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苟且

2016-08-27 热点事件 阅读:

生活需要苟且(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要有诗和远方

远方未必不苟且,眼前谁说不是诗?

1

大学有个同学,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外出打工,全家人都为了他能好好读书用尽心力。大二的时候,同学谈了个女朋友,便花钱如流水,不顾自己的经济水平,买衣服、请吃饭,甚至连女朋友的发小来旅游都要打肿脸充胖子,食宿全包。最夸张的一次,他一个月花光了自己一年的生活费,落得四处借钱的地步。

我说:“兄弟悠着点,谈个恋爱不至于。”他却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要有诗和远方,懂不懂?”我还真有些不懂了,我只知道这是不顾父母的苟且,还沉迷于诗和远方。

很快,他充满“诗和远方”的生活便无以为继,女朋友也把他甩了,借的钱还不上,生活一片愁云惨淡。后来他日日为了还债而奔波,过年连家也不敢回,整天一张苦瓜脸,连笑都笑不出来。

试问,这样的生活哪里有乐趣?这样的“远方”哪里有诗?怕是连苟

且也谈不上吧。人一旦迷失了自己,罔顾苟且只想诗和远方,最终只会落得比“苟且”更“苟且”的结局。

【生活需要苟且】

2

大学的室友老七是我们哥几个里面条件最不好的,我们好歹也会出去吃喝玩乐,他连去饭堂都舍不得吃好的,顶了天也就是一个月花上两三百,过得有多艰苦,想想都觉得害怕。他总是不好意思蹭我们的吃喝,所以我们出去聚会的时候,他老是缺席。

我曾经问他:“一个人在宿舍不闷吗?”他说:“不闷。”然后掏出几百块钱买的山寨手机,打开相册给我看他在学校里散步时拍下的樱花,美!【生活需要苟且】

掂着他的大水壶在校园里瞎溜达,正是老七生活里一大乐趣。每当看到好风景,他都会用那像素低得没法看的手机,庄重地拍下,然后给我们分享。

有一次他坐火车从老家过来,火车站到学校足足20公里的路途,他硬是走着回来的。我们都以为他疯了,他却乐呵呵地和我们说路上风景和车水马龙的感觉特别不错。老七说:“我虽然穷,穷人穷开心。不能人穷连快乐也不要了吧?”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居》里曾说,所谓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就是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人的生活虽然苟且,心灵却有诗和远方——老七就是这样的人。在苟且的生活里,只要能找到乐趣的真味,诗和远方其实就在眼前。

3【生活需要苟且】

几个月前,小轩意气风发地对我说她要去北京做新媒体的时候,我惊呆了。我说:“在广州,你可以轻松找到一份舒服的工作。北京竞争那么激烈,你又不熟悉这些,何必给自己挖坑呢?”

她踌躇满志:“不是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么‟?北京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不想在广州苟且。”

话都这样说了,我只能祝福她如愿看到远方的田野。

小轩刚到北京的时候,天天发布励志状态,大有“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气势,可是很快就没声音了……

年前,她辞去北京的工作灰溜溜地回来了。每每被人问及原因,她就说:“北京有雾霾,工资也不高,房租水电一扣就不剩多少了,吃饭还得一块钱掰成两块花,周末都不敢出去溜达就怕烧钱,简直比眼前还要苟且。”

现在,小轩在一家合资企业做客户经理,工作得心应手,收入也不错。周末各种野炊、远足、徒步、聚会,生活多姿多彩,就连下厨做饭发的朋友圈也是诗意盎然。做饭与作诗,衣食与诗酒,她终归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诗和远方。

远方未必能看到田野,但是人只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发现生活的乐趣,谁又能说眼前的柴米油盐不是诗呢?

4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写到:“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虽穷,却能在自己的生活里“诗意地栖居”。月洒院墙、风摇影动,生活看似苟且,却满是诗。其实,你总以为自己在眼前的苟且里挣扎,假如暂时没法走到远方,那就去发现生活里的乐趣,属于你的诗和远方正在等你。

找到自己现实的位置,解放出一个自由的心灵。有乐趣的人不会担心生活的苟且,因为他们知道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生活需要苟且(二)
【读书】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读《苏菲的世界》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读《苏菲的世界》

谢超宇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同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的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

【生活需要苟且】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哲学入门读物。用生动的故事引导人们进入哲学的胜地。正如书中所说:“…当基本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是否还有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呢?”是的,的确存在这样一些东西。有一些问题人人都关心,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而这就涉及到了哲学问题。

哲学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玄而又玄”,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如果宇宙是一只兔子,那么我们就是寄生在兔子身上的虫子。很多人在兔子皮毛的深处生活得很舒适,他们关心的是日常的所谓的生活。而哲学家则是这样一群不安分的虫子,他们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爬,想要看清兔子外面的世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你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好奇和兴奋?或者,你已经将这个世界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这也正是哲学家们不同于常人的地方。真正的哲学家和小孩子一样,究其一生,他们都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换言之,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小孩子一般敏感。他们是一群不安分的虫子,保持着一个好奇的、充满求知欲的心灵。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但人人都可以从事哲学性的思考。至少这样,我们不至于在兔子的皮毛深处呆得太心安理得。从事哲学思考的最好方式是探讨哲学问题,但在此之前,了解前人的一些思想对我们回答这些问题可能会更有帮助。而这也正是《苏菲》的行文方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引出宏大的西方哲学史。

求取真理的过程更像是推理探案,真相只有一个,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查出来。但是,无论如何,总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人死之后要么通过某种方式存在,要么不在存在。二者必居其一。我们要相信,真相一定存在,这个世界一定是通过一种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所组织的,既然我们之前已经通过我们的大脑理解了它并建立了如此辉煌的文明。所以,我们需要抱定一个信念:“这是世界是可以理解的,真理是唯一存在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在人心愈发趋向于功利化的今天,追求哲学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用。是的,哲学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但生活本身并不全是功利性的。正如高晓松所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需要苟且(三)
生活不仅仅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需要苟且】 【生活需要苟且】

最近高晓松写的那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着实的火了一把,似乎通过这首歌点燃了很多人内心里已经死的透透的那对梦想的憧憬,我虽一直咬牙坚持着那在别人眼里可笑、在家人眼里无用、在自己眼里倔强的梦想,但听到这句话,也是给我正在慢慢松劲的坚持打了满满一腔鸡血。

我这两天常想,我总说自己写文字是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我置身于一个荒岛上,除了我自己的眼睛再也没有任何人看我写出来的东西,我还能不能继续写下去呢?我所做的这一切,到底是为了讨好看客,还是取悦我自己呢?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记录还是一种自我的表现呢?如果我发在网络上的那些文字从来没有人给我点赞、评论、互动,我还会如此乐此不疲吗?

有了这个疑问后心里就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燃烧着一团火。像独自一人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像一头不幸落入圈套的困兽无助的蜷缩在陷阱里。我不停的思考,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虽说我一直问自己我做这些看不到未来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每次的回答都是为了自己有个精神寄托,可是,生活在这个婆娑世界,难免有被世俗牵绊着心旌摇曳的时候,难免有独自走茫茫的夜路寂寞难耐的时候,这时我便真的很需要不停的告诫自己和确信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每个人对“苟且、诗和远方”应该都有自己的理解吧。我眼中的苟且并不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而是指过度追求物质和名利,为了那些膨胀的欲望,变得虚伪、奸诈,失去做人最初的道德和善良;“诗和远方”并不是念诗和去遥远的地方,也不是让你抛弃现在的生活,只对未来抱着幻想,而是是指在忙碌转动的世界里,仍然能活的从容自在,心里保持不受人惑的理想,可以没有任何利益目的,只为追求愉悦自己的精神。

每当我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只有心里装着诗和远方时,你才有能力静下心来,在心情舒畅的时候或喝一杯茶,或看部电影,或看一本书,每逢你独自遨游在书里,看到一句或者一段让你醍醐灌顶的句子时,就像面对一位智者和老师,他教你生活的意义,让你内心充盈,让你勇敢,让你自信;只有心里在装着诗和远方时,每逢你的精神与作者产生共鸣时,你就像在滚滚红尘中遇到了一位知已,他想你所想,替你表达了你说不出来的语言,让你感觉你并不孤独,内心踏实笃定;只有心里装着诗和远方时,就算是遇到再大的困境,你都能坚强面对,不自报自弃,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努力过好生活里的每一个时刻;只有心里装着诗和远方时,你才能用你的包容心面对的世界的一切不美好,让你一直善良下去。有这么多的好处,我又怎能放弃。

生活需要苟且(四)
苟且的生活需要一杯热水

  在百度查多喝热水这句话,你会发现它竟然被列为女人最讨厌男人说的十大金句之首。多喝热水,口渴了多喝热水,感冒了多喝热水,肚子疼多喝热水,大姨妈来了,还是多喝热水。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想的女人们不满意了,除了喝热水,我们还要诗和远方呢。就这样,多喝热水成为了苟且生活的替罪羊,一句很温暖平常的叮嘱,不幸成为诗和远方的敌人,为女神们所不齿。

  据说有四句话是万能的:喜欢就买、不行就分、多喝热水、重启试试。基本上,来找你倾吐的人,用这四句话之一,就能把他/她给挡回去。这四句话里,最招人恨的,无疑是“多喝热水”这句。无论你的身心有任何不适,你的密友、或你喜欢的那个人,就只会让你多喝点热水然后早点睡觉,仿佛已经尽到了关爱的责任,然后你辗转反侧,他则自顾自地打游戏或谈大业务去了。这个时候你依然觉得满怀爱意,那确实也有点自欺欺人。
  多喝热水,当你身边的男人说出这四个字时,难道你没有感觉到他已经把远方的诗变成了你日常的生活了吗?你在抱怨之前,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要你多喝热水?有没有想过他说出这四个字背后的真实意图?一个最简单朴实的叮嘱,它所包含的关切难道还不如虚幻的所谓的诗和远方吗?
  热水跟诗与远方之间并没有承上启下的连带关系,当一个身心疲惫的女子向一个喜欢的男子倾诉时,那种情景之下不可能跳出诗和远方的想象,要的无非是一个温暖拥抱和一杯对方递过来的热水。我记得有人讨论过这种情况,并提出了最能击中人心的方案:一个姑娘说自己不舒服,她根本不想听“多喝热水好好睡觉”这样的话啊,而是十分钟后,手机上收到两个简短的字――“开门”。这种不由分说的关心,我觉得没几个人能拒绝吧。
  在我们日常苟且的生活里,类似多喝热水的对话比比皆是,因为任何感情在时间的长河里最终是归于平淡的。和远方,对于彼此的感情生活来讲,适度才能产生美,超出这个度,根本没有什么美可言。距离过大,漏掉幸福是必然。
  你爱她的容貌,你爱他的才华,你爱他的金钱,这并没有错,这是她/他的一部分。但你不会因此变美、变有才华、变富有,只有你们彼此付出的爱,是真切发生过的。只有这种真切的情意,能让你永不懈怠,努力去变得更美、更有才华、更富有。――没错,那样的真切,只有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动人,否则和这文字一样,难免鸡汤的嫌疑。霸道总裁也不是一味霸道的,毕竟他亲自去了你家门口,喊开了大门,提着真的鸡汤。不霸道的温柔体贴,倒也许是微信或QQ上的一堆表情和电子玫瑰。是的电子玫瑰不会枯萎,可是心会。我见过很多异地恋情无疾而终,往往就是这样千山万水的刻骨情话,敌不过身边一个温暖的拥抱。
  还是三毛说得好: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参与,见证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情感是不会长久的。诗,很动听,远方,很美好,但眼前苟且的生活还是最需要一杯热水的。
  鉴于你上面的片语已经证明了多喝热水不是一句空洞的话,重点是那杯热水是对方亲自递过来的才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那杯热水才是诗和远方,苟且的是在自己苟且的生活里时刻YY着“多喝热水”。没有表情没有温度。情话确实动人,但如果没有那些亲密的拥抱和亲手递过去的热水,它也就仅仅是漂亮而已。这样不如打开网页看看那些飘散在深夜的“无主情话”,那都是无处安放的爱意,变成了没有明确对象的呓语。

生活需要苟且(五)
美由心生 礼形于外

  我们每天出门前,习惯于站在衣橱大镜子前照一照,自己今天穿的衣服是否搭配恰当、是否穿着得体有老师的气质。这样做,不只是让自己让别人赏心悦目,更是一种礼节,是一种修养,是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我们往往慨叹不怎么会搭配,无论是色彩还是款式,于是我们常常说,我们不缺衣服,但是我们缺少审美。因为小时候没有受过审美教育。我们迫切希望能提高生活品质,即使穿旧衣,也依然很美。所以,生活离不开审美。

  一、审美是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审美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是一种有品质的生活,一种有情趣的生活,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同样,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烦恼痛苦忧愁时,聆听天籁般的歌声,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很宁静,很舒服,这就是美感。
  如今,时代在改变,世界在改变,社会也在改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现代性的问题,教育依然面临工具性功利化的选择。不需要审美,不需要优雅,更不需要青春靓丽,生活缺少悠然韵律,似乎那只是未来要做的事情。一个缺少美的浸润的心灵,必定是马尔库赛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回到儿童,回到儿童的教育,在儿童的心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浸润、滋养,内化为儿童的素养,外化为儿童的行为,“美由心生,礼形于外”,懂得审美,是一个有修养的人的表现。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发展了,社会就会发展。新教育倡导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缺失审美的生活,一定是不完整的。我们要培养儿童成为有修养的人,我们就要教会儿童审美,养成审美习惯。
  二、审美习惯的培养是一段段“美的历程”
  审美习惯的养成不是空洞的说教与机械的训练,它是落地的,是活泼的,是有生命力的。审美是需要每一个孩子去经历的一段段旅程。春天到了,万象更新,我们结合季节,开展“走在春天的大地上――审美文化主题月”活动。从4月1日至4月30日。这一个月孩子们会做哪些事情呢?一年级,走在春天的大地上,通过观察去发现美。二年级,趣味绘本美美读,通过阅读去感受美。三年级名曲名画欣赏,通过“双百”课程去欣赏美;四年级,文学意象细细品,通过想象去体验美;五年级,电影作品大家谈,通过交流去鉴赏美。六年级,服装设计我来秀,通过设计去创造美。活动是根据年级安排的,铺设了一条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到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的历程”。
  美的幼芽是如何萌发的?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审美习惯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解放。因为,迟钝的感官是感觉不到所要到达的地方的。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眼光。解放儿童学习的空间,走到室外,用眼睛看世界,看小草探出头来的模样,看小花舒展身姿的娇羞,看紫藤园里幼芽的勃勃萌发,看香樟道上叶的飘落与更新……走到室外听世界,听风儿的细语,鸟儿的歌唱,如果用心灵的耳朵去听,还能听到东西半球的水苏醒过来的声音,风吹开花朵时的声音。如果无意擦亮儿童心中的第三只眼睛,也许一切都习以为常地发生着,水就是水,树就是树。当一年级的孩子们俯下身子亲近大地去看去听,当用自己的小手播下种子时,水变了样,树变了样,连泥土都变了样。美在校园,在大自然的任何一个地方。儿童是自然之子,走在夏天的大地上,走在秋天的大地上,走在冬天的大地上,大地妈妈的姿态一定也是多样的。擦亮儿童的第三只眼睛,再去看看自然的变化,这是养成审美习惯的开端。
  在我们看来,“每月一事”是会变化的,会变成“每日一事”,变成日日的行动。二年级的学生从喜欢的绘本中感受美。在日常的班级午读时间,每天有十分钟,手捧图画书,听老师、同伴或者自己阅读,图画书是由故事和图画、色彩组成的。儿童是生活在故事中的,我们期待儿童拥有的真善美,不是通过说教、训诫硬生生地传递,而是通过图画书中的故事传递。每天只需十分钟,大人孩子一起阅读。《大卫不可以》《大脚丫跳芭蕾》《种树的男人》《长大做个好爷爷》绘本用简单的语言传达深刻,用独特的画面传递意蕴,每日一事的长期传递,学生感受到的不只是语言,还有生活,不止故事,还有人生价值。美由心生,前提是,让儿童的心里装着美。
  我们对于什么是习惯,在传统上已经有许多认识了,我们会对传统做出许多解释。而习惯是可以发展的。三年级学生在学习百首名曲、百幅名画的“双百”课程。这时,“每月一事”又发展成“每周一事”。因为,每周有两节音乐课和两节美术课,每课有五分钟的名曲欣赏、名画欣赏。让艺术的灵性变成孩子们由内而外的气质。儿童从小懂得欣赏高雅艺术,有音乐的耳朵,美术的眼睛,而且,他们从小就懂得,坐在大剧院里听音乐会,男孩子要穿正装,女孩子要穿裙子,懂得在经典艺术面前的礼仪规范,怀虔敬之心,不大声喧哗,不来回走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他就是有修养的人。
  当下的时代往往带给我们成人许多困境,我们往往会从传统文化中,从古人身上寻找智慧,获得美好的人性。席勒说,整体和谐的人格是人性的标志。我们的学校教育使得儿童的各种精神力均衡地混合在一起,不是培养由感觉支配原则的野人,也不是培养原则摧毁感觉的“蛮人”,而是造就幸福完整的人。四年级的学生去擦亮“两千年的眼睛”。这“两千年的眼睛”就是千百年来被历代文人哲人吟过咏过诵过叹过的山水日月梅兰竹菊的诗词文曲,用民族的意象思维和方式,在意与象的阅读、把握与玩味中,认识一个世界,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经历视觉和心灵上的一次次美的相遇。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诗词曲赋的声响回荡在校园里,体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美,获得智慧启迪,这也是一种哲学启蒙。
  现代儿童,接触更多的是现代艺术。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艺术也在发生改变。电影中奇观性视觉的兴盛,忽视了思想、人物、情节、对白等文学性因素,成为电影艺术面临的困境。看电影如果只触及眼球不触及心灵,会降低整个接受过程的审美意蕴,使得电影欣赏蜕变成休闲娱乐。所以电影课程只是让儿童看电影是不够的,儿童的眼睛和心灵有没有一点点的醒来,融入自我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对不合格电影进行批判,提升审美鉴赏力。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场的演讲,开展一场场的辩论,这是更高级别的审美鉴赏。比如,五年级举行的亲子电影沙龙。从电影《黑马奥斯温》谈起,父母亲和孩子一起谈电影谈教育谈人生。所以,到了高年级,审美是目的,也是手段,在促进亲子沟通,培养交往理性,建构公共领域,培养公民社会意义上也发挥着作用。
  “每月一事”审美主题教育,既要有美的意识和追求,也要有美的涵育与修炼,培养审美能力。美必须以人性的存在为前提。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习惯,是希望他们是主体,是习惯的主人。审美习惯的核心是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的。尊重儿童的天性,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双脚、眼睛、耳朵和嘴巴。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一次主题月中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之美。他们选择从衣服的审美入手。他们要设计中国最美校服。
  何尝不是呢!美在生活,不能苟且。我们需要一种洋溢着审美品质的新生活。衣食住行都要有追求,不是追求外在的形象和形式,而是关注事物本身的文化涵养与气质,播下一颗颗知美、达美的种子。美由心生,礼形于外。这就是我们培养审美习惯的认识和行动。
  新教育“每月一事”共12个主题,我们做任何一个“每月一事”,都是这样用主题的方式统领的,常常和学科活动联系在一起,和综合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和新教育的晨诵午读联系在一起,和新教育的卓越课程联系在一起,协调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统合各种资源的相似块,从提升生活品质、涵养人性的角度建构课程。
  “每月一事”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一个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巩固习惯就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样的一种理念让“每月一事”更加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休谟说,习惯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为了让这个力量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我们需要不断巩固、积淀和反复涵养。于是,“每月一事”将变成我们坚持不懈的日日行动、月月行动。

生活需要苟且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62351/

推荐访问:生活不是苟且 即使生活苟且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怀帕他努泰 下一篇:舌尖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