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责任论文

2018-12-02 论文 阅读:

岗位责任论文(共10篇)

岗位责任论文(一):

政治小论文“学会承担责任”
要求:回顾和记录自己三年以来的初中生活,重点思考几个问题:初中阶段我已经承担了哪些责任?哪些责任我还没有自觉承担?在承担责任过程中,我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是什么?我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如何?然后,以”学会承担责任“为题写一篇小论文.(注:必须有以上要求内容)

  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责任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
  作为初三的学生,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为明年的中考冲刺;作为一名团员,我们应以身作责,树立榜样;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关爱集体,为集体负责;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担解忧;作为公民,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关爱社会,一心系于国家兴亡,时时牢记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将责任心奉献给集体,将孝心奉献给父母.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是一个水电维修工.他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这些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干大事业的人,但更需要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
  我们的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无偿的付出,但有利于他人与社会,有利于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而我在热心公益活动上要进行自我反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年龄大小,时间早晚,投入精力多少,而在于参与的热情和实际行动,我们应积极参与,以实际回报社会.
  生活中责任处处存在.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并对选择负责任;面对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主动承担责任,也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

岗位责任论文(二):

为人为师为学,最感动的事论文

为人 为师 为学
——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建筑工程系
来到单位时间虽然不长,但也感到了身边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正是学院辛勤工作的园丁们共同铸就了工院人的精神——“仁、忍、韧”.而这些就是我,在教育工作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体会到的,正在经历的,要去学习的……
我们的单位,在南三环与二环之间,距市区较为偏远.那时道路还不像现在这样畅通,尤其碰到施工的时候,上班的路变得一波三折.冬季的天总是亮的晚,一天早晨我从公寓走到办公室,想趁时间还早多做些工作准备.正准备开门时,发现暗暗的走廊里,一间办公室虚掩着门.开始还在怀疑是谁晚上下班没有把门关好,走上前去才发现,原来是主任伏在案头写工作草案.跟主任打了招呼后,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理暗暗地想:“主任来的可真早!”过了几天,又轮到我值班,发现主任的办公室仍亮着灯……后来才知道,原来主任为了新的建设工作已经有好几天住在办公室了.
他常在会上说,学校正在面临着新时期的建设,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主任房间渗透出的灯光,就成为了每天早上引领我勤奋工作的灯塔.也正是因为系部老师们这样勤奋的努力,我们成为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与多家单位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为在校学生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
我认为,所谓“仁、忍、韧”,是我院教职工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为人的原则与成事的准则.为人,要真诚与踏实,要谦逊并淡泊名利;为师,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教育质量,身先士卒;为学,要做好本职工作,立足今天,向周围的人和事学习.教师这个岗位,是在以生命影响着生命.而这“仁、忍、韧”三字精神,更是体现了作为教师为人为师为学的更高追求.
我们常会听到: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而每一点一滴的平凡的汇集,就会铸就出那些不平凡.为了学院的发展,为了系部的建设,我们的领导们、同事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块热土奉献着力量,在迎接评估时,在冲击示范时……我们,更是以“教师”这一光荣而又富有使命感的称谓,在教育事业每一个需要我们为之奋斗的时刻奉献着我们的青春!【岗位责任论文】

岗位责任论文(三):

请提供1份初一的800字政治小论文

每年每月每日,成千上万件事向人们扑来.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手忙脚乱,疲惫不堪.虽然如此艰辛,却始终持之以恒.因为有一个沉重的锁链无情的套在我们的身上--责任.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学习,这是责任.在家里,我们帮父母做点家务活,这是责任.出门在外,为社会做点事,这是责任.大千世界,草有责任,花有责任,大树有责任.无论什么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推却的责任.对自己付责,也要对别人付责.在全国每年都有上千起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种种,可说来说去,这不是没有责任心吗?如果汽车司机有着对自己对别人付责的心态,按规张制度办事,那还会有这么多人白白丧生吗?责任,是重如泰山的承诺.它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勤勤恳恳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在今年全国遭受“非典”的袭击下,600万医护人员勇敢的冲向了第一线.他们英勇,他们无畏.在同“非典”的战斗中,谁也没害怕,谁也没退缩.任凭“非典”有多么可怕,却无法吞咽医护人员那颗强烈的责任心.病人来了,每个人不分昼夜,细心照顾;有的医护人员倒下了,就立刻有人补充上来.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比枪林弹雨更危险的战斗中他们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寄予他们的厚望.最终,“非典”被制了,这是用医护人员没日没夜的奉献和那颗强烈的责任心换来的.如果他们没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那就不知道这场风暴还要刮多久,还要夺去多少人无辜的生命.古希腊人说,人是背着一个包袱走路的.包袱里有家庭,事业,友情,儿女……历经艰辛,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这上面写着两个字:责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责任的考验.不经意的捡起一张废纸是保护环境的责任;帮助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是尊老爱幼的责任;替别人解决困难,是助人为乐的责任.责任,是社会的地基.没有它,高楼大厦在微风中就会轻易动摇.对自己付责,责任是严格的教官;对别人付责,责任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对国家付责,那是社会进步的条件.抛弃它,感到了站暂时的轻松,却丢失了一生的光彩.责任,是不可丢弃的使命,它肩付在人们的身上.让我们每个人都富有责任心,去战胜与一次次突如其来的考验那把!

岗位责任论文(四):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政治小论文初三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责任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
  作为初三的学生,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为明年的中考冲刺;作为一名团员,我们应以身作责,树立榜样;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关爱集体,为集体负责;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担解忧;作为公民,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关爱社会,一心系于国家兴亡,时时牢记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将责任心奉献给集体,将孝心奉献给父母.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是一个水电维修工.他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这些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干大事业的人,但更需要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
我们的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无偿的付出,但有利于他人与社会,有利于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而我在热心公益活动上要进行自我反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年龄大小,时间早晚,投入精力多少,而在于参与的热情和实际行动,我们应积极参与,以实际回报社会.
生活中责任处处存在.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并对选择负责任;面对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主动承担责任,也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
成熟就意味着责任,我们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生活中,从关爱所处的集体和身边人做起,进而热心公益事业、关爱社会,把奉献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学会自觉承担责任,作责任的主人,信守承诺,勇担过错及所造成的后果,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更好的履行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的成长.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是由人的双手所造成的.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生命中最无尚的快乐!

岗位责任论文(五):

小学教师评先进的工作总结怎么写?大概600字左右,急用,在线等!谢谢了!

一、不断学习,爱岗敬业
她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
二、钻研业务、积极教改
她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课程改革,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一名教师,她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她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在语文教学中,她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她的语文课一般只是精讲20分钟,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孜孜不倦,踏实工作.
走近她,你会发现,她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她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她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仔细阅读分析其他老师的创新课、研究课,并和其他教师一起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次听课后,她都会认真评课,帮助授课者找出优缺点,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爱心铺路,沐浴教坛.
她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更影响了全体教师.她从来是用爱心铺路,时刻与师生们打成一片,是最受老师信任的教师之一.对前来请救帮助的老师,她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竭尽全力,无私地奉献自己.
总之,她是教师的楷模.在学校统一检测中,所教班学生成绩名列全镇第一,连续三年评为优岗,经全校教职工民主评议,一致推荐她参评市级优秀教师.

岗位责任论文(六):

求‘学雷锋,做美德少年’论文.今天一定要有答案!400,500字左右 强调,是论文,不是作文!

光阴如梭,一晃儿雷锋殉职就51周年了.细细回想一下自己走过的年轮,很多成长的烙印上面都沾满了有关“雷锋”的名字,雷锋精神始终在深深地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可以说,雷锋是我心中永恒的丰碑.
  雷锋在工作岗位上严于律己,默默无闻的为人民服务,一丝不苟的将自己投入工作之中;他在生活中,从不乱花一分钱,节约粮食、水、电,尽量减少国家的开支.他省吃俭用,将剩下来的钱支援农村生产和灾区人民,帮助那困难的人.他还每天扶老人过马路,帮小朋友找妈妈,帮身体有缺陷的人提菜……这些事情,雷锋都当做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
  而踏入新世纪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自己的父母、亲人、邻居、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捐给灾区、不幸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就这样与社会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作为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学校的一名学子,在学校里就要爱护学校的设置,保护学校的环境:在班级里要热爱班集体荣誉.对同学要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包容.对自己的老师、长辈要有礼貌.对自己的父母、亲人要关心、问候.常去敬老院与那些老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我记得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人类社会,被我们创造得如此美妙,你,都看到了吗?瞧,在马路上,时时都有搀扶老人过马路的,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的情景也常常可见,无论是家中,学校还是社区……学雷锋助人为乐的情景时常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每想起雷锋,我便会想起这段话,雷锋早早离我们而去,但我相信,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岗位责任论文(七):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800字
【岗位责任论文】

1
浅品《文化苦旅》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题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2
漂泊
——《文化苦旅》读后感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3
文化苦旅》读后感
在短短的一个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社会实践.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忧心.
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同学们,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4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我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欢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6
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摆上余秋雨的游记散文集《文化苦旅》,细细品位起来.
静中求定,这便是读书的境界.书打开了,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余秋雨,似乎正与我品茗论文.渐渐,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队伍中,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象一个导游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我爱喝茶,尤其是浓茶——碧绿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许会感到苦,但细细噙入,仿佛一股细流淌过,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冲脑门,那舒服惬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到.越咀嚼越有味,读书也是如此.
在这里,我的思想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如钱塘江大潮,细细密密的文字却有席卷一切的磅礴气势.每一个跳跃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组合,平实而感人.
我走过敦皇,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儿,我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是的在这千年文化的积累面前,我又是什么呢?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吗?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的悲哀!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历史,从不给弱者以怜悯.”上海人就是有一种精神,他们要证明他们是强者.“真正的强者,永远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吗?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岗位责任论文(八):

鲁迅的文章应该怎么去阅读

我的“鲁迅话题”
我知道鲁迅是在中学.课本上经常有鲁迅的文章,文 章别具一格,是从内心生发出的,不像其他人的文章有太强 时代政治的气息,因此便对鲁迅的名字极为注意,加之当时 对鲁迅的宣传超出了文学的界限,因此对鲁迅的名字是谁也 不会陌生的,自然我也不例外.当时文革刚结束,课本中仍 不免有相当的文革印记,政治化(政治是一种应该属于中性 的名词,但长年的不正常的政治风格和内容使政治这个名词 在人的印象上变得极为恶劣而极为人所厌恶.政治化的文章 自然就很少有多少文学上的价值了)的文章居大半,真正从 审美的角度编选的课文极为有限,学生学习一般也较为消极 ,因此对有真情的鲁迅的文章,虽然并不大懂,但立刻能直 觉出他的极度不凡,甚至可以如当时政治宣传的那样,无可 置疑地认同鲁迅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于是便在我年轻幼小 的心灵里种下极深的崇敬与狂热爱好的种子了.
鲁迅的文章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文风中有别 具一格的人情与态度,其行文如枯石上的苍松,枝干虬劲, 傲迎风霜,给正需要合适营养的我以巨大的激励与鼓舞.从 鲁迅的文章中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真正的文章,能 够留之久远而不磨刊的.我于是仿照鲁迅的笔调进行文章的 练习,自然成绩并不理想.但我下了一个最笨也是最基本的 功夫,那就是从读鲁迅的单篇文章,到后来收集鲁迅的文章 别集(如《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 《而已集》、《呐喊》、《彷徨》、《坟》、《三闲集》、 《二心集》等)进行阅读,从中去认识鲁迅,以及鲁迅的伟 大.这一过程倾注了我极度的热情和关爱,它的进行从高中 起一直延续到大学才得以完成.
至于对鲁迅全集的购得则在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 后.我的阅读鲁迅的文章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阅读 鲁迅单篇的文章到读鲁迅的众多集子;第二个阶段是从整体 全面的角度阅读鲁迅的文章,这包括阅读鲁迅的三个全集; 第三个阶段是大量阅读有关回忆和研究鲁迅的文章和著作, 并进行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我记得我读鲁迅的第一篇文章是《一件小事》,《一件 小事》在现在看来是一篇很幼稚的记叙文,但在当时却给我 以莫大的对文章的认识,因为这篇文章虽然难免有造作的痕 迹,但情感是朴素的,真实的,从人性的角度给予了下层劳 动人民以同情和尊敬,在普天一色的批判文章的气氛中,这 种风格的作品确实是凤毛麟角.行文劲健、情调苍老的鲁迅 的文章给人的是深刻的思想与深沉的意境,他的对世界和人 类情感的认识会促使任何一个有正常感情的人积极地去面对 世界,有如“直面惨淡的人生”,甚至于“敢于正视淋漓的 鲜血”,这对社会的前进和进步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有时甚 至是一种动力.我因此知道文章应该这样写,而不应该那样 写(有如政治化十分严重的课文),因此在后来的读书以及 工作期间,我写文章便循着自己的感情向前走,从不因为了 发表而改变自己作文的勇气和风格,即使没有人愿意发表我 的作品,我也不会去迎合任何一个我不认同的时势或某一位 编辑.这是得益于鲁迅作品的启蒙的.后来读到更多鲁迅的 文章,对鲁迅的作品及人格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清楚,从而进 入了一个更深沉的境界.鲁迅的文章充塞着骨鲠之气,洋溢 着沸腾的热情,他从灵魂深处唤醒人年轻的激情,使人们义 无反顾地去正面面对这个世界,从而发出即使濒临绝境也不 会阻绝的嚎叫,使这个世界充满一种生猛的声音,给缺乏活 力的懦夫以警醒,从而生长出一个全新的充满生气的世界. 我因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鲁迅的作品及他的本人,并从而热 烈地敬爱着他的文风和他的人格.这直接影响着我进入大学 后的第一个自学的课程即阅读鲁迅的全集.
我阅读鲁迅的第一个全集花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那 是三八年版的二十卷本蔡元培先生等人编辑出版的《鲁迅全 集》,包括鲁迅的译文.第二个全集我在毕业前后继续读完 ,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七十年代的版本,包括鲁迅所有的著 作及书信和日记,但不包括他的译文,有十六卷,花的时间 大约也在一年左右.第三个全集,是陆陆续续地读完的,这 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的版本,十卷本,在大学时期差 不多全部看完了,这是在我的一位同乡家利用周末的时间阅 读的,后来我结婚了,我的丈人家正好也有一套十卷本的全 集,于是我便重新将他捡起来读了一遍;这个本子虽然不全 ,但显得精干,适宜普通的阅读,我较为喜欢它.读了鲁迅 的译文,对鲁迅的认识便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鲁迅思想发 展的线索从译文的阅读中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线索和概念, 不去读鲁迅的译文是无法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的.鲁迅 的思想闪光,在《华盖集》及《续编》中许多短小的格言可 以约略得出概貌,但远远不够,这要从鲁迅的译文中才能看 出源头,看出真正接受和改造、转变的痕迹.如鲁迅对力的 理解,明显的有继承西方思想家的痕迹.至于继承的发展只 有得到比较后才能真正得出有益的结论.这是读过译文之后 ,使我对鲁迅的认识不至于变得那么狭隘.阅读鲁迅研究小 说的著作《中国小说史略》后,我知道了鲁迅的古典文学的 功底之深厚远非一般泛泛的研究者所可比,鲁迅的下笔运转 自如、刻画的入木三分也就自然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释了.无 论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还是一个研究者,如果没有对整个历 史全貌的深刻认识,则他的研究和创作是不可能得到深厚和 博大的评价的.鲁迅如此,古今的文人都不能例外.
除了阅读鲁迅的本文外,对研究鲁迅的著作及论文,以 及记载鲁迅的回忆著作及回忆文章,我都普遍地搜检着看,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因此基本上凡是我能借到的有关鲁迅的著作及文章我都 几乎有所涉猎.我因此发现对于鲁迅的研究都基于一个片面 的事实,那就是对鲁迅思想进行的研究占了极大的比重,并 且都几乎一致地将鲁迅推入一个无法企及的境界,甚至变得 过度不近人情.除了他是一个思想家之外,他甚至变成了一 个圣人,一个无法企及的没有任何瑕疵的圣人.所以对鲁迅 正常的评价就很难下笔.而从鲁迅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的生活 以及他思想发展的轨迹,和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首先作为一 个文体家的事实均似乎有意疏忽,而基本上不去作很好的研 究.而研究思想的文章又过分看重政治的一面,畸轻畸重, 直接地造成了人们对鲁迅的误解.这个误解一直坚持了几十 年.
我对鲁迅的文章有时是机械地背诵,一种十分原始的方 式,如《野草》中的许多篇(《野草·题辞》、《希望》、 《雪》等),大部分集子的题记,以及集中给某些人、某些 著作写的序言(特别是给《淑姿的信》写的序),当然都是 十分滋润、精美、充满深情的文章.用漂亮这个词来描述鲁 迅的文章是不够的,鲁迅的文章不仅有着强烈的激情,同时 贯注于文章中的气韵(包括形式上及精神上)具有着强烈的 沉郁顿挫的美感.我是从朗读中得到这个感受并且大大受益 的.
从形式上,我读了鲁迅的文章之后(当然还有其他大家 的文章和诗词),我知道文章的修辞应该怎样下手,从组词 造句炼字上如何下功夫,因而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词一个字一 个句子,甚至一个音节,都要悉心加以揣摩,找出最适合文 章内容的字词句子.一篇文章都要做到从韵律上,从节奏上 去体会,加意琢磨,做到念起来顺,诵起来有气势,抑扬顿 挫的节律中感到有一股强劲的激情扑面而来,则这篇文章的 功夫也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当然从说明文来说,则明 达是它的要素和条件,气势说又在其外的了.而从内容上, 修辞达其诚这句古训仍具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从鲁迅的 作品中可以得到极好的证明.以上的体会大约只是就散文而 言.
至于小说,则又是别一种境界,我对鲁迅的小说并无多 深的体会,除了如《孤独者》那种绝望的嚎叫外,我的体会 仍限于那种对命运的默味和思考,以及感情喷涌的体验.鲁 迅在小说方面不是十分成功的创造者,虽然它有相当多的篇 幅是不朽的佳作.他的小说作品给人的束缚和局限是在潜移 默化中得到体现的.我的不敢尝试小说的创作便多多少少受 到了鲁迅的影响,到现在想摆脱出来都得花费巨大的精力和 勇气.
机械背诵的好处是能揣摩、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这 给文章的写作将带来较大的收益.至少能模仿着写文章,有 时能写得较好的文章.古代的文人大多循的就是背诵的路径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说:熟能 生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我现在却极力想摆脱鲁迅 文风的影响,因为它的束缚人,不仅是从文章风格上,主要 的是从人的思想上,都给人画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圆圈,如 孙悟空给唐僧画好的圆圈一样,一跳出那个圈子,邪魔就会 乘势而入,使你处处遇到危险,因而常常胆颤心惊.我要跳 出这个圈子;划地为牢,就失去发展的机会,甚至于连希望 也逐渐被销磨了.有几乎五年以上的时间我对鲁迅的作品抱 着不去阅读,甚至连碰都不碰的态度,就是因为要想法摆脱 他的影响.这个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从读鲁迅的作品中 ,我得出一个经验,那就是任哪一个人的作品,你即使熟读 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倘若你只局限于这个人的作品,那么这 只会使你成为一名匠人,绝不会使你成为真正有见识有学问 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想创造出一种新的东西或新的作品,你 就必须兼采众家,取其所长,补自己所短,同时要充分展示 自己的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做到能与大众合流,同 时又能独具己见,而这个“己见”又应是有深度的,有真知 灼见的因素在的.你绝不能成为前人的应声虫,你应成为你 自己.这样,你的文章就会飞扬起来.
我觉得鲁迅最大的好处,是在给中国文坛一个崭新的有 骨气的自我,一种充满新鲜色彩的创造力,一种具有经久生 命力的独特的品质,一种无法模仿的挥斥自如的深沉的文风 .他给了中国文学一个鲜明的榜样,这个榜样的持久性可以 延续到将来的任何一个世纪,那就是在如何做到古典与现代 完美混融的经验上,鲁迅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成果给予了中 国如此的一座巨大的丰碑.这座丰碑是以他的作品作着证明 的.只要有人翻看到他的作品,他就会承认这座丰碑的意义 具有永恒的价值.
鲁迅的创造力不仅表现在文章的表现力上,同时表现在 他对文体的广泛任用上.在现代的中国尚无一人有如此巨大 的创造力.在他的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运用手中 的生花之笔,几乎使一切的材料,一切的文体,都各自回归 它们的原位.他几乎尝试了各样的文体,大而言之,有诗, 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现代意义上的文体都具备了;小 而言之,除记事、议论、说理、抒情的文体外,诸如古典意 义上的序、跋、论、记、铭、诔、书牍等,都使用得十分纯 熟和老到.而他的研究成果则为他的“莫做空头文学家”下 了一个很好的注脚,这指的是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以及进 行的古籍整理如《嵇康集》(校理)、《古小说钩沉》、《 会稽郡故书杂集》等.
《中国小说史略》的写作,给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作了 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判断的准确,体会的深刻,为 其他各种中国小说史研究所不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鲁 迅的功绩有目共睹,至今《中国小说史略》仍是中国小说史 研究的模范和无可替代的原则性的经典.从文体的把握上来 说,著作这一种文体仍是当代许多做研究工作的人所不曾认 识甚至概念十分模糊的.如何将著作与论文等文体分开,是 值得从鲁迅的经验中去得到概念和结论的,只要稍微读一下 鲁迅的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就可以看到这个结论 的价值了.
鲁迅的翻译一直为翻译界所议论,议论的焦点,不在翻 译的内容及质量,而在于翻译的形式,即是用意译还是直译 的方法上.鲁迅是主张硬译的,硬译在大半的意义上可以等 同于直译,鲁迅写过一篇论硬译的文章,其用意是与其曲译 ,不如硬译,硬译尚能保持住原著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 可以保持住原著的气势及内容的直白展现,虽然读起来并不 很顺畅;曲译则不一样,它会损害原著内容的真实,如果加 上译者的故意篡改,则不但不能引进有益的作品和思想,反 而会给读者造成错误的印象,甚至误导读者,走向有害的方 面.所以鲁迅反对曲译,即不负责任的意译.当然在翻译外 国作品及著作中,能做到兼顾内容与形式的完整、原意与译 文的对应,即信达雅的标准,则是完美的翻译了,这是一个 极高的境界,很难达到.在尚无十分完美的方法之前,当然 直译还是较为妥当和牢靠.
鲁迅并不反对能忠实于原著的意译(即形式上舍弃逐字 逐句的对译,而采取不违背原著的内容和思想用自己的话重 新组织词句的翻译),事实上能做到忠实于原著的内容与精 神也就在翻译上达到十分高的境界了.但鲁迅的译作较多的 是采取直译的形式,逐字逐句的翻译,如《苦闷的象征》、 《死魂灵》等的译文就是这样,鲁迅自己说,他自己的翻译 十分苦,有时流着大汗,翻着辞典,一个词一个词地抠着对 译,比自己的写作甚至更加艰苦,更加费力.特别是他在为 他人作着校订时,其费力程度也许要超过自己直接翻译.但 鲁迅并不叫苦,他心甘情愿地做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工作 ,有如普罗米修斯的偷盗天火送予人类一样,并不顾及自己 的是否舒适与安宁.从这上面可以看出鲁迅的人心的博大之 处,人性的崇高之处.
鲁迅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有如堂吉诃德的与风车作 战,鲁迅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历程中与那些鬼蜮般的无人的阵 地做着斗争.在鲁迅战士的角色中,许多人对此持有极大的 异议.无可讳言,鲁迅曾被某些人利用,但是即使如此,鲁 迅也无愧于自己的伟大.鲁迅并不是超人,他也有自己的某 些意气,在极端的憎恶鬼蜮的伎俩中,鲁迅有时甚至无法控 制住自己的极度爱憎之情,因而陷入意气的争执,这给某些 人制造了机会和口实,使争论有时变得失去原来的意义.然 则小瑕大瑜,圣人不免,以一种通达的观点去看待鲁迅的偏 激,则会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鲁迅是战士,不是圣人,不 是道德家,他的任务是铲除邪恶,他不对矫枉过正的行为负 道德上的责任.只要这个邪恶的现象存在,无论对它进行何 种的斗争行为和方式都应被视作合理.因为从被侮辱与被损 害的角度来说,他进行的是正当的防卫.虽然不免有些遗憾 .
知人论世,当观其全面.没有读懂鲁迅的书,就去做鲁 迅的研究,在当代的学术研究界是较为普遍的.在浩如烟海 的鲁迅研究的著作和文章中,真正体会到鲁迅的内心深处的 可说是并不多见.鲁迅严峻的外表下有着如水的温情,如醉 的梦幻,这从《野草》及《朝花夕拾》的书中可以得到证明 .我的热爱鲁迅,是从读了他的充满激情的文章后才开始的 ,后来并不单是为了他的充满激情的文章,而是随着年岁的 加深而对他的境界体会愈加深刻,读了他所有的文章,知道 鲁迅不但有激情外,更主要的是有一颗博大而慈爱的心灵, 至于思想的深刻、脾气的质直、品格的崇高、风骨的峥嵘, 则是附丽于鲁迅心的博大与慈爱深处的极好表现.虽然鲁迅 是一座高山,但也是逐步成长的,对于当代的作者来说,鲁 迅应该是一个可以攀援的目标,因为阅读鲁迅早年的文章完 全可以看得出他是逐步成熟的,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从幼 稚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鲁迅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但鲁 迅的过程是伴着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与不疲倦和懈怠的勤劳 达到的.
鲁迅自己有过一句名言,说,我哪里有天才,我只是将 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学习上而已.是的,鲁迅是用自己 的勤奋作着天才梦想的证明.对照我们这个时代,不带强烈 功利色彩、用十分的勤奋去做有意义的事业的,屈指算来, 又有几个呢?

岗位责任论文(九):

热爱祖国的人有哪些?
最好带上故事!
快些,急用的!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
李瑞环,热爱本职岗位,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 希望对您有帮助!

岗位责任论文(十):

写作素材:新中国成立至今所有有成就的人物
要求人物,(曾经的职务),时间,什么样的成就,其中有什么困难?

【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岗位责任论文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958090/

推荐访问:爱与责任论文 责任督学论文

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考级证书 下一篇:岭南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