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2016-11-17 党课专题 阅读:

【一】:xx镇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使用办法

xx镇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使用办法

按照上级要求,为全面确保扶贫专项资金正确有效使用,杜绝冒领、截留、挪用等不良现象发生,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监督管理使用办法,如下:

第一条 本资金主要使用对象是xx镇19个行政村精准识别出的产业帮扶类贫困户。

第二条 镇成立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使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副镇长张剑任组长,财政所刘志斌任副组长,xx为成员,对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使用情况共用前、用中、用后全段监管。该项资金在农业服务中心设立账户,做到专款专用,使用时必须由镇长签字审批。

第三条 镇扶贫办对各村已报到镇的产业帮扶对象要认真审核,做到准确无误后,以文字批复形式反馈村里,村里向镇政府写上资金正确使用保证书,经镇政府审批后方可领取该项资金的50%,其余部分先由村里垫支,此项资金用于购买帮扶对象所需的小羊、化肥、农药、种子等脱贫物资。镇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使用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各村所购物品现场督查,合格后,方可领取剩余资金。在督查中发现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小羊、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品,要对村主要负责人降职使用,并处于二倍罚款,给产业帮扶对象重新购买合格产品,责令产业帮扶对

象的帮扶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

第四条 村购买的小羊重量可以在30斤以上,价格每斤15元,要有防疫标志,要有购买发票,耳朵上打上耳标,以村为单位统一编号。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并在正规农资服务部门购买,同时要索要正规发票。

第五条 补助物资发放到户,要由帮扶干部、包村干部、村主要责任人、贫困户四家签字,并拍照存档。

第六条 本办法一旦和上级出台的新的精准扶贫文件相矛盾,以上级文件为准。

第七条 本办法在xx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实施。

第八条 本办法自制定之日起实施,本办法由xx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16年7月23日

【二】:财政科技扶贫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

财政科技扶贫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

项 目 名 称

专项资金类别项 目 属 性 项 目 登 记 号 项目申报单位市级申报部门申报日期和文号

淅川县大石桥乡600亩桑蚕示范基地建设

新建类www.fz173.com_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淅川县大石桥乡人民政府 淅川县财政局 2007年1月10日

一、项目申报书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ww.fz173.com_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三】:扶贫工作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www.fz173.com_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扶贫工作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扶贫工作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重大项目建设甘肃医改十二五规划动态信息政策文件调查研究以工代赈开发动态开发区建设经济形势分析黑山峡水电开发

发改委职能发改委领导处室职能主任信箱办事指南廉政建设机关党建委属单位政府信息公开2010年7月5 星期一

扶贫工作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005-6-8 17:42:21

【字体:小 大】

扶贫工作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一、贫困的定义、衡量标准和扶贫工作的对象

(一)贫困的定义和衡量标准

何谓贫困?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贫困的定义是:所谓贫困,就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而衡量生活水准的标准不外乎两个:第一,决定居民消费能力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第二,与最低生活水准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的供给。为了横向比较世界各国的贫困人口比率和贫困程度,《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用人均年消费支出275美元(赤贫)和370美元(贫困)(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作为全球贫困线的单一标准。人均年消费支出370美元大体相当于1人1天1美元,这是国际通行的贫困标准。

针对这一定义,世界银行提出了称为“机会与能力”的全球扶贫基本战略。其中“机会”是指通过实施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模式,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机会,提高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能力”是指广泛向穷人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提高其生活水平,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穷人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这一战略的设计理念是:如果贫困家庭能够发现自食其力的工作机会,同时其家庭成员又具备一定的技能、受过一定的教育而且身体健康,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不依靠外力扶助而摆脱贫困。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因此,贫困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对于贫困的最低标准,我国确定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为限。这一标准的量化指标是人均纯收入达到1990年不变价300元(2000年现价625元),人均产粮300公斤,即“双三百”标准。生活水平在这一标准之下的我们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即达不到人类生存基本临界点,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或绝对贫困户。

www.fz173.com_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与绝对贫困人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相对贫困人口”,是指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有一定差距,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通常是按一定比例确定。世界银行认为个人收入只要低于全社会平均收入三分之一的社会成员即可视为相对贫困人口。

(二)扶贫工作的对象

在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国家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2000年现价)的人口界定为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也属于相对贫困人口范畴。这些人口仅仅基本解决了温饱,但仍不稳定、易返贫。

据此,国家公布2000年底全国农村有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9000万人。其中: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3000万人,625元~865元低收入人口6000万人。2000年底,甘肃省农村有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756万人,其中:625元以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96万人,贫困发生率9.7%;625元~865元低收入人口560万人,贫困发生率27.1%。新阶段国家和我省扶贫工作的对象就是这部分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重点是绝对贫困人口。据省统计局最新监测结果,2002年底我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76.9万人,低收入人口为471.2万人。 国家将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初步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确定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既是发展的需要,亦与国际上通行的基本做法接轨。首先,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测定标准为2000年人均纯收入865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大体相当于人均1天1美元的国际通行贫困标准;其次,国际上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收入最低的10%的人群总是相对贫困的,我国目前的扶贫工作对象大体有9000万人,实际上就是全国农村人口的10%。

二、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就与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贫困一直困扰着我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从1978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不足3000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到二十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

1、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年—1985年)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开始改革,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很快脱贫致富。1978年至198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4.8%。

(2)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年—1993年)

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国家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安排了专项资金,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并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199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了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8.7%。

(3)扶贫攻坚阶段(1994年—2000年)

1994年3月,国家公布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到2000年底,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

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4)扶贫开发新时期(2001年至今)

2001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随后,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了新世纪扶贫开发的目标、对象、重点和政策措施。2002年年初,国家取消了国定贫困县,确定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确定的重点县全部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既说明新世纪扶贫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关怀和照顾。国家在新世纪初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今后十年内的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

2、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1)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始终高度重视。中央分别于1994、1996、1999年三次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扶贫投入。

(2)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开展扶贫工作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据此,我国政府实事求是地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二十世纪末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合理确定贫困标准,规划重点扶持范围,制定分年度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以贫困标准为例,1986年中国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6元。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这一标准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www.fz173.com_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3)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

在扶贫开发中,我们始终把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作为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水平和效益,有效地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强了他们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发式扶贫,是解决我国贫困农民温饱、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我国扶贫工作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4)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眼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

我国在扶贫开发中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尤其是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疾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稳定发展和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基础。

(5)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许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是在国家支持下,主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改变了面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搞好扶贫开发、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决定因素。

(二)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就与经验

总体上讲,我省扶贫开发是从改革开放就开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一些地区因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首先从“三西地区”(甘肃省的定西、河西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地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我省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以“三西”建设为标志,到2000年底,已进行了18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始“两西”建设。1983年国家决定进行“三西”农业建设以后,省委、省政府按照“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方针,开展“两西”建设,在39个县的范围内进行区域性重点扶贫开发。“两西”建设的意义,不仅在我省扶贫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首开了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之先河。

第二阶段是全面扶贫。从1986年开始,我省借鉴国家“三西”建设的经验,组织专门力量,筹集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对陇东老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30个县进行扶贫开发。这样全省扶贫资金扶持的县达到了69个。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综合开发,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从1254.42万人减少到427.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75.2万人,绝对贫困面(以下简称贫困面)由74.83%下降到22.35%。

第三阶段是集中扶贫攻坚。1993年国家“八七”和全省“四七”扶贫计划实施以后,全省以41个国扶县、12个省扶县、427.4万贫困人口为重点,集中展开扶贫攻坚。经过7年的努力,到2000年,我省“四七”计划确定的41个国扶县、12个省扶县,除东乡、积石山、宕昌、康县、环县、天祝、古浪7县外,有46个县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其中永靖、会宁、岷县、景泰、通渭5县提前一年实现了解决温饱,华池、定西、清水、甘谷、武山顺延1-2年解决温饱,其余均按期实现了解决温饱。累计解决了359万人的温饱。“四七”计划确定的427万贫困人口中,尚未解决温饱的还剩68万多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36%,基本完成了国家“八七”和省上“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要求贫困人口下降到占农村人口的5%以下)。另外,由于特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严酷,加之灾害频繁等各种原因,全省返贫121万多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加上返贫人口,至2000年底,全省还有绝对贫困人口190万人。

总结我省扶贫开发的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各族人民群众倍加关怀,做出了开展“三西”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的英明决策,制定了区域性集中连片治理和到村到户的正确方针,安排了专项资金和配套物资,采取了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把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到了中央的议事日程上。党和国家领导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非常关心我省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多次亲临我省,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访贫问苦,指导工作,体现了对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国家计委、财政部、农总行、国扶办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天津等兄弟省市,对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

第二,抓住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造成甘肃贫困的原因和阻碍甘肃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干旱缺水,贫困缺钱。围绕“水”字做文章,“钱”字找路子,就等于牵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多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把兴水创收作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早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利用地表水,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大力挖掘地下水,打井提灌;积极蓄集天上水,在全省大力发展“121”雨水集流工程,积极配套庭院经济,并逐步向大田集雨补灌发展,走出了一条干旱山区雨养农业的新路子。

第三,坚持不懈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关键。“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有新贡献”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各级各届领导班子都把扶贫开发摆在首位,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确定目标,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定西地区历届班子带领群众发扬“三苦”精神,坚持改善生产基础不动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指导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扶贫效果,全区提前一年实现了整

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第四,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是搞好扶贫开发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扶贫的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规律、充满生机的扶贫开发运作机制是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一是坚持扶贫不扶懒,多干多补,少干少补。在“l21”建设中,国家给每户仅补助400元,其余的千余资金都是群众自巳投入的;二是坚持以国家投入为“引子”,调动群众投工技劳的积极性,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梯田建设,都是国家补助一点材料费,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三是改革现有小型水利、人饮工程的管理体制,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入股等方式,充分发挥效益。四是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龙头企业的统一营销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五,实行综合治理,是搞好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十多年来,我们在抓好关键措施的同时,坚持综合治理,主要是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把计划生育与扶贫结合起来,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优先扶持,对超计划生育的户先落实计生措施后扶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扶贫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科技含量。

三、新时期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有利条件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扶贫开发存在着许多有利条件,而且一些条件较之过去更为有利。 ——扶贫开发已有一个较好的基础。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已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有助于使今后的扶贫开发迈上新的台阶。

——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利于加快扶贫开发的进程。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根据测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可减少0.8%。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今后五年,我国经济预计年增长7%。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扩大劳动力需求,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可以投入更多力量促进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结构调整有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发达地区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地处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承接这种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引进资本和技术,接受外来产业转移,加快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扶

快速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http://m.zhuodaoren.com/dangzheng535776/

推荐访问: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方案 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使用

党课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思想汇报二月 下一篇:建党95周年,重温党的历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