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文言文课内外比较

2017-04-06 文言文名篇 阅读:

【篇一】:2016年中考语文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试题(含解析)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

?解读考点

[2015年题组]

一、(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 ) (2)非梧桐不止( ) ..(3)是商贾之人也( ) (4)递辞平原君而去( )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练实不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案】

5.(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4分)

6.B (3分)

7.(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2分) (2)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

站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2分)

8.(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2分)(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

把自己比作“鹓鹐”(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绿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3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分析其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

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项中“国”都是“国都”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

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相”和“寿”两字都是名词做动词,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阅读两文,梳理文字,读懂内容,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来分析两人的志趣。第一题,庄子用

借写南方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来表达自己的志趣,而鲁连仲不受平原君的“千金”,从这来看两人的志趣是相同的,即都是淡泊名利。第二题,根据两文的内容可看出,庄子以““鹓鹐”自比,是比喻说理,鲁连仲把自己与商人比较,说明自己的不同,是对比说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2015届广东中考)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2016中考文言文课内外比较。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9.A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

每对1处给1分。)

1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

而胜,“攻原”得卫(1分)。(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

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根据句意即可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三、(2015届湖北天门中考)文言文阅读。(10分)

教 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约束,限制。 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儿童。 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放纵。 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下愚虽教无益(好处) 邑人奇之(认为??奇特) ..

B.师保固明(本来) 处处志..之(做记号)

C.宜诫翻奖(反而) 互相轩邈(高大) ...

D.导习之矣(引导) 动心忍性(使??坚韧) ..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河曲智叟无以应 ..

B.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义不杀少而杀众 ..

C.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吾妻之美我者 ..

D.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9.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

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

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分)

(2)诚哉斯语!(2分)

【答案】

7.C(2分)

8.B(2分)

9.C(2分)

10.(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数目,一定用诚实之心对神说实话。(2分)(2)这话确实有道理!(2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虚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句中“而”表示转连,译作“却”。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字,找到相关的信息点,比较判断正误。C项的分析是错误的,根据文中“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一句可知,作者是不赞成“体罚”的,认为体罚“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即对孩子成长不利。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2015届湖北孝感中考)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篇二】:2016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6年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观 月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

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②尽却:全部退去。③童隶:书童仆役。④正黄:纯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 宜:__________ .

(2)其具是四美者与 是:__________ .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

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

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

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盖 中 秋 之 月 临 水 之 观 独 往 而 远 人 于 是 为 备

(二)

①②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

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③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④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③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④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朝议遣玄北讨 讨:__________ .

(2)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匿:__________ .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已经像恶狼一样吃了梁州、岐山,又看老虎在淮南。

B.已经吃了梁州、岐山的狼,又在看淮阴的虎。

C.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大领土。

D.已经吞噬了梁州、岐山的狼,又看了淮阴的老虎。

3.国家危亡之时,郗超力排众议,支持谢玄,从中可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写“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对塑造郗超形象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①②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③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⑧,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注释】①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职。③白母:禀告母亲。④在言路:指当谏官。⑤明目张胆:主持公道,敢作敢为。⑥触忤:触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缩悚汗:缩着头颈,吓出冷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 ..

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之为 ..

C.伺怒稍解/伺其欣悦 ..

D.入白母曰/入则无法家拂士 ..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职多年,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道。

B.在职累了,神色严肃在早上,帮助公道。

C.在职的岁月累了,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道。

D.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段简要谈谈。

2016中考文言文课内外比较

http://m.zhuodaoren.com/gudian668575/

推荐访问:2016中考文言文课课练 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

文言文名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下一篇:给力青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