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

2018-09-07 保证书 阅读: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共9篇)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一):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现代农业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科技的注入,农业的现代化就会停滞不前.
(3)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个“发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农业的现代化就“化”不起来.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是产品产量低、质量次、经济效益低,那么,就应该问一问装备配置是否科学,生产工艺和技术是否落后,增长方式是否还停留在粗放的形态上,经营理念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否理想.结论可能会不尽人意.也就是说,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生产经营的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功夫,应该下在提高绩效成果上.
(7)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思想是:自给自足.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二):

1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 1 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发展要求同现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弊端之间的矛盾、经济体制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政治体制表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通过改革,使基本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而实现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现阶段的表现形式,是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科技、教育等体制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最根本、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矛盾的特殊性质和具体表现,决定了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对经济体制和其他各种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再不改革,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都讲全了.邓小平在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的科学论断. 2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邓小平正是根据实事求是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正确的总结历史经验, 科学的分析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第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理论 和实践成果,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离开了这一思想路线就不可 能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也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 第一,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和阶段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纠正超越社会发展阶段?quot;左"的思想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 断;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 线的正确认识,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第二,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来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不可能冲破传统体制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就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不会认识到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经济、 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完成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使命;就不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目标. 第三,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战略步骤来看: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 大主题;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 建设的政治保证;分三步走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等,都 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永远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尊重实践,不唯 书,不唯上,只唯实.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马列主义的书本上不可能找出现成 的答案,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别人的 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抄照搬. 第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第三,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借鉴别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并使其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第四,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把中央的决策同本地区、本部 门和本单位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历史使命. 3 为什么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以社会分工和各个生产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为条件的.第二、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因为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以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社会主义并未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经济利益多元化局面依然存在;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市场经济则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第二、我们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但我们不能跨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阶段;要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离不开市场机制.第三、我们可以不重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道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运行,宏观调控以市场为基础,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第一、当代世界经济向国际化、集团化、一体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一种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第二、世界经济实行的主要是市场经济,世界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第三、我们中国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引入市场体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第二、农村经济的繁荣,乡镇企业的突起,经济特区的发展,大量事实说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市场机制作用比较充分的时候,经济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的改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第三、20 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不仅可以搞市场经济,而且应该搞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4 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条件?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①产生两极分化的条件:第一、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使一部分人可以凭借占有的生产资料无偿获取他人劳动的成果,激烈的市场竞争产生的优胜劣汰自发地趋向两极分化.第二、在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法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着许多漏洞和空隙,有些人就会利用这种情况大量侵吞人民的劳动成果,大发不义之财,成为暴发户. ②如何防止: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 5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是什么)?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推进,直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③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④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为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6 为什么说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中首要的基本问题? ①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对 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具体表现为: 第一, 没有把发展生产力始终放在中心地位,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政治革命. 第二,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的关系,而是把外在特征当作社会主义本质. 第三,把苏联模式当成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不能改变. 第四,从理论到实践都说明我们对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理论上的教条、扭曲、误解,实践上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②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结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具体表现为: 第一,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怕走资本主义道路,即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第二,有人担心搞市场经济体制会导向资本主义. 第三,有人担心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会导致两极分化,固守平均主义"大锅饭" 不放,难于激发起经济活力. ③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结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具体表现为: 第一,有人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丢刀子"、"砍旗"等错误观点. 第二,有人认为批判"两个凡是"是"非毛化". 第三,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是"放弃社会主义"等等,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这个两个"搞清楚",这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7 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①"中国发展的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中国发展的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所以发展是核心问题. ②"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人民才能从内心里拥护社会主义,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们相信社会主义,也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③"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实现国家统一.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都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一、中国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在国际事物中有自己的发言权,没有经济实力做后盾是不行的. 第二、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就不会拥护我们,社会主义的根基就会动摇. 第三、中国还有个台湾问题要解决.能否实现大陆与台湾的统一,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的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大陆在制度上优于台湾,如果经济发展程度也超过台湾,实现统一就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归根到底,要实现祖国统一,首先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搞好. ④"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60 年代以后,中国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握住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现在,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8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首先,社会主义改革和过去的革命具有相同的目的和功能.同样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把社会主义改革作为一场新的革命,因为它引起社会变革的范围极其广大.它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整个中国的广大地域. 再次,把社会主义改革作为一场新的革命,还因为它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它不仅是对原有体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而且还会引起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最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9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稳定. 实践证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要始终遵循这个方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10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命题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①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第一,这一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第二,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无不源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自然是这一理论题中应有之义. ②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邓小平理论没有从书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邓小平指出,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大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开拓新的视野,发展新的观念,进入新的境界;第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搞社会主义,要强调具有中国的特色. ③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quot;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式,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幻灯片的题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第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准则. 第二,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建良好稳定的环境. 第三,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制度问题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四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五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六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并维护社会稳定. 四、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题要点:发展的含义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五、材料题: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 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 党的十三大指出:从50 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 (2)分析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 答案要点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决定 的. 首先,我们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搞 社会主义的,因此,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 下已经实现的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其次,我国的现实国情是生产力还非常落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而要 解决这些问题,进入到成熟的社会主义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的;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它的标准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我们花费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 (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首先有助于我们克服过去经常出现的急躁冒进情 绪;其次,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第三,要求我们埋头苦 干,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售平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欧洲等在内的豆丁全球分站,将面向全球各地的文档拥有者和代理商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文档发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三):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

邓小平理论论文
现在,党内外、国内外的人都已晓得邓小平同志在党中央集体领导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掌舵、决策的作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国情,集中了全党和广大人民的意愿和智慧,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问题,其中有一些是重大的新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和对问题的方法就是所说的“邓小平理论”.
一、谈谈邓小平理论精髓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确定,无疑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它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当然,邓小平理论涉及的面很广,知识量也很大,我们不能一一地列举,在此我只想做一简单的概括,以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辅助.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是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确立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的把握时代的变化,对形势做出科学的分析,也就是说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抓住机遇、回应时代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部大国进行革命,必然有许多复杂的问题,这就必须把国内的具体国情同理论相结合,使他们融合,以给我们提出正确的指导方向.实践证明它的正确性,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定,有力的保证和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现代社会中,改革开放正全面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确立有力的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全面的进行.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道路、正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进了新的阶段.
二、谈谈对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党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在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是解放思想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有精辟的解释:我们讲思想解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三中全会以后,他多次强调了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他根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原理以及我国的历史经验,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和特点出发,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他为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进行了巨大努力.第一,他首先抓了思想路线问题.他说:“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估量.第三,他反复论述了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第四,他努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五,他以其远见卓识和革命精神,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第六,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全神贯注的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注意力的集中点.
三、邓小平理论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光辉理论
20世纪是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转变为现实的一个重要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新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崛起,以及社会主义在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出现,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硕果.但是到20世纪下半叶,当时代主题由战争和和平演变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这些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颇和实践的失误,没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是继续前进,还是后退或倒退,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到了马克思者面前. 面对世界性巨变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和理论家的大无谓勇气,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现时代的发展和现时代的特征出发,对落后国家如何建立和建设如何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针对过去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不够清醒,他提出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他从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入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一系列针对性方针、政策,构成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这是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始终贯穿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他认为,丢了老祖宗,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同时又强调不能唯书、唯上,扬教条主义,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邓小平理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既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这也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显著特点.二是反复强调“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灵魂.离开实事求是,不从我国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会走上邪路上去.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纵观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社会建设的曲折经历,改革开放和20年出现的困惑,都是没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没有完全搞清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明确提出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最终归结到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概括.这个新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十分深刻,它既表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特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深化和创新,又纠正了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不全面和不确切的认识,甚至扭曲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从不同视角作过回答,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况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水平总是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叫社会主义等等.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有力地说明,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理论的要求,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四):

改革开放中实行统一战线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
而今日早晨神六飞船的成功的发射升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是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老一辈科技人员的知识已经明显老化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毅然挑起重担,承担起航空航天的开发研究的重任.是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为神州飞船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主动吸收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否认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口号,落实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为知识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航空航天专家才能的发挥.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人民的自信,推动了载人航天工程重大决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根本动力!
毋须讳言,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要靠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任何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必定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15回答时间:2010-5-14 12:31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周进才 | 七级采纳率:15%
擅长领域: 医疗健康 教育/科学 交通出行 重庆 其他社会话题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字是多,不过我家打印机坏了,我手抄了很久啊!
相关内容
2008-7-3 中考历史问题: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300字左右)
2007-5-16 我想写一篇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的文章,有没有哥哥姐姐可以提供点资料... 11
2009-5-14 谈谈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41
2009-1-23 结合实际谈李小龙传奇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2010-6-18 重分悬赏 浅谈对改革开放30年的认识 要有自己的观点. 3
更多关于改革开放中实行统一战线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改革 开放 开放 认识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请问现在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del1回答杭州电话号码057187010411的具体单位.del0回答改革开放中实行统一战线的意义是什么?.del0回答无限极绥中专卖店我想找一下无限极夏春华的电话号码.del0回答25请问武昌印度眼科 现在搬到什么地方(具体街道) 电话号码,及新的名字.del0回答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及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del2回答5请问 谁知道大邱庄所有镀锌厂家的单位名字和电话号码.del0回答濮阳市华龙区民政局安置办电话号码多少.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其他回答 共1条
不以字数取胜.
两个方面即可以让你老师刮目相看.
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对于改革开放也得看得他的不同方面.
好的一方面:当然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教文卫事情的不断进步,总之,中国很多方面都在一步步提高和改善.
坏的一方面是:改革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增强,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距,以及东部和西部的巨大差距,改革带了种种的不公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五):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
1.为什么要发展?2.发展中注意解决什么样的问题?3.联系实际.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既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它是在总结了我党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并且对于知道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邓小平通知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并且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迫切的任务.而且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同样"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们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前提,时代特点和现状决定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国现阶段,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封建主义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影响.
我国东西部的差异仍然比较大,虽然沿海等地区的经济已经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地区生产力还有待开发,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发展,而且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些都迫切的要求我国把经济发展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来对待.而且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市场经济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不良的思想残余,都是需要我们克服的.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缩短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才能在世界上保持应有的地位,才能使社会主义祖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我国近20年来经济以及其迅猛的速度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飞速的提升,不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且还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提高.从我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第四的优异成绩,到上海世博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都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宁波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GDP产值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得到发展,宁波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也充实了,社会治安也不断完善,最近宁波还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这些都是因为宁波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宁波也正因为如此,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了宁波落户就业创业,宁波经济的发展也使宁波成为全国最容易找工作的城市之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从理论上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到所面临的具体国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它还是我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防止和克服"左"或"右"的错误的思想保证.从现实上看,我国现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所以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是硬道理.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事业的基本标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命题.因为中国发展了才能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从今年10月份的"神州五号"成功实现载人航天梦想,到最近中国派出第二批赴刚果(金)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充分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而做出的贡献;只有加快我们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这又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从前总理朱鎔基深情的呼吁"希望海外的华人同胞,国外的学子,以及一切有才能的人才,能回到祖国来!";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强烈,乃至霸权的和强权政治的压力,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注意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总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具有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含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理应把它作为原则而坚持,把它作为旗帜而高举.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六):

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000字

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是在思想,而人的思想的核心便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作为人们思想的总开关,指导支配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世界观(亦称“宇宙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是一种根本的改变.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我们认识世界和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这一思想路线和科学的世界观,做到在实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总结经验,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唯物而辩证地统一起来.正如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得的一切胜利,得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就是一个工厂……,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者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所谓区别就是表现在所指的内涵和范围的不同,世界观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人生观面对的是社会人生的领域,价值观则更进一步,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三者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世界观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揭示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指明社会历史和人的发展方向,为人生目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保证和服务.一个人如果没有从世界观上解决唯物而辩证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很难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对世界观发生作用,或是巩固、完善、促进世界观的发展,或是动摇、破坏、扭曲世界观.例如,现实生活中,有的税务人员由于经不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金钱的引诱,在人生观上受到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最终动摇,背弃了自己原来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误入邪路,跌入深渊,直到自我毁灭,这是反面的例证.如原某省税务局的税务干部张晨光,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先后采取非法截留、销毁完税证存根,“大头小尾”重复开票及收税不开票等手段作案152次,侵吞税款1.7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同时又有许多正面的例证说明,一个人如果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他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努力克服主观性和片面性毛病,做到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七):

说一说,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它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跟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还具有以下两个不同特点:
(一)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水分、阳光和各种养料.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形成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 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显著,可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简要说明如下:
(一)气候 光热、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因为太阳光热是植物物质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植物体的干物质(除去水分的物质)中90—95%是通过光合作用得来的,只有5—10%来自根部吸收的养分.所以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热条件.各地纬度不同,作物的分布也不同.例如柑桔生长于亚热带,苹果生长于暖温带,甘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甜菜则生长于凉爽的中温带.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纬度低,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高纬地区,无霜期短,热量不足,作物生长困难.除热量条件外,作物生长还必须有水分,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水分条件.过干和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气候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农业生产常具有不稳定性.大风、暴雨、冰雹、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也常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二)水源 光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需要灌溉.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雪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反之,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方,农业生产就有很大困难.
(三)地形 世界各地的地形多种多样,直接、间接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例如,许多平原地区地势广阔平坦,土层深厚,不仅易于开垦大片耕地,便于生产操作,而且有利于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丘陵、山地的缓坡也可修筑梯田,种植庄稼,但地块较小,不易集中连片,水利化、机械化也比较困难.但山区发展林业、牧业、副业的条件比较优越.其次,由于海拔不同,使热量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期越短,因此,不同海拔,农作物的品种也不同.
我国山西北部五台山一带,海拔600到900米为河谷盆地,是玉米、高粱、棉花带;900到1200米为谷子、马铃薯、冬麦带;1200到1500米为谷子、马铃薯、莜麦带;1500米到2000米为高寒山区莜麦、马铃薯带;2000米以上则不能种植作物.但在西藏聂拉木县(北纬28°)海拔4700米处的阳坡还种植了青稞.这是因为那里日照强,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处的农业生产.
(四)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各地土壤种类不同,适于生长不同的作物.肥沃的土壤,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方.
此外,各种不同的作物常有不同的害虫破坏其生长,从而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因此,需要采用生物措施或及时施用农药,以消灭害虫.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国家或地方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税收办法,限制或鼓励扩大种植面积,以及提高或压低农产品的价格等做法,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二)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或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这就要求农业提供商品粮及副食品.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这是因为城市人口每日需要大量这类产品,如果生产地距离城市较远,需要长距离运输,非但要增加成本,也容易使产品损耗或腐烂变质.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设备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
(三)市场需要量 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很大.当市场上对一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大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民就会设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者扩大种植面积.反过来,农民就会缩减某种产品的生产.
除去以上因素之外,不同的劳动力条件、各地的生产习惯等都影响着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改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以及科学育种、耕作、施肥方法的普遍使用.
在现代工业支援下,各种现代农业机械逐步代替了人力和畜力.现在,发达国家不仅拥有足够数量的农用拖拉机和动力,而且形成适合各自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从基本机械化发展到全面机械化.农作物的田间作业及农产品的运输、清选、烘干、入库的整个过程都使用机械.农业电气化也有很大发展,除生活用电外,电力还广泛应用于灌溉、脱粒、干燥、贮运、加工、挤奶、剪毛、饲料调剂等多种农牧作业.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也在向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方向发展.
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例如在遗传育种方面,杂交优势的利用,培育矮秆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高产良种,对于增产起了很大作用.美国在30年代,玉米每公顷产量只有1500千克,推广玉米杂交种后,现在平均每公顷玉米产量达6.750多千克.印度60年代推广以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绿色革命”,至1980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化肥成为农业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代替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除草剂,给实行免耕法或少耕法创造了条件,既可节省能源,又可防止水土流失.现代化农业,就是科学化的农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专业化,首先是农业的区域专业化和农场经营的专业化.例如美国逐步形成的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酪带等农业专业化地带,出现了各种专业化的农场,进一步又把生产过程中的许多作业实行专业化,由专门的工业公司、商业公司、运输公司来承担.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农工商联合企业,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重新联系起来,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起了很大作用.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八):

为什么合作需要公平?

俞可平CFP
本报独家专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
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本报记者 王世玲 北京报道
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首度定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发展生产力.在“两会”的答记者问中,温总理再次重申了文章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并且明确指出,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的两大改革任务.
温总理的文章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学者也纷纷从各种角度对温总理的文章进行了解读.本报为此特地采访了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
在影响广泛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发表后,俞可平在日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首次对公平正义内涵、政府和市场边界、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图景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公平正义既是长远价值又是紧迫任务
公正与平等有意义相近的一面,但两者有区别.平等主要是就结果而言,而公正更关注过程和规则.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求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因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而导致两极分化.然而,社会公平的内容绝不只是合理的财富分配,还包括公民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司法等其他内容.
温总理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维护公平正义,讲的就是既要效率,又要公正.
《21世纪》:温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中,首次把实现公平正义和发展生产力,并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中央领导把实现公平正义提到这样高的战略层面,您认为其时代背景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大历史任务之间是什么关系?
俞可平: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历史上,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就是因为它承诺要创造切实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使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更加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因此,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
从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特别强调公平正义.几次中央全会的决议都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胡锦涛同志在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要素时,就把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次温家宝同志更是明确地把维护公平正义视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之一.这表明,公平正义既是我们所追求的长远价值,更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努力实现的紧迫任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发展生产力,我们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然而,按照市场经济的自发逻辑,社会成员的利益迟早会发生分化,公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会拉大,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会不平衡.政府就会面临双重难题:一方面,如果不采取措施,让这种利益分化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就可能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后果,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采取强制手段将大家的收入和财富拉平,回到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绝对平均主义状态.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不能强求利益的绝对均等;另一方面,又必须把社会利益的分化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物质财富极大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家都切实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甜蜜果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利益开始急剧分化.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努力推进公平正义,使利益分配更多地向困难群体和贫困地区倾斜,就会背离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21世纪》:您认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实现公平的路径是什么?
俞可平:简单地说,公平正义就是通常说的公正,是一种道义性价值.公正与平等有意义相近的方面,但两者有区别.平等主要是就结果而言的,而公正更关注过程和规则.即使利益分配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但如果这种差异是基于公正的制度和程序而造成的结果,那么这种差异也符合人们的道义.例如,袁隆平院士和已故的王选院士,对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们可能因此而获得了巨额奖励和收益,即使他们的财富比普通百姓多出许多倍,但没有人会认为不公平,不正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求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因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而导致两极分化.然而,社会公平的内容绝不只是合理的财富分配,还包括公民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司法等其他内容.要全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除了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的经济公平外,还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福利、就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接受法律保护等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
《21世纪》:公正与效率是什么关系,强调公正与强调效率相互矛盾吗?
俞可平:从理论上说,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温总理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维护公平正义,讲的就是既要效率,又要公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避免社会差距悬殊,又防止平均主义倾向.例如在经济公平方面,既要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全体人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政府行为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
实现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责任,包括企业、民间组织和政府机关,但主要责任在政府.如果说市场行为是实现效率的主要手段,那么政府行为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
政府是社会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政府应当提供三个方面的公共品:一是公共政策、二是公共服务、三是公共设施.
《21世纪》:实现公平正义的成败关键是否在于政府?政府应当提供哪些公共品?目前的社会现实当中,有碍公平正义实现的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包括哪些方面?
俞可平:实现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责任,包括企业、民间组织和政府机关,但主要责任在政府.如果说市场行为是实现效率的主要手段,那么政府行为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保障.从政府自身建设来看,其理想目标就是善政,公正始终是善政的一个基本要素.
政府是社会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应当提供三个方面的公共品:一是公共政策、二是公共服务、三是公共设施.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而评价“服务政府”的主要标准就是政府提供上述公共品的数量和质量.政府要积极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品,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基础交通、公共安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
政府是市场产品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的管理者,其自身也同样有质量问题.正像消费者对商品有质量要求一样,公民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也同样应当有质量要求,甚至是更高的要求,政府应当成为优质服务的模范.
我认为,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政府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品数量相对较少,不少公共品的质量不高;“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干部的特权腐败现象还居高不下;政策打架、政令不一、政出多门的现象时有发生;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决策失误过多;决策多变,缺乏必要的连贯性.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政府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也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
《21世纪》:有人说,公平问题通常产生于市场失灵,而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分配不公和市场失灵不是单纯因为强调效率,更多是由于政府权力进入市场所造成的.您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俞可平:我与一些人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市场经济的自然逻辑本身就会产生出社会的公平问题,这是市场的局限性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公平正义,政府需要对利益分配进行强制性干预.例如,维护社会公正所需要的“福利国家”政策,没有政府的强制性干预怎么可能实现?不少伟大的进步思想家反对市场经济,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无知,事实上他们确实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局限性.我们的问题是,在一些情况下,政府管了不该管的事,包括对市场的不适当干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政府没有很好地管应该管的事,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
《21世纪》: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和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一切”的传统有关.在公共服务领域呼吁“政府归位”的背景下,有人担心,政府会重现包办代替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功能.我国现在既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又要同时实现公平正义,两大任务之间应当如何协调和平衡?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俞可平:实现公平正义,需要“政府归位”,但政府“归位”,只是说政府要担负起主要责任,特别是要努力建设服务政府,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社会公共品,但绝不是回到政府包揽一切的“全能主义”状态.现在,企业和民间组织正对社会生活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些作用是政府不可取代的.因此,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政府也应当更多地发挥市场体系和公民社会的作用.
公正与效率从根本上说不应当是矛盾的,因为它们的作用各有侧重,效率的重点作用领域是利益的生产,而公正的重点作用领域是利益的分配.但是,它们的关系正像自由与平等一样,有时确实会发生冲突,这就要看实际情势,需要政治家的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效率问题显然比公平问题更加突出,当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完全正确的.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极大变化,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民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价值
在民主问题上有些人还有不少极端的、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读了温总理的文章后,我想说的还是这句话:民主肯定是个好东西!
《21世纪》:温总理在前述文章以及“两会”上都表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推进两大改革:一是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是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国家领导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这样高的战略层面,您认为传递了什么信息,其时代背景又是什么?
俞可平: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尤其如此.我一直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事业,首先是由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的.如果不结束文化大革命、不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不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就谈不上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当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反过来又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从来都是我们的两大任务,一直在不断推进.温家宝总理只是再次重申了我们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当然,这样明确地强调发展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21世纪》:有人担心,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比较多,这时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搞不好会“乱”,对此您怎么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俞可平:这里确实有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要求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重大改革,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可能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
如何走出这个“两难困境”,大家想了许多办法.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是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特别是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策的制定,政府与公民之间就会确立真正的互信和合作.二是确立“动态稳定”观,将社会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变动中的平衡,而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变;变“以堵为主”的管理方式为“以疏为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家庭和睦、邻里友爱、同事互助,但更需要社会团结、官民合作、上下同心.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要达到这样一种社会和谐的局面,没有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是决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把“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要素之首,温家宝总理如此强调公平正义和发展民主,都是意味深长的.
《21世纪》:实现公平正义,要求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能够公平地参与国家政策和规则的制定.您认为在发展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方面,当前可以从哪些地方着手?
俞可平: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要真正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推行民主法治.如前面所说,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和谐社会时,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放在首位;温家宝同志在文章中和两会的答记者问中,同时提到公平正义与民主法治.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公平正义是对全社会而言的,而且主要靠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不推行民主法治,就难以有公平正义.例如,事关民生的一些公共政策,就应当通过听证会、咨询会、协商座谈等形式,充分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又如,对一些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应当与公民进行合作管理,或者让公民进行自我管理.
《21世纪》:温总理在文章中则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民主政治不是相背离的,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对这一论述,您怎么看?
俞可平:我一直讲,利用那些引人入胜的价值和理论来推行霸权主义,是一些西方政客惯用的伎俩,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惧溺自沉,在这方面我们教训深刻.例如,西方一些政客把人权当作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我们曾经因此而讳言人权,把它当作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
民主问题尤其是这样.一些西方政客搞所谓“民主输出”、“民主推广”,在民主的幌子推行其霸权主义,搞“和平演变”,强迫其他国家的人民接受其政治价值.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国际政治的专制,我们当然要坚决抵制.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讳言民主.正如温总理所言,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就其本义来讲,社会主义不但与民主不可分离,而且应当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汪洋大海,能够而且应当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然包括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即民主与法治的合理成果.
《21世纪》:温总理在文章中说,我们要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样做,就能使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同.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俞可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且政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国外一些人对我国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而且这种误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其他国家的民主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解与认同.但是我认为,我们发展民主的主要目的决不是为了对外宣传,而是因为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1世纪》:温总理还指出: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自由、民主、人权、法治是否是普世价值的问题.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俞可平:马克思主义反对抽象地谈论民主,因为民主有其现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和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但是反对抽象的民主观,不等于不承认民主有其普遍性的一面.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民主也不例外.马克思揭示了民主的阶级性,但他本人也极其明确地说过,“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
在我看来,在民主问题上有些人还有不少极端的、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例如,有些人一提到民主就断定只有西方的模式,倡导民主就是倡导西方的政治价值;而另一些人则相反,一说中国特色的民主,就以为与其他模式的民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有些人将民主与法治对立起来,认为倡导民主就是否定法治;有些人把民主简单地等同于选举,另一些人则以为协商是民主的第一要义.
我在早些年的文章中曾经专门论述过民主的要素.民主的概念在公元前1500年就出现于古希腊,数千年来,从定义上说,其最基本的意义并未发生多少变化,即“人民的统治”或“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是民主概念普遍性的一面.但民主的具体意义、要素和实现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条件下,民主政治首先意味着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和机制,离不开选举、法治、公民的参与、权力的制约.但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民主道路和民主模式,这就是民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21世纪》:说到对民主的理解,您去年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广为流传,网上的绝大多数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评论.例如,有人说您没有注意到民主的局限性,忽视了法治和现实条件等.您怎么看这些反应?
俞可平:我是一名政治学研究者,从获得政治学博士至今已近20年.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当然也不觉得比常人愚笨多少.因专业使然,关于民主,我读过不少书,做过深入思考,也写过不少文章.你提到的那篇文章,只是我关于民主思考的部分反映.我也注意到文章引起的反响,对拙文的少数质疑,我在从前的文章多有论及.如我认为法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素,中国的民主必然有自己的特色,民主不是单纯的选举等等.至于说我的文章“没有注意到民主的局限性”,更毋须我多说.只要看了文章就知道,通篇都在比较民主的优点与不足,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讲民主局限性的.
读了温总理的文章后,我想说的还是这句话:民主肯定是个好东西!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如果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那岂不是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好东西吗?我坚定地相信,中国人民将不可动摇地迈向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明天,中国特色的民主应当而且必将对人类的民主事业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九):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一)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
在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能导致停滞和落后.正如邓小平提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邓小平敏锐观察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所做出的科学论断.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现阶段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上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富分布不均、知识相对贫瘠的国家,所以,对外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重要的发展方针.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然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那时,我们一直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闭关锁国的国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和外界接触,和外界沟通,和外界交流就是对我国的一种侮辱,一种亵渎.后来,又拥有外来的资本主义,大搞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我们却从中得到难以抹灭的教训.直到近代,我们才开始走进社会主义,逐步迈开新步伐,走进新时代,一步一步跨出家门,更新我们的认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一定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地位上能否立足于前列的关键.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平凡,并且照套老式的成果,是必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由此可见科技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的重要.
在许多国家中,英国是一个最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它通过工业革命使本国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时世界的霸主.如今的英国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其主要原因是英国耗费大量的资金用于科学研究,使产品一代又一代的更新,使英国仍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它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要互相与外国交流,共同发展,因此,对外开放必不可少.
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证明了,对外开放是正确的决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为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制定了新格局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0年起,先后在广东的 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陆续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些城市对外的开放使我们取得了大大的经济效益,不仅让我们吸收了外来的管理经验、先进知识、高科技技术,而且,我们还从中吸收外资,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坚强的后盾.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1)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在国际分工愈益发展、世界经济的开放性更趋增强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对闭关自守、坚持对外开放;在国际分工不尽合理、国际经济秩序不尽公正的情况下,我们又要坚持独立自主.在新时期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应该准备“两手”.对外开放,既有合作,又有斗争;既有吸收,又有拒绝.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自力更生为主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性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能靠剥削和掠夺别国,也不能靠西方国家的“恩赐”.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主要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具体国情来看,世界上有一些小国,可能会在一个时期主要依靠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其他援助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这样的“捷径”.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我们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我国自力更生能力越强、国家经济实力规模越大,我们的对外开放就会搞得越好.对外开放也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又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又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3)实行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
(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就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接互补,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相互衔接.
(2)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开放的世界客观上要求各国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关系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是在继续和吸取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4)对外开放可以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知识问题,提高经济建设的效益,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五)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当前要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这是因为: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B、有步骤地改革我国现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为之路;C、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生产力迅速以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是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国力发展最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创新路
(1)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之一,因此,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使自己的思想、观点、措施、政策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实践中创新路.
(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措施,首先,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其次,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再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没有物质文明不是社会主义,同样,只有物质文明而精神空虚,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新举措
入世本身既符合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又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并非权宜之计.无论是回顾中国经济的过去,还是展望未来的发展,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不入世就不入门,不入道,不入时,不入流. 中国入世从加入程序来讲大局已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中国要通过入世真正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全面融入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主流中去,并得以纵横捭阖,应付自如,这是一个长期、渐进、漫长的历史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一蹴而就的.
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政府首先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要实现转变,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意味着政府经济部门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向重监督、重服务.“看得见的手”要缩回,要收敛,要规范,要约束,要留下充分充足的空间让市场和企业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
无论是从近期还是从中长期来看,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从近期看,入世可以加快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化,通过扩大开放来推进改革深化;中长期看,入世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按比较优势重造分工格局,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创新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还可以逐步确立以理性思维为主体的人文价值体系.入世后政府和企业面临的将是挑战性的机遇,不具挑战性的机遇是不存在的,等待你准备好的机遇是没有的.因此,与其空谈入世的利与弊,不如好好分析一下我们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挑战性机遇.
入世是我国双边关系的最积极、最具建设性的因素.入世可以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取向改革,通过政策、立法的透明性、统一性和可预见性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实现与全球化发展和合作的对接,使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一个对外开放的中国,决不能老是袖手旁观地看着他人制定规则而自己只能被动适应;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决不能再失去有保证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权利;一个依赖现代科技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决不能再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综合各发面,可以了解,对外开放在我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知识发展等等全方位的综合提高.不仅加大我们的发展步伐,并且,也给了我们一个长期的目标,或者说是前进的指明灯.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所以,未来对外开放对于我们来说,不可或缺.

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保证。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866640/

推荐访问: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保证书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江西继续教育 下一篇:2018暑假安全知识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