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化

2016-08-27 热点事件 阅读:

舌尖上的文化(一)
舌尖上的传统文化

舌尖上的传统文化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2013级会计升学班 吴培 指导老师 杨惠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也在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衣服从“上衣下裳”演变为“短衣长裤”;房子也从茅草房、木质房变成了高楼大厦;人们的交通方式也由步行演变为骑马、坐轿,再到自行车、小汽车。饮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但是中国饮食上的传统元素,是我们钟爱中国美食的缘由。

古语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中国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吃了没有?”足以见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究吃,《论语》中有“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适”的论述,中国食文化之圣——袁枚耗时五十年写成了《随园食单》,在中国饮食界享有“食经”的美誉。

中国人在饮食方面,不仅是满足于一日三餐,解渴充饥,更多的是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生孩子时吃“红蛋”的习俗延续了很多年,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里寄寓着“传宗接代”的厚望。至今,在很多地方都保持着这一习俗,甚至川西一带的农村也将“满月酒”称为“红蛋酒”,酒席定要吃红蛋,而且“好事成双”每人是两枚“红蛋”。在这里,“吃”已经不再是一种生理满足,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吃”这种形式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传达自己的祝福,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中央台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介绍饺子的由来,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从小到大我都喜欢吃粽子,粽子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做法也不同。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的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南方粽子以咸味为主,主要用糯米做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而端午节吃粽子,又有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话说战国末期,列国纷争,当时楚秦多次交战却每战必败,楚国的大夫屈原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为了让这些食物不被河里的鱼虾吃掉,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民间也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除了端午节吃粽子外,清明节要吃青团,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元宵或者汤圆,这些都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寓意。

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吃货”,说得文雅一点也可称为“啄家“。我虽然没有吃遍所有的传统美食,但我却很向往,长大后挣钱后吃遍

整个中国。我钟情于中国的传统小吃,钟情于这些小吃背后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钟情于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舌尖上的文化(二)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1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

作者:高萌【舌尖上的文化】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播出之所以引发观众共鸣主要在于它运用平实的叙事手法,带给了观众自然清新的味觉、视觉享受,更是展示了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同时向观众传递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朴实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中国人勤劳感恩,乐观积极的民族特点。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民族特点,人文情怀

一、引言

作为一部年度最令人瞩目的电视节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接地气”的方式从地域,民俗以及文化等方面记录了中国人的饮食,以自身精良的制作,平实的表现手法以及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不仅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而且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而随着《舌尖》的持续热潮,《舌尖上的中国2》应运而生,用精致而富有视觉张力的镜头画面,延续着第一季的主题,以美食为载体,继续探讨中国人与食物间的关系,展现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和情感,并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以及中国人勤劳感恩,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等深层次的民族精神从而引发并探讨了社会文化认同感。

二、舌尖背后的民族特点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媒介,展示了普通劳动者如何依靠自然,感谢自然的馈赠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同时通过纪录片的方式也使得屏幕前的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反思。

(一)顺应自然的中国人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素来有一种信“天”的观念,而实质上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中国传统哲学里的重要一环。儒家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都是在强调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依从于自然法则,并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对待自然,才能实现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物我相融。

【舌尖上的文化】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在贵州省的侗、苗族聚居的山区,多是丘陵地带但缺少适合水稻生长的平原地形,而村民们则创造性的开发了梯田水稻种植,不仅克服了无大面积平原的地理缺陷,还同时发明了水稻田里养鸭子和鲤鱼,并且这种古老的体系还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智慧,也是自然与人类创造力完美结合的典范。

而在气候恶劣的西藏和新疆地区,人们为了顺应自然,选择可以适应恶劣天气的青稞和小麦进行种植,如同坚韧的青稞和小麦一样,当地的人们也在气候恶劣的环境中坚强的生存,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还利用手头仅有的资源创造出了青稞酒,烤馕等食物。为此人们也由衷地感慨在顺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面前,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舌尖》用镜头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平凡普通的劳动者正如何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正如片中所说:“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

(二)敬畏自然的中国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人们深谙大自然各物种的生长之道,才能在物种成熟期进行采集和捕捞,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又不影响物种的自然生长规律。这是古人一直遵循的自然法则,人们一直延续至今。【舌尖上的文化】

在阿佤山横跨中缅边境的原始森林里,每年一到7月的雨季,李小七和姑姑阿秀便会上山挖鸡枞,鸡枞生长在白蚁窝上,每次采摘李小七都不会挖得太深,这么做可以避免伤害到白蚁巢穴的完整,并且每次采摘完后他们都小心翼翼地用树叶将白蚁巢掩盖好,保护蚁巢;在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村民们为了保护种群数量,每年的冬捕都不会超过30万斤;而到了5月,华子鱼产卵的季节,河道的冰还未化,渔民们在河道上游扎上羊胡草把,为鱼群提供产卵场所,增加了鱼卵生存机会。而正因为村民们对蚁穴的保护,才有了来年新一波鸡枞的生长;也正是由于达里诺湖村民们的保护鱼群的意识,冰湖里的鱼群才能生生不息。

舌尖上的文化(三)
舌尖上的中国:从舌尖文化到民族文化

从舌尖文化到民族文化

——观《舌尖上的中国》体会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来中国少有的优秀纪录片,央视甫一播出,就在信息传播最快的微博上引起热议,其中美食在大晚上刺激着许多“吃货”。然而《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在记录中国的饮食文化倒不如说是以美食为线索,归根结底讲述的还是民族的文化与风俗。

《舌尖上的中国》得以热播,首先得归功于导演选择了一个好的切入点——把被人民当作“天”的食作为线索,串联起了一个个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美食有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有云贵高原上侗族的米粉,有蒙古草原的牛奶,有台湾的乌鱼子,有京杭运河南北汇聚之地的淮扬菜,有潮州的糖葱薄饼,有太湖水域的大闸蟹„„天南地北的美食在这里交汇,将他们找到一个共同的主题分成七部分,独具匠心的手法不仅勾起了食欲还吸引了眼球。

【舌尖上的文化】

不同的人看《舌尖上的中国》收获是不同的。有人看到的是令人谗言欲滴的美食,有人看到的是不同地域不同的风俗与传统。例如说,地理环境特点与传统的农业布局赐予了中国南北不同的主食习惯。《主食的秘密》巧妙的抓住了这一特点,解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许多地方有腌制腊肉的习惯,而《时间的味道》展示了香港、湖南苗家、黄山地区、浙江金华不同的腌制习俗,从“吃”里展示各地不同的习惯。美食里看风俗,少不了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传统小农经济保留下来的安土重迁,几代同堂的习惯可以在这部纪录片中很多地方找到共鸣。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也关注很多正在消失的传统,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这些民间传统正逐步提出人民的视线,也给观众敲响了警钟。在查干湖京族的万尾渔村如今会高跷捕鱼的只有5个人等等传统的技艺与手艺也在消失。《舌尖上的中国》也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关注渐行渐远的传统,呼吁传统的保留与传承。【舌尖上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小人物”的故事,这里没什么主厨与明星,全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每一样美食都从一位普通老百姓身上切入,保留了很多淳朴的气息,又是以小见大,窥一眼而探这一地域人民的基本风貌。这样不浮躁,沉静质朴的感觉也能让许多沉浮于都市匆匆中的人安静下来,寻找内心的平静。

【舌尖上的文化】

能在央视的大平台上播出,《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也是一部很主旋律的纪录

片,她重视自然资源在美食中的运用, 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等等蕴藏着丰富的饮食资源,一方面展示了自然之美,另一方面也是宣扬尊重自然规律,弘扬科学发展观。

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基本上是迎合了普通中国观众的口味,又满足了特定人群提升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诉求,又用精良的画面制作,优美的文案陈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以此在银屏和网络上大热。

但《舌尖上的中国》本身还是存在不足的,《vista看天下》杂志在本片热播后做过关于《舌尖上的中国》中部分劳动人民的后续报道,许多正在失传的手艺并没有能因此而得到继承。而一方面美食想告诉观众许多故事,另一方面观众的思想又往往被美食所吸引,美食又遮掩了其中思想的深度,除了淘宝搜索的美食数量上升外,风俗与传统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与讨论。

无论怎样,《舌尖上的中国》看得到中国纪录片水平的进步与提高,即使有不足,在中国浮躁的商业市场上,一部纪录片能引起比《画皮2》还要多的议论以实属不易。

舌尖上的文化(四)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摘 要: 饮食文化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将传统饮食作为切入点,上演了一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掀起了海内外的持续热议。本文旨在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文化符号的解读,挖掘其热映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 文化
  文化缘何而起?
  《周易・系辞传》是这样描绘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文化发源于先民观天察地的活动,是师法自然、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结果,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以类万物之情”(即类比)的方法,贯天通地,融汇万物,并进而使人在认识、体悟自然的基础上,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是人类精神之母,善待自然,汲取文化,这是从古至今老祖宗积累下的智慧,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便是这种智慧的展现。从第一季开始,“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每一个朴实的名字后面都是层出不穷的美食和渊源深厚的文化。第二季也不例外,从“时节”出发,跟随着“脚步”,得到了“心传”,聊到了“家常”……其实,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的大本营,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大熔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绽放。
  传承
  好味道,是传承老祖宗的精神。
  《庄子・齐物论》以“人籁、地籁、天籁”说,指出人心应回复最自然的虚灵状态,即定心。这也是舌尖中的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1・时间的味道》里的“虾酱奶奶”令人印象深刻。在香港大澳岛上,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这是一个眼神平静如水的的老人,岁月淬炼了她的沉着淡定,虾酱成了她漫长时光里的寄托与陪伴。不做虾酱的日子里,老奶奶习惯看着墙上的一张照片,看着看着就哭了,原来照片上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小小的虾酱,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爱人精神的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2・心传》更是用了整整一集的时间讲了老祖宗的“传承”。“心传”本身是佛教语,意思是以心传心。禅宗指不立文字,不依经卷,以师徒心心相印传授佛法心。不管是苏州点心的师徒相传,“挂面爷爷”的家族传教、还是本帮菜的体系传授,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这之中,“挂面爷爷”的故事最吸引观众。“挂面爷爷”张世新是陕西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节目组找到张家的时候,老人已经身患骨癌多时,家人一度很反对其上节目,可是在“挂面爷爷”的坚持下,节目组终于顺利拍到了老人亲手制作的空心挂面。而在《心传》一集播出后不久,“挂面爷爷”就去世了,负责拍摄“挂面爷爷”的导演回忆道,找到老人时,他那浓重的陕北口音掷地有声:老祖宗的手艺,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传下去的。“仿佛冥冥中是他托付我记录下他渴望流传下去的手艺”。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传承还体现在,其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亦没有回避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展现了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与坚韧,与中国这个农耕文明深厚的古国形象不谋而合,获得了应有的“沉重感”与更深刻的“真实感”。
  片中对陕北农民老黄生活的记录就十分精彩。片中老黄用古老的石碾子磨面,然后用手加水揉面,导演在这里给他额上的汗水做了特写,暗示他对这一古老饮食方式的坚守。接着,揉好的糜子面被搬上热炕,并盖上陕北特色的花棉被以发酵。第二天一早,影片就展现灶台上那一个个热气腾腾、亮黄美味的黄馍馍,这就是当地农民最真实、最普通的饮食生活,让人倍感亲切。镜头没有过度渲染老黄田园生活的“诗意”,而是不失时机地揭示他平静生活背后的艰辛和生活哲学。他一边升火一边用陕北方言说:“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无数像老黄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扛起生活的艰辛,靠勤劳坚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嘉鱼县的圣武、茂荣兄弟,他们徒手挖藕的工作极其辛苦,面对镜头,他们坦言辛苦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并自豪地说:“家里盖房子的钱和孩子读书的钱,全是我挖藕挣的。”工棚里,计算机的声音与漆黑的湖面融为一体,这一细节可谓传神,令人回味。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在寒冬里辛苦作业的挖藕工人们,竟希望天气再寒冷些,这样藕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矛盾的心理,让观众感到些许心酸。为了挑起家庭重担,这些挖藕人不惜承担更多苦痛,这份担当和意志着实令人钦佩。可见,《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回避生活中艰辛、沉重的一面,而是挖掘其背后更深刻、更积极的意义,深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体现出强烈的不屈服意识。
  食物是人创造的,是人感情的寄托,是人精神的外在体现。就是有像虾酱奶奶、挂面爷爷、老黄这样的传统手艺人的坚守才有灿烂丰富的中华美食,才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代代的传承。
  团圆
  真正的美食,因团圆分享而完满。
  《礼记・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最能代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同时可见,“家”的概念在老祖宗眼里与“国”并重。家是国的基础,国是无数小家的集合,正是中国传统的家国文化,使得美食的分享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传统中国食物总是蕴含着美好的家庭观念,阖家团圆的饺子、甜美黏腻的汤圆、香甜可口的月饼都是家庭凝聚的象征。现代城市化的推进令传统大家庭逐渐分裂,小家庭成为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但只要是节日,子女们的小家总会在大家中重聚,和美的家宴也就有了重要的伦理意义。《舌尖上的中国》里,孩子们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回家吃饺子、包汤圆的欢聚场景中,而父母的关爱表现在孩子们回来时端上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回去时备好他们从小爱吃的豆瓣酱、年糕、腊肉。“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中包含了对父母、家庭、故土的思念,传统的伦理以非说教的温情方式展示,传统中的孝顺、家庭和睦的伦理在家宴欢乐中自然地实践,触动着观每位观众的心房。   家庭给每个成员烙下最初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形成独具家庭特色的饮食文化。“家的味道”或者“妈妈味”成为无数人一生的记忆。比如苗族女孩龙毅,至今回忆起童年时母亲为她做的腌鱼,依然兴奋不已;摄影师白波对母亲做的“焖面”念念不忘,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好吃”。温馨而直观的家庭画面,与主人公朴素而真情的旁白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方式,继承了传统的家文化,回到了亲情的源泉,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情感天地。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细节。镜头拉近,小女孩宁宁与外婆一起做年糕:“多么漂亮呀”,可爱的宁宁忍不住赞叹糯米的雪白,这时画外音响起:“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美食的味道牵连着儿时记忆,流淌着家庭的血液,这种与记忆、与成长相连的美食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感受得到。
  敬意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食家。
  《庄子・外篇》说:“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的,人本身就是自然之物。人既然是自然之物,也就融于自然、通于自然、同于自然。因此,人应该善待自然,对自然怀有敬意与感恩之心。
  舌尖系列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自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
  这种“敬意”也以“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等更加具体的理念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传递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1・自然的馈赠》就花了整整一集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片中分别介绍了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其中,体现出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中国人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自然的限制,以求更好地生存和利用自然。食材本来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赏赐,通过人类的智慧把它烹饪出来,则是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成就。
  舌尖系列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们利用天然食材的智慧和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论是主食的历史变迁,还是食材的“转化灵感”,抑或是时间对食物的“二次制造”,以及厨房里的烹饪诀窍与五味的和谐搭配,都体现了人们对食材自然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注解。山东烙饼、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黑陶琵琶肉、西湖醋鱼、上海醉蟹……一道道美食的背后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是这位大美食家的巧手展现……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以轻松自在的美食纪录片的形式,带领观众开启了寻找中国饮食文化的绚丽旅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一位位充满热情的“美食家”,一个个动人的美食故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为国人营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让人食指大动。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从日常饮食到古老习俗,从自然环境到人世温情,从饮食文化到哲学智慧……《舌尖上的中国》还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凸显了其丰富的哲学内涵,描绘出一幅集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缘为一体的绚烂蓝图,展现了当今中国活力与古典并重的魅力形象,使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跃入世界的视线,展示其夺目的光芒。
  舌尖上的,不仅仅是美食。除了味蕾的跳跃,更有心灵的碰撞。这份舌尖上的文化大餐,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参考文献:
  [1]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2012,8.
  [2]李慧.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新闻爱好者,2013,10.
  [3]鲍繁.味蕾的诱惑 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新闻窗,2013,5.
  [4]黄绿新.味蕾的诱惑 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文学教育(中),2014,8.
  [5]时天骑,卢晓云.纪录片创作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现代视听,2013,10.

舌尖上的文化(五)
《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评析:中国文化地理场景中的“乡愁”

  一、“乡愁”研究综述

  乡愁是中外诸多影视作品中恒定的母题之一,对家乡的怀念与憧憬是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的一部分。海外华人林语堂[1]、林海音[2-3]、席慕容[4-5]、余光中[6-9]、白先勇[10-13]、李永平[14]、侯孝贤[15-16]、於梨华和严歌苓[17]、方文山[18]、沈光文[19]、齐邦媛[20],中国大陆鲁迅[21]、师陀[22]、沈从文[23-25]、张承志[26]、张炜[27]等是书写乡愁的典型代表,掀起1950-1960年代、1980-1990年代、2010年至今不同时期的怀乡文学高潮[28],形成了台湾老兵[29-30]、美国华文留学生[31]、广义的美国华裔文学群体[32]等乡愁书写对象。
  乡愁常常包含“离家在外而对家园的渴望”、“置身都市而对乡村的缅怀”这样的两个要素。非家而思家、非乡而思乡就是非家乡而思家乡,而这正是构成乡愁的主要内涵。[33]从文化视角阐释“乡愁”,使文学现象更富有学术意义,即体现农耕文化的规约、人类的“恋母”情结、排拒“父系社会”和回归大自然等多重文化特质,表明了“乡愁”文学主题的无比丰富性,显示了故乡才是人类灵魂与精神的栖息地。[34]
  二、《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故事场景(一)成功要素
  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在央视一套开播。相比于《舌尖上的中国Ⅰ》,《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虽然美食本身比《舌尖上的中国Ⅰ》略有淡化,但以增强故事性的方式凸显了更为浓郁的人文情怀,在故事、音乐、画面所表现的视听盛宴下,几处美食部分只是中国大地上被压缩的文化符号,观众们在心灵触动中咽下了浓浓的乡愁。流淌的泪水更多的是一份对“家”的思念与感动。
  优美而深沉的解说词虽然没有大篇幅的华丽词藻,但是质朴的讲解和代代传承的食材,令人颇为动容。例如,“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不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文案脚本写作具有历史沧桑感,善于模仿BBC、NHK等成熟拍摄技巧,8个文化地理场景的切换尽管有点僵硬,但是最后结尾群像刻画升华了全片,呼应了“脚步”的主题,形成了乡愁高潮。
  (二)文化地理故事场景
  《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主要由8个典型的文化地理故事场景串联在一起:(1)西藏林芝的小哥哥,为给弟弟攒学费,在大山深处挖掘药材,行踪不定,用树藤绕身爬40米高的大树徒手寻找并采集最大最为甘甜的野生蜂蜜;(2)常年漂泊在外的养蜂人老谭,在川渝陕甘各个地方风餐露宿,在自己临时帐篷里,却能吃到妻子做的家乡一绝“乐山豆花饭”;(3)陕西秦岭北麓蓝田县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在灶膛上扯着风箱煮着一大锅裤带面,老汉(丈夫)招呼着从西海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远道而来的麦客,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家常便饭”;(4)湖北西部房县大山中的孤独老人,在枯死的树木上摘取花菇,晾晒,烘烤,做成特殊香味的干花菇。花菇模样虽不好,但营养价值极高,所以留给家人吃,他对着火塘,吃着半辈子自己做的花菇饭;(5)山东沂蒙山区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姚芳英夫妇用白薯干、大豆、小麦、高梁、玉米等五谷杂粮碾成的粉,和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做成煎饼,包裹大葱、肥肉、豆漠、咸菜等食物,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于山东人的咬合力绝对是个挑战;(6)浙江台州海边一对打鱼夫妻为满足女儿的味蕾,父亲学了很多年才学会捕跳跳鱼、望潮的特殊本领,一家人常常在炖着海鲜的锅旁边对酒当歌,谈笑风生;(7)贵州雷山乡下的小姑娘,盼望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割稻。在“农忙”和“打工休息”转换的半个月里,全家出动,上田下河,一起做美味的酸鱼酱;(8)曾经在美国一个农场工作十几年准备定居泉州的归国华侨,受到石狮蚶江镇大厦村的乡亲们搭拱门欢迎他们,办桌宴请,闽南“归乡宴”与“古早味”的萝卜饭成为他们多年的心灵寄托。这些文化地理场景看了让人吞着口水,却又不失为最传统、最耐人寻味、最朴实、最揪心的画面。看到动情之处,心里不免有点酸楚,家乡的味道,离家的脚步,在此刻使人心里充满矛盾。我只得掏出纸巾,擦拭眼角渗出的泪水。各个故事场景的主角不光是食物,更是做食物、吃食物的人。这样就呈现出给弟弟凑学费上山挖灵芝的藏族小伙,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夫妇,行走在秦岭北麓渭河平原满眼无奈的职业麦客,秦巴山区采花菇的孤独老人,以船为家讨生活悬挂着忧愁的台州渔民,打工回乡割稻的贵州苗族夫妇,饱含不舍泪花的小姑娘,归乡似箭的华侨老人等鲜活的神态。时时刻刻触及观众的心底,使观众一次次为之动容,却无法用言语形容。《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如同是一本文化地理的书,包罗天地美食,道尽世间人情,使每一个探寻的脚步都让人们对美食之外的纯粹情感产生深深的共鸣。这哪里是在讲美食啊?简直就是一个个乡土中国的原生态文化地理符号!每个镜头背后都是一个文化地理场景故事的再现!影片中故事场景只是这些马赛克文化区域的一个个点,如果把这八个马赛克式的文化地理场景分布在一幅中国地图上,您会发现从青藏高原到成都平原,从陕甘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地,从齐鲁大地江浙沿海,从云贵高原到闽粤沿海……最后连接成为一幅神奇的“人-美食-文化”文化分布图。观众观看影片实际上在欣赏文化地图,乃至从影片-地图中寻找自己缺少的文化身份,从而获得我者与他者心心相映的文化认同。从静态文化地理到新文化地理,这就是以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为基础的乡愁故事场景魅力所在。
  ・专家来稿张祖群:《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评析:中国文化地理场景中的“乡愁”(三)美食文化符号
  在整个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在历史某个转角处,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历史的根,漠视了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亡的事实,更是在繁华碌碌中迷失了自己。究竟为何在此刻倏然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产生浓浓的乡愁呢?每个人都被现代化浪潮所携裹,我们对此来不及回望与等待,便追逐眼前浮光掠影的“食材”文化符号: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乐山的嫩豆花,巴蜀乡下的腊肉香肠,陕西蓝田的裤带面臊子面,陕西三原县泡泡油糕,浙江杭州的桂花糯米藕,浙江台州的望潮菌菇煲、红烧望潮、清炖跳跳鱼,湖北十堰的香菇酿、呛炒野生木耳,山东蒙阴的煎饼卷大葱,贵州雷山的鱼酱炖稻花鱼,福建泉州的海蛎煎、炒花蛤、萝卜饭,广东潮州的油炸春卷……举不胜举。中国大地上食物的多样性,也是中国人生存多样性的另外一种真实体现。人类的每一次跋涉远走,也是食物的迁徙与繁衍。《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是中国饮食文化,显现诸多饮食符号,而更关注他们的最底层的真实生活形态。诚如“作为来自面食王国陕西的我,在看一些没有文字介绍的镜头时候,连我这个地道的老陕都无法一眼判断是哪一种小吃。”(访谈材料2014年4月22日,访谈人:小布)镜头下真实、本真而朴素的“他们”,犹如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也许不精美,但是那是不能忘却的个人记忆。   三、乡土中国的“中国式乡愁”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导演李勇所讲的那样:这一集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看中国人的情感。表层是讲“路菜”,深层是讲“乡愁”,更深的是挖掘“变化中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式乡愁”。
  (一)乡愁之定义
  对于乡愁的定义,学者园丁、迁客骚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不同的内涵。说起家乡的美食,每个人会有“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在外游子,行走多年,在各地最受欢迎的家乡菜馆,总有一种对“家乡味道”的无比眷念,这其中掩藏着多少生活的催促、人生的不易以及对家乡“回不去”的幽怨。“乡愁”恐怕是中国传统文学最为重复多见的命题,旅人羁外,漂泊他乡,常常牵动思乡之情,甚而至于泪涕涟涟,愁肠百结。在这样一个命题下曾出现过许多上乘的作品。散文记乡愁,回唤乡思,沉浸于乡思,倾吐乡情。[35]乡愁是春秋时期《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乡愁是战国时期屈原笔下《九歌・小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乡愁是唐代杜甫笔下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是唐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台湾作家席慕容书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台湾文学家余光中“小时候的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是他“长大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 带着与原初存在的分裂、在任何事物中对于原初存在的追寻、渴慕在未来与原初存在重新统一等基调,对于“什么是哲学”产生的“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的经典刻画。[36]写到这里,诸多的乡愁文学书写无须再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入鲍鹏山教授的《庄子:永恒的乡愁》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他说:庄子疲倦了,他已经不胜乡愁了。对着永恒消失的故乡,他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不再希冀安居;对着被眼泪和血充满的历史之河,他长歌当哭,这是怎样的忧伤绝伦的调子啊!他唱着,掉头不顾了。他一生都浪迹在帝王们找不到他的江湖上,在流浪结束的时候,他走向了永恒,走进了我们代代血脉相传的记忆。[37]是啊,乡愁是一种疲惫游子遥望心灵故乡的惆怅和家园记忆,是一种身处异乡、怀念故土的独特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转换、空间错位之后的心理纠结。
  (二)味蕾激起的乡愁
  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底层边缘人群,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五味杂陈。“路菜”讲述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已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着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以“脚步”为契机,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历程的历史隐喻。这一集中的第2个主人公(养蜂人老谭夫妇),他们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如同蜜蜂们采集花蜜那样艰辛。您要知道,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而老谭夫妇开车行走穿越中国大地何止万里?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流露出的表情、神态和说出的言语都是如此自然,美不胜收。观众在看此纪录片时候,总是回想起自己家乡的场景,例如:“小时候割麦的场景,还有一大家子冒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酷暑摘枣的画面又一一浮现在眼前。想着每次回家妈妈做的馒头,包子,煎饼,大盘鸡等等,爸爸切的萝卜丝,土豆丝,各种展现刀工的菜,姑姑做的红薯元宵,最爱姥姥晒的豆酱。回忆着每次离家前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的饭菜。”(访谈材料2014年4月23日,陕西某青年)又如:“山东煎饼是我太熟悉的场景了,高中时候我家还有鏊子,后来没了就到临近的奶奶家去借场地,一弄就是一上午,我是烧鏊子的,我最讨厌干这个了,不过我妈还夸我鏊子烧的好,火比较均匀。看了该片对我妈叠煎饼的景象也很深刻。”(访谈材料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山东某青年)美食是什么?美源于生活,食源于生活,美来自自然,美食源于生活不变的震撼和视觉体验。当美食、美味、美好的滋味在唇齿舌尖缭绕,或许我们赞叹的是上乘新鲜的食材,烹调厨艺的精湛,却忽略了对大自然的赐予和用辛勤汗水换取食材的人本身,我们应该心怀一份敬畏,心存一份感恩。该片激起的不仅仅是味蕾的蠢蠢欲动,更有人们心中对于吃的所有温情美好的记忆。
  (三)乡村中乡愁
  在《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这几个故事里,中国大地上各地的普通人为了获得“食材”,不辞辛苦,艰难跋涉,为了吃也是为了生活,纵使艰辛,也是一种淡淡的清苦与幸福,最后凝结成两个大大的汉字――乡愁。在寻找、制作“食材”过程中,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如同兄弟手足之情血浓于水;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乡邻之情充满互助扶持的温暖爱意;赤子之心,日月可鉴。该片折射出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显示社会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的过程。该片不是单纯的美食片,更是中国人的情感大戏。在细碎的片段里,只要看到自家的那碗饭,就会产生苦辣酸甜的共鸣泪水。我们这一代人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们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弄丢了各自的“家乡味道”,忽略了给我们做“家乡味道”的人的情感。镜头中呈现的这些地方都是一个个在外游子的“家”,观众在镜头后想念每一片天空和那里的那些令你朝思暮想的人。无论您离家多远,一日三餐时心中禁不住记忆那一股乡味十足的气息,那一份朴素的五谷杂粮,那一锅幸福美满的美食,那一份牵肠挂肚的情感,还有那满头白发弯腰驼背披星戴月的爹娘!这是一部反映社会变化的影视记录,不变的是乡村味道,是弥漫在灶头炕上的家的气息。乡村当然不是牧歌,不是田园诗,真正在里面生活的人,不可能像远观者那样写出牧歌的美,他们饱含着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悲鸣。例如镜头中的泉州萝卜饭:“泉州的大厦村的沙土萝卜着实火了一把。沙土萝卜入口润嫩,毫无纤维感,让人垂涎三尺,却8分钱一斤的低价都卖不出去。” 王情(2010)等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 (农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田、草地、水域) 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通过计算得出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亿,20.84亿和11.03亿人,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尤其不足。[38]乡土中国最底层民众所承受的诸多平常的苦难,几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农民都在承受着。[39]在向工业社会飞奔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一些山不再绿,一些水不再清,自然实体的乡村大范围地消失,乡村的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淡去。多年前孩提时候爬树捉鸟、下河抓鱼、回家吃上一海碗母亲的可口饭菜的故事场景只能通过文字书写、影视记录等得以再现。曾经“依依墟里烟”的乡村,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独背影。一批批走出乡村的农民和留守在乡村的“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因为空间的分割,怎能不产生乡愁?他们又能在哪里安放自己的乡愁?是啊,亲爱的朋友,无论你的脚步走得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持久,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每一个行走在中国大地,畅游在地球村的“原子化”的个人,他们处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形成“我者”对于“家园”记忆深处的遥远想象。我们需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每个人记得住乡愁,记住对乡村风土人情的保护与传承。荧屏之内的文化地理场景使荧屏之外的观众产生极强烈对比,并涵盖悲剧性的乡愁情怀。   (四)乡愁之本质
  写到这里,必须回到乡愁的本质探讨上来,文化身份是文化的时空定位和根系所在。文化身份的时间性最终在现代性概念中得到确立,而全球化则是文化身份的空间扩展。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一方面也在加剧文化乡愁的泛起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今天这样一个后儒家时代,我们面对一个民族――国家和一种“批判”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全球化压力下可能遭遇的种种想象得到与意想不到的文化冲突,不是模式化、绝对化的文明冲突,而是复杂境遇中种种张力、纠葛和矛盾聚合、共时的后果。[40]《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只是一个文化表象而已,包括经济全球化在内的全球化理论与实践均被看作一种“现代性”事件,其间所集中表现的“一”与“多”、现代化与文化乡愁的矛盾,构成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紧张关系的基本内涵。它们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文化限度,而且也是作为“现代性”事件之全球化本身所必须接受理性反省和文化批判的基本原因。[41]全球化的文化乡愁本质上起源于现代性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在空间上时间上的终结,以及全球化、“景观社会”或“虚拟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综合后果。比西方慢一个节拍,拼命追赶西方工业革命的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语境,更使这种特殊文化乡愁被赋予了悲壮使命,产生了共同点与差异性兼具的“中国式乡愁”。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何去何从?唯以健康、理性、中西融合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全球格局中的文化“冲突”,才能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振中华文化气象,构建和谐社会。[42]成人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那将是一幅真正的“桃花源”美景!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林语堂对美国华文文学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2-76.
  [2]黄发有.林海音的女儿情结与文化乡愁[J].齐鲁学刊,1999(3):44-47.
  [3]张祖群,祖文静.乡土北京:《城南旧事》的老北京影像[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88-93.
  [4]张淑梅.论席慕容乡愁诗的特殊性[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1):85-88.
  [5]刘学云.席慕容诗文中乡愁情结及其表达[J].文教资料,2007(16):91-92.
  [6]潘萍.心游目送三千里 雨散云飞二十年──读余光中《乡愁》与《乡愁四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78-79.
  [7]赵秀媛.中西文化辉光里的散文景观――余光中散文浅见[J].枣庄师专学报,2001(3):24-28.
  [8]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87-93.
  [9]杨俏凡.乡愁:离人心上秋――谈余光中诗歌创作的乡愁情结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122-123,119.
  [10]彭燕彬.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试析白先勇作品中的怀旧与乡愁情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28-31.
  [11]王宗法.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从《台北人》、《纽约客》谈起[J].台湾研究集刊,2000(3):93-99.
  [12]山口守.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J].华文文学,2001(1):50-55.
  [13]周霁葭.漂泊者的哀歌――论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的文化乡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42-44.
  [14]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李永平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01-105.
  [15]闫彩蝶.剪不断的乡愁――试论侯孝贤影片的寻“根”情结[J].福建艺术,2005(6):37-39.
  [16]姜宝龙.专访侯孝贤:电影是一种乡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6):56-60.
  [17]刘艳.从文化乡愁到家园记忆的历史书写――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37-242.
  [18]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J].鄂州大学学报,2008(6):50-52.
  [19]戴光中.台湾文学拓荒者――沈光文[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34-39.
  [20]张祖群.平淡的漂泊――《巨流河》书写的时空境界[J].电影评介,2013(18):94-99.
  [21]龙辉明.浅谈鲁迅作品中的乡愁 [J].科技信息,2009(9):180,188.
  [22]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7-62.
  [23]张永中.永恒的乡愁――从历史深层看沈从文的乡土忧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Z1):52-61.
  [24]梁振桂.忧戚悲患话乡愁――读沈从文的《箱子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216-218.
  [25]刘伟安,南英.乡愁过滤后的生活原生态――论乡愁与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之艺术魅力的关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8-73.
  [26]刘海波.自古诗人多乡愁――感悟《黑骏马》[J].当代电影,2006(2):39-42.
  [27]刘圣红,黄崴.挽歌与乡愁――试论张炜的道德理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5-48.   [28]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9]张祖群.《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J].电影评介,2014(6):1-5.
  [30]张祖群.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J].电影评介,2014(7):1-5.
  [31]帅震.羁旅与乡愁――试论美国华文留学生文学的文化心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2-14.
  [32]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9-23.
  [33]王一川.全球性语境中的中国式乡愁[J].当代电影,2004(2):61-64.
  [34]廖开顺.“乡愁”文学的文化阐释[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4-27.
  [35]周星.乡思曲一阕 游子情绵绵――罗黑芷散文《乡愁》赏析[J].名作欣赏,1990(5):43-47.
  [36]先刚.“哲学是一种乡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16(7).
  [37]鲍鹏山.永恒的乡愁[J].领导文萃,2003(12):127-131.
  [38]王情,岳天祥,卢毅敏等.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10):1229-1240.
  [39]十年砍柴.为我们这一代人书写乡愁[N].读书快报,2011-09-01(D10).
  [40]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30-38.
  [41]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8-48,205.
  [42]种海峰.全球化境遇中的文化乡愁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7-6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CJY088)、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BG125YB01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2JGB11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成果之一(编号:2013D005019000005)]

舌尖上的文化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62354/

推荐访问:舌尖上的文化的绪论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生活需要苟且 下一篇: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