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早年经历

2016-08-25 电脑网络 阅读:

孙中山早年经历(一)
浅谈叶剑英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

浅谈叶剑英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

[摘 要]开国元帅叶剑英读书时期了解到孙中山其人其事,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从云南讲武学堂毕业后,他坚定地追随孙中山先生,主要表现在:放弃稳定工作追随孙中山;反对陈炯明保护孙中山;海外募捐支持孙中山事业;参与创办黄埔军校等。

[关键词]叶剑英孙中山革命活动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1897年4月27日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逝世于1986年。在民贫国弱的旧中国,早年在梅山中学读书时,他接触了社会变革的新思潮,立下了为国家和民族做事的志向。梅山中学毕业后,叶剑英到马来西亚伯父处谋生,但没有忘记救国救民的理想。1917年,唐继尧在云南创办讲武学堂并在南洋招生,叶剑英报名且考中。在云南讲武学堂炮科报到时,他改名“剑英”。在讲武学堂学习期间,了解孙中山其人其事后,决心追随孙中山,并在此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放弃稳定工作,追随孙中山

为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叶剑英在云南讲武学堂毕业后放弃到南洋招生的稳定工作,而是投入军队中,参加革命。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说:“当时他毕业了以后,在讲武堂是炮科的少尉,又是华侨,所以学校非常重视他,希望他再回到南洋去帮助招考一些学生到云南讲武堂来。当时他毅然拒绝了,他要追随孙中山革命,要追随孙中山把中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1]。

二、反对陈炯明,护卫孙中山

第一,上书支持孙中山北伐。1920年10月,孙中山组建的粤军打败占据广州城的桂系军阀,并占领广州城。当时,叶剑英在粤军副官处任职,由孙中山提拔起来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对外扬言要送孙中山出国考察,还提出由他自己当“粤中王”。虽然叶剑英与陈炯明都是云南讲武学堂毕业的,但他反对陈炯明的做法,支持孙中山的北伐策略。他联合许多人,给孙中山上书“请缨北伐”,孙中山看了叶剑英的书信后,在信上批复道:“请缨北伐,壮志可嘉,着陆军部校办。”1921年10月15

孙中山早年经历(二)
历史浅谈孙中山与他的几个海外经历

浅谈孙中山与他的几个海外经历

【摘要】:人们都知道,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大约20年之久,在日本、美国、南洋(即东南亚)、欧洲各国华侨聚居的几十个城市,风尘仆仆,奔走呼号,争取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帮助。浅谈孙中山在伦敦,新加坡,日本的经历及影响。

【关键词】:孙中山;伦敦;新加坡;日本

一、 孙中山与伦敦

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下令通缉孙中山。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国外,继续发展革命组织,从事革命斗争。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他却震撼了清政府,使清政府认识到孙中山的革命能力,“北京政府认为孙中山是一个不屈不挠而又极为活跃的鼓动家,„„ 因此决定要尽快的除掉他,悬赏缉拿的布告张贴在香港、西贡和新加坡,同时世界各地的中国外交官都提高了警觉”①清政府通报亚美欧洲各国公使密切注意,相机缉拿;而且,清驻英公使馆还雇请外国侦探。逮捕孙中山是大清帝国的既定方针,因此,孙中山在伦敦被难。 伦敦被难虽然使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暂时受挫,但他却对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1.伦敦被难不仅没有扼杀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反而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早日到来,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伦敦被难不仅使孙中山声名远扬,而且让世人认识了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伦敦被难脱险后,孙中山考察了欧洲社会,广泛阅读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形成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雏形,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3.会晤伦敦各界人士,宣传反清革命大业,争取国际友人对中国革命的同情与支持,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4.伦敦被难使孙中山深刻认识到,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唤醒民众,这对于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伦敦被难后,孙中山深刻揭露了封建专制对人民的桎梏,主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的态度,这对于孙①史扶邻.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 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1【孙中山早年经历】

中山最后形成开放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6.伦敦被难后,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向更加明确,那就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革命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伦敦被难时间虽然短暂,但他却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无论是对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成熟、还是对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向前发展,伦敦被难事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伦敦被难后不久,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

二、孙中山与日本

孙中山在领导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到过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不少国家,而与日本的关系最为密切。孙中山对日本怀有一种特殊感情,他多次声称日本为其“第二故乡”、中国与日本为“兄弟之邦”是毫不奇怪的。孙中山是一位革命领袖,与日本又有如此密切的历史因缘,故必然会十分重视日本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在他羁留日本、与日本发生关系的年代,正值日本在东方崛起之时,并且同时扮演着西方叛逆者和东方新侵略者的双重角色。而他所结交的众多日本人,也各不相同的政治背景和可资借助的力量。因此,他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对日本有所企和寄望,并产生种种相应的看法。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强之路,孙中山对此非常向往,认为中国要强盛,日本便是一个好模范,所以他不但自己注意学习日本的“富国强兵之道”,而且鼓励留学生“吸取日本之文明”,积极学习先进科学。他把日本视为“天然同盟者”,对日本抱有幻想,希望在日本的援助下,完成中国革命。①有论者谓,1897年以后,孙中山把“寻求援助的眼光”主要“集注于日本”,期待着“日支提携”,共同振兴亚洲,曾多次提出“联日”主张,“对日本抱有莫大的幻想”。②孙中山对日本的认识和态度,以1919年为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飞跃”。在此之前,由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缺乏认识,孙中山期待日本政府及军部的支持和援助,对日本没有进行深刻的批判;在此之后,他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抛弃了对日幻想,抨击日本的对华政策,①王弋:《孙中山与日本明治维新》,东北地区中日关系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尚明轩:《孙中山与日本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孙中山伦敦被难的历史根源及1984年版,第99—112页。 ②【孙中山早年经历】

其影响

【孙中山早年经历】

其对日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对日本侵华政策的本质,认识愈来愈深刻,思想上出现了飞跃。【孙中山早年经历】

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神户到1924年底最后一次访日,进入日本国土共16次,累计居留时间达8年零10个月之久。换言之,在孙中山的三十年革命生涯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日本度过的。日本多次成为他的政治避难地和起义指挥所,成为他在海外最重要的活动基地,不少日本人也曾对他的革命事业给予各种支持和帮助。

三、孙中山与新加坡

孙中山最早到新加坡来是在1900年7月,那是一次带有冒险性的、非同寻常的行动。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共同扶危济困、强国富民,孙中山一度希望和在戊戌政变以后也逃亡日本的康有为联合行动,通过朋友去说服、规劝,都遭到他的拒绝。1900年春,.康有为到了新加坡。热心支持中国革命,还救助过康有为的日本朋友宫崎寅藏(即宫崎滔天),自告奋勇,取得孙中山的同意,远赴新加坡,再次游说。可是,康有为冥顽不化,坚持君主立宪的观点,虽然光绪皇帝已经被慈禧太后幽禁,他还是要报答“圣恩”,绝不当“贰臣”;他甚至怀疑宫崎是“刺客”,向当时统治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当局告发,把宫崎逮捕入狱。孙中山得到消息,不顾自己正在被清朝政府通缉、捉拿的危险,赶到新加坡,请侨胞设法营救。宫崎取保释放,被遣返日本,永远不准再来。孙中山也被驱逐,限令5年之内不许入境。孙中山识破了康有为的嘴脸,抛弃幻想,分道扬镳,从此划清了革命派和保皇派的界限,如同水火之不相容,这可以算是政治上的一大收获。孙中山第二次到新加坡来,只能在5年以后了。1901年,孙中山请尤列到新加坡开展活动。尤列在香港的医学院与孙中山同学,赞成他的“医人不如医国”、“借医术为入世之媒”的主张,在新加坡开设“一叶堂”医馆,在“望闻问切”、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广交朋友,联络一些忧国忧民之士,建立了本地的第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华侨团体“中和堂”。孙中山在檀香山(夏威夷)看到了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在新加坡创办的《图南日报》,尤列担任“名誉编辑”,在发刊词中阐述了在南洋大展宏图的宗旨,这是新加坡第一份宣传革命观点的报纸。孙中山和尤列通信,知道新加坡有一些“热血同志”。1905年7月,孙中山从法国乘轮船

去日本,中途在新加坡靠岸。孙中山和老友新朋促膝长谈,探讨如何奋发图强,报效国家,坚定了他们的决心,拓展了新加坡的革命阵地。孙中山因肩负重任,这次在新加坡只停留了一天。1906年2月,孙中山第三次到新加坡。孙中山这次逗留了两个星期,成立了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吸收会员12人,推选陈楚楠为会长,张永福为副会长。孙中山在这年7月第四次到新加坡,进一步健全同盟会组织,还前往马来西亚,先后去了吉隆坡、槟榔屿、芙蓉,怡保、太平,还请朋友去马六甲、沙捞越等地活动,组建同盟会,而把南洋同盟会的领导机构设在新加坡。1907年3月和1908年3月,孙中山第五次和第六次到新加坡。1908年那次,孙中山往返于新加坡和槟榔屿,还去了泰国,一共度过14个月的时光。他认为,革命应该“以攻心为先,以至理服人”,在新加坡帮助办好《图南日报》和《中兴日报》,并且用“南洋小学生”的笔名,三次在《中兴日报》上发表文章,联系国家贫弱、民生凋敝的情况,提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主共和,对君主立宪的观点大张挞伐,获得侨胞的普遍理解和拥戴,《中兴日报》每天的发行量达到4万多份。同盟会在各地开办书报社,陈列进步书报,免费供侨胞们阅读。 孙中山在新加坡的期间发动华侨建立了新加坡同盟会组织,为了争取广大华侨参加和支持革命,还鼓励华侨办报和设立书报社等形式进行宣传。如果说,日本作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第一个革命活动中心,其最主要的功绩是为国内革命培养了领导骨干,那么新加坡作为第二个革命活动中心,其最主要的功绩则是新加坡华侨以自已的模范行动全力协助孙中山,争取了整个南洋地区华侨对国内革命的支援。这段历史在辛亥革命史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孙中山早年经历】

结论:孙中山海外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精神视野,也启发了他对中国社会现实反思与批判,孕育了他改造中国社会理想和强烈民族主义感情。建立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促使他对黑暗腐朽的中国社会现实展开了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在新加坡追思孙中山 中国论文网

2黄岩 孙中山对日观之我见 《广东社会科学》2004.3

3杜继东 中国大陆地区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回顾 《近代史研究》2005.3 第45页 4 李本义 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 《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孙中山早年经历(三)
人物传记——孙中山

《大学语文》作业

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其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后毅然弃医从政。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实乃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积弱积贫,孙中山最初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从那一时期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在今后的若干世纪内,中华儿女也仍将继续为之奋斗。孙中山思想的核心的部分是坚决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历史实现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古老的中华大地升起了“共和国”的大旗。此后的历史虽然反复多变,但是,将我国建成具有高度民主水平的现代国家始终是中华儿女不变的奋斗目标。孙中山不仅期望国家富强,人民民主,而且期望民生幸福。孙中山高于他的同时代战友的地方就在于,他在领导人民进行一般的民主革命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提出“民生”问题,要求建立一个新社会,人民普遍享有“文明之福祉”,达到“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境界。

孙中山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从提出“驱逐鞑虏”到提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到提出国家政权应该“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从提出“平均地权”到提出“耕者有其田”。 处处体现出,孙中山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孙中山又是一位大公无私的爱国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民国初建,他将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固有“知人不明”之憾,但同时不也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公,视个人权位如敝屣的博大胸怀吗?孙中山还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家。最初他只是一个人,然而,却毅然决然向清王朝这个庞然大物发起 冲击。民国建立,是孙中山理想的成功,然而,失望与挫折接踵而来。孙中山一次又一次掀起革命斗争。在晚年,他更改组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重视和扶助工农力量,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打下胜利的基础。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而且在经济上也颇有建树。他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对外开放的思想是随着他的革命斗争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打开门户、引进外资、引进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这是孙中山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中山先生的对外开放思想作为三民主义体系中的一部分,与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一脉相承,实质就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他利用外资、外才大力发展实业,加速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宏伟抱负虽然未能实现,但却给 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国家大有借鉴意义。

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对资产

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称道了“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苏维埃国家“人民独裁政体”,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思想。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其经历、事迹、精神、思想都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在中华民族最终完成国家统

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珍贵财富的作用。一切中 华儿女都有了解孙中山、学习孙中山、继承孙中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爱祖国。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为近代中国的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孙中山早年经历(四)
孙中山的困惑

  一、孙中山和毛泽东,隔着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默默相望

  新中国的中心是北京。
  北京的中心是天安门。
  天安门的中心又是什么呢?
  是那幅巨大的毛泽东画像。
  年年月月,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画像上,毛泽东那双睿智的眼睛通过面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注视着新中国的人民。几乎所有中国人和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把天安门和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又有多少人知道,毛泽东最初并不喜欢天安门。他说天安门太高了,高高在上不好,要在天安门下面,跨在金水桥上搞一个二层的矮台子,观礼时离群众才近。至于天安门后面的故宫,他只在1954年4月三次登城墙绕行一周,一次也没有进去过。
  为什么最终没能在天安门前另搞一个矮台子?
  因为破坏了总体建筑格局,各方面都反对。
  为什么后半生居住的中南海与故宫仅一街之隔,三次登故宫城墙,却不愿去里边走走?
  个中缘由,今天已经无人能够知晓了。
  不管毛泽东的主观意志如何,风风雨雨中的无数次游行、庆典和检阅,把他和天安门融为了一体。
  别的地方看不见毛泽东了,天安门能够看见毛泽东。有天安门在,就有毛泽东在。
  过去,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的视线之内,还要挂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孙中山的巨幅画像。
  后来,马、恩、列、斯画像不挂了,但孙中山的画像依然准时地出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前。
  孙中山和毛泽东,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两位巨人,隔着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年年月月默默相望。一人生于1866年,一人生于1893年,相差27年;一人逝于1925年,一人逝于1976年,相差51年。
  这两位革命巨人、现代中国的奠基者,他们之间真正互相理解吗?
  二、18岁时,毛泽东知道了孙中山
  18岁时,毛泽东知道了孙中山。
  1936年,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毛泽东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1911年他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看到同盟会党人于右任主编的《民立报》,上面刊载着广州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从此,毛泽东知道了孙中山和同盟会的纲领。
  这是毛泽东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份报纸。“我是如此地激动,以至于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
  第一份报纸导致的第一次政见是什么呢?
  风吹日蚀,湘乡驻省中学校园墙上,一个来自韶山的18岁青年写的那篇东西早已无踪无影。幸亏还有个冒险闯进陕北的斯诺,通过他,毛泽东能够把那篇政见的内容留下来:“我在文章里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的总统,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康、梁是早年毛泽东心中的偶像。
  但一个孙中山横空出世,便夺去了他心中的第一把交椅,他的“第一篇政见”就抛弃了君主立宪而改为共和。他提出来的不再是君主,而是总统、总理和外交部长。虽然康、梁与孙中山的区别他不甚清楚,还将三人糅为一体,但孙中山对毛泽东影响之大、震动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三、孙中山亲自批准毛泽东为章程审查员
  孙中山知道毛泽东吗?
  他年长毛泽东27岁。1925年3月他在北京病逝时,毛泽东正在湖南家乡搞社会调查、办农民协会。后来震惊中外的湖南农民运动,当时还只是运行的地火。
  但孙中山知道毛泽东。在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国民党“一大”上,有两个刚刚加入国民党的青年共产党员,以能言善辩、词锋激烈给国民党元老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个是李立三。另一个就是毛泽东。
  李立三单刀直入,大段大段阐发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率直批评国民党的言论;毛泽东则主要以孙先生的说法为依据,论证自己的观点。许多国民党人惊异地注视着这两个人,连汪精卫也发出由衷感叹:“究竟是五四运动的青年!”
  孙中山以赞赏的眼光注视着中共的这两个新锐。他亲自批准毛泽东为章程审查委员。
  但孙中山所知道的热血青年毛泽东,毕竟不是后来那个集建党、建军、建国之誉于一身的毛泽东。
  四、如果没有十月革命……
  客观讲,如果没有俄国十月革命,对于孙中山、毛泽东这两个背景和性格都差异巨大的人,他们的生命轨迹也许永远不会交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改变了一切。
  但最先听见这声炮响的中国人既不是孙中山也不是毛泽东,而是北洋政府的驻俄公使刘镜人。
  1917年11月7日,刘镜人给国内发回一封电报,最早向国内传递了十月革命即将发生的信息。刘镜人例行公事,向北洋政府外交部进行情况报告,却并不知道震撼整个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正在他眼皮底下发生。
  电报被送到北洋政府外交部,也因电信不畅整整晚了20天。外交大员草草阅过,便将其撂在一边。北洋政府的外交当然是以各协约国的立场为立场,所作的决定也如出一辙:拒绝承认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召回公使刘镜人。无人想到:刘镜人发回来的很快被归入档案的电报,喻示着世界东方将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会有中国共产党吗?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会有毛泽东吗?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会有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吗?
  如果不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中山、毛泽东的生命轨迹能够交汇吗?
  历史的奥妙,在于它可以包含无穷无尽的假设。
  历史的冷峻,又在于它总把假设永远置于假设。
  五、初生的共产党人被蒙在鼓里。当时没有任何人想到要拿这份宣言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被革命之力推向一起的中国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未来走向的判断却截然不同。包括孙中山本人。   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估计判断,集中体现于1923年初的《孙文越飞宣言》。
  这是一份国民党人经常引用、共产党人很少引用的宣言。后来出现的国共分裂及共产国际以苏联利益为中心干涉中国革命的倾向,都能从这份宣言的字里行间发现阴影。
  越飞是老资格革命党人,真名叫艾布拉姆·阿道夫·亚伯拉罕维奇,克里米亚人,1908年就同托洛茨基在维也纳编辑《真理报》,1917年十月革命时是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22年8月,他以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来华担任全权大使,肩负两个方向的使命:
  在北方,与吴佩孚控制的北京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实际解决两国间悬而未决的中东路和外蒙古问题,维护苏维埃国家的利益。
  如果北方受挫,就在南方帮助孙中山的南方革命政府。
  来中国之前,他绝对没有想到要和孙中山签署什么联合宣言。
  到中国之初也没有想到。1922年8月19日,越飞在北京还给吴佩孚写了一封信,说吴将军“给莫斯科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提议密切双方合作。
  结果吴佩孚在中东路问题和外蒙古问题上毫不松口。越飞在北京半年,工作毫无进展。于是他重点转向发展与南方政府的关系,实行以南压北的方针。
  1923年1月17日,越飞以养病为名赴上海。在沪十天之内,几乎每天都同孙中山或孙中山的代表张继接触。1月26日,《孙文越飞宣言》公开发表。
  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宣言第一条:“……孙中山博士认为,共产主义秩序,乃至苏菲(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因为在这里不存在成功地建立共产主义或苏菲(维)埃制度的条件。越飞先生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并且进一步认为,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是实现国家统一和充分的民族独立。”
  孙中山和越飞,一个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个是苏联政府同时也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表。两人皆不认为中国存在马列主义生存发展的土壤;皆认为中国不存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条件。
  孙中山的不信,一半出于对三民主义的信念,一半出于对当时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担心。所以他一定要用宣言的形式肯定“苏菲(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在这里不存在成功地建立共产主义或苏菲(维)埃制度的条件”。
  越飞的不信,则全部出自苏联国家利益的考虑。为了换取孙中山对中东路和外蒙古问题的承诺,以实现以孙压吴、以南压北。
  所以又有了宣言的第三条、第四条:双方认为要以谅解的态度解决中东路纠纷,以双方实际之利益与权利解决现行铁路管理法;苏俄声明无意使外蒙古与中国分立,孙中山表示苏俄红军不必立时由外蒙古撤退。
  孙中山的主要兴趣在第一条。这是越飞的让步。
  越飞的主要兴趣在第三条、第四条。这是孙中山的让步。
  《孙文越飞宣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没有这份宣言,就没有后来的国民党改造,就没有国共合作,然后也就不会有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它既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判断和规定,也是新生的苏联将其斗争中心由世界革命中心转向苏联利益中心的启端。通过这份宣言,苏联在中国第一次完成了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交换。
  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人被蒙在鼓里。当时没有任何人想到要拿这份宣言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六、孙中山认为中国不能搞社会主义,但这不妨碍他崇拜列宁
  孙中山早年向往社会主义。1896年旅居伦敦时就知道了马克思。
  社会主义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纯真的孙中山自信而又自愿地以社会主义者自许,虽然他连马克思、恩格斯与伯恩斯坦、考茨基的区别都未弄清。
  就如毛泽东当初分不清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区别一样,孙中山也分不清马克思、恩格斯与考茨基、伯恩斯坦的区别。1905年初,他专程前往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书记处,要求接纳他为“党的成员”。他见到了第二国际主席王德威尔得和书记处书记胡斯曼,向他们说明“中国社会主义者的目标和纲领”。面对这两位泰斗,孙中山大胆预言:中国将从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当时的孙中山还是个小人物。
  小人物孙中山热衷于社会主义。变成大人物,就认为中国不能搞社会主义了。倒不是因为曾经被第二国际拒之门外,他认为他的三民主义更符合中国国情。认为中国不能搞社会主义,并不妨碍他崇敬列宁。
  比驻俄公使刘镜人的电报晚三天,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出现大号标题:“美克齐美(Maximalist音译,过激党之意)占据都城”。这是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孙中山看完报后,立即通过中间媒介给列宁一信,代表国民党向布尔什维克党人表示高度敬意,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斗争。
  列宁称这封信是“东方的曙光”。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代表列宁回信:
  “我们的胜利就是你们的胜利,我们的失败就是你们的失败,为了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在这伟大的斗争中团结起来。”
  可惜这封信被耽误了。孙中山没有看到这些必然令他激动不已的话语。
  但1920年11月,他见到了列宁的第一个使者维经斯基。
  维经斯基首先要考虑的是苏俄在远东的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才考虑如何联合中国的革命力量、支援中国革命。
  据维经斯基记述,孙中山直截了当地说,广州的地理位置无法与俄国建立直接联系,应该在海参崴或满洲里建立一个可以互相联系的大功率电台。
  列宁的第二个使者是马林。
  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的马林颇得列宁赏识,为推动中国共产党建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亲自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第一次会议上一口气作了将近四个小时的发言。“一大”代表们对他印象不错。毛泽东说他“精力充沛,富有口才”;包惠僧说他“口若悬河,有纵横捭阖的辩才”。但是对初生的中国共产党,马林却颇不以为然。他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评价说,中国共产党人是一些“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他们“从来不曾同工人阶级有过密切的联系”。对国民党马林倒充满乐观和希望,认为它是由“知识分子、华侨资产阶级、南方士兵和工人组成的各阶级联盟”。这位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的结论是:“在上海我对中国的运动及其发展的可能性获得一种十分悲观的观点;我在南方才发现工作大有可为,而且能够成功。”   所以马林很快从举行中共“一大”的上海南下。
  1921年12月,马林在广西桂林对孙中山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改组国民党,广泛联合工农大众;
  第二,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武装;
  第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孙中山认为,这是列宁给他传递过来的声音。
  这三条建议成为后来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起源。
  孙中山注意到列宁是通过俄国的十月革命,列宁注意到孙中山是通过中国的辛亥革命。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在一篇临别演说词中说,西方国家虽然富足,“但这些国家国内贫富间的悬殊仍极明显,所以革命的思潮常激动着这些国家的国民。如果不进行社会革命,则大多数人仍然得不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现在所谓幸福只是少数几个资本家才能享受的。”
  列宁对这篇演说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这是“伟大的中国民主派的纲领”,“我们接触到的是真正伟大人民的真正伟大思想”,“迫使我们再一次根据新的世界事变来研究亚洲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
  列宁把对中国革命的希望主要放在了孙中山身上。
  1918年,当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被帝国主义干涉者压得喘不过气,而通向中国的道路又被捷克斯拉夫军团、社会革命党人、高尔察克匪帮切断的时候,列宁就询问过,在被十月革命唤醒的旅俄中国工人中间,是否可以找到能与孙中山建立联系的勇士。
  列宁与孙中山两人虽未谋面,但息息相通。
  七、孙中山要新鲜血液救活国民党,但不是要新鲜血液取代国民党
  孙中山决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了,但并非不存在问题。
  三大政策中最无问题的就是联俄。
  孙中山联俄决心异常坚定,来源于他一生经历的无数次失败。先败于他认准的敌人清朝政府、袁世凯及北洋军阀;后败于他以为的友人英、美、日政府及国内官僚政客;到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竟开始败于跟随他十余年的部属了。
  尤其令他万分痛惜的是,陈炯明把他联德、联俄的三封密函作为缴获物在香港公布,使海内外舆论大哗。他心如刀绞般说:“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趁火打劫的不仅是陈炯明。国民党内李石曾、吴稚晖等49人借机联名通电,劝孙中山下野。
  在此紧急时刻,仍然毫不动摇地支持他的,只有列宁领导的苏俄。
  患难识真金。几十年的选择比较使孙中山终于意识到真正的朋友所在。
  他叫陈友仁转告苏俄政府全权代表马林:“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朋友是苏联。”
  三大政策中问题最大的就是联共。
  孙中山钦佩共产党人。他对汪精卫、胡汉民、张继等人说:“我们的革命运动,黄花岗、潮州之役,人数极少;镇南关之役不过200人;钦廉之役不过一百余人;现在中共组织工农运动,群众一起来,动辄成千逾万;开滦罢工、‘二七’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尤不可侮!”
  共产党人的组织能力和气势给他以极深刻的印象。
  由此更感到已经腐朽的、无战斗力的国民党急需改造。
  孙夫人宋庆龄问他,为何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他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他要新鲜血液救活国民党,但不是要新鲜血液取代国民党。笃信三民主义、笃信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孙中山,不想看到国民党外又出现一支政治力量。不想有任何力量与国民党分庭抗礼。
  八、“既参加吾党,自应与吾党一致动作;如不服从吾党,我亦必弃之”
  1923年1月《孙文越飞宣言》发表,他召集核心干部征询意见。
  联俄大家都无问题,因为不论在道义、在财政还是在武器、在顾问上,都需要苏俄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争论的焦点在联共。
  汪精卫同意联俄,反对联共;
  廖仲恺则赞成联俄联共,认为既联俄,就必须联共;
  胡汉民介于汪、廖之间。
  应该注意一下胡汉民。他的论点十分奇特:“无政府主义者离我们比较共产党员更要远些,对待无政府主义者尚且如此,容纳共产党员入党有什么可怕的呢?”
  他向孙中山建议,先对共产党人有条件地收容。条件是“真正信仰本党的主义,共同努力于国民革命”;收容以后再有依据地淘汰。依据是“发现了他们有足以危害本党的旁的作用,或旁的行动”。
  胡汉民的观点对孙中山影响很大。后来孙中山采纳有条件联共的主张,不同意实行党外合作,坚持让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主要就是出自胡汉民。孙中山认为最理想的,是先用共产党人的力量改造国民党,再用国民党人的纪律约束共产党。
  1923年11月,在国民党“一大”前,邓泽如、林直勉等十一人以国民党广东支部名义呈给孙中山一份《检举共产党文》,指责共产党人“此次加入本党,乃有系统地有组织地加入”;“实欲借俄人之力,耸动我总理,于有意无意之间,使我党隐为彼共产所指挥,成则共产党享其福,败则吾党受其祸”。党内合作本是孙中山自己的主张。所以他在批语中维护共产党人、批评了邓泽如等人疑神疑鬼的话。但孙中山还有另外一些批语,在我们自己编纂的史料中却不多见了。
  在今天一段我们基本不引用的批语中孙中山说,先前共产党人“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乃俄国之革命党皆属有学问经验之人,不为此等少年所愚,且窥破彼等伎俩,于是大不以彼为然,故为我纠正之”。看来,马林与孙中山的谈话和所提的建议都被孙中山认为是“俄国之革命党皆属有学问经验之人,不为此等少年所愚”、“故为我纠正之”的表现。所以他对邓泽如等人表示,共产党人“既参加吾党,自应与吾党一致动作;如不服从吾党,我亦必弃之”。第一次国共合作,就在这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和组织因素之下开始。   1924年1月,由孙中山主持,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十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几乎占委员总数的1/4。谭平山出任组织部长,林祖涵出任农民部长;在国民党最强大的一个执行部——上海执行部,毛泽东当了组织部长胡汉民的秘书;恽代英则当了宣传部长汪精卫的秘书;文书主任邵元冲未到任前,毛泽东还代理了执行部的文书主任。
  九、这一章专对准共产党人而来
  在共产党人表面获得的成功之中,国民党“一大”新设立的一个组织却被共产党人忽略了。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把共产党人忽略了。
  这就是国民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国民党组织松散,历史上从来没有专设监察机构。同盟会的司法部,中华革命党的司法院、监察院,都未真正行使过职权。其实际职能仅是“赞助总理及所在地支部长进行党事之责”。1912年组建国民党时,连司法、监察的条文也未罗列。
  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党章,却专门设了第十一章《纪律》。孙中山、胡汉民在会上特别强调了纪律的重要。胡汉民专门作了说明:“嗣后党中遇有党员破坏纪律,或违背主义,当加以最严厉之制裁。”
  这一章专对准共产党人而来。
  执行纪律的操刀者,即中央监察委员会。
  国民党“一大”选出中央监察委员5人:邓泽如、吴稚晖、李石曾、张继、谢持;候补中央监察委员5人:蔡元培、许崇智、刘震寰、樊钟秀、杨庶堪。
  10名中央监察委员中无一名共产党人。
  孙中山允许共产党人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部长,却不允许他们成为国民党的监察委员。他想通过中央监委执行纪律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有所防范,所以才有了10名监察委员全部由国民党员担任的精心安排。
  十、国民党的底数,共产党人一无所知
  从实质上看,国民党的联共政策是联俄政策不得已的产物。孙中山希望随着时间流逝,把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逐渐消化在国民党内。
  如果不能消化呢?
  1924年10月9日,在一封写给蒋介石关于组织革命委员会的信中,孙中山说:“而汉民、精卫二人性质俱长于调和现状,不长于彻底解决。所以现在局面,由汉民、精卫维持调护之;若至维持不住,一旦至于崩溃,当出快刀斩乱麻,成败有所不计,今之革命委员会,则为筹备以此种手段,此固非汉民、精卫之所宜也。”
  孙中山对与共产党人的破裂并非毫无准备。他认为只有置共产党人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才可防止其制造阶级斗争。而北伐军事一旦胜利,纵使共产党人想破坏国民革命,亦是所不能了。
  “若共产党而有纷乱我党之阴谋,则只有断然绝其提携,而一扫之于国民党以外而已。”不注言者姓名,你敢相信这是孙中山说的吗?
  国民党的这些底数,当时连共产党人的领袖陈独秀都一无所知。
  十一、伟大的民主先行者不等于共产主义者
  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便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在《向导》报上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系军阀的“三角联盟”,认为这是走老路,希望他回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孙中山对陈独秀的批评十分恼火,他只要求新加入者对他绝对的服从,不能容纳他们所谓的意见。他几次对马林说:“共产党既加入国民党,便应该服从党纪,不应该公开批评国民党。共产党若不服从国民党,我便要开除他们。苏俄若袒护中国共产党,我便要反对苏俄。”
  事情甚至发展到了孙中山想把陈独秀开除出国民党的地步。
  后来虽然没有采取这种极端措施,但还是通过召开中央全会讨论对共产党的弹劾案这一方式,压迫和警告了陈独秀。
  陈独秀深感意外。沉思之后,1924年7月14日,他给维经斯基写信说:“我们不应该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制地支持国民党,只应当支持左派所掌握的某些活动方式,否则,我们就是在帮助我们的敌人,为自己收买(制造)反对派。”
  陈独秀的这些话当时看偏激,后来看尖锐,今天看深刻。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并不等于共产主义者。孙中山最终的目标是三民主义的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中国。今天我们很多作品把这位国民党总理描写成几乎是共产党的一员,实在是对历史的曲解。孙中山对红色政权后来怎样在中国产生、发展和遍及整个大地,无从知道。他1925年3月病逝于北京。共同签署了《孙文越飞宣言》的越飞也无从知道了。他与孙中山达成联合宣言后便赴日本,回国后受托洛茨基问题的牵连,1927年11月16日自杀身亡。
  十二、孙中山也永远不会知道,他亲手设计的中山装,后来成为新中国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长期标准着装
  孙中山临终前共留下三份遗嘱:《政治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政府遗书》。
  自杀前的越飞,却来不及留下片言只语。
  《孙文越飞宣言》作为重要的历史文件,今天还放在那里,但实践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中国的红色政权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当这个天翻地覆的世纪过去,社会生活进入一泓平滑宽阔的缓流时,欢愉地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的人们该怎样理解那些激流动荡的年代呢?
  孙中山永远不会知道,那些“与吾党争衡”的“此等少年”,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对他也没有“亦必弃之”,而是年年在天安门广场安放他的巨幅肖像。甚至在马、恩、列、斯的肖像不出现以后,他的肖像仍然一如既往。孙中山也永远不会知道,他亲手设计的中山装,后来成为新中国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长期标准着装。
  在其《政治遗嘱》中,孙中山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40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40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致苏联政府遗书》中他说:“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当年认定“这里不存在成功地建立共产主义或苏菲(维)埃制度的条件”的孙中山如果知道,最终是由他的后进——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建成了“强盛独立之中国”,难道不会同样感到欣慰吗?

孙中山早年经历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56693/

推荐访问:岳云鹏早年经历 周杰伦早年经历

电脑网络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煤炭企业寒冬时期人力资源 下一篇:射水泵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