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2016-04-12 古文典籍 阅读:

第一篇:《《后汉书》传记文考论》

《后汉书》传记文考论

[摘 要]范晔的《后汉书》笃信儒学,提倡以儒家人格标准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主张积极入世,极力颂扬仁人志士的忠义节行和杀身成仁的高贵精神,猛烈抨击违背儒家礼义、丧失人格的丑恶行径,其传记文构思周密精当,旨意幽深,藻采华美,笔法纵横驰骋,叙议结合,句兼骈散,分析透彻,气脉朗畅,音韵圆转,表现了作者敏锐、深刻的史学洞察力和娴熟、高超的文学表达力。

[关键词]后汉书;传记文;儒家礼仪

一、《后汉书》以秉笔直书、义正词严蜚声文坛史苑

南朝史传散文主要有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南齐书》。沈、萧之作带有浓厚的官修色彩,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立言,很难见到作者本人真实观点的流露,且所叙史实范围狭窄,尊崇皇室正统思想并以之为立言标准,虚美隐恶等缺陷非常突出。无论传主选择还是内容表达,两书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尽管史书的撰写强调实录的原则,但作者为迎合当世君主的口味,不惜粉饰事实或代之以隐词晦语,这样一来,被奉为正史的官修史书就无法展示历史的原貌或“更多地贴近于历史的实际情状”[1]。若将二者稍加比较即可以看出,《宋书》尚继承了前代史书的叙事技巧并有所发展,但叙述过于详尽乃至流于繁芜,而且过重藻采。针对其繁复之弊,裴子野、李延寿均曾大加删改。如果说《宋书》还有一些见地的话,那么《南齐书》则几无创新之处,其人物传记只是单纯的史事叙录,在叙事笔法上沿袭此前史家的叙述风格,并无拓展之处,亦无文学性可言。

唯有范晔的《后汉书》,虽亦属“删烦补略”而成,然颇具“精意深旨”, 实为范晔精心结撰之作。范晔不屑于以诗赋杂文谋取声名,认为史家之文不同于篇什之文且高于篇什之文。正因他撰出了成一家之言的《后汉书》,所以蜚声文坛史苑。这不仅体现出作者高度的史才、史学与史识,而且体现出作者非同寻常的史责。《文心雕龙•史传》云:“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2]范晔本着对历史、对社会、对后世高度负责的态度撰后汉之史,按照实录的原则秉笔直书,斥恶扬善,义正词严。东汉中期以后,君主昏聩无能,外戚与宦官相互勾结,窃取权柄,为非作歹,陷害忠良之士,朝政大乱,社会岌岌可危。在东汉政权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一批正义之士挺身而出,置生命于度外,奋力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对于这样一些忠诚正直之士,范晔在《后汉书》诸传中都予以高度称赏,如:驰骋疆场、为国家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邓禹、吴汉等中兴二十八将以及马援、班超等,不惜牺牲生命而勇于同宦官做斗争的陈蕃,坚持忠义节行的李固以及《党锢列传》《独行列传》《逸民列传》中的传主等。除歌颂外,范晔对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也予以猛烈抨击。与《宋书》《南齐书》相比,范晔的史著无疑更忠于史实,同时也更能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真实性情。

二、《后汉书》传记文的史学成就

在中国传统史学经典“二十四史”的前四史中,《史记》《汉书》早出,《后汉书》所记史实要早于《三国志》,但其成书时间在南朝刘宋时期。

《后汉书》成书于社会大动乱初步平定之时,虽然当时总体局势稍趋稳定,但刘宋皇族内部的争斗没有消歇,而且北方少数民族仍在等待时机以图再起。范晔崇尚儒学,主张以儒家思想及其人格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因此他在《后汉书》中对于仁人志士的忠义节行和杀

身成仁的精神予以高度称颂。东汉士人不满当时污浊的社会现实,极力与世俗相抗争,这一方面与他们的“社稷为大”之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得力于他们重视气节名誉的独特品质。这正与范晔的价值评判标准相契合,故范晔对此多有栩栩如生的描写,其对东汉历史人物、事件所做出的准确评价及写人叙事笔法,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党锢列传》《李固传》《陈蕃传》等篇章都体现了范晔表彰节行仁义、推崇儒家杀身成仁的思想。

1.对耿直忠义的表彰

对于东汉清流之士的耿直磊落、桀骜不驯的品格行迹,范晔在《后汉书》中丝毫不吝惜笔墨,常常语带深情地予以抒写。如《党锢列传》中《范滂传》所刻画的范滂的形象,读之令人深感敬佩与同情。范滂位居“能以德行引人”的“八顾”之行列,初仕为清诏使时便有澄清天下之志。至任三府掾属,因不满于刺史、权豪结党营私,为害乡民,遂一举弹劾20余人,可谓正直以尽忠。汝南太守宗资仰慕其名而任之为功曹政事,滂受职,“严整嫉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埽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应该说,范滂体现出的儒家仁义孝悌思想正是《后汉书》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刘熙载《文概》云:“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3]于此篇可见范晔理、情、气、识之所寓。范滂为汉之一介清流,其耿直刚烈性格难为朝中党人所容,遂屡遭诟谤,竟至下狱。本传写其以身践义、临死不惧及其与母、子诀别一节,尤为感人。文曰:“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范晔通过传主立言,传达出对儒家节行忠义的激赏,读至此处令人顿生激昂悲壮之感、赞叹崇敬之情。诸如此类典型细节的描写在《后汉书》中比比皆是,尤其是通过言语对话彰显传主性情的写法,在该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一方面增强了所写人物的立体感与真实感,使之形神毕现,另一方面也使传主的人格魅力得以明晰展示。刘熙载《文概》云:“文以炼神炼气为上半截事,以炼字炼句为下半截事。”

《后汉书》虽是经作者加工而成的,但所叙人物与事件基本符合史实。能够塑造出如此成功的人物形象,无疑应归功于作者掌握材料和使用材料的能力,比如选取典型细节以凸现人物性格的技巧,即非人人皆能为,至少难得其佳。《文概》曰:“言此事必深知此事,到得事理曲尽,则其文确凿不可磨灭。”《后汉书》刻画人物形象无不如此。范晔在刻画范滂的形象时,不但选取其与当朝权豪的正面冲突等一系列大事件来展现其刚正忠直的性格,而且选取其被害前与家人的对话等小细节以显示其节行孝义。范晔纂史特别注意对细微材料的运用,他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显然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史莫要于表微,无论纪事纂言,其中皆须有表微意在”,即指此意。这种从细微之处落笔来塑造人物的方法,的确是史家不可缺少的技艺。

2.对杀身成仁气节的赞赏

除表彰有志士人耿直刚烈的品行及忠义节操外,一些传记还体现出对杀身成仁气节的高度赞赏。对于仁人志士的杀身取义之举,范晔总是不惜笔墨,详细抒写,极力歌颂。如李固、陈蕃等人为保持朝政清明而不顾生命危险,与邪恶势力作英勇斗争,他们都是作者重点颂扬的对象。据《李固传》记载,固性格直爽,对外戚、宦官把持朝政深为痛恨,针对“淳厚之风不宣,彫薄之俗未革”的社会现状,他不顾生命危险弹劾朝廷宠臣,力斥那些贪婪无度、

“专总权柄”、“不知自损”的劣行。奏策呈上后,“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即时出阿母还弟舍,诸常侍悉叩头谢罪,朝廷肃然。以固为议郎。而阿母宦者疾固言直,因诈飞章以陷其罪”。汉冲帝崩殂,固议立清河王刘蒜,大将军梁冀不从,乃立乐安王之子刘缵,是为质帝。后来梁冀又多次诬陷李固,均未得逞。冀忌质帝聪明,恐有后患,遂进鸩杀之。欲立桓帝,李固、杜乔不从,冀深愤恨,乃说太后先策免李固,后又构陷以诛之。范晔于传中详述李固之言行举止,尤重对其名德与杀身取义之节的彰显。如叙其临终前劝谏朝臣一节,足令人感佩。文谓:“临命,与胡广、赵戒书曰:‘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覆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广、戒得书悲惭,皆长叹流涕。”何焯赞赏曰:“李(固)之气识,在杨震以上,使清河得立,可以致主文、宣,天不祚汉尔。”[4]言词中流露出惋惜之意。

范晔所强调的仁义之士的杀身成仁之美在诸多传论中也有明确的论述。晚清李慈铭曾赞及《后汉书》中的著名传论,称《郑康成传论》《左雄周举黄琼传论》《陈蕃传论》《李膺传论》《宦者传序》《儒林传论》为“最佳者”,并誉其“兴高采烈,辞深理精,以云奇文,实超前古”;另有《曹褒传论》《丁鸿传论》《邓彪张禹胡广诸人传论》《蔡邕传论》《李固传论》《张奂传论》《孔融传论》《樊英传论》《张俭传论》《卢植传论》《窦武何进传论》,“皆抑扬反覆,激烈悲壮,令人百读不厌”;至如《李通传论》《桓荣传论》《臧洪传论》《郭林宗传论》也多有卓识。李慈铭总评《后汉书》传论曰:“大抵蔚宗所著论,在崇经学,扶名教,进处士,振清议,闻之者兴起,读之者感慕,以视马、班,文章高古则胜之,其风励雅俗,哀感顽艳,故不及也。”[5] 如《李固传论》对东汉仁人言出必践、笃尚气节、舍生慕义、心念社稷的人格特质加以评价云:“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将以定去就之概,正天下之风,使生以理全,死与义合也。夫专为义则伤生,专为生则骞义,专为物则害智,专为己则损仁。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上以残暗失君道,下以笃固尽臣节。臣节尽而死之,则为杀身以成仁,去之不为求生以害仁也„„李固据位持重,以争大义,确乎而不可夺。岂不知守节之触祸,耻夫覆折之伤任也。观其发正辞,及所遗梁冀书,虽机失谋乖,犹恋恋而不能已。至矣哉,社稷之心乎!其顾视胡广、赵戒,犹粪土也。”

范晔在《班固传论》中曾指责班固《汉书》漠视儒家仁义志节与杀身成仁之美,因此他一反班氏作风,极力推崇忠义节行和舍生取义之举。据《陈蕃传》载,陈蕃性高峻,有清世之志,因不满朝中宠臣飞扬跋扈,曾多次进谏圣上选贤任能,黜退奸佞。其正义之行令宦官痛恨至极,但也一筹莫展。在皇帝面前,陈蕃毫不隐晦,仗义直言,有善必褒,有恶必斥。李膺、杜密、范滂等忠义之臣遭诬下狱时,他曾指责桓帝听信佞臣谄谀之言,陷害忠良之士。陈蕃这一形象寄托了作者崇奉儒学、心存治世的思想,因此其传论立意高远,见解精深。 范晔《后汉书》张扬正义的思想还体现在一些列传中。如《独行列传》所记皆为操行卓而不群之士:有极重节义、冒死救主或代主受戮者(如刘茂、卫福、周嘉、所辅、索庐放),有深明大义、守节不移者(如李业),有不受挟迫、伏剑自刎者(如温序),有直言进谏、殒命疆场者(如彭脩),有珍视友情、笃于信义者(如范式、张劭)等。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总能贯注深挚感情,因此这些人物写来栩栩如生,足令人感怀。《逸民列传》是为另一人群所作的传记:有讽谕光武帝世事凶险、应保持高度警惕者(如野王二老),有蔑视富贵、甘心贫贱者(如向子平),有痛恨朝纲废弛、鄙视权贵、愤而隐居不出者(如逢萌),有身怀高才而守志不移者(如周党、王霸),有弃绝世事、乐于归隐者(如严光、梁鸿、高凤、台佟、韩康)„„他们虽避世隐居,但皆属有识之士,其志节行止远超一般,绝异流俗。作者叙写他们的事迹,实亦寄托了发自内心的赞赏之情。

3.对阿谀权贵的批判

除表彰有识之士的忠义节操、杀身成仁的壮举外,《后汉书》中还有许多传记对为谋取私利而不惜丧失人格者、违背儒家礼义任意而行者进行了揭露与讽刺。他们或贪慕高位,或迫于威势而向邪恶势力低头,虽然有时得以保全身位,但名声落入低俗不堪的境地,如《李固传论》中所提及的胡广、赵戒等人。另据《陈蕃传》载,赵宣葬亲后而不闭墓道,并居其中行服20余年,乡人称其至孝,州郡亦多次延请。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谨守儒家礼义之人,行服期间竟生五子。范晔借陈蕃之口对赵宣的劣迹加以猛烈抨击,将虚伪之人的丑行揭露无遗。又如朱并曾因向朝廷告发张俭而得以晋升,亦属小人之流(《党锢列传•张俭传》)。南阳樊陵因慕李膺名声而求为门徒,膺辞不受,陵遂阿附宦官以邀取荣利,虽至位太尉,却为节义者所不齿(《党锢列传•李膺传》)。张显、郭防、曹陵、冯方亦入此列(《党锢列传•羊陟传》)。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但也无法摆脱物质利益的诱惑,“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针对马融的行径,范晔没有隐晦,而是直书其事,唾其丑行。

范晔写人叙事,选材立意,虽以儒学为主导思想,但在阐发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又多有独到之见。如《宦者列传》备言宦官制度发展过程之后,又历叙郑众、蔡伦、孙程、曹腾、单超、侯览、曹节、吕强、张让、赵忠诸人为宦之事,至为详尽。传末纵论“衅起宦夫”之因,可谓发人之所未发,新颖而精辟:“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晖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封,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非直苟恣凶德,止于暴横而已。然真邪并行,情貌相越,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视听,盖亦有其理焉。”东汉朝政腐败,几至倾覆,确与宦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从宦官生理上及心理上的缺陷入手分析,认为这些正是他们蒙蔽并骗取统治者信任的关键所在;他们熟悉朝中政事与典制,因此多有与上层接近的机会,而一旦得逞,就巧言令色,谲诈多变,颠倒事实,惑乱君主;此类人看似忠厚,实藏阴险之心。范氏论述一针见血,分析深刻而精当。

当然,《后汉书》的传记文也有缺点。清代史学家王鸣盛曾指出该书在叙次上有颠倒的现象,如《胡广传》《马融传》,而且《班超传论》《卢植传》有脱漏的现象。此外,《后汉书》的思想内容也有局限性。如《窦何列传》指出窦武、何进谋诛宦官不成,一方面是由于权有余而智不足,另一方面却又归之于天命;又如《独行列传•范式传》叙及范式与张劭笃于友情,张辞世后给范托梦,乃至下葬时因范未至而灵柩不入墓穴;《独行列传•王忳传》则言及王忳夜宿亭中遭遇女鬼之事。这说明《后汉书》中仍有封建迷信思想的成分。综观全书,范晔之史瑕瑜互见,但终究瑕不掩瑜,足称良史。

三、《后汉书》传记文的文学价值

尽管《后汉书》以史名世,但其文学价值亦不容小视。范晔撷取众家之长而为一家之说,叙述精谨,文贵变化,矜尚藻采,终致彪炳文坛,名声甚显。范氏曾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称,其作与《汉书》相较,“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从内容及笔法来看,《后汉书》以简约精练为胜,可见其整理剪裁之功确实不在《汉书》之下。谈及对其书的评价时,范晔又说:“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后汉书》体例基本承沿《史记》《汉书》,却又新增《文苑》《列女》《独行》《逸民》等列传,每类皆有传序,作为传前述意之用,诚为可取。其中,《文苑列传》的立

目尤有意义,这是史书中首次为文学家设立专传,它表明南朝时文学正式脱离了依附于学术的地位,开始走向独立发展之路。在表达方式上,《后汉书》以叙为主,叙议结合,叙事生动,议论透辟。序在传前,铺叙某种制度或某种现象的发展演变历程(如《宦者列传序》《党锢列传序》等),常常前后相沿数百年,在从容叙述中表现出作者对该问题的观点。传记本体则对与此密切关联的人物生平行事加以详细陈述。传后之论是作者的总评价,其中也包含一些叙述性语句。由于传中对相关史事所述已详,因此序论中多是点到即止。而对体现传主性格的某个重要事件,则又出以概括性极强的语句,作为发论的依据。

与《史记》《汉书》相较,《后汉书》的语言精工雅致,盖因范晔“刻意著力”所致,故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谓:“《后汉书》以精雅胜”,“无一段不雅”[6]。《后汉书》诸传记与传论颇讲究文采,传记多以散体行文,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而传论则杂以偶句,且有声韵谐协的美感。与后世骈文刻意追求骈体技巧相比,范氏则属顺其自然,并不求工。今人骆鸿凯曾引其师黄侃《书后汉书论赞》语曰:“刘宋已往,昭质未亏,故偶语虽多,而未尝拘牵于对仗,声调虽协,而未尝胶执于宫商。盖偶语出于自然,而对仗多由刻饰,声调由乎天至,而宫商或赖安排。知文理者亦惟去甚去奢,以求合于本度而止„„寻绎范氏之文,虽多偶语,而不尽拘牵;虽谐声律,而绝无胶执。”[7]对范晔之传序、传论,后代许多学者多有称誉之语。

关于《后汉书》的文学价值,清人孙梅评曰:“范史博综典籍,成一家言,体大思精,标置不妄。然如《后妃传论》、《独行传论》诸篇,奋其文笔,将与班、蔡共翔,而敷兹藻采,亦与潘、陆方驾者焉。”[8]此书出现于重视文学特质的南朝时期,因此体现出南朝文学重抒情、求审美的特点。范晔为不同人物立传,或褒或贬,无疑都寄寓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对李固、范滂、陈蕃等忠勇正直之士,总是不吝美词;提及他们的悲惨遭遇,往往出以同情、敬佩之语。对待马融则有所不同,言其经学、文学造诣时,语词中流露出赞赏之意;而述其结交并攀附梁冀的举动,则又表现出贬抑的倾向。当写到贪慕名位、趋炎附势、阿附权贵的胡广等人时,作者的谴责、愤激之情表露无遗。同情、赞美、揭露、批判、讽刺等述情之语,皆可于诸篇史传中细加体悟。《后汉书》的传记散文正文部分都以散体写成,而传序与传论颇多偶句,虽与后世骈文还有一定距离,却体现出对骈体形式技巧的追求。与同时代的其他散文相比较,《后汉书》的序、论之文更讲究文采,而且注意到音韵谐畅的问题,体现出对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传序与传论是《后汉书》中的精华部分,它们不仅充分展示出范晔的史才与史识,还向时人及后世展现出其高超的文学才华。如同司马迁及其《史记》一样,范晔及其《后汉书》不仅见诸历史,而且也出现于文学史,堪称史、文双绝之佳作。

[参 考 文 献]

[1]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6.

[2] 刘勰.文心雕龙注[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87. [3] 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2.

[4] 何焯.义门读书记[M].崔高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90.

[5]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由云龙,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37. [6] 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 [7] 骆鸿凯.文选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9:290.

[8] 孙梅.四六丛话[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32.

第二篇:《读懂文言文的常见方法及练习》

高三古诗文复习(一):快速读懂考场文言

成都树德中学 黄 静

高考文言文考点: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⑤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四川试卷中的分数为19分,占试卷总分的12.7%。从题型看,近年来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题量稳定在近几年的4道(3选择+1翻译)。能力测试点为多年不变的常见实、虚词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文言句子翻译等。当然明年是四川实施新课程第一年高考,根据新课标区的高考情况来看,本届复习我们得准备文言断句题和文意的主观概述题的复习。

七年四川高考文言文命题回顾:

1.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2. 文言虚词:常见18个虚词

3.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4.文言文翻译常见方法(补、删、抄、换;并、调、扩、通)和练习

5.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

上述的复习内容都是每一届复习策略中老生常谈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考场实际,我们还得思考如何在紧张的考场氛围中教会学生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并拿到其中的绝大多数分数。这就是我今天要和老师们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快速读懂考场文言。的确如此,学生在考场上首先得读懂文言文,起码得读懂大意。如果一篇文言文连大意都没有读懂,那做题就很没有把握了,只能去靠猜了,靠碰运气了。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而有效地读懂一篇文言文呢? 虽没有绝对的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根据多年来教学生解读文言文的感受和经验,也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方法供同仁们借鉴。

一、圈点勾画,明晓 “人事”

近十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文大部分是人物传记(四川卷在独立命题的七年中也仅有一次为议论文体),这类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或其他的一些特殊人物,他们往往有鲜明的性格特点。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的结构一般表述为: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1—事件2—事件3„„阐理。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近700字的文章梳理,并清晰地把握文意呢?首先可交给学生圈点勾画的方法。

圈点勾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有效的读书辅助方法,是古人读书的一项基本功。圈点勾画可以起到区分不同事件,明晓不同人物,标注难易重点,凸显关键信息等作用。那么,在文言文的快速阅读中,我们该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1、识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识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有哪些关联,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读懂文言文的第一步就得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大概了解人物的出场顺序,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避免发生张冠李戴或人名错识的笑话。 因此,我要求学生见人必圈画,并牢记一个顺口溜:人初见时全名全姓,再见面时有名(字)无姓。否则把一个人的名或字当作具体实词来解释,必当闹出大笑话。尤其是那些人物较多的语段,没有圈画,很多有名无姓的字词还会成为无端的干扰信息,学生若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弄得晕晕乎乎,让简单的文段变得复杂起来。在每届课堂教学中都有类似的经典笑话。如教《鸿门宴》的时候,相信各位老师还记得这样一段话: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我的那些不全面预习不深入思考的学生在课堂翻译中就会脱口而出:

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若不是这样,登记那些东西干嘛?很显然,“项羽,名籍”的相关注释学生是忽略了的。

例如《曹景宗传》: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麋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2011年四川卷(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吕徽之)。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交给学生的口诀是:事完必隔断(//),层意即自见。例如2009年(广东卷《宋史 李迪传》)为例: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真宗

幸毫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

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

所宜,其毋令往。”//元昊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

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通过圈划,迅速疏通了文意。文章主要人物是李迪,其性格深厚有器度。全文叙述的主要事件有:李迪擒贼1;李迪为民请求减赋税2;李迪为立后上疏3;李迪为太子直谏4;章献太后预政后李迪遭贬5;李迪欲为皇帝祈年6;李迪愿戍守边疆。在梳理了人事之后,我们不难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主要是表达作者对李迪“贤相”的称颂。断句的解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我对以上圈画还要做一个说明: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因为其记叙的是人,所以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主要注意官职名、年号名、地名、人名等的变化,结合原文的内容,遇到与官职有关的字词、表示故事进展的年号名、新出现的地名、人名,就在这些内容上打个框,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到人物的活动脉络。如2010年四川卷《汉书 酷吏传 尹赏》第一段: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才、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二、上下贯通,以“文”会意。

目前我们了解到的学生在高考中,往往一边读文章,一边做题,文章初读完毕,也就基本做完了文言文所有试题。而批阅他们的文意理解题和句子翻译题才发现错误率高,错点多。大多是抓住一些大概信息,或仅仅推敲相关句子中每个词的基本含义就草率下笔。这种现象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文言阅读过于注重字词句的分析而忽视了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我这里所谈的整体,就是从整篇上看,或从整段上思考,或善于联系上下句思考。

我们从高考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实词虚词等,自然也说明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只有从整体上去看,从整体上去思考,联系上下句思考,才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具体意思,这样的考场应变会让我们获得准确理解文意或准确翻译文段的较高分值。

如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吴祜字秀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年二十,丧父,居无担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对于学生,障碍可能有“二千石”“自业贱事”和“先君”三处,但联系前文,都可以突破。联系“父恢,为南海太守”,可知“二千石子”是指“太守恢的儿子”;联系“常牧豕于长垣泽中”,可知“自业贱事”意为“自愿做放猪这种低贱的事”;联系“丧父”,可知“先君”即“去世的父亲”:这样就把握住了句子大意,再突破关键词和句式,就可以准确翻译句子了。

再看下文,翻译两个画线句子:

帝尝问弘(宋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讌,辄令鼓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遗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能自改耶?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遗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免冠谢曰:“臣荐谭,而令朝廷耽于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谭见弘”应是突然发现的,因为是“大会群臣”,好多臣子在坐,弘也在【《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坐。“失其常度”该怎么理解?看上文“辄令鼓琴”,帝总让谭鼓琴,早知道谭鼓琴是个什么样子,这次却失去了平时的风格,很不自如,因而“怪而问之”。 “帝改容谢”,“改容”是什么意思?宋弘免冠谢罪所说的话情真意切,太令人感动了,这不,皇上都感动得动容了,并道歉。“使反服”,离开上文还真不知何意,但联系“弘免冠谢”就知道,是让宋弘戴上帽子。

由上述两例文段可以得之,这些句子单独看是无法理解的,必须前后左右,上下贯通,整体钩联,才能推敲出来。这一点适合于读所有体裁(包括人物传记、游记、散文、论说文、序、跋、书信等等体裁)的文言文段。

三、巧借题干,以“题”解意

文言文的筛选信息题干和分析概括题的题干固然是我们解答文言试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它有时往往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钥匙”。在解题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寻找突破口,把握切入点,从而准确快速解题。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借助题干来阅读,主要是借助筛选信息的试题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试题的内容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筛选信息的试题,在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内容的中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譬如2009年天津卷第10题题干: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这里的“治国之能臣”就是管仲的才能,也是全文表达的中心意思;2012年广东卷第7题题干: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这是陶澍敬业务实的为官之道所得到的评价,也是全文中心所在。2012年江苏卷第6题题干: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这体现了苏涣为官的正义与正气,也是全文的中心。抓住题干所规定的这些筛选信息的“中心”,再去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再说分析和概括文意的试题。这类试题的四个选项,有的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有的是对文章所叙复杂事实的概述和分析。这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也是大致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不影响整体段落意思的表达。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如“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这几句读的时候不太理解,或理解不准确不到位,此时,你就完全可以浏览第4问的四个选项,你会发现B项所概括的内容正是此难点的信息,“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一读,你马上就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处的意思了,这就是分析概括题的题干内容给我们的启发,它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局部的难点。

四、特定实词, 牢记意义。一篇文言文主要由实词和虚词构成,掌握大量的实词和大量的虚词义项是读懂文章的基本前提。但有时候一定要重点掌握一些高频文言实词的惯用义,这些文言实词惯用义使用频繁,能够显示文章的前后转换钩联。如官员官职的转换调动升降、时间长短过度、与帝王关联的动作等等。 官员官职的转换调动升降方面,如“除”字,这个字置于官职的前后,就一定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切莫理解反了,认为是“撤职”,那就会错解文意。此外,如“擢”(提拔)、“迁”(调任)、“知”(任、做)、“谪”(贬官)、“拜”(任

第三篇:《10年文言文阅读考察情况》

第四篇:《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单元检测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单元检测

(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 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

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选自200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还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当代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 ,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

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

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后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

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王者举逸民,扬仄陋,固为其有益于国家,非以徇世俗之耳目也。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礼而致之,屈己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功烈格于上下。盖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

荀子曰:“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木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木,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五十一》,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固辞疾笃 固:坚决 .

B.强舆入殿,犹不能屈 .【《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D.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 舆:这里指用轿子抬 处:处理 务:追求 C.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 .

5.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皇帝诚心征召樊英的一组是(3分)( )

①乃为英设坛 ②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 ③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 ④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 ⑤举贤良、方正、有道 ⑥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皇帝一再征召樊英,让他在朝廷担任官职,但樊英多次以重病为由推辞。

B.素与樊英要好的王逸写信劝他应征,还引用了很多古人的事例开导他,樊英听从了王逸的建议赴京应召。

C.樊英在应对皇上的提问时,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谋略。与他同时被征召的张楷当面指责他进退失据。【《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D.司马光指责张楷名不副实,认为张楷道德不足以尊主,智能不足以庇民,并且脾气特别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 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②③①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乙 选考题(任选一道大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住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第五篇:《包含-”据”-字的成语》

包含-”据”-字的成语.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

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

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

了方向。 1▲不足为据 △bùzúwãijù △典故: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出处: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

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例子: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且介亭杂文·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查无实据 △cháwúshíjù △典故: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3▲进退失据 △jìntuìshījù △典故: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出处:《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

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例子:~,两无所容,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4▲据鞍读书 △jùāndúshū △典故: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

之乃觉。” 5▲据理力争 △jùlǐlìzhēng △典故: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

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例子:这是原则问题,一定要~。 6▲据为己有 △jùwãijǐyǒu △典故: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例子:有的人很自私,经常把集体的财产~。 7▲凭几据杖 △píngjījùzhàng △典故: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8▲窃据要津 △qiâjùyàojīn △典故: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9▲言必有据 △yánbìyǒujù △典故: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10▲引经据典 △yǐnjīngjùdiǎn △典故: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例子: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

回)

11▲凿凿有据 △záozáoyǒujù △典故: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出处: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12▲真凭实据 △zhēnpíngshíjù △典故:确凿的凭据。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个安分良民,人家说我私贬鸦片,都是雠

扳,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例子: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有~。

第六篇:《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①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颖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樊英传》

[注]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18.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复固辞疾笃 (2)君何以慢朕命 (3)谈者以为失望 (4)济斯人也

1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语法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能贵君,能贱君

A.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

B.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

C.怒万乘之主

(1)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2)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文章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出自__________。(2分)

22.结合文章内容对樊英这个人物作简要评析。(4分)

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18.(1)严重、沉重;(2)轻慢、怠慢;(3)有负众望;(4)帮助、救助

19.C

20.(1)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

(2)(皇帝)以对老师的理解来对待樊英,向他请教询问朝政得失。

21.出仕; 本文来自

22.答案示例:樊英是真正的清修之士。他明晓五经,端谨重礼,纵论治国之能,也有授业之才、传道之德。因为一心隐居治学,他屡次不应朝廷礼请,洁身守道,面对皇帝的威慑盎然力争;即使成为帝师、官拜五官中郎将,也执意告归,不为世人的期盼所左右,极为难得。

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他从小在三辅接受学业,且通晓五经。后来,他隐居在壶山的南面,来向他学习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州郡先后以礼相请,他都不答应;公卿推荐他为贤良方正、有道,他都不去。安帝初年,征诏他为博士。到建光元年,朝廷又下诏书给公车,赐给策书,征召樊英和同郡的六人,樊英等四人都没有去。永建二年,汉顺帝赐给策书,准备厚礼,用黑色的币帛征诏樊英,他又以病得很重为由来坚决推辞。于是诏书严厉责备郡县,要郡县用车马送他上路。樊英迫不得已,到京城,又推说有病不肯起来。于是强行将他抬入殿上,他仍然不肯以礼相从。汉顺帝发怒,对樊英说:“我可以让你活,也可以让你死;可以让你高贵,也可以让你低贱;可以让你富贵,也可以让你贫困。你为什么轻视我的命令?”樊英回答说:“我接受的是天命,活着度完一生,是天命,死了没有度完一生,也是天命;陛下怎么能说让我活,又怎么能说让我死!我见到暴君就像见到仇人,连站在暴君的朝廷上尚且都不愿意,怎么能够让我显贵呢?我虽然身为平民,住在陋室,却怡然自得,无异于皇帝的尊向,又怎么能够让我低贱呢?因此,陛下怎么能使我显贵,又怎么能使我低贱!不合礼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够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我也不厌弃。陛下又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困呢!”汉顺帝不能使他屈从,但敬重他的名节,就让他到太医那里养病,每月送给他羊和酒。永建四年三月,汉顺帝于是为樊英造坛设席,用老师的礼节对待樊英,向他询问朝廷得失。樊英不敢再推辞,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樊英传后汉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阅读答案

第七篇:《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荻辎重、牛畜万计。【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率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献橐驼、明珠等物。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 穷:穷究,彻查

B.卒以马病,不能穷追 病:生病

C.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徇:示众

D.事集,万世和好 集:成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奏曲

B.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请于大将军马尔塞 不拘于时

D.诸酋相目以退 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傅鼐为人刚直的一项是

①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②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

③用兵数年,所言验 ④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

⑤公愤激,自率所部出 ⑥辄迎拒曰:“王误矣!”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被诛杀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疲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

C.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

D.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闻 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文章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出自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4分) 本文来自

9.B(病:疲惫不堪)

10.B(B.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A.助词,的/指示代词,这;C.介词,向/相当于“被”;D.连词,表承接/介词,因)

11.A(③表现的是他的远见,④只是回答皇帝的问话,⑤表现的是他的勇敢)

12.C(没有具体指出错误)

13.(1)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着一箱子书徒步前往,率领家僮砍柴自己做饭。(“闻命”“负”“斧薪自炊”各1分)

(2)恰逢敌人有求降的想法,满朝的大臣都想派遣使者谈判讲和结束战争。(“会”“盈廷”“罢兵”各1分)

(3)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消灭诸侯国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且”“殆尽”“际”“智力”各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寓察公名讳傅鼐,字阁峰。祖先世代居住在长白山,号富察氏。祖父额色泰,跟从皇太极出兵,立有大功。有四个儿子,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佐康熙皇帝平定天下,生下富察公。

傅鼐眉目俊朗,身材挺拔,声音高亢,精于骑马射箭,读书一目数行。十六岁时,被选入右卫,在雍邸侍奉雍正。担任护卫贴身跟随,片刻不离。雍正元年,补任兵部右侍郎。年羹尧因为大逆之罪被诛杀,穷究他的党众,傅鼐对朝廷大臣说:“首恶已被诛杀,被胁迫相从者就不要再追究了。我侍奉皇上时间长久,能了解皇上的心思。倘若各位心里知道某人有冤屈却不说,这不是皇上的本意。”王公大臣因为傅鼐的话,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岳兴阿是九门提督隆科多的儿子。隆科多被重用而掌握大权的时候,对傅鼐以礼相待,傅鼐不与之交往。等到隆科多败落,傅鼐向皇上禀明岳兴阿无罪。皇上怀疑傅鼐与隆科多有私交,贬谪他戍守黑龙江。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着一箱子书徒步前往,率领家僮砍柴自己做饭。

在这之前,傅鼐在皇上面前曾经谈论准噶尔部的情况,皇上不以为然。用兵几年后,傅鼐所说的都得到验证,于是征召傅鼐回,授予他侍郎的官衔,让他担任军前参赞。还未出发,命令他仍然入宫侍奉皇上起居。皇上生病,所有治疗的事情都由他掌管。十二年春,皇上命令他到鄂尔多斯部落察看军情。半路上,发现几万敌人,快速向西行进。傅鼐当即奔赴拜达理,向大将军马尔塞请求说:“敌人自寻死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我远道而,虽然兵力疲惫,还能一战。只是马的力量稍显衰退,希望大将军能给我几千骑兵助我出战。事情成功,功劳归于将军;事情失败,我领受罪责。”马尔塞默不作声,傅鼐再三请求,马尔塞不答应。傅鼐愤怒而激动,亲自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兵,与敌人作战,大败敌军,缴获作战物资、牛畜数以万计。最终因为马力疲惫,不能连续追击。皇上听说之后,非常高兴,赐给他孔雀翎,调任佐平郡王军谋,斩杀大将军马尔赛在军队中示众。恰逢敌人有求降的想法,满朝的大臣都想派遣使者谈判讲和结束战争,皇上询问傅鼐,傅鼐叩头说:“这是国家的福气。”皇上的心意于是确定下。【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阅读答案

果亲王掌权时,对他的命令,大臣都恭敬地听从。傅鼐在场的时候,果亲王说话,傅鼐还未听完,就迎面抗拒说:“你错了!”果亲王不能忍受,雍正帝责备他说:“你知道果亲王说什么就说他错了?”傅鼐也不能回答。

雍正帝驾崩,当今皇帝登基,傅鼐升任刑部尚书。因为错误推举参领明山、疏于督察家人两件事被免职。入狱,生病,刑部尚书孙嘉淦奏请皇上让他回到家中求医治病,皇上答应。死于家中。六十二岁。

《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http://m.zhuodaoren.com/gudian73710/

推荐访问:后汉书冯异原文的翻译 后汉书原文及翻译

古文典籍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豫让论》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司马穰苴列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