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2016-09-27 论文 阅读: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一)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文献综述.doc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 年 月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危机来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到了商业银行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以及重点防范。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商业银行体系正常健康的运行,促使整个金融机构有序顺畅的运转,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存在不足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也给我国的相应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对维持银行持续经营与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 风险 策略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Liquidity Risk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has also brought to the impact of the respec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 its effective risk prevention and supervision of banks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analyze the problem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Strategy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后来引发的全球流动性危机,深刻地暴露出全球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缺失。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金融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管理处于摸索探究时期。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与影响因素的测定将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提供参考,有利于商业银行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测,加强相关的防范与控制措施。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随着世界各种金融风暴的迭起,流动性风险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是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长期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有所改观,在保证了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的前提下,流动性能力有所提高,但我们也要从危机中警示到加强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性。

一、国外研究文献 世界经济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动荡起伏,相继出现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在经历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之后,在2000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出现了暴跌,自此,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先是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紧接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公司也纷纷申请破产。经济危机已在全球范围蔓延。作为金融机构核心的商业银行,在此次经济危机也受到了重大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日趋严重。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国外学者对此都提出过各自的观点。

Deming Wu(2014)在《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Basel III liquidity risk measures》中分别对流动性缺口法、资金结构法、流动性指标法三种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进行了介绍,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缺口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预期的企业季度利润、本国货币供应量的最新增长率、银行所服务经济实体的预期发展、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银行所服务的经济实体个人收入状况预期发展、零售额的预期增长、货币市场存款的预期收益等①。【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Erisk taking(2014)等人在《and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中提倡将银行分解成孤立的类似于财务公司和互助基金的贷款和存款吸①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Basel III liquidity risk measures,Deming Wu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14- 爱思唯尔期刊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收业务,提出了“有限范围银行”的概念,认为拥有单项业务的有限范围银行不会出现流动性负债和非流动资产并存的局面,从而可以在根本上消除银行挤兑出现的可能性①。

Junrui Zhang (2014)《What pre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noninterest activities i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perspe》中证明确保银行稳定性和避免危机的监管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存款保险体系,认为存款保险基金可能确实消除了危机,假设其规模足够大,但是存款保险是有成本的,其最多只能导致次优配置的实现。同时,也分析了金融中介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证明银行债务就是一种可以保护信息不对称下不知情投资者的流动证券②。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Yanqing Jiang Journal(2014)《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fter accession to the WTO: from an efficiency perspecti》中提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教差,从而导致有效的流动性日常监控制度的缺乏,对商业银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无法做到综合分析和预测,难以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风险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③。

LI Hongxia (2014)《The Synthetic Efficiency Measures of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with Bad Loans and Reserve》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说明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处理的选择问题上,如果目标是要保持流动性就应先处理非流动性资产,如果目标是交易成本最小化就应先处理流动性资产④。

二、国内背景及动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云龙(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中提出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可能来自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流动性风险内控体系的不完善则① Erisk taki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QiZhang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2014- 爱思唯尔期刊

② What pre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noninterest activities i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perspe,Junrui Zhang Applied Economics 2014-21 Taylor & Francis期刊 ③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fter accession to the WTO: from an efficiency perspecti,Yanqing Jiang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14-3 Taylor & Francis期刊

④ The Synthetic Efficiency Measures of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with Bad Loans and Reserve ,LI Hongx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Management 2014-2 CSCanada期刊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二)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 年 月【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三)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定稿论文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彼得S.罗斯所写作的一书《商业银行管理》,书中把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定义为:当银行需要资金的时候,并且它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而且成本的预算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则此时银行被认为具有“流动性”。这表明,一个银行保持流动性所需要的资本,或者保持使用资金的适量度,或通过借款和发行债券的方法能够迅速筹集资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实现资产变现所需要的成本,而且资产变现所需要的成本和银行的流动性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相对应的银行的流动性更强。另一方面是银行资产的变现率,资产的变现速度与银行的流动性是成正比变化的,即银行若可以更快的实现资产变现,那么银行的流动性自然也就高了。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以合理的成本无法获得及时充足的资金的时候,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和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并满足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影响了银行正常业务的进行,这种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业务中所面临的主要的风险之一。我们知道,银行的借款主要是短期的和银行所贷出去的资金主要是长期的,这种经营特点使其自然容易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并且银行各业务可能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深度开发更加增加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一、 商业银行为什么必须保持流动性

(一)商业银行资金筹集渠道的不稳定性

商业银行的资金筹集渠道主要是存款和借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必须能够在任何时间满足客户的取款需要,并且对于借款则必须按照合同时间按时偿还。资金筹集渠道来源的不稳定性,使得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合理流动性,在特定时候,银行也通过出售资产来满足客户的存款需要和银行偿还贷款的资金需要。

(二)商业银行资金运动的无条理性

银行不断满足客户的存款和取款要求,以“稳定平衡”形式的形成资金余额,这部分资金余额用作投资和放款。这部分稳定余额是难以确定的。

由于存款的存放和存款的提取主要依赖于客户或存款人的自己个人的想法,因此银行是处于非主动地位的。另一方面,银行在资产业务中,不断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又不断地收回本金和利息,形成一定的“占用余额”。 由于客户的贷款需求难以预测,有些贷款和投资不能及时收回,因此贷款和投资形成的“占用余额”也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可见,银行资金运动的特点,既 表现为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又表现为资金应用的不确定性。为了应付资金净流出大于资金净流入的需要,即资金净额的需要,要求银行必须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合理流动性。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要求具有刚性

银行作为以信用为主要特征的信用企业之一,能否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客户的存款调用,是衡量银行信誉保持公信力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银行实现稳定运营的重要关键。企业也不是例外,也就是说企业也同样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即企业无法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偿还货款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债权人的谈判协商重新确立还款时间,即企业可以争取到一定的宽限时间。但是银行和企业完全不一致的,一旦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不能立即满足客户的需求,可能会导银行经营的中断,引起企业公民的恐慌,争相去银行变现,到那时问题将十分严峻,引起的后果无法设想。。可见,流动性的保持的重要程度对于银行来说比普通企业要重要的多。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工具受到限制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其面临限制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的运行在宏观这个大角度层面而产生的限制因素,即无法提供防止流动性风险的工具,并且也没有为防止流动性风险工具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因素。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晚而且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从市场规模发展大小看,我国货币市场规模较小,远不及发达国家,从市场交易量大小来看,我国货币市场参与者主体缺乏,,而且由于二级市场一定程度的缺席,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银行资产变现的能力和银行取得负债能力,从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和运用产生影响,即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具有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国家信用作为最后的依靠,一方面通过对我国银行发展的比较,使我国的居民个人和家庭认为在我国银行是不会倒闭破产的,是与外国银行的发展是不同的,不存在破产现象。另一方面,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对资产经营使用上不够谨慎,流动性风险管理一直都没有普遍成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自觉行为之一,缺乏认同感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危机意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直都依靠国家政策强制的规定这种外部因素带动,缺乏银行主动的管理意识。也就是说,我国的居民认为银行是国家的,国家只要存在,银行也会一直存在,即使银行存在风险,无论是国家还是中央银行都会出来拯救商业银行。也正是这种对国家和银行之间关系的错误定位,使得我国的居民愿意把钱存入银行,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被低估,被低估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防范只是被动地依靠中央银行颁布的指标监管。这种风险管理的主体错位和过度依赖国家信用导致银行在自我管理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淡化了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的意识和管理。

(三)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控和预警体系,总体监管水平缺乏系统性

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这两个定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理论与商业银行的技术体系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并且结合内部和外部环境双方面考虑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于微观管理工具中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分析。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指中央银行实施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要求,从而监管商业银行,特别是对银行日常业务的管理约束,比如像存款率和资本率的保持水平,是宏观管理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前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银行自身情况出发的风险管理方法。事实上,例如,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比率等一系列静态指标只反映商业银行在给定时间的流动性状况,属于控制中的事后控制,缺乏预见性和及时性指导,即在一系列行为发生后通过计算所得的指标,缺乏主动性,使银行在控制方面处于被动地位,也就是说不能及时的掌握银行流动性的供给需求和缺口的变化。在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流动性风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随着时间以及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简单的以某个时间上的静态指标是在无法全面有效地完全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因此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强调的是事先预测,而不是事后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反馈的持续有效的、系统的、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四)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还未建立起较为科学和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来应对流动性风险,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过于简单化。这主要表现在:

1.我们国家所采取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主要依靠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窗口申请再贴现为主,即通过贴现率进行现金对付以满足流动性需要,还通过利用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和利用银行自身所拥有的存款储备来应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要,缺乏一个整体地、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方面。

2.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缺乏关注导致相关人才和专业人才内部的缺乏,从而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地开展流动性风险的彻底管理。

3.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像类似于这种专门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

4.在商业银行总行颁布发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在应用到具体各地方支行时,一方面由于当地经营者的经营策略重点不一致导致银行总行管理人员制定的策略得不到有效实行,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复杂的环境,也使地方银行不能很好的贯彻实施办法,从而不能真正解决各分支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的问题。

5.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中是缺乏有效地事前预警,事中风险处理和事后的最大程度风险弥补体系,即风险管理机制没有形成系统性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原因分析

(一)由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所致

1.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主动进行负债管理的能力。不能够积极地去寻求创新的负责管理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对来自民间企业居民个人的存款,央行投资拨发的存款,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金融债券所获得的资本、以及从国际货币市场所借来的资本金。由于我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博士论文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430858/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不同折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论文 下一篇: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