
  (三)广州市亲子旅游市场的规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的父母愿意请假一周在寒暑假带小孩出游,而在关于“亲子游类型”的选择上,60%家长投票给海岛游。其它比较受欢迎的亲子游类型为:自然风光、公园乐园、文化古迹、欧洲名校游等。而关于暑期亲子游的时长,64%的受访父母表示,能接受请5至7天假期,带孩子去远一些的地方玩。约26%的父母表示,工作较忙难以请假,只能接受3天左右的短途游。而假期宽裕,选择10天以上长线游的父母,占比在7%左右。在父母带孩子出游的支出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图2所示),40%的父母愿意支出的亲子旅游费用是3000以下,31%的父母愿意支出的旅游费用是3000-5000元,而每年愿意支出10000元以上去体验亲子游的父母占了10%。由此可见,广州市目前所具有的亲子游市场比较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其市场规模还会不断扩大。
  (四)广州市亲子游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亲子旅游是在家庭旅游的细分上发展起来的,它按照小孩的不同年龄层次,需求也有所不一样。而亲子游主要是指0-18岁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出游的旅游形式,这一阶段年龄跨度比较大,孩子在体能、兴趣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广州市的亲子旅游市场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的亲子旅游。   1、婴幼儿亲子游阶段:0-3岁
  由于这一阶段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很多父母在选择亲子游时要求比较高,首先是路程上都以短途为主,并且很注重旅游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此阶段下的亲子游线路在广州甚至全国都很少,主要原因是接待设施等条件限制了这一阶段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2、学前亲子游阶段:3-6岁
  此阶段的小孩处在学前幼儿园阶段,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学习能力也基本形成。在学前阶段的亲子游有一部分是幼儿园组织的春、秋游,另一部分是父母选择的亲子游线路。结合此阶段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特点,在开发线路上主要迎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能在亲子游的过程中,父母和小孩都能全程参与和沟通,给孩子健康、积极的引导。在出游天数可以设计1-3天的省内游,3-5天的国内游。
  3、儿童亲子游阶段:6-12岁
  这一阶段的小孩已经进入小学时期,因此在亲子游的过程中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主。而广州市场上针对于该阶段的亲子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推出,以有教育意义的线路为主。也有一些专门的环境保护组织推出的针对亲子游的观自然活动,例如寻找萤火虫、观蝴蝶等,这一活动主要在周末举行,通过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在出游天数可以设计1-7天的旅游线路。
  4、青春期亲子游阶段:12-18岁
  这一阶段以青少年为主体,而随着他们记忆能力的增强和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在增长。同时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时期,个性化更加突出,通过亲子旅游能让父母与小孩更多沟通,更加深入了解小孩,双方在旅游的过程中去感悟亲情,体验生活。在出游天数上可以设计3-7天的旅游线路。
  三、广州市亲子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亲子旅游产品的主题性
  虽然现在广州市场上的亲子游线路很多,但大多数在原来传统线路的基础上稍微改动变成了“亲子游”,并非专门针对亲子游制定的,而且很多线路没有一个主题,不确定亲子游的目的。所以亲子游在开发上要牢牢抓住每个旅游阶段的父母与孩子的真正需求,根据需求开发有主题性的线路。例如:周末城市周边短线游中,可以制定观自然之旅、农场体验、攀岩训练营、骑行等有一定主题的旅游线路,而长线的线路可以以红色之旅、修学旅游、高等学府参观游等为主题。通过确定主题的亲子旅游线路,让父母和孩子每一次出游都能够有所收获。
  (二)加强市场宣传推广
  亲子旅游产品市场近两年来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总体来说很多父母对亲子游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与家庭游的区分不明显,也没有认识到亲子游所带来的意义。例如:仍然有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在3-6岁之间出去旅游没有任何价值,他们认为孩子太小,没有任何的欣赏能力,也体会不到旅行的乐趣,不会留下什么深刻记忆,长大就全忘了,而在旅游的过程既花费了他们的金钱又花费了他们的时间。所以亲子旅游组织者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形象塑造、宣传亲子游资料、树立良好的口碑等方式来提升亲子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亲子旅游市场。
  (三)发挥旅行社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我国亲子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看,旅行社主导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大多数旅行社缺少针对亲子旅游市场研发的专门产品,只是在特定时间段为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一些较为“粗糙”的亲子旅游线路。例如:日本的行程中包含迪斯尼乐园,就会被贴上亲子游的标签。所以未来在对亲子旅游产品开发上,旅行社应充分发挥行业主导作用,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创新推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服务完善的亲子旅游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亲子旅游产品。
  (四)培养亲子游的专门人才
  要想真正吸引和引导家长,必须有一批专业化的亲子游工作人员队伍。通过这些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帮助父母和孩子理解亲子游,进一步宣传亲子游产品,促进产品的销售。例如:观自然为主题的亲子游,工作人员必须知道比较专业的关于大自然的一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递给家长和孩子。另外还可以通过他们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四、结语
  我国的亲子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而根据广州市亲子游的实际情况,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亲子游市场发展前景良好。通过调查分析广州市亲子游的现状,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广州市亲子旅游的发展,促进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六)
上海迪士尼将改变什么?

  迪士尼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认知雾霾。当某些国人习惯于批评西方跨国企业的傲慢和偏见时,是否也应冷静反思自己内心的水土不服呢?

  自上世纪末以来,迪士尼越来越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传播学者关注的话题。近年,迪士尼乐园在海外的不断扩张折射了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媒体垄新的传播趋势、主题营销的消费升级和市场开放的文化趋同等复杂图景。美国珍妮特・瓦斯科教授在《理解迪士尼》一书中指出,迪士尼不是简单地贴着商标的美国产品,而是一种复杂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业,准确地认识和理解迪士尼,理性地看待迪士尼给上海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带动效应,防止浮云遮眼,避免一叶障目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迪士尼和上海渊源80年
  
  对迪士尼,上海这座城市对它从来不陌生,时光倒流80年,十里洋场的舞台,白雪公主曾在此魔幻变装;摩登年代的封面,米老鼠亦是那引领时尚的宠儿。今天的上海人已经无法想象,当年上海滩对初次登陆的迪士尼之痴迷程度。《白雪公主》掀起观影狂潮后,1940年,国联公司请当时的明星陈娟娟拍摄了一部带有真人秀性质的电影《中国白雪公主》, 这可能是我们了解到最早把迪士尼的西洋元素植入中国电影的实验。
  今天重拾迪士尼的上海往事,对理解上海迪士尼这一文化现象不无启迪。在上海市文创基金的支持下,申迪文化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组成研究小组,以“迪士尼和上海渊源”为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从馆藏浩如烟海的民国报刊资料中,梳理出了历史脉络,还原了80年来米老鼠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
  
  打开电影胶片,你会看到,迪士尼的蝴蝶效应曾经催生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横空出世。深受米老鼠影响的万氏兄弟组织了200多位画师,打造了首部本土原创的动画大片――1941年上映的《铁扇公主》轰动一时, 它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三部动画长片后全球第四部动画长片,和美国电影一起受到世界瞩目。
  翻开《申报》《良友》,我们惊讶,迪士尼的本土化叙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尝试。在风靡上海滩的电影院、音乐唱片、月份牌和小人书里,从穿上中国旗袍的米妮到唐老鸭大闹火焰山,从坐进黄包车的米奇到白雪公主八仙过海,西洋舶来的卡通明星和东方传统的民俗经典,没有隔膜地彼此牵手,互相拥抱。
  追溯海上文坛,你会发现,孤岛时期的文化界对迪士尼的关注热忱。17岁的张爱玲观影后在校刊发表署名文章《论卡通画之前途》,看好动画电影的前景;林语堂三次以米老鼠为题,在报刊发表文章,反复咀嚼迪士尼卡通片乐观积极的人生况味;鲁迅日记里常有在戏院观看卡通电影的记录,不时流露出天真童心。
夜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摄影/沈琳

  实际上,和东京、巴黎和香港相比,上海,这座都市是迪士尼最有代入感的地方,只因它的资历、性格和氛围。开埠以来,上海是西方领馆、银行、学校以及侨民最早来华的登陆地,也是魔术、马戏、话剧和电影等现代艺术最先传入中国的首演地,租界内洋人开办的电影院和好莱坞几乎同步上映各类新片,遥想当年华灯初上的海上戏院,不仅书写了米老鼠们首登华埠的冒险故事,更重要的是见证了唐老鸭们走向世界的无畏童年,同时,也寄托了华人对彼岸世界的魅惑憧憬。
  迪士尼的中国梦,源远流长。彼得・特里福纳斯在《品位》中指出,白日梦是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而“梦境”是迪士尼魅力的文化根基,正是它衍生出了种种情感和价值观。迪士尼的所有中国情感和记忆中,暗含着一条故事线,仿若回到西西里岛的天堂电影院,在时间机器面前,童年和乡愁相互纠缠,让你坐立不安。
  迪士尼的语汇中,把通向异域文化的“梦游”,称之为神奇之路。作为一种舶来的娱乐方式,迪士尼的中国之路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里程碑,分别借助于中美启动交流的大时代,新技术引领媒体行业的大变革,以及新资本撬动新市场的大机遇。
在上海,更多的老年游客走进迪士尼。

  上世纪30年代,依托电影的兴起,迪士尼以《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动画电影席卷全球,通过上海滩的电影院,引领流行文化时尚;上世纪80年代,依托电视的普及,迪士尼开始进入中国家庭,以“米老鼠”和“唐老鸭”电视短片为代表,通过每周日央视黄金时段播放,再塑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如今,依托主题公园的兴建热潮,中美合作的迪士尼乐园在上海川沙建起第一座城堡,标志着米老鼠永久落户中国,上海迪士尼乐园将真正走近普通中国人,成为他们日常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迪士尼的归来,从文化意义上说,依然在扮演“推手”的角色,犹如当年,《白雪公主》对中国电影业的启蒙一样,上海迪士尼将为群雄蜂起的主题乐园行业树立新标杆,为内地广大游客带来崭新的欢乐体验。但是,如同任何推手都有反作用力一样,同样,迪士尼在上海也要面对它在巴黎、香港遭遇过的一系列跨文化冲突,例如,消费主义的质疑、文化殖民的争议以及意识形态的碰撞等等。
  上海注定要再铸迪士尼的新传奇。这一回,米老鼠不再是旧上海电影海报上的过客,也不再是央视周末六点半档的明星,而是川沙的星愿湖畔,那位彬彬有礼、笑迎八方游客的门童。无论如何,对迪士尼而言,这是一次合作的神奇之旅,面对如此深邃复杂的新大陆、如此蜂拥莫测的人流和如此多元差异的需求,迪士尼的上海之路可能不会平顺,也许不再浪漫,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上海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演出即将开始, 我们和米老鼠一起创造历史。
  三种论调与旧思维定势
  你知道迪士尼乐园吗?你最熟悉哪些迪士尼电影?你了解多少迪士尼卡通人物?几年前,迪士尼针对本地目标人群做过一次市场调研。数据表明:超过九成的本地人对迪士尼乐园的感性认识来自香港。超过七成的本地人熟悉白雪公主、狮子王、灰姑娘和花木兰的电影情节。而在向本地年轻白领展示的40个迪士尼卡通人物中,平均只有14个可以被正确认出。可见,迪士尼及其产品在中国虽有较高知名度,但情感关联度较弱。
  这就是上海迪士尼所面对的现实,60后70后的父辈比他们的子女更了解迪士尼。前不久,上海市消保委和社科院提交的迪士尼游客意愿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以上的意愿消费者年龄在45岁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迪士尼在当今中国儿童中的亲和力和认知度都在下降。事实上,今天,很多国人对迪士尼的了解尚停留在30年前,尤其是所谓的精英阶层,包括少数商界领袖,对迪士尼及其所代表的主题乐园行业的认知都是比较模糊的。典型的看法大致有三种:
  一是过时论。即迪士尼乐园是上世纪中叶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产物,现在已经不是为之疯狂,盲目追随的年代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把迪士尼等同于游乐场,其实,迪士尼乐园的核心概念是“乐园+度假区”,直指生活方式,这是主题乐园长盛不衰的奥秘。我们看到,迪士尼乐园一直在保持市场增长。据统计,2012年-2014年,全球排名前25名的主题乐园游客总量每年以800-1000万人次保持持续增长,其中,前10名中迪士尼牢牢占据了9席。乐园和度假区板块贡献迪士尼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强,年增长率在4%以上。每年假期,美国加州、佛州的高速公路上,奔向迪士尼乐园的滚滚车流,如过江之鲫。迪士尼乐园一直在顺应和引导消费趋势。上世纪30年代是迪士尼的纯真童年,亦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白雪公主几乎收获了全世界的美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战后。1955年,首座乐园在洛杉矶开张,顺应了战后“婴儿潮”,确立了家庭为主体的娱乐消费;1971年,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开园,从此把度假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迪士尼通过东京、巴黎和香港的海外扩张,带动了产业转移和技术、服务全球化的潮流,成为真正的全球企业。迪士尼乐园一直在进行扩建和创新。华特・迪士尼本人对此留下一段颇有情怀的名言,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丝梦想,那么,迪士尼乐园就会不断成长,永远不会竣工。迪士尼并没过时, 过时的只是人们脑中的观念。
  二是幼稚论。即迪士尼乐园是“小儿科”,主要适合和吸引青少年游客。持这种观点的国人也较为普遍,基本上把迪士尼等同于儿童乐园。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解。当年,美式动画片进入上海时,文化界就曾探讨过迪士尼超越年龄的价值,林语堂在《论语》杂志上发表了《论米老鼠》,号召中国人多看米老鼠,它有人生寓言之意义,即能让你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而用华特・迪士尼本人的话来说,“我拍摄电影并不主要面向儿童,我要唤醒的是儿童的纯真。”可见,迪士尼的魅力是营造梦境,让你回到童年,包括乐园在内的迪士尼产品的受众是指“不同年龄的儿童”。
  童心和童真是文化意义上的指向,从消费对象来看,参观迪士尼的游客,在美国本土,成人与儿童的比例为4:1。上海乐园的门票政策中也以五人为消费单元,这涉及到另一个迪士尼的核心概念:家庭。实际上,迪士尼乐园的全球商业策略都是面向家庭为主,提供多元化产品。家庭意味着吸引不同的年龄群,不仅仅是儿童,从独守空巢的老人、度蜜月的新人到大学毕业的单身汉,都能从中得到抚慰。“家庭、幸福和欢乐”是迪士尼乐园传递的价值观,超越了年龄、性别、宗教、民族和国界,天伦之乐具有普遍的积极人生意义。
  任何和家庭休闲有关的产品,都是迪士尼感兴趣和服务的对象。迪士尼把家庭旅游产品,细分为青年、有孩子和退休三个阶段,要求为不同家庭在不同人生阶段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从景点设计到酒店规划,都体现这种理念。在奥兰多,狗作为家庭成员都有特别的宠物旅馆,为游客提供服务;在东京,度假区每年举办1900场以迪士尼童话为主题的婚礼;在洛杉矶,各类体育赛事和青少年联赛层出不穷,吸引家长们的关注,分享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和骄傲。这一刻,迪士尼伴随家庭成长,并最终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是吃亏论。在关于上海迪士尼的认识中,有一种“羡慕嫉妒恨”。即质疑迪士尼的商业合作模式。羡慕美方管理拥有所谓主导权,嫉妒美方稳赚不赔,从而恨中方和美方合作吃了亏。如何看待全球迪士尼的商务合作?从东京、巴黎到香港,每一个和迪士尼的合作方都有各自的故事,许多涉及商业细节,但是话题的传播有一个规律:每当乐园经营业绩飘红时,没有人关心合作的优劣;每当乐园票房指数下跌时,总有人重谈合作之输赢。素以得失来论成败,这一点,恐怕在中国会更甚。
  “怕吃亏”是中国人在和洋人打交道、做生意时普遍持有的心态,百年来民族心理的积弱,开放后对外合作中的稚嫩,使我们在看待和迪士尼这样强势的跨国企业合作这件事上,总还会有旧的思维定势。例如:
  ――喜欢比较。海外各迪士尼乐园建造于不同年代,因国家体制、市场环境、人口基数、土地成本、物价水平、文化认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不同,采取了不同商务条件下的合作模式和管理架构,不能简单地类比。例如,有人总喜欢拿相隔30年的东京和上海相较,细数许可模式和合资模式孰优孰劣,无异于是剥离语境的“关公战秦琼”。
  ―― 不善交换。市场经济下的国际贸易都是资源互换,中国特色的开放就是以庞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如今,我们已基本摆脱了资本和技术依赖,引进迪士尼,代表我国对外开放上了新台阶。迪士尼代表的全球水准的文化创意能力和先进管理,正是我们所稀缺的资源,这样的合作有助于经济转型发展、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从这点上说,尊重人家的管理主导权也未见得是一桩坏事。
  ――只算小账。看迪士尼乐园的收益,不能只算眼前,要有大的格局。我们常说,迪士尼是个动力型的战略项目,不同于国内一般的主题乐园,全球迪士尼乐园均采取“主题乐园+度假区”的商业模式,每年拉动酒店、物流、商业零售、食品、动漫、演艺、交通等数十个产业,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人口就业、产业配套、社区营造, 有着和世博会一样巨大的溢出效应,我们评估迪士尼的投入产出,既要算乐园营收的小账,更要算区域增值的大账。   ――不讲共赢。中国人的商业逻辑中,一起做生意,讲究亲兄弟明算账,输赢要分你我,竞争的结果是你死我活。王健林叫板迪士尼,雄称: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20年内不要想盈利。同行间相轻,合伙更要算计。这里引用媒体人任大刚的一段话,发人深省:“传统的农业文明的行事逻辑,讲究‘颗粒归仓’,很少有双赢思想。发展到极致,就是在一门合作生意中,认为所有利润都是落到自己腰包;如果别人也赚了钱,那么就认为生意失败;扭曲到极致,则认为最好的结果是自己赚钱,别人赔本,最终自己独霸行业。”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
  迪士尼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认知雾霾。当某些国 人习惯于批评西方跨国企业的傲慢和偏见时,是否也应冷静反思自己内心的水土不服呢?对外开放的过程也伴随着对内自省,在和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打交道时,我们要调整好姿态,培养开放胸襟、包容心态和学习态度。全社会心理适应的过程必不可少,我们不能在引进了迪士尼以后,视野变得越来越小,度量也越来越小,毕竟,开放的底气是包容,崛起的本钱是自信。
  什么是迪士尼? 它是一个超级复合体。如有人说的,它是一个以影视制作为基础,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传媒集团,在乐园和度假区之外,还拥有影视制作、媒体网络、互动媒体和消费产品等4大板块的业务。2015年,迪士尼公司的总收入折合人民币3457亿元,净利润583亿元。其中,主题乐园和度假区总营收达到161亿美元,仍以7%的年速度保持增长。每一年,有超过1.3亿的游客在全球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迪士尼乐园度过他们的假日。
  万达叫板迪士尼,有助于启蒙民众。对众多中国的主题乐园“玩家”来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最大的威胁并不是争夺客源,而是更多的中国人可以通过迪士尼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主题乐园。
  谣言背后的社会心理
  迪士尼的意义,在于文化。时下,谈及上海迪士尼的溢出效应,通常指经济层面,因可用数据来估算,而对于文化层面的拉动作用少有人提及,这里说的是大文化概念,而不单单指文化产业。经济多讲拉动, 文化常说改变。迪士尼进入中国以后,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行业,除了对工程建设、制作技术、乐园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看得见的提升外, 还有对旅游习惯、消费观念和法治意识等软环境的冲击, 后者的影响才是深远的。
  迪士尼的热度,开园前已可提前感知。公众对上海迪士尼的期待、想象和猜测混杂在一起, 不断地转移并放大着社会热点。从试运营前后一些负面消息的传播中,可以窥见种种复杂的社会心理,面对迪士尼的到来,人们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一则“政府派放门票大礼包”的谣言,竟让很多人信以为真,等待一家一户领取免费午餐。也许是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深入人心,至今,仍有人潜意识里把迪士尼等同于世博会,希望能有赠票甚至有单位发文组织千人分批来观摩试运营,要求迪士尼方面做好接待工作。迪士尼项目在投资规模和效应上,虽和世博、奥运相似,但本质上是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项目,它在运作上遵循市场规律,不同于政府主办的大型节事活动,正式开园以后,也不会有所谓内部赠票,“大礼包”思维反映了民众对大型项目惯常的政府主导模式之依赖心理。
  一张度假区电线杆上“到此一游”的照片,成为“五一”期间媒体报道热点,激起千夫所指游客文明素质。“到此一游”不是简单的素质问题,背后也还是个旅行的观念问题。从社会文化心理来讲,景点乱涂鸦之所以屡禁不绝,自古有之,《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就在灵宵宫示范过。从旅行的意义来讲,中国人的旅游生活尚处解决温饱的阶段,停留在粗鄙的观光层面,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比“这里是什么”更为重要,想想国人出境喜欢串烧般的十国游,景点大多凭借单一门票收入生存,也就不足为奇了。“到此一游”即便不外刻于物,也是内化于心的真实写照。
  一个外地人哭晕在厕所回不去的传说,因吐槽试运营期间上海迪士尼乐园食物价格贵, 一夜之间,引发二线城市网民疯狂接力,成为“娱乐至死”的恶搞。餐饮价格是全球迪士尼本土化过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它包含一系列复杂要素:价格、品相、环境、分量和口味。其中,既有市场机制、运营管理,亦有文化因素,定价由市场决定,品相和环境取决于管理,味道和分量则是文化差异。迪士尼要从管理入手,重点解决好食品安全和质量,提供多元化选择,提高产品丰富度。游客也要适应市场调节机制,认同并接受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的附加价值。因为体验也是有价值的。
  此外,从上海迪士尼开园前的测试情况看,呈现了较明显的“长尾”效应。例如:银发族成为参观热情极高的主力人群,正如詹姆斯・华生在《金拱向东》中对麦当劳的分析一样,东亚社会面临着另一场家庭革命,202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将占到16%,老龄化状况有趣地影响了大众流行消费,例如,20世纪80-90年代,麦当劳是10-20岁青少年课余聚会的场所,而今日,香港的麦当劳迅速成长为退休者的天堂。可以预见,上海迪士尼游客需求将趋多样化,中老年人群体对价格因素、服务细节也更为敏感,对管理方也将提出新的挑战。
  可持续的“软环境”提升效应
  上海迪士尼将改变什么?长远看,专家认为,迪士尼具有可持续的“软环境”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
  一是旅游观念革命。迪士尼将带动一种全新的旅游经济和业务模式,促进国内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迪士尼的地标效应,每年将为上海提供1000万-1500万的游客流量,带动上海引领国内目的地旅游市场,改变国内游客的出游方式。如同上海世博会让中国人学会并适应了排队一样,迪士尼将教会中国人养成预订门票和制订旅行计划,从而培养度假观念。根据国情和本地经验,上海迪士尼的门票政策实行实名制和开放预订,限制门售和转卖,鼓励大家提前在网上预订门票。这样就会倒逼游客要制订休假计划,规划旅行生活。对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观念是种颠覆,每个家庭做到出行有序,对缓解交通、客流调控和市场秩序,都是件好事。
  二是消费能级提升。上海迪士尼打破了国内主题乐园单一的依赖门票收入的盈利模式,具有游客集散功能的大型度假区满足了游客娱乐、住宿、餐饮和购物等多维度需求,从而带动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加上迪士尼奉行高标准、高品质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质优价高”的全球品牌策略将挑战中国人传统的“价廉物美”观念。价格的背后是品质,乐园以儿童需求为行业标准,从种植土、景观水到容器苗,无不精雕细作,精致苛求,迪士尼乐园将促进中国人的消费能级提升,价廉不再是唯一,崇尚品质、体验和服务,包含以人为本的追求,也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
  三是服务精神再造。作为全球服务业的典范,迪士尼乐园将带动本地服务业水平提升。迪士尼强调服务文化,创造了主题乐园运营中独有的行业语言和角色体系,和本地不同的是,美国本土乐园的演职人员很多是服务长达二三十年的长者,他们的认真、优雅和真诚带给人们欢乐,本身即是游客快乐体验的一部分。每个员工都要扪心自问, 如何在回答第1000个问题时,始终微笑;如何在年过半百时,保留童真。这种根植于心的服务精神是迪士尼乐园的快乐源泉,全球服务业学习的典范。
  四是法治意识觉醒。开园前,各种“搭迪士尼便车”的商品侵权事件频频曝光,折射出国内旅游行业普遍缺乏版权意识,无论是对他人商标所有权的尊重行为还是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侵权和售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仅侵犯外国企业,也损害中国游客。上海迪士尼开业前,国家工商总局开展了专项行动打击涉迪商标侵权行为,建设接轨国际的法制信用环境。尊重和保护知识米米老鼠产权,是迪士尼本土化成功的法律基础,也是中国经济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保障。

真人秀对游客旅游意愿的调查报告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28278/

推荐访问:旅游意愿调查问卷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各类报告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hx711电子秤c程序 下一篇:新疆红枣加工供求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