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观后感4篇

2016-05-19 观后感 阅读:

第一篇:《校史馆观后感》

2012级电封一班观校史馆后感 2012年10月25日,厦门阳光明媚。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陈志全老师的组织下,在班长和组织委员的带领下,步行来到了创新创业园里的厦门理工学院校史馆。在班委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对校史馆的参观和了解。

校史馆的参观活动令我们很有感触。原来我们的学校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渊源,厦门理工学院的前身是鹭江大学,而作为理工学子,我们很荣幸的在第一年进入这所大学时,就迎来了母校的30周岁诞辰,这是无比激动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使我们在观看校史馆的时候,更有一种岁月的魅力之感。

今年是母校的30周年纪念日,我们一进入校史馆,就看到了30周年的校史回顾展,偌大的30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使得校史馆更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在里面。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她还比不上国内的百年老校。但也正因为是30年,从另一角度诠释了,理工学院她很年轻,她在茁壮成长的,她有着现代的气息和矫捷的步伐去追赶新时代的潮流。转角过去,有着一大块白帆布搭成的版块,上面有着青葱的大树,象征了理工学院的勃勃生机。上面有着各系老师和同学的满满祝福。这一切,只是作为理工人对母校表达的爱意和感激之情。这一切,也只是理工人,真心的祝愿理工明天更辉煌!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流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优化、学生素质出众、办学效益显著、发展后劲十足、影响力和知名度快速提升中新型“亲产业”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张张的奖状,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厦门理工学院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厦门理工学院的历史和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厦门理工的辉煌和不凡!

【校史馆观后感4篇】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中国东南海滨城市厦门,创立于1981年,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根植厦门,服务海西,面向全国,正逐步成长为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优化、学生素质出众、办学效益显著、发展后劲十足、影响力和知名度快速提升的新型“亲产业”大学。

学校现有20个系(院、部),45个本科专业(方向),全日在校生17427人(含软件学院3256),教职工1128人(含外聘)。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硕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2%。固定资产总值11.2亿元,图书馆藏书134.3万册,电子图书243.2万册,校园信息化水平居全省高校前列。

致、特色,注重开放、改革、创新、兼容;在办学模式上,强调政产学研结合,集中优势资源办学;在专业设置上,60个本科专业(方向)紧密对接海西(厦门)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已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文化传播、数字创意、城市建设与环境等6条专业链,即将构建绿色能源、新材料专业链;在学科建设上,定位于“特色的工科、精致的理科、应用的文科”;在学生培养上,构建了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不拘一格、面向海内外和企业高起点引进领军人物和高级人才;在学历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正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

同时,从馆里的许多图片和文字里可以看出,厦门理工学院十分注重学生与师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无论是学术的交流,还是生活的沟通,无不体现了学校及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纯朴高尚的气质,丰富博大的内涵。

并且,理工学院是一所十分重视科研的大学,那一项项的科技成果无不让我心潮澎湃。顿时,一种俨然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我们福建人的骄傲,是福建人的荣耀。是他们给厦门带来了辉煌,也是他们给厦门戴上了美丽的光环。与此同时,学校也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篇:《参观校史馆观后感》【校史馆观后感4篇】

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四次辗转西迁。但是,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校长竺可桢先生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 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校史馆观后感4篇】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大学又经过了曲折的变动和调整,并进行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较大成就。1995年浙江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1998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定名“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浙江大学已经崛起为“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九校联盟(C9)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风雨沧桑,百年春华秋实,百年薪火相传。【校史馆观后感4篇】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

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8月22日和10月20日,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

我的母校,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为新中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世界航海院校中享有盛誉的学校。她在1960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当时确定的重点院校是64所(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这些知名院校都是在62、63年才被增补为全国重点大学的)。

在航海领域,大连海事大学拥有绝对的权威,很多海事仲裁都邀请我校教授去当评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更是出自我校前校长司玉琢之手。 我校以往的毕业生中,有知名航海家、省长、部长、集团老总、企业家等等。在交通系统、海事系统中,很多重要岗位都有我们学校毕业生的身影,在中远集团中,更是如此。

我们在校史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入了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图板,百年历史尽显在这里。从1909年起坚强的海大人在岁月的长河中迎接着时代的风浪前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中仍屹立不倒。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海大为祖国的航运事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随着新中国的高速发展,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秉承着“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新时代的海大更是大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

作为中国航运事业的高等学府,海事大学被誉为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名的海事学校之

一 ,拥有五艘教学用轮,其中“育鲲”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学用轮之一,蹭多次远渡海外。 百年的历史蕴育的百年的文化们,百年的文化传载了百年的梦想,百年的梦想铸就了百年的辉煌,百年的风韵见证几代人的成长,庆幸这百年中有我四年,这风采中有我一笔,愿世纪海大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第三篇:《参观校史馆有感》【校史馆观后感4篇】

参观校史馆有感【校史馆观后感4篇】

在校史馆我们追寻江南大学的沧桑足迹、品读江大的百年历史。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展厅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史馆将江大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江大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三江初肇使,兴教图国强。江南开学府,轻工著华章。

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现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通过参观校史馆,我知道江大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参观过程中,一组学校校舍发展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只看到了如今崭新宽阔的校舍,却全然不知在此校区建成之初,这片土地原来是一整个村庄。校领导为校址奠基与在新建成的校门口揭幕的两张相片之间,花费了多少人的心血与奋斗,又有多少人的奉献。

百年薪火传承,五秩追求不懈。

校史馆中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和珍贵的笔记和书籍无不向我们展示: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江大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以崭新的姿态,催人奋进。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江大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一个世纪的风雨使江大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100多年的春去秋来,100多年的风雨兼程,100多年的光辉岁月承载着100的多年春华秋实。

国内交流促发展,国际交流得经验

校史馆中还陈列了诸多工艺品,有我校在各大比赛中获得的大奖杯,有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友好交往互赠的小礼物。看到这些小礼品,不禁惊叹,原来我们学校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俄罗斯、芬兰等国的多所知名大学及国际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国外也同样拥有不小的知名度。

几代人辛勤耕耘,众师生谱写校史 在校史馆中,我了解了朱宝镛教授凭着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在发酵专业领域辛勤耕耘,为我国的发酵、食

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复光教授是我国油脂学科专家,长期从事油脂浸出和植物蛋白的科学研究;黄本立教授是我国早期从事农业化学及食品学科的教育家和学者,是新中国第一个食品专业的创始人。还有沈学源教授等等许多知名的教授学者,他们都是江大的前辈们,现在也有那么多亲爱的老师同学在不断书写辉煌。历代人都秉承着“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特色。

后记:

作为一个参观者,我深深的感觉到这里的历史厚重感,并且也充满了对学校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祝福。“弹指一挥一百年,桃李芬芳春满园”。一百多年来,江南大学国家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一百多年来,江南大学的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奉献。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江大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对我而言,身处江大,我不仅仅只接受着江大带给我机会、让我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我也希望江大能因为有了我们这一群蓬勃向上的年轻一代而拥有更多的发展,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发扬江大精神,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四篇:《参观校史馆有感!!!》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新图书馆一楼中央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其中展板内容包括“前言”、“峥嵘岁月”、“今日辉煌”、“未来展望”、“结束语”五部分,一共90多个板块。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东北农业大学自1948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东农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张张的奖状,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东北农业大学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东农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东农的辉煌与不凡!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学校于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

我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东农是我们国家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学生10多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同时,从馆里的许多图片和文字可以看出,东农十分重视开放办学的理念,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正是这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校的进步与发展,使东农真正成为一所名牌大学。

我从馆里的许多资料还可以看出,东农是一所十分重视科研的学校,那一项项的科技成果无不令我心潮澎湃。建校至今,东农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7项。顿时,一种俨然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我们东农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东农人的荣耀。与此同时,学校也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同学们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校史馆观后感4篇】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东农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东农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博学笃行 明德亲民”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的东农精神,为把东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第五篇:《校史馆观后感》

校史馆观后感

周日我们去参观了校史馆,这让我心情激动

五十多年的历史滋养了曲师坚韧的根系,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故里,是儒学思想和私学教育的发详地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也正是她古典魅力所在。

一进东展馆,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那两个1:300的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和“日照校区”的缩模型了,两校模紧挨着,一个是历史的积淀,一个是现代的创新,风格迥异的两组楼盘并没有格格不入的差距,反而是古今的完美融合。根植于曲阜沃土之上的曲阜校区散发的是古 典主义的魅力,展现吃以人为本的理念兴建于日照海滨之中的日照校区洋溢着创新发展的热情,体现出海纳百川的胸怀。让人不禁感叹:曲阜师范大学何其雄载!

通过本次参观,我意识到曲阜师大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所以我唯有好好学习才能为曲师大争光。

应数五班王雪

第六篇:《校史馆解说词6篇》

篇一:校史馆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同济大学校史馆。

同济大学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同舟共济”的历史。学校校名“同济”取自成语“同舟共济”,而“同舟共济”最早出于《孙子九地》。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中、德、英三种文字的解释,不仅表明同济大学对外联系的优势和传统,而且也表明了同济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

同济大学最早发端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这尊就是埃里希宝隆先生的雕像,百年校庆之际,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它揭幕。

一百年来,同济大学多次辗转迁徙,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在六个省的四十多个地方办过学。为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回了当地的泥土,组成了能够见证同济成长历程的这根泥土柱。螺旋向上攀升的造型,显示了同济人战胜困难,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正是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至今一共培养了27万各类人才。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搜集到了这些校友的资料,并将其录入到校友校友数据库中。如果您也是同济大学的校友,只要在这边的四台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或者工号,就能找到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或生活的印记。

【大师是大学之魂,我们用本校电信学院教授研发的空中立体成像技术,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来讲述他们的学术成果、治学经验和人生感悟,激励莘莘学子。】

请大家跟我上二楼。我们校史馆有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仿上世纪30年代吴淞校园内一栋学生宿舍而建。一楼是纪念式公共大厅,二楼是学校的历史,三楼是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展示工程由管理学院1986届校友刘创捐赠。

篇二:

大家好!欢迎您到川北医学院校史馆参观。川北医学院校史馆共分为前言、医脉相承、殷切关怀、鸿基初立、栉风沐雨、踵事增华和展望未来7部分。

前 言

川北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由西南区川北卫生厅公共卫生干部训练班、德启护士学校,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 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与大师同行,与群彦共济。50多年来,我们筚路蓝缕,拓垦荒原,在川北大地开辟出了一个蔚为气象的大学校园,就读芸芸万生之众,“川北医学院”的名字翘然秀出群伦。而学院也坚贞地履行着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梦想,延续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播种着明天的希望的神圣使命。

院史陈列馆展示了学院5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巨大变化。川北医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精神家园的坚守史,更是一部数代师者的耕耘史。以史为镜,在这些史料里,我们能看到川北医学院展示出的社会知识的源泉、思想的动力、道德的良心;看到了一所大学所具备的心系人类、关爱社会的情怀;看到了一所大学必须具备的立足全球、放眼未来的视野;看到了一所大学所具备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也激励后来者为医药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师之所存,道之存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史料还突出反映了川北医人爱岗敬业、树德修身,为人师表;淡泊明智,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这就是川北医学院的传统与现在,也是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医脉相承

20XX年,川北医学院走过了她56年的历程。半个多世纪以前,川北地区解放。摆在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这块诞生了邓小平、朱德、罗瑞卿等将帅和张澜先生等民主人士的红色根据地缺医少药,解放前人均寿命仅35岁。我校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伴随共和国成长而发展。请看,川北医学院的前身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就是由西南区公共卫生干部培训班、美国人创办的德启护士学校、英国基督教创办的博济医院和张澜先生创办的南充医院住院部合并而成。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医学院,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提写了校名。

这是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址变动、校园和校徽变化情况。

这是我校第一任校长赵安泰将军,他是川北行署卫生厅长兼任我校校长,后调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殷切关怀

作为川北地区唯一的的医学院校,50多年来,川北医学院扎根川贝,忧患苍生,为高等教育医学的发展和川东北地区人民的健康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各级领导的关怀给予了我院的巨大的支持,他们的殷殷重托、深切期望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来院视察时的留影,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女士视察其祖父张澜先生创办的川北医院,即我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的留影。这是全国人大吴阶平和彭佩云副委员长的题词。

鸿基初立

这是50年代初的毕业证照片,这是90年代原德启护士学校的校长回校参观。

栉风沐雨

当时的情况概括起来就是“校园不足百亩、设备不到百万、教师百余人、附属医院床位百余张、专业不过三”。这期间学校招生数次中断,我们的老师正是凭着坚强的信念、执着追求、无私的奉献,坚持了下来,这也凝聚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川北医精神,影响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使得川北医精神代代传承,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学校升格为专科时卫生部的批复。随后,一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专家学者陆续汇集川北,为我校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踵事增华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川北医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升格本科后20多年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办学层次和结构不断提升和优化;三是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四是学科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五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各位领导和专家可随意看一下我院的变化情况。这是我院高质量教学的保证,也是我院教育教学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是教育部当时的批复和验收时的情形;这是现在的学院东西校区校园小景;这是96、97年合格评估时的照片。

这是我院部分教授的照片,他们中大多数人现在仍坚持工作在教学、临床第一线。“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辛勤耕耘、孜孜以求,为高等医学教育和我院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院一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医德医风培养,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我院学生郭璇妍,暑假外出旅游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抢救病人,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XX年,我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任何条件只有被充分利用才能取得成绩,大家刚才看了82年我院取得的第一个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早期在艰苦条件中探索的我院科研工作者取得了成就,条件改善了,新时期的我院科研工作者秉承了老一代的孜孜探求、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新成就也一个又一个创造出来。这是我院近年来获得的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

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实践领域,为人民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保障。我院附属医院和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已经成为川东北医疗卫生的主体,其业绩辉煌而瞩目。

滋兰树蕙,春华秋实,这是我院部分校友的照片。50多年来,学院一共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我校校友林琦远,这是中国首次长江科学漂流探险队唯一的女队员、我校校友杨一兰。

展望未来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川北医学院50多年发展的概况,同时我们也为您展示了志存高远的川北医学院的新世纪发展的雄厚基础,以及川北医学院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所取得的成果。这里展出的也只是一部分成果,面对这些成就,川北医学院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

篇三:

第一展厅

这一部分展出的建国以前,河南理工大学从1909年建校到1949年解放前的办学历史。这40年是河南理工大学历经风雨的创业时期,也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也拉开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序幕。从此到20世纪初期,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是惨不忍睹的悲壮。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兴西学、办实业、图救亡的热潮。1898年,英国福公司取得“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的开采权,作为其开矿设厂的一个附加条件,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其时,在清政府“坐困愁城、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英国福公司丝毫不顾及业已签订的《河南矿产章程》,拒不履行“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之承诺,只顾在焦作大肆开矿设厂,掠夺优质无烟煤。

这里展出的就是福公司与清政府签订的相关条约和福公司在焦作开设矿厂及酝酿期间的当时各种史料。

最终,经过多次交涉,福公司在哲美森厂附近投资建设焦作路矿学堂。田程出任首任监督。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我们看到的这些老房子就是学校当时的校舍。这既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废除科举制度后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在近代中国矿业和河南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大地开启一扇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窗口。

1915年,英国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合组为福中总公司,由于焦作校舍被福中总公司借用,校址迁至开封,学校更名为福中矿务学校。这时,学校的筹建者更加强调实业救国,发出了“发展矿业实关乎实业之盛衰,而研究矿学更关乎工艺之良否”呼声。精辟地论述了举办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勉励学生“为一身计,则勉立修名;为豫生计,则谋臻乐利;为全国计,则图进富强”。细细品味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们为发展事业、造福桑梓、挽救贫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也是学校传承百年,始终坚持服务煤炭行业,引领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里展出的就是福中矿务大学时期学校的各项史料,其时学校更加注重教学管理,修订教学制度,实行学分制,初步建立起致力近代工矿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虽然学校的领导者想极力办好学校,以图就国,但当时的学校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政局中也只能随“风”摇曳。这之后的十多年中,学校三易校名,再迁校址。同时,由于办学经费筹集困难,一度致使学校经费筹措困难,办学无以为继,以致在短短十年间,竟走马观花般地换了8任主政领导。

这里展示的是从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到福中矿业大学时的史料,在福中矿务大学时期,学校虽经费紧张,但在张仲鲁校长主政下,但仍扩充校舍,筹划经费,添置仪器,加聘专任教授,学校在困境中也得到一时之发展。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世纪30年代的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就是大师齐聚、群贤汇集之圣地,是学校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尽显风流的辉煌时期。是时,蔡元培、翁文灏、孙越崎、张伯声、丁观海、邓曰谟、李钟美等一大批硕学鸿儒或担任校董、特别是张仲鲁、张清涟出任院长后,在管理模式、经费筹募、校舍修葺、仪器设备更新、学术研究风气之养成、引进海外归国人才、对外交流、扩大影响与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国内名声日振,被誉为“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东方的科罗拉多”、“海内办理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矿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重镇。

学校在全国高校较早实行董事会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和章程,以此加强学校管理。是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任学校董事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名誉校董,地质学家翁文灏任常务校董,工矿泰斗孙越崎任校董事长,福中公司总经理李文浩任常务校董,董事会的建立一方面便于加强复校后的学校管理,同时,便于筹措社会资金办学、维系学校发展。

这时,学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作为办学宗旨,以美国高校为蓝本,结合中国实际对课程进行综合改革,我们称之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以看到,这里展出的是当时学校在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历程:修建了物理、化学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充实图书馆藏书等。同时,注重开展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球类比赛,增强体质,并开展打靶训练,以备战时。

再往后看,我们看到是,这一时期的科研之风盛行,学校以“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坚持“应社会之需要”的科研特色。比较典型的有学校成立有河南矿学会,这是留美河南学人李善棠、张仲鲁等在美国科罗拉多矿务大学学习期间于1918年成立的,以研究矿冶技术,促进国内矿冶为宗旨。对河南煤矿建设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还有学校机械工程学家汤仲明教授发明的木炭汽车,用木炭代油炉作为汽车动力,获得专利五年,一时轰动全国。1932年8月,杨虎城将军还特意将木炭汽车试验结果通电全国,呼吁推广。这种木炭汽车在20世纪30—40年代遍及全国城乡,特别是木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几乎全用木炭汽车,在个别地方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在八年抗战时期,汽油奇缺,除军车外,民用汽车几乎全改烧木炭,不但节约了汽油,减少了资金外流,而且还使旧中国在缺油的窘境中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为我国汽车工业和抗日战争期间的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学校还积极创办学术研究刊物《焦作工学生》等,刊发学术论文,以养成学术争鸣之风气。这些就是当时的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给学校创办的学术刊物的题词。

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孙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能源工业的墓基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任学校常务校董,为学校办学条件、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西迁办学、关林复校做出卓越贡献。1994、1995年相继出任学校名誉校长、名誉董事长,为学校更名和新时期的发展不遗余力,给予了弥足珍贵的关怀与支持。孙先生最著名的功勋是率领资委会起义,陈毅曾说:“孙越崎先生是为国家事业做官的。”在抗战中,孙越崎领导的资源委员会的设备、物资、财产、人员都完整地移交给了解放军,这在国民政府机构中是唯一的文职单位。资源委员会的物资和财产后来对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还在香港策动了资源委员会香港国外贸易事务所起义,把在那里储存的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稀有金属和矿产品移交给人民政府,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嘉奖。苍龙日暮还行雨,解放后,孙先生曾任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后来又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孙先生“爱国敬业,勤奋务实”的精神和不务虚名、廉洁律己的高贵品质是历代理工学子学习的榜样。

1937年当日军将战火烧到中原大地,学校师生为保存有生力量,开始了一路辗转西安、天水等地颠沛流离的西迁办学历程。这幅西迁路线图,描绘地就是当时学校师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的景象。“峡谷寒风,陇州暮雨;关山晓月,驿路晨霜;山泉冷饮,冰河盥漱;行歌道山,谈笑峰巅”。既道出了师生们西迁之艰辛,但也喊出师生了“谈笑峰巅”、视天堑如坦途的无畏勇气。

两侧的对联,上联“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下联“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这是学校在举行抗战一周年胜利大会上的楹联,充分体现师生同仇敌忾、抗战建国的豪迈气概。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一纸训令,将当时的私立焦作工学院与当时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改组,在陕南古路坝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假四校之力,合办工程教育。八年的古路坝岁月,广大学生不忘国耻,奋发自强,有通宵晚读的,有披星晨读的,你去我来,经年如此,以至于古路坝各处夜晚自习的煤油灯如繁星般处处闪烁,形成“古路灯火”一景。“古路灯火”虽已成为历史,但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却在一代代焦作工学院学子身上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艰难困苦,颠沛流离,锻炼和造就了一代英才。孙越崎曾深情地回忆说:“抗战期间,西北工学院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抗战后方新兴的工矿企业和交通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很多毕业生被聘到甘肃玉门油矿和四川天府、嘉阳及威远等煤矿工作,其中不少人至今尚在国家重要企业中负责煤矿技术工作。”

抗战胜利后,学校在洛阳关林复校,随后,为躲避内战战火,辗转郑州、苏州两地办学,继续飘零。当时,院长张清涟的一首“焦工在洛阳复校赋呈同人”,以其对学校命运之感慨、悲怜和欣喜,道出了学校师生的复杂心情。(朗诵一下)

1949年4月,苏州解放。代理院长李善堂致函苏州市军管会,积极要求复校,是年 9月,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指示下达学校,学校返回阔别12年的焦作故地复课,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河南理工大学不仅是一所有着优良学术传统的学府,而且是一所具有爱国爱校传统的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师生就同河南人民一道参加保矿运动,把福公司图谋掠夺河南铁矿资源的行径公诸于众,在河南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经过激烈斗争,福公司最终被迫停止勘探铁矿,反帝保矿斗争取得胜利,这也成为学校爱国运动的开端。

这幅焦作工学院南下请愿团照片,拍摄于1935年12月,学校学生在列车上发表《告民众书》。

这几幅展板反映的是学校学生开展 反帝反封,参与五四运动、反帝爱国,参与发动焦作煤矿大罢工、抗日救亡,声援“一二·九”运动时的情景。

1919年5月9日,我校学生参加省会开封的全市学生示威游行活动。出席开封15所学校1000多人的学生联合大会。学校代表汤执中、胡汝奇等相继登台进行了“悲中国之耻辱、愤政治之腐败”的“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的演说。参加开封学生总罢课,组织学生分途演讲,宣传、鼓动民众,深入铁路行包房、邮政局、各转运公司和各商号批发店、零售店,查验日货,开展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火种播向中原大地,促进了焦作矿区工人运动的发展。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学校师生迅速成立“焦作各界援助沪案后援会”,在焦作矿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浪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发动震惊中外的焦作煤矿大罢工并取得完全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

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北平爆发。学校师生迅速响应,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一路从新乡、到郑州、至开封、徐州、再至三浦,路上组成数支宣传队分赴各校、各街道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参加示威游行,要求:“誓死反对冀东伪组织,并督促政府早定救国大计,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敌。【校史馆解说词6篇】校史馆解说词6篇。”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爱国行动,显示出学校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唤起了沿线广大民众的救国觉悟,为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事后,国民政府对请援之行进行调查,承认学生“壮烈之行动,忧国之精神,深得一国同胞之同情”。学校熔铸形成的爱国爱校光荣传统始终激励着代代理工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他是党的早期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前中央军委书记。他就是我校学生武胡景。武胡景,又名武怀让,河南孟县人。1916年考入福中矿务学校。五四运动期间,还是学生的武胡景借暑假返乡之机,联络学界、工商界爱国团体,宣讲五四经过,呼吁科学民主,宣传抵制日货,扩大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武胡景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北满特委书记。在任北满特委书记,他领导的中国抗日联军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那时,“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千万同胞陷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抗日斗争形势异常严酷。为保存革命力量,武胡景率领部分党团员、学生和爱国志士转移到吉林农村建立抗日游击队,并亲任东山旅负责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参加抗日队伍,使抗日联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杨靖宇、赵尚志都成为抗日联军的主力军。正是抗日联军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才有了全民抗战的壮丽局面。而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武胡景,更是功不可没。

这里展示的是武胡景的照片、雕像、纪念馆、纪念碑、领导题词、烈属证、《武胡景传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视频点播、新华社《天地能知忠烈心》通稿等。这些有限的资料并不能使我们知道当年的历史全貌,但是武胡景以天地能知忠烈心的豪情壮志继续激励着学校莘莘学子时刻胸怀大志,报效祖国。

下面一个专题展出的是这一时期,学校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杰出校友。他们都是采矿、冶金、土木、机械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校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过卓越贡献。

这面教授墙就是以这个时期的学校著名教授为蓝本,描绘的,在底下的基座上,分别刻有他们的名字。我们看到这六位图像比较清楚的,分别是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张伯声;机械工程和材料专家、电机专家、教育家,邓曰谟;冶金专家任殿元;采矿专家马载之;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开拓者王竹亭;铁路、桥梁专家李钟美;采矿工程技术和采矿工程教育专家张正平。就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硕学鸿儒,打造了蜚声中外的矿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重镇。

在校友中,有张沛霖、李恒德、师昌绪、刘广志、傅恒志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业绩斐然的院士;也有张滨璜、吴京、刘善建、郭洪祥等在政企管理、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励精图治、科技攻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尽管他们的职业不同,但在这一幅照片,一段段简介的后面都有一种理工大人共同的精神,那就是“一颗赤子心,满腔爱国情。”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位仍在我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著名院士傅恒志。

傅院士是中国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1950级校友。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被认为是凝固理论中的新突破。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省部级奖11项,发表论文630余篇,已培养博士生五十余名。

第二展厅

接下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1949.10至1999.12间学校的发展历史。这段历史见证了社会主义行业工科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历史的主体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探索在一个饿贫穷落后的大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我校办学的基本历史轨迹,就是在探索如何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业工科大学。这其中既有前进发展,又有曲折和走过的弯路。

这两张展板展示的是这一时期学校的历任党政正职领导,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学校在迁入与迁出中不断调整,首先是1950年,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同年3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冶金系并入沈阳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并调张清涟院长至沈阳工学院任职。同年,张清涟院长代表学校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并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这就是开会时的合影)。1951年2月,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要求,学校主体迁往天津,改名中国矿业学院(现为中国矿业大学)。这一时期,学校秉承为国家煤炭、电力、石油等工业领域培养急需干部、技术人才的使命,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1957年底,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河南成为重要的产煤大省。这对煤炭的需求加大,而煤炭工业的发展,急需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这一需求,1958年,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委决定在学校原有条件基础上重建一所为煤炭工业服务的本科大学,定名为焦作矿业学院,使焦作的煤炭高等教育得以薪火相传。1961年郑州煤炭工业学校并入,学校学科专业、办学条件和师资、干部力量得到扩充和增强。

在此期间,学校认真贯彻《高教六十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煤炭工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身体健康的煤矿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科学研究等工作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坚持服务煤炭工业的办学方向,为中南五省以及华北、西北地区煤炭工业发展输送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煤炭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基地,赢得“关内看焦作”之美誉。

1960年初,学校在河南省文教群英会上,被省政府评为“红旗学校”,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同年6月,学校党委代理书记、副院长谭源和采煤系教师姚书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光明日报》)以《焦作矿业学院跃居先进行列》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是年,中央对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实行以煤炭工业部为主的双重领导,学校随之成为煤炭工业部领导的部属高校。

在文革十年中,学校遭受重创、陷入瘫痪,于1966年至1971年六年内停招学生。从1972年至1976年,学校在中南五省(区)招收五届“工农兵学员”,实行“开门办学”,并深入矿山开展科学研究,为特殊时期煤炭工业技术革新作出了贡献。这些就是当时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矿山的一些照片。

粉碎“四人帮” 之后,学校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的原则,平凡“文革”和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在拨乱反正、恢复整顿时期,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很快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学校的发展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重视并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和“以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一手抓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一手抓实验室建设,提高师生动手能力。

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这一时期,学校各项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出现了“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这几幅展板展示的就是当时情况:学校教学方面获得的国家级的奖励;实行开放办学,与国外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成绩斐然。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时期,学校在服务煤炭行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首创瓦斯地质理论,为破解瓦斯治理世界难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矿井瓦斯抽采与灾害防治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状况作出卓越贡献;首创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奠定了我国痕迹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中西部地区石油等资源勘探;攻克煤矿10千伏直接下井供电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煤矿井下万伏级高压供电空白;创立的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及创建的首台无绳提升试验系统,为深层煤炭开采、超高层建筑提升系统的重大变革做了开创性工作,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1978年3月,校党委副书记鲍振宇出席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学校研制的“WG-ZL-I型立井混凝土喷射机组”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值得一说的是,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办学层次跃上新台阶。这里展示的是学校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及第一批研究生导师的情况。

下面,要向大家介绍是瓦斯地质学科的创始人、学校的教授杨力生。他长期致力于瓦斯地质研究工作,主持的煤炭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国煤矿瓦斯地质编图”主要成果《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学校成立有瓦斯地质研究所,有一个继承和致力于瓦斯地质研究事业的高水平科技团队,正沿着杨老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并丰收着一个又一个果实,继续为国家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作不懈努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开始通用工科大学的征程。这里有两个背景:一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工科专业为主体,以地矿类专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经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格局,为学校向通用工科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原焦作工学院老校友吴京、沈季良、袁耀庭等两次提出期望学校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特别是1994年10月,工矿泰斗、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名誉主席、煤炭工业部顾问、原焦作工学院校董会常务校董孙越崎出任学校名誉院长后,亲笔向煤炭工业部副部长范维唐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岚清写信,请求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1995年4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学校更名焦作工学院。标志着学校实现了由煤炭行业工科院校向通用工科院校的重大转变,在学校发展史上掀开了继往开来的新篇章,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一时期,学校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对内求实,对外搞活”的工作思路,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方面,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在国内高校位居前列;科研项目数、经费数和获奖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9年,学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世纪向更高目标奋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党的领导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学校一贯重视党的建设工作,保证了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期间召开五次党的代表大会,所产生的领导集体带领学校事业步入中兴。这是五次党代会的照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党委注重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煤爱煤、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4月14日,博爱县青天河水库发生游船翻沉特大事故,正在春游的学校73名学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从死神手里抢救出18名遇险中小学生,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崇高而过硬的思想素质。这是绘制的抢险场景、清天河水库抢险英雄群体命名表彰大会会场、抢险英雄群体合影,这些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的相关报道。

这是教师与校友专题。这一时期,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建成一支结构较为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这50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拔尖人才,他们中的很多成为一代学术大师、工程精英、贤才俊彦和社会栋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照片中介绍的,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这里我要重点介绍的是,还在我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张铁岗院士。张院士是我校66级校友,曾任平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长期在一线致力于煤矿工程、科研与安全技术工作。其中瓦斯防突、分级、隔抑爆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防治瓦斯整体水平向前迈一大步,社会经济效益显著。2015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被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并获温总理赠言:“铁岗同志,永远前进”。

20XX年10月,河南理工大学迎来了她XX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建校XX周年题词,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亲临学校并讲话。XX年的风雨,河南理工大学练成了一种顽强的品格,XX年的跋涉,河南理工大学铺就了一条辉煌的道路,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理工大学与时俱进,又开始了新世纪的征程。

篇四:

总介:

登辉堂始建于1940年(清光绪三十年),原是李鸿章祠堂的大殿(享堂)。清帝逊位后,祠堂由民国政府拨给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前身)为永久校舍。享堂主要作学生考试、集会、膳食之用。

为彰显李登辉老校长对复旦的卓越贡献。1953年将李公祠享堂命名为“登辉堂”。今为校史馆,它收藏和见证了复旦百年校史,成了独特的复旦文化载体。2015年4月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同时,经有关专家学者推荐,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评审,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序厅

李登辉铜像

1905年至1947年的42年,李登辉校长与复旦患难与共,度过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在担任复旦大学兼复旦附中校长期间,树起了“牺牲、服务、团结”复旦精神之丰碑。

复旦标识(左)

1915年,李登辉校长为复旦规定了校训(语句选自《论语·子张》篇),随后校徽、校旗、校歌、校花(白玉兰)陆续制定。

校旗由兰白色构成。创校先贤于右任曾撰写“明月出沧海,青天养白云”一联以表寓意。兰色示沧海青天,博大幽远,平等公正,海纳百川;白色示皎洁之月,洁白无瑕,自律自强。旗中校徽,似一轮日月,旦复旦兮,永悬海天间,又似白云,无羁无绊,且柔且傲。寓复旦风骨。

为庆祝建校二十周年,学校成了“校歌编写委员会”。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诗人刘大白执笔,丰子恺作曲的校歌一直被复旦人诵唱到至今,它集中反映了复旦立校思想和精神,是复旦最可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复旦创校先贤和历任校长(右)

一百年来,创校先贤马相伯、严复、于右任、邵力子、李登辉,与后继者,坚守着自主与自强的教育理念,用信念和智慧实践教育理想,造就了一所“东南有数之学府”。

右厅

一百年前,爱国老人马相伯举起了“教育救国”的大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独立自主的现代学校,开始了实践近代教育思想和追求的征程。

石橙、衣冠镜,不久前出土的老校门青石以及李公祠界碑,让我们回到100前的记忆。

(中心柜:“万代公侯”铜盆。李鸿章“全家福”照)

铜盆是李公祠遗物。当时女子不入照,兄弟、儿子、孙子合影就成了“全家福”。这是李鸿章家族唯一的“全家福”。

(马相伯九六岁诞辰照)

这是珍贵的老照片。摄于民国二十四年力学堂前。它是马相伯老人留在复旦中学最后一张照片。与马老合影的许多是复旦是乃至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如于右任、夏敬观、李登辉、胡敦复、奚玉书、金通尹等,可谓风云际会,人物云集。

第一部分 百年沿革

史前:震旦学院时期

(马相伯捐地字据)

于中国积贫积弱,外侮内乱之际,马相伯毅然弃官兴学、毁家兴教,将3000亩良田悉数捐出。

1903年“震旦学院”的创立,得到了梁启超、蔡元培等关注和支持。

震旦学院一开始就具有爱国、科学、民主的思想基础,为复旦公学的诞生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时代报》广告)

登载在1905年5月27日《时报》上的震旦学院退学师生公白,是反抗外国教会控制,抵制奴化教育,捍卫国家教育主权的宣言。它是“复旦”之名第一次问世于众。从此,“复旦”永存天地之间。

复旦公学时期

复旦校名由于右任从《卿云歌》中撷取,马相伯认定,取其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

1905年9月,复旦公学借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舍,正式开学。

依照清政府高等学堂章程,将进二百学生编为八班,前四班为高等科(大学预科),后四班位预班(中学部)。

(中心柜:《筹拨复旦公学经费折》)

这份由两江总督端方秦光绪的奏折,不仅因一个皇帝为复旦公学写了御批而罕闻,而且从中可知复旦公学创校定为、艰辛和成绩。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1911年上海“光复”运动期间,吴淞校舍遭严重毁坏,经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批准,指拨李鸿章祠堂为复旦校址。

(严复照)

复旦公第二任校长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启蒙思想家,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先进学术思想第一人。同时,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与马相伯主持了复旦公学首届严格的入学考试(十取一),制定了复旦公学第一份章程,明确了“内之以修立国民方资格,外之以裁成有用之人才”的办学目标。

(著名董事)

1913年,首届校董会成立。孙中山出任校董,这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它成为复旦永远的光荣,它的儿子孙科,继承父志,把教育当成革命的组成部分。

董事会成员大都是社会贤达和名流,力主教育兴国的实业家等。

如王宓惠,复旦公学第一任副校长,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是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证书(“钦字第壹号”)获得者。

萨镇冰,参加过甲午海战,后负重组北洋水师重任,尊为“中国海军元老”。【校史馆解说词6篇】文章校史馆解说词6篇出自董事会一直延续至1947年。

私立复旦大学中学部时期

(孙中山题词)

“天下为公”:1919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寓所写下“天下为公”。送给复旦学生朱仲华(1913年复旦公学学生)。

“努力前程”:1923年应复旦学子之邀,孙中山在《复旦年刊》上题词。后镌刻在原李鸿章祠堂内的慈禧太后御碑上。

(中山遗训铜牌)

1925年孙中山大总统逝世,复旦大、中学两部教职员暨全体学生敬刻中山“三民主义”遗训,以表思想。

(登辉堂揭幕留影照)

1935年10月马相伯(堂前坐轮椅者)亲于登辉堂命名仪式。这是马相伯留在李公祠仅存的影像之一。

中心柜

(上海“五四”第一钟·复旦大、中学生演讲团走出李公祠校门照)

1919年5月6日,邵力子亲自敲响校钟,慷慨陈词。李登辉和邵力子支持下,复旦学子成了上海“五四”运动的中坚力量。

这是唯一一张五四运动期间,反映复旦学子革命活动的照片。

复旦学子走出校门,走向校门,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六·三”运动。

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时期

(李登辉照)1929年,中学部正式挂牌为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李登辉任校长,自1917年起到1947年去世,由同一人兼任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长达三十年之久,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恐怕绝无仅有。在严峻的抗日烽火中。李登辉老校长公开宣布“三不主义”的办学原则。在敌伪环伺,经济窘困的艰难之中,复中师生抵制奴化教育,坚持民族教育,维护了民族气节和复旦声誉。

(殷以文照·建设债券照)1903年,李公祠最终成为复旦附中永久性校址。因祠堂房舍年久失修,逼仄局促,而附中社会声誉日隆,生源激增,需营建新校舍。复旦大学文学十、兼大学部国文教授,时任中学部主任的殷以文提出采用公债方式集资建楼。

(邵力子·力学堂照·中心拒力学堂落成纪念杯)

欧罗巴风格的“力学堂”于1933年落成。为纪念老校友邵力子及夫人博学文时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特取其两人名中“力”与“学”命名,1934年邵力子夫妇亲自出席力学堂落成典礼。

(复旦童军合影童子军团部照·边柜:童子军肩章)

复旦童子军闻名沪滨,影响波及遐迩。

复旦学生军训从建校始,就有良好传统,特别是童子军训练,在复旦教育史乃至中国学生军训史上都具有特色地位。

(苏莘垞照·登辉堂匾)

附中注册主任。登辉堂匾、日 “旭旭初升”四字都出自其手。他也曾为复旦大学书写校碑。

私立复旦中学时期

(复旦中学地下党党员照)

1945年,复旦中学就建立了地下党支部。1949年前后直接领导支部的是钱其琛和章增。复旦中学党支部成立了沪西南一区保安队,一面抵制伪教育局停课令,一面担负护厂、护校任务。

(陈毅题校牌照)

1949年5月25日,徐家汇解放。复旦中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1950年,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应复旦学子之邀亲笔题写了校名。说明老一辈革命家对培育革命接班人的无比关怀。

(“南下服务队”、参干、参军照)

新中国成立,复旦中学的革命传统得到大发扬。一批批学生参干、参军、北上、南下,到前方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公里复旦中学时期

1956年,上海私立复旦中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复旦中学,完成了私立到公立的转变。

(复旦科技学校毕业生照)

1958年至1962年,复旦中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历了一校两牌的办学模式的磨砺。在这期间,本着国家利益为上的责任感,发扬复旦自强精神,从复旦来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为培养普通中学高中生快速成为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新校景图学生活动照)

作为历史名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而对新的发展目标和教育任务,不断确立富有不同内涵的自强育人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硬件、软件新质量,攀越一个个新高度。

(党派联谊·民主党活动照)

具有民主传统的复旦中学,民主气氛浓郁,民主活动活跃。

(各年级毕业生照·毕业生统计表·各年代毕业证书)

百年来,复旦中学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之才,复旦学子的足迹遍于下。

同根同源(复旦大学·重庆复旦大学·台湾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中照)

1905年复旦立校始,大学部与中学部始终合为一体,同舟共济半世纪。一生只为“复旦”服务;一生只做“复旦”教授;一生只当“复旦”校长的李登辉老校长,是复旦中学和复旦大学永远的校长。

1935年,复旦校友在重庆创办复旦中学。1936年复旦大学将其列为附中,由李登辉任校长。抗战期间复旦大学迁重庆,嘉陵江边有一段与中学部共患难的日子。

1985年,曾力助马相伯创建复旦中学的于右任等老校友在台湾桃园县平镇乡创办了复旦中学,人称“少复旦”。海峡两岸的“复旦”,拥有同一校旗、同一校徽、同一校歌、同一校训,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佳话。

新附中与老附中的交流学习正日渐频繁。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马相伯举起的“复旦”大旗下,聚集了与民族共能 、共荣、共崛起的复旦人,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实践着理想追求。

中厅

(壁画)

复旦百年史,是一部爱国荣校斗争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奋斗史,是一部追求卓越发展史。

(校园两模型)

一个是令人回忆的古色古香的校园。一个是古老与现代交辉的校园。

(各级领导来校指导工作照)

复旦中学获得的发展与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贤达的殷殷关切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 复旦精神

左厅

百年风华,百年淘洗。百年铸炼。

复旦文化精神的积淀,见证了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历代复理教育工作者报国之心的几代复旦学子的精神聚合而成。

(马相伯语录条幅)

马相伯以爱国者和教育家的名义明确:“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爱国爱民,始终是复旦师生不变的精神内核。

(复旦部分烈士照·“五卅”、“九·一八”、“一二·八”等背景照)

复旦从创办之日,就涵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爱国精神。

在不同的时期,复旦学子义不容辞地站在历史的风口浪沙,为国家与民族利益而奋斗。

复旦历史上曾出现过七位烈士(其中一位越南自卫反击战烈士,墓葬龙华烈士公墓,姓氏待查)。

(新老学生军训照片)

除了著名的童子军训练外,高中阶段学生均须军训。1933年,在上海市在右学校学生军大检阅中,附中学生在38个学校中脱颖而出,荣膺亚军。1986年以来的军训会操,我校都列为前茅。

严格的训练,锻炼了体魄,培养了随时报效祖国的爱国思想和情操。

(义务小学、学生自治会、合作银行照)

李登辉老校长对复旦学子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服务牺牲”的使命意识成了无数复旦师生不懈的生命意识。

面向社会平民大众的复旦义务小学,在大学部搬迁后,完全由附中师生全面主持,办学经费由师生募捐,教师由附中师生担任。

学生自治会、合作银行的创办,使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培养实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相当数量的国家与民族栋梁之才在关注社会、勇于任事、适应发展的实践中造就。

(沈敏之·沈敏之奖学金·边柜:沈敏之奖学金批文)

沈敏之是附中英语教师兼训育员,临终将一生积蓄捐于学校。为永远纪念一生奉献给复旦教育事业的沈敏之,学校设立了学生奖学金,每年奖励品学兼优及各怀特长的学生。至今已颁发了二十届。

(章益、温崇信照)

章益(前排左一)在“五四”期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圣约翰大学附中开除,李登辉特准他入复旦。他曾在复旦附中任教,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在李公祠诉讼案中为复旦胜诉出大力的江一平,也在同一时期,同一原因被复旦接纳。

在动荡的年代里,复旦总是以“解衣衣人,推食食人”的“性格”,支持者革命者,支援着危困者。

温崇信,曾任复旦附中教师,后为台湾复旦中学第一任校长。

(十院士照)

回望百年,这是追求卓越的百年。数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锻造出的成果远远超出可以称量的价值。

在复旦中学(含复旦公学、私立复旦大学附中、私立复旦中学)打下坚实基础、成长成才的院士十个(不久又得悉58届校友刘玠先生也是一名工程院院士)。一个普通的中学出现了十多位院士,这在上海普教系统中是不多见的,母校为之自豪,母校为你们喝彩!

(重点介绍)

陈寅恪

竺可桢

胡绳

周文德:水文学家,(周述、周文德、周鸿烈三代同曾为复旦中学学生又曾任复旦中学教师)

(部分杰出校友照·中山柜:校友著作等)

李登辉老校长说过:“诸生一生中如有成就,复旦将蒙其光荣。……须知造就学生者为学校,而造就学校者则学生届。”一部百年复旦史,因众多杰出的复旦学子而光辉四方。

(重点介绍)

罗家伦:1914年考入复旦公学,1917年毕业,考入北大。1919年5月,他参加爱国游行,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不久又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五四运动”一词自此问世。先后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任中央大学校长十年。曾任驻印度大使,印度的国旗也是他设计的。

1935年,罗家伦任中央大学校长时,正值复旦中学三十周年校庆,他回忆道:“在顾鸿章铜像下一早起来读书,在荷花厅上上课,在饭堂前踢小足球之生活,已成过去之黄金时代矣,思之犹有余甘……”他认为在复旦的三年,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过了三十年后,“思之犹有余甘”他以母校为荣,母校因特而骄傲。

(选择介绍)

金冲及:党史研究专家

张开济:中国十大建筑师之一

何琼崖:世界文化名人

王延义:资深外交官

王步宁:中国首届MBA成就奖获得者

代代有志者踏进复旦门,博学切问,笃志奋思,先忧后乐,走出复旦门,群才英隽,灼灼其华,累累其果。可曰:复旦英才遍寰宇。

历史名校,必属于时代的先进文化。复旦的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科学性、任文性和前沿性。

新世纪名校的使命是,善于传承,勇于创新,弘扬传统,与时俱进。

(《发展性教育研究》·《历史名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照片、图片·“EPD”试验学校论证会照片、证书·教育科研活动照)

从严复的“三育自强”、李登辉“全人的发展”,到21世纪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办学目标,以及“三全”(全面发展、全程关怀、全员成材)、“三自”(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成长)的学生成长理念,是历任校长,师生一德,在坚持继承复旦文化精髓的同时,努力把握时代脉搏,不失时机的教育创新。

(学生社团各种文化活动照片·具有特长的学生照片·青年教师会照片·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照)

百年校训,规范着师生严谨作风和治学风格,“崇尚科学”的学术追求,体现了复旦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精神,催生了师生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硕果。

(合作交流,走向国际 照片·休斯顿市长公告等)

一百年前的复旦公学,就已实行“双语教学”。开放合作,国际交流是复旦办学特色之一。其目的不言自明:培养复理的师生具有一颗爱国心,拥有一双世界的眼光的人才。

为开拓师生的视野,增强合作交流能力,学校每年举办欧美文化节,搭建中西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每年选派优秀师生赴英、加、澳等国家交流学习。

(结束语)

复旦筚路蓝缕走来,荆棘满途,沧桑洗砺,风风雨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

在百年复旦历史长卷上,写下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自强发展,育才强国”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写下了中国近、现代民族教育发展之历程。

虽物换星移,风云变幻,然东南有数之学府,自有日月煌煌新世纪。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

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在百忙中来到九中,走入“百年九中回顾展”。天津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历百年春秋桃李争艳,跨廿一世纪鲲鹏展翅。世事沧桑,岁月峥嵘。它源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温世霖先生创办的普育女子学堂。历经岁月洗礼,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其先进文化传统可概括为:“普育”的思想,革新的精神。下面让我们一起在此开始百年九中的校史之旅。

请看第一部分顺时应人,引领风尚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民族危亡,势如累卵。津城有识之士,高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帜,举全力兴教办学。其“普育女子学堂”的创办,更开近代女子教育之先河。

耀华中学、崇化中学、中营小学、南开中学、铃铛阁中学、二十一中学都是那个时期与“普育女子学堂”同期创办的。

这是温世霖,祖籍山西,后迁入天津城北宜兴埠,为天津建卫早期移民之一部,并渐呈当地望族。积极从事反清政治活动,为清廷所不容,罹难发配新疆。

清廷即倒,先生返归故里,笃定往日之志,走“教育救国”之路,于1905年创办“普于女子学堂”。使其成为津城女子教育之榜样。先生为津城爱国教育家,民主革命之政治家,普育女学创办人。

这是徐肃静女士,温世霖的母亲,祖籍天津武清梅厂。家学深厚。其待字闺中即娴熟经史,23岁嫁与宜兴埠温家,与温联琇结为夫妻,并育温世霖等5男1女。夫唱妇随,两人共创办温氏家塾,播撒文明,其津城近代名人如严修、张伯苓等人出其门下。之后其再办佩贞女子学堂,自任校长。首开津城女子办学之先河,为彰其绩,国父孙中山先生亲授匾额“民国贤母”。

这是张伯苓。天津宜兴埠人,少年时就读于温氏家塾,和津城名宿温世霖为同窗挚友。后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并于此毕业,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创始人。中国近代名人如周恩来等皆师从之。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在市档案馆查找的资料,普育的办学宗旨、校董图表 、董事会章程 、校训、校歌、老教材、普育校址等等。可以看出当时普育早期的教育状况可见一斑。

请看第二部分 悠悠岁月 百年沧桑

悠悠百年,弹指一挥,前者启,后者继。生生不息,数代人心系民族之兴衰,献身教育事业,跃然壁上,观之使人动容。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梳理的学校历史沿革、九中历任校长的情况

这是各时期校舍照片,从学校校舍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九中的发展

这是不同时期教师代表的照片,他们为九中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这是著名学子们的照片,他们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是早期学生照片,

这是现在我们学校现在学生的风采。

请看第三部分 脉脉相承,屡铸辉煌

由普育至九中,岁月悠悠,沧桑百年,变故迭起。其间普育先贤首开风气文脉之先,九中后人继先贤数代之余烈,上下同心,继往开来,勇于进取,由此自立于强校之林,其成绩之辉煌为津门所共睹。

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学校各方面的获奖情况

教学改革历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薪火相传,铸就了九中的特色发展。

1924年(民国十三年)温世霖之长子温祖荫从美国留学归来主持校务,将美国的教育方法介绍给教师,让教师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温世霖的妹夫王荷舫任校长,王校长非常重视教学改革,经常向学生发表演说,常以“勤学不如好学、用心不如专心”之词教导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温世霖的孙媳刘绛文任校长,她以丰富的学识和对教育的热忱,招聘资深教师,革新教育方法,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当时天津市教育界名流范绍韩、魏皆元、边叔扬、阎学恭、张华清等来校任教,学校教师队伍堪称一流、教学质量全市领先。

1951年沈慧儒任校长,她争取到广东会馆的使用权,新建教学楼,建专用实验室,教学设施齐全。她发动教师自制教具,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953年,在耀华中学举办的全市教具展览中,我校教师制作的教具、仪器等占了全市展品的一半。其中高尚信老师制作的教具,1955年被选送苏联展览。

1956年岳炳忠任校长,岳校长亲自为全校师生做“现代科学技术新高峰”的报告,学校的教学改革再掀高潮。1956年12月天津市教育局编印的《中学教育工作经验汇编》专门介绍了学校教学改革及自制教具的经验。

1983年单树增校长在学校开展以学法改革为突破口的教法、学法、考法的同步改革实验(简称为“三法”教学改革)。该教改实验历经六年,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其教改经验在全国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上介绍。时任中共天津市市委常委、市教卫工委书记王鸿江专门作出批示。九中被天津市教委树立为全市教学改革的典型,并命名为天津市教学改革先进校。“三法”改革专题录像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

1998年以来,刘安利校长以国家“九五”科研课题为载体,深化“三法”教学改革,构建主体教育模式,组织动员全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实验。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初中、高中教学质量优秀校,天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学校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成为百年九中发展的一条主线。全校师生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多人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

大家请看,这部分介绍的是我校的校本课程的有关书籍

对于现代学校来说,真正能够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的必然是它的课程,只有通过课程才能真正判断学校的文化品位,也只有通过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现代性。对有抱负、有追求的现代学校来说,课程实际上代表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组织师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有效整合校内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了构建学校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验。从1999年开始,我们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科学探究课程建设的实验研究》及市、区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实验研究》。建立了专家、领导、实验教师“三结合”的研究共同体。通过学习培训、试点开发、师生合作、专家引领、总结反思、完善机制等逐步深化的过程,我们共开发了科学探究专题、研究性学习专题近百项,总结提炼了科学探究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操作策略、实施模式、管理机制、评价方法等,形成了较完整的校本课程框架。

这是我校科学探究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这是我校科技活动的成果

第四部分 凭风乘势,鹏飞图南

鹏飞万里,所凭者风也;所乘者,势也。今九中之鹏,暂栖西南一隅,亦欲展翅凌霄,所凭乘者何?如下所示可见一斑。

我们在传承普育文化的思想指导下,对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等进行了重新诠释。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诚檏勤俭”

诚——精诚报国,诚实守信;

檏——纯檏率真,艰苦檏素;

勤——勤学笃志;勤思好问;

俭——崇俭养廉;克勤克俭。

这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

传承“普育”思想,弘扬创新精神,构建和谐文化,师生共同发展。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徽。

大凡学校校徽都意寓学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昭示着学校未来发展之愿景。我们九中的校徽设计也饱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它设计古朴、厚重,图案主体是司母戊方鼎及鎸刻于鼎上的“普育”篆书铭文。这意寓了学校百年发展的历史文化。用今天的话语来解读“普育”的内涵便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鼎的图形意寓广博。

其一曰,正。意寓学生品德言行要以鼎来匡正,堂堂正正作人,老老实实作事。

其二曰,鼎盛。恰如其分地说明普育女中在天津近代教育史上的辉煌业绩和历史地位,而且昭示百年九中在新世纪再创新的辉煌。

其三曰,鼎新、鼎新革故。除弊、革新是九中百年发展历史的一条主线,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九中长期以来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有些项目、领域的改革成果在全国也有相当的影响。

大家看这是我们的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特色及目标

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所说的“一个家,一个国要有支点;这一支点即是文化。”那么,一个学校的支点更应如此,要有文化,它的内涵即一个学校要有深深的文脉。我们的校史展厅,力图展示给大家的支点也在于此。同时我们力图通过这一小小的展厅不但展示九中的发展,也能折射出天津近代教育的轮廓,及至近百余年来中华民族近代教育的走向。

在筹建这一展厅时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关照,得到广大各界人士的鼎力协助,尤其是历届校友的积极响应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深地感谢,同时再次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由衷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篇六: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您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校史馆!

校史馆分为五个厅,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序厅,显示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思路。大家请看,顶部是学校的校标,右面是学校的办学历史及办学理念,左面是校歌,正面的形象墙有学校的八字校训:厚德博学、 崇实去浮,及钢水和钢包,整个序厅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学校一脉相承的钢铁情缘。

大家请看,位于历史厅中间的是张之洞的半身塑像。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督鄂17年间,在鄂创办了系列学堂。【校史馆解说词6篇】默认分类在曲折的办学路上,学校几经变迁,几次更名。先后有一批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中间有地质学家李四光,建筑学大师鲍鼎,音乐家贺绿汀。在学生中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十八星旗的制旗者赵师梅(故事1),革命将领郑位三,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家潘良儒。1931年更名的汉阳高级职业工业学校在当时享有盛名,学生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这是当时体育活动的照片。

(1)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颠沛流离,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这是当时的湖北联中校歌,反映了当时求学学子对灾难深重国家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

【(2)1938年夏,抗日战火迫近武汉,学校成为抗日联合中学高级工业分校,辗转迁徙至湖北巴东、四川彭水,最后到达湖北恩施的宣恩一带。】

1946年学校重新迁回武汉,一切白手起家,筹建校舍,恢复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名。这些是当时学校的教学实验、实习活动等照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也迎来了春天,进入到历史厅的第二部分,万象更新,铸造钢铁熔炉

伴随着国家重工业的几次调整,(1949年9月学校迁往武昌西卷棚改名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钢铁工业学校,迁至石牌岭新校区,1954年更名为重工业武昌钢铁工业学校,1956年改属冶金工业部,移名为冶金工业部武昌钢铁工业学校。)在1958年为解决钢铁行业技术干部的严重不足,冶金部决定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依托,筹建武汉钢铁学院,由武钢总经理李一清同志兼任武汉钢铁学院的首任院长。实现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华丽蜕变。这是钢院的历任领导。这几幅珍贵的照片是: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9月13日在第一任武汉钢铁学院院长李一清的陪同下视察武钢;我校俄语教师陶汉英于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武钢接见苏联武汉市专家组长时担任翻译的照片;这张是陶汉英老师在朱德委员长视察武钢接见苏联专家时担任俄语翻译。

1958年筹建的钢铁学院,历经建院、调整、充实和改革发展阶段。在学科、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这是朱海教授,他是我国著名冶金机械专家,1952年朱海教授在原华中工学院创办了冶金机械专业,1958年武汉钢铁学院开始办本科教学,1960年原华中工学院冶金机械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整体划归到武汉钢铁学院。我校一直继承着产学研的办学传统,那边的几幅照片显示了当时学校教师和企业联合,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场景。

我校另两支重要源流——1954年筹建的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和1960年筹建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大家请看我校的历史沿革图

1898年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等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学校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定名为武汉科技大学。从此掀开了学校新的篇章。

请大家进入现代厅,主题为“继往开来传承钢铁精魂”。

学校的发展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学校的题词,这些照片记录的是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的情况。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学院和学科专业设置。现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20XX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十名,14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高校排名前50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计划,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现有双聘院士5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楚天学子共29人,入选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7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孔建益校长),全国优秀教师4人(他们是方康玲教授、陈奎生副校长、吴怀宇助理、李锐锋教授),全国模范教师1人(李友荣教授)。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58人。优秀的师资队伍,创造了学校丰硕的科研成果。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2015年学校国家科技成果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列16名。这几幅长卷照片是我校教师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表彰大会上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1996年李楠教授主持的课题:“用高铝矾土直接电熔制酸电熔刚玉的研究≥9 8.5%Al2O3”、2015年张一敏教授主持的“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20XX年祝红喜教授主持的“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20XX年王光华教授主持的“焦化过程主要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的应用”)。

在教学研究方面: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精品课程,获批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6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品牌专业,26门省级精品课程,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分别是:“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电气控制类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全解析法机械原理矩阵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南分校)”项目等获二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6项。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确立了立足冶金行业,服务经济社会求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五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80项,2015年以来,学校重视立足行业优势,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武钢、攀钢、重钢、涟钢等20余家大型企业和湖北 省有关地市州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成立了“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韶钢—武科大炼铁技术研 究所”。(其中由张一敏、祝洪喜、王光华等三位教授领衔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连续三年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先后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进入快车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20XX年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攀登者机器人足球队连续六年荣获10次世界冠军、13次全国冠军,其中,仿真11 VS 11实现六连冠,仿真5 VS 5实现四连冠。这是他们历次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学校还专门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组建创新团队。这些是学校学生在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及竞赛中获得的各项荣誉: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00余项。并多次获得国际炼钢挑战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奖励。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也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联赛”)冠军,为国家女篮队输送了十几位以苗立杰为代表的国家级队员。同时(此外),在自主创新教学方面,我校也涌现了一批以解砾为代表的优秀学子。解砾现为学校研三的学生,20XX年,他首次创业,开办网上书店,赚得第一桶金10万元。同年,解砾创办了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解砾在“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中排名第87位。20XX年3月,解砾所在公司被红桃K集团并购,以年薪50万元出任新公司的CEO,并拥有49%的股份,一跃成为千万富翁,成为我校自主创新的典范。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理论学习经常化,按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师生20余年坚持到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学校还以青年志愿者活动,感恩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及一系列文艺演出为载体,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以科教兴国、服务社会为己任,组织广大师生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这是20XX.12.24《湖北日报》以“武科大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为标题做的专题报道。

这是湖北省20XX年度十大重点工程:湖北新冶钢焦化公司设计安装的2×75孔4.3m,90万T捣固焦炉安装照。

设立了“武钢奖学金”、“涟钢奖学金”“首安奖学金”、“濮耐奖学金”等13项社会奖学金。学校还成立了董事会,第一届董事会由33家企业组成。20XX年10月董事会换届,新一届董事会由51家董事单位组成 ,董事单位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冶金、机械制造、医疗、建设、金融、科研设计、教育等12个行 业,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推进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作学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邀请一大批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是我校与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学校办学的照片。这些是我校领导专家出访掠影;这些是等外国政界人士和专家来校访问部分照片;这是我校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情况。

各位来宾,请随我参观校友厅,主题是:“桃李芬芳 彰显钢铁品质”。

11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13万余人,莘莘学子,上下求索,英才辈出,校友厅展出的是我校的部分杰出校友,他们已成为国家各领域,尤其是钢铁冶金行业的骨干和栋梁。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有现在担当我校双聘院士的刘玠院士和苏义脑院士,有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国家发改委主任孙志刚,安徽省常委王炯、浙江省副省长陈德容(85年毕业于钢铁冶金专业),可以这样说,全国的冶金企业几乎都有我校毕业的学生,全国大中型冶金企业中,有近一半的校友担任着企业的领导,全国的钢铁冶炼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领导是我校毕业的。目前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芳。所陈列的部分实物是校友赠送给母校的礼品。可以说:哪里有钢铁企业,哪里就有武科大的校友,哪有就有我们武科大人做出的贡献。

未来厅的主题:“同心协力 共奏钢铁强音”。

这张展板上为您展示的是20XX年建设中的黄家湖校区。可以看到当时黄土漫天的校区今天已经是碧波荡漾,柳树成荫了。

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青山校区和黄家湖校区的缩微景观模型。学校校园总面积180.39万平方米(2705.81亩),校舍建筑面积103.94万平方米,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青山校区校园面积为400余亩,这是青山校区标志性建筑——主楼21层楼。黄家湖校区现有教学面积近5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4万人上课。中间的大型建筑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图书馆的位置。我校图书馆是湖北省所有高校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同时在沙盘上大家看到的一些白色建筑,这些白色建筑是我校在未来几年中拟建的行政楼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辅助教学设施。

各位来宾,学校力争建成办学特色鲜明、钢铁冶金及相关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高水平大学。

回顾百年校史,风雨磨砺,成绩斐然。我们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第七篇:《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4篇》

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一)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看到了吴仁宝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概万千。吴仁宝同志是当代共产党的优秀代表,是大学生村官的楷模,是大学生村官为群众服务的榜样。

华西村的领头人----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语录:“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住房独占鳌头,也只睡一个人的位置”。作为华西村的领头人,坚持不拿最高工资,不住最好的房子。吴仁宝还说:“我们做干部就是要做到‘三不倒’”。首先是难不倒。一个合格的干部就是要不怕困难,就是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就是要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其次是夸不倒。他认为如果在做工作中已经实现了难不倒的目标,有了一些成绩,上级要夸奖,那也要夸不倒。否则,在夸奖面前开始沾沾自喜,这样离倒下去的日子就不远了。第三是吓不倒、压不倒。他说,出了一点小名,有人来吓你,或者来压你,那也不能倒。自己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始终沿着自己经过实践证明的路线继续前进。吴仁宝认为,如何能够做到不倒呢?那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有一种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这位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都经历过的村支书,为了实践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目标,不管什么时候,从来都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奋斗着。人家问他,这是为什么?吴仁宝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说:“我们既要相信组织,又要相信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都难不倒我了。【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4篇】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4篇。”就这样,从 “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创造了华西的辉煌。

华西村人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有特色。让我明白,必须做好党员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最终努力实现共产主义。

此外,语录告诫我们既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又要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劝说人们富于哲理、给人启迪的语录是相沿已久的劝诫方式,它符合农民群众非常重视有威望的个人言论的实际,起到潜移默化、日久见功的作用的。而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村官,我也想把这可贵的精神延续,更想将这份感悟化为行动,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践行,让成长的每一个脚步带着恪守敬业的无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不断学习吴仁宝精神,把“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贯穿工作始终,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也许我得不到什么殊荣,也无法塑造“万民有口皆碑”的形象,但是我坚信,用青春和热情忠诚于岗位、服务于人民就是助我从一粒种子成长为树的雨露,去滋润我所根植的土地。

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二)

很久以前就听说华西村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华西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迅速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前只其一不知其二,观看了电影《吴仁宝》之后,才彻底了解华西村在吴书记的带领下成为天下第一村的奋斗历程,对吴书记的敬佩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吴书记身上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大学生村官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学习的。

要学习吴仁宝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吴仁宝书记在治理村子、带村民致富的历程中展现了一个敢想、敢做、敢当,实事求是而又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领导人形象。从一个仅有0.96平方公里、1500多人、人均分配53元的江南穷村蜕变到如今一个家家别墅、轿车,坐拥巨额资产的“天下第一村”,可敬可佩可叹,这与吴书记的治村理念、超前意识及敢试敢闯的拼搏精神是分不开的。吴书记谦虚地说这是因为他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之路。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就应该坚持实事就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要多学、多听、多做,多做调研,多和村干部和群众交流,凡事都应该虚心请教,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村里致富发展谋出路、谋利益。【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4篇】文章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4篇出自

怎样才能当好村官?吴仁宝有句名言:“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党员和干部的责任,也道出了他对村官的理解。从担任村干部的那天起,他就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奋斗目标,几十年殚精竭虑、矢志不移,使华西村富甲天下,而他自己和老伴依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旧楼房里,无怨无悔,何等境界!吴仁宝讲方法。最典型的是他的发展经:“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不管国家政策怎样调整,总能找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华西村实际的结合点,使华西村一次次抓住了发展机遇,他始终如一,奋发进取,越作越大,令人吃惊。我们将以吴老为榜样,结合实际,竭尽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三)

从 “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创造了华西的辉煌。

“我们做干部就是要做到‘三不倒’”。吴仁宝说。这个“三不倒”又是什么呢?首先是难不倒。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干部就是要不怕困难,就是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就是要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其次是夸不倒。他认为如果在做工作中已经实现了难不倒的目标,有了一些成绩,上级要夸奖,那也要夸不倒。否则,在夸奖面前开始沾沾自喜,这样离倒下去的日子就不远了。第三是吓不倒或者是压不倒。他说,出了一点小名,有人来吓你,或者来压你,那也不能倒。自己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始终沿着自己经过实践证明的路线继续前进。【大学生村官《吴仁宝》观后感4篇】读后感http://

校史馆观后感4篇

http://m.zhuodaoren.com/yuwen164129/

推荐访问:参观校史馆观后感 校史馆观后感1000

观后感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观看《贪途欲海无归路》观后感4篇 下一篇:成成烽火电影观后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