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2017-04-20 各类报告 阅读:

【篇一】:建筑构造实习报告

建筑构造认识

实习报告

姓名: 卢晓涵

班级: 城市规划111班

专业: 城市规划

指导老师:何璐珂

提交时间:2012.12.29

参观了南华大学内各栋教学楼,结合已学有关建筑构造知识,对公共建筑的各细部构造有较深的了解,包括楼梯、变形缝和屋顶结构等的常规做法。

一、楼梯部分

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栏杆扶手组成。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 如右图,是我校第六教学楼的半悬挑墙承式楼梯,也是平行双跑楼梯。而一般楼梯可按照组合形式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交叉双跑楼梯、剪刀梯、弧形楼梯等等。我们可以在其平台下方清楚的看到平台梁的存在,而竖立在梯井位置的承重墙与平台梁一起支撑这楼梯。

二、变形缝部分

变形缝是为了防止因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导致破坏,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物断开,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且预留的缝隙能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设置的构造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

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

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

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

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如右上图,是六教“U”形建筑的直边部分,因为室内外温差的原因可能导致建筑构件变形,所以设置伸缩缝。而为了美观跟防

止雨水侵入,在外部包裹了一层铝合金。而右下图则为老二教的多年以前的变形缝,外铺木条,如今看来已经被岁月腐蚀的不成样子了。建筑变形缝装置由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橡胶嵌条及各种专用胶条等组成。 如果在建筑变形缝装置里配置止水带、阻火带和保温带,

还可以使变形缝装置满足防

水、防火、保温等设计要求。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因

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

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因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引起房屋破坏而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如左图,是六教“U”形建筑中间的沉降缝,这种大体积的建筑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很容易造成墙体破损。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左右两侧的建筑有高差,所以在变形缝上面也设置了相对应的踏步。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

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

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

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概括起来,一种是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另种是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和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其里面的钢筋以及材料产生腐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其产生。 上图是户外楼梯与平台的变形缝,这也是伸缩缝,为了防止梯段和平台的胀缩

变形设置的。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一”。沉降缝需要断开基础,而伸缩缝则不需要。

三、屋顶排水及防水部分

屋顶为建筑物最上层外围护结构。主要抵御自然界风、雨、雪、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的影响和预防火灾,使建筑空间具备良好的

使用环境。故要解决好防水、保温、隔热等基本功能要求。而其中防

自身重量和屋顶上部的各种活支撑作用。应有足够

的强度、刚度和整体其结构安全和防止结构变形造成防水层破裂、渗漏。从屋面防水构造看,可分为柔性防水屋面、刚性防

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瓦类防水屋面。 右图是我校二教的房顶的防水结构。属于柔性防水,是利用防水卷材和粘结剂结合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来防水,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适应变形能力。防水卷材铺贴是应采用搭接方法,一般由檐口到屋

脊一层一层向上铺设。多层浦发的上下卷材层的接缝应错开。刚性防

防水层。主要优点是施工方便,节约材料,较为便于维修。但因其材

【篇二】: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1)能正确应用结构设计的方法、原理进行现浇楼盖的设计 (2)能正确绘制板、梁的结构施工图 (3)能熟练识、读框架施工图

(一)

(二)、实训内容

1、楼盖结构的形式

2、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 (1)结构平面布置。

(2)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弹性计算,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3)截面计算和配筋构造:板、次梁、主梁。 (4)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3、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征、弹性和塑性计算方法。 4、楼梯和雨蓬的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要求 5、框架的结构施工图内容 (三)、实训成果

1、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5.4m,次梁的跨度为4.5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1.8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h

11800l45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4040

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1

3

12

11

~)L(250~375)mm,取h300mm 1812

则b(~)h(100~150)mm,取b150mm。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1

3

12

11

~)L(386~675)mm,h600mm,148

则h(~)h(200~300)mm,取b250mm。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30mm厚水磨石面层 0.6510.65kN/m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12.0kN/m 15mm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10.255kN/m 恒载: gk2.905kN/m

活载: qk2.512.5kN/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小于

4.0kN/m,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1.4。

板的设计值总值: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gq(1.22.9051.42.5)6.986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gq(1.352.9051.40.72.5)6.372kN/m

所以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较大,板的内力计算取gq6.986kN/m

2、板的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150mm3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 边跨: l01lnh180075120

12

80a

1645ln1665mm, 22

取l011645mm (a120mm)

中跨: l02ln1800150165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

q+g=6.986kN/m板的计算简图

3、弯矩设计值计算: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 ,

M1

11

(g+q)l012=6.9861.6452=1.72kNm 111111

MB(gq)l0226.9861.6521.73kNm

1111

11

M2M3(gq)l0226.9861.6521.19kNm

161611

Mc(gq)l0226.9861.6521.36kNm

1414

由题知:b1000mm,设as20mm,则h0has802060mm,

【篇三】:建筑结构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结构实训心得

通过本次实训,我收获颇丰,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提高了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对

于实训内容我有如下见解与发现。 对于框架结构的内力目前多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进行分析和计算,但是目前有的工程

设计人员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而缺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致使在一

些图纸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为以后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1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

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

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梁、柱的适宜配筋率 框架梁的配筋在设计中应掌握“适中”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其配筋率宜取0.4%~1.5%框

架柱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宜取1%~3%。另外当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大于

2%时,其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mm。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2002》所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另外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注意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与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的区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梁

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只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而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中梁的最小配筋率除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外,还和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设计值与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有关,所以在设计中应依据规范来确定梁的最小配筋。 3框架柱配筋的调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时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但是实际工程中均不会按此配

筋。因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转剪力最大,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

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对

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 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

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 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角柱、边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会产生偏心受拉时,其柱内纵筋总截面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大25%。

(2)框架柱的配筋可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1.4倍,边柱1.3倍,中柱1.2倍。

(3)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 另外多层框架电算时常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和垂

直尺寸较大以及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或地基土质不均匀时,可以适当放大框架柱的配筋,且宜

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基础梁,其配筋不宜按构造设置,应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 4框架梁裂缝宽度、斜截面配筋调整 在满足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仍需在计算配筋后进行梁的裂缝宽度的验算

和满足梁端斜截面“强剪弱弯”条件下的梁端配筋调整。

4.1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和调整的办法 框架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往往被工程设计人员忽视,对此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影响裂缝宽

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二是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由于混凝土

等级与钢筋的级别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高等级对减

小梁的裂缝宽度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加大梁的配筋率或增大梁的截面尺寸的方法来

减小梁的裂缝宽度。另外需注意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结构建模中的荷载输入时,一定

要将恒、活载数值分开输入,以便进行内力组合和裂缝宽度的计算,不要贪图省事而将恒、

活载合并输入,以防止梁、柱内力计算错误,致使所绘制的施工图不能使用。

4.2梁端斜截面的配筋调整 框架结构设计中,宜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的梁端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规范要求,即

“强剪弱弯”。在具体设计和梁配筋调整时,可采用以下方法:①不放大梁端负弯矩钢筋而加

大梁的跨中受力钢筋(一般放大1.1~1.3倍);②梁端箍筋的直径可增加2mm;③支座处尽量

不设置弯起钢筋,宜利用箍筋承受支座剪力。

4.3在电算中合理、准确运用弯矩的调幅 规范规定只有在竖向力作用下梁端弯矩可调幅,水平力作用下梁端弯矩不允许调幅,因

此在计算时必须先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后,再将水平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叠加。

在此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梁端的固定弯矩调幅后,再进行力矩分配;二是将由力矩分配

法算得的梁端负弯矩直接乘以调幅系数。 5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在框架结构中不允许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楼、电梯间、局部突出屋顶的房间,

均不得采用砖墙承重。因为框架结构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而砖混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为

了使结构的变形相互协调,不应采用不同结构混合受力。

(2)加强短柱的构造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顶棚可能要吊顶或其它装修,甲方为了节

约开支,往往要求柱间填充墙不到顶或者是在墙上任意开门窗洞口,这样往往会造成短柱。

由于短柱刚度大,吸收地震作用使其受剪,当混凝土抗剪强度不足时,则产生交叉裂缝及脆

性错断,从而引起建筑物或构筑物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683615/

推荐访问:建筑施工实训报告 建筑工程实训报告

各类报告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社局科员述职报告 下一篇:地产公司实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