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2016-08-23 论文 阅读: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一)
毕业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摘要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心理护理提供对产

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目的 总结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分析病因,通过心理护理来治疗,心

理因素包括有个性特征,心理退化现象,成长的经历及防御方式;结果 相应的对策主要考虑为加强

整个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抑郁治疗。结论 最后得出家庭、社会及自身需

从多个方面引起重视,提供连续、动态、系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顺利和

健康的度过妊娠这一复杂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抑郁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目录

前言

1 临床表现

1. 1 核心症状

1.1.1 情绪低落

1.1.2 兴趣缺乏

1.1.3乐趣丧失

1.2 心理症状群

1.2.1 焦虑

1.2.2 自卑观念明显

1.2.3 认知症状

1.2.4多疑敏感

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1.3躯体症状群

1.3.1 睡眠紊乱

1.3.2 食欲紊乱

1.3.3 精力下降

1.3.4 昼重夜轻

1.4导致产后抑郁的有关因素

1.4.1生物方面的病因

1.4.2遗传

1.4.3心理因素

1.4.4 身体因素

1.4.5 社会因素

1.4.6 家庭因素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 睡眠护理

2.1.2 饮食护理

2.1.3 安全护理 v

2.2 心理护理

2.2.1倾听

2.2.2 倾诉

2.2.3家庭干预

3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致谢

前言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多方面。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的抑郁发作,在症状学方面与非产后抑郁症无明显差别,病人情绪不稳,并常有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和哭泣。

故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笔者对所研究的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

1.1核心症状

睡眠障碍、压抑哭泣、悲观、食欲减退、头痛、易疲劳、易于责备自己、无原则地担心、不能妥善有效地处理事情、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有自残自伤倾向。总体上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部分病例可以自行缓解,但其造成的损害及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社会功能受损及消极悲观厌世的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妇产褥期的身体康复,会影响到产妇履行母亲的职责,间接地影响到对婴儿的哺乳及婴儿情感等身心的发育等,甚至整个家庭功能和气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1.1情绪低落

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兴趣缺乏

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1.1.3乐趣丧失

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1.2心理症状群

1.2.1焦虑

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经常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1]

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2.2自卑观念明显

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3认知症状

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

1.2.4多疑敏感

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

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

1.3躯体症状群

1.3.1睡眠紊乱【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早醒后,病人即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1.3.2食欲紊乱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1.3.3精力下降

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1.3.4昼重夜轻

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1.4导致产后抑郁的有关因素

1.4.1生物方面的病因

内分泌: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研究显示,产后第1天,游离雌三醇的水平比产前急剧下降,产后第2—3天忧郁产妇雌三醇的水平比非忧郁产妇高,雌二醇没有明显的改变。Nott等对27名孕妇进行激素监测,时间从产前3—5周至产后5—10周,其时进行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孕激素下降幅度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也有研究显示,产后抑郁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明显关系,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忧郁的产妇血清中游离的三碘甲状腺素(FT3)比正常的低。当然,有关激素与产后忧郁、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1.4.2遗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1.4.3心理因素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9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分娩时的疼痛,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儿是否安全,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能否被家人接受等担忧。另外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的角色不适应,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要从头学起,对产妇造成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

1.4.4 身体因素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滞产、难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躯体: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1.4.5 社会因素

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忧心忡忡,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 。

1.4.6 家庭因素

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 ,此时的产妇非常在乎家人特别是丈夫的关心与帮助,如产后家属的冷漠,家庭的不和睦,家庭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低劣,家庭对婴儿性别的期盼等都是产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睡眠护理

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1.2饮食护理

[2]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

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2.1.3安全护理

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2.2心理护理

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从中医角度而言,心理护理乃情志调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七情不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二)
产后抑郁护理总结论文

关于产后抑郁护理的总结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3-0364-01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

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悲伤、沮丧、哭泣、孤独、焦虑、自责自罪、处事能力下降、不能履行母亲职责、对生活缺乏信心等。产妇情绪的改变对孕产妇及产妇分娩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影响婴儿发育的一个危险因素。产后抑郁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报道为5.45%-17%,北京地区为10.6%,虽然国内报道水平低于国外,但依然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3%-5%),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虽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等方法疗效尚可,但缺乏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现将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表现及近年来临床护理的观点总结如下。

1 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

1.1 生理因素: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 尤其在产24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体内激素水平的在短期内的急剧改变是产后抑郁发病的主要原因。孕期体内雌激素逐渐升高,孕晚期达最高值(是月经周期最高值的50倍)。分娩后, 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 从而引起相应的抑郁情绪和行为改变。

1.2 心理因素:平素性情好强、固执、敏感,分娩前后心理准备不足,或求子得女,求女得子而造成的心理落差,婴儿身体孱弱都可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三)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200例孕妇, 依据是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健康教育组, 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孕期焦虑评分、孕期抑郁评分、产后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组孕妇孕期焦虑评分(59.5±3.6)分、孕期抑郁评分(63.4±3.1)分、产后抑郁评分(62.0±3.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4.2±3.5)、(58.8±2.9)、(57.1±2.9)分(P<0.05)。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 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孕期;焦虑;抑郁;产后抑郁;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8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n anxiety,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regnant women were divided by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control group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guidance during pregnanc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scor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both groups. Resul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 had score of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as (59.5±3.6) points, score of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s (63.4±3.1) points, and scor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s (62.0±3.3) points,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54.2±3.5), (58.8±2.9) and (57.1±2.9) 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anxiety,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long with mater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regnancy; Anxiety; Depressi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fluence
  孕妇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 机体各类激素水平有一定的波动变化, 加上自身角色的变化, 孕妇很容易在孕期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1, 2]。本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孕妇,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是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健康教育组, 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 平均年龄(28.5±3.8)岁, 体重51.4~86.5 kg, 平均体重(73.8±7.8)kg, 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40.7±1.4)周, 心理健康教育组年龄25~37岁, 平均年龄(29.2±3.6)岁, 体重52.1~85.9 kg, 平均体重(73.6±7.5)kg, 孕周39~41周, 平均孕周(40.9±1.5)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①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向孕妇宣讲母婴心理健康常识, 鼓励孕妇正确的对怀孕、分娩建立正确的认识, 积极的做好家庭角色的转变[3, 4]。②利用讲座向患者讲解适度的运动更加有利于正常分娩。帮助孕妇建立适当的、安全的有氧运动, 并且配合孕妇喜欢的胎教音乐, 可以帮助孕妇在心理上得到放松。根据孕妇的耐力调整有氧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③通过讲座向孕妇讲解, 合理的、可口的饮食也是调动孕妇积极性和调整良好心态的一种方法, 在保证合理微量元素摄入的前提下, 为孕妇制定适宜个人胃口的饮食, 也可以减少孕妇不良的心理情绪的发生率。④产后需要医务人员给予心理疏导, 改善产后对于不良心理情绪的认知水平, 帮助产妇建立自信心, 减少因不良情绪造成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孕期焦虑评分、孕期抑郁评分、产后抑郁评分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组孕妇孕期焦虑评分、孕期抑郁评分、产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孕产妇在孕期的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不仅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同时也可能对婴幼儿的发育、认知、行为和情感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孕妇可能在产前因身体内激素的变化, 在情绪上有一定的波动, 对新生儿的不确定、对分娩过程的不确定、对产后角色变化的不确定, 从而出现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调动孕妇家庭成员给予孕妇心理支持, 尤其是孕妇的丈夫, 告知其支持是帮助孕妇度过围生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 影响孕产妇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因素较为复杂, 主要归纳有几个方面, 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产妇的个人的心理变化和新生儿健康问题。其中家庭因素主要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对于产妇心理造成影响[5, 6]。社会因素多是集中在产妇对于怀孕、分娩后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感觉社会支持度明显降低, 自身的社会关注度有所变化。产妇的个人的心理变化主要和初次分娩、产前检查异常变化或者对于结果的过度担忧、分娩时不良事件、新生儿性别的追求和产后家庭环境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孕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提高孕妇孕期心理保健质量, 减少不良诱因对于心理情绪的影响。积极的宣传孕期的心理保健知识和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尤其是妊娠、分娩知识的讲解, 让孕产妇对于妊娠、分娩有足够的正确认识, 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 积极寻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 并根据得出的结果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以及临床指导, 对于改善产妇预后以及减少对家庭、夫妻感情以及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 冯亚玲, 胡玲卿, 等. 围孕期妇女心理焦虑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研究, 2014, 28 (34):4262-4263.
  [2] 张雪群, 张群开, 钟秀萍. 孕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状态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35):43-44.
  [3] 李贤芬, 苗云, 陈稀. 孕期焦虑与抑郁情绪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齐鲁医学杂志, 2010, 25(3):228-231.
  [4] 刘哲奕. 孕期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焦虑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 (7):503-505.
  [5] 顾春怡, 张铮, 朱新丽, 等.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6):407-408.
  [6] 武晓丹, 顾春怡, 张铮, 等. 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7):581-584.
  [收稿日期:2016-02-01]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四)
认知行为治疗对孕期口腔保健及焦虑的有关研究

  【摘要】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治疗在孕期口腔保健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此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该组不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采用孕期口腔疾病的发展结果对照表对2组孕期焦虑和口腔保健进行评估。结果 孕36-37周时观察组孕期口腔疾病控制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孕期口腔疾病发生,运用认知行为效法配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治疗。

  【关键词】 孕期;口腔保健;认知行为疗法;疼痛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9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孕妇在孕期内的各项保健越来越重视,口腔保健这个不断被人们接受并重视的学科,也成为孕妇保健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怀孕分娩是孕产妇一次重大的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应急过程,尤其是初次怀孕的孕妇,极易出现复杂的精神,心理和躯体变化,但是由于怀孕后身体激素和多项指标发生变化,反而容易出现一些病理性的变化,在口腔疾病的表现就尤为突出。其中,妊娠期牙龈炎和智齿冠周炎的发病率最高。首先的变现出的症状就是疼痛,出血,直接导致孕妇饮食受限,精神焦虑,烦躁不安,对胎儿和自身产生不良的影响[1]。因此有效预防此现象的发生,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行为疗法[2]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文着重孕期口腔疾病方面的保健结合行为认知疗法对160名孕妇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此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4±2.4)岁,孕周16-24周。初产妇57名,经产妇23名。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该组不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4.7±2.3)岁,孕周16-24周。初产妇61名,经产妇19名。2组孕妇年龄,孕周,人工流产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孕妇常规孕期口腔保健记录。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孕期口腔保健记录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措施:由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及沟通能力强的口腔医师进行孕期口腔保健及行为认知治疗。每两周进行一次口腔保健检查,同时观察组的孕妇进行60min/次的行为认知治疗。由医师-孕妇一对一形式围绕每次主题展开,医师记录每次孕妇口腔保健检查的各项指标结果,结束后由孕妇填写反馈表。内容:口腔专科检查,包括牙体及牙周的检查,每次的检查结果记录在专业的口腔牙体及牙周的检查表。行为认知疗法包括每次一个口腔疾病主题,从病因,疾病表现,如何预防,治疗处理,及预后情况反复详细的向孕妇解释,并耐心回答孕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旨在消除孕妇的恐惧心理,以及教会她们遇到口腔疾病时正确的态度和解决方法。
  1.3 评定标准 孕期口腔健康评估。采用孕期口腔检查结果对照,将2组孕妇在入组前和孕36周时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包括牙体疾病:龋洞个数;牙周疾病:FI(根分叉),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深度),GR(牙龈指数)的转归。结果分为好转(各项指标数值均正常或较初始值降低),维持(指标数值较初始值无改变)及恶化(指标数值较初始值升高)。
  1.4 数据处理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口腔健康检查结果百分比。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口腔健康检查结果转归对照情况 见表1。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下一代的优生优育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孕前,孕期以及产后的保健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常规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往往忽视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和妊娠结局的重要作用。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而孕妇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加之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一些孕期反应(如呕吐)的出现,孕期出现口腔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最为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牙龈出血,牙床肿胀[4]。这些变化又会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传递素的波动,更易发生抑郁和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在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是一种短期心理治疗方法。本研究就是将孕期口腔问题的保健解决和认知重建结合起来,对孕妇进行保健治疗和心理辅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疾病的好转率87.5%远远大于对照组的47.4%;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口腔保健对孕期妇女的口腔问题的干预明显优于单一的保健治疗。此外认知疗法可以重建和提高孕产妇良好的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或降低孕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新民,张敏,万兰,等.3129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180.
  [2] 李莉芳,高瞻.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13-4314.
  [3] Deborah R,Brian P,Richard G.认知行为疗法.李毅飞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4] 白雪.孕妇的口腔表现和保健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65.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五)
产后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对产后心理障碍临床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将总结出有效的临床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 利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选取的408例产妇进行全面、细致的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问卷调查。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有13例产妇患有产后心理障碍,即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9%。包括4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主要在精神科和妇产科的专业治疗下获得康复)和9例中轻度产后抑郁症患者(他们康复依靠的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情绪和心理的沟通和指导)。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产妇心理反应的基础上,对她们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的措施,不但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各类与生育相关的精神及心理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心理障碍;临床;护理
  就产后心理障碍而言,它指的是产妇在产褥期的时候经常发生的一种抑郁症状(产褥期抑郁症)。作为初产妇和孕晚期产妇来说,她们在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恐惧感。并且伴随着分娩期的逐渐临近,这种恐惧感也会日益膨胀,使得身心障碍的发生率直线上升。特别是在产后一周期间,由于患者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就会产生一些危险的因素来刺激产妇,并造成心理精神障碍的发生。由于该病的影响因素较为广泛,所以,必须保证保健指导能够覆盖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领域。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对象是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分娩的408例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就评估范围来说,年龄21~45岁。并且包含有348例初产妇。就评估条件来说,一方面要保证孕产妇没有既往精神病史,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的是目的抽样、知情并且自愿。
  1.2评估诊断 利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选取的408例产妇进行全面、细致的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问卷调查。具体的要监督患者填写的内容必须真实、有效,并且要当场回收。在这些患者中,有13例产妇被确诊为产后心理障碍,她们在产后3~15d是最容易出现该症状的,其具体的表现特征为焦躁不安,情绪不定,失眠健忘,及一些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更甚者还会出现自杀的隐患。就其原因来说,包括5例患者为产后一直疼痛,4例新生儿由于生病而住院,剩下的4例患者则是由于没有完善的家庭关爱造成的。其中9例中轻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在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情绪和心理的沟通和指导的基础上,使得患者短期内就可以痊愈出院。
  2 诊断方法和标准
  2.1诊断方法 就产后心理障碍来说,具体的包括产后沮丧、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三个领域。产后沮丧属于心理并发症的范畴,主要发病时间在产后3、4d的时候,其高峰期在5~15d,发病率高达50%以上,其主要症状为焦虑失眠、心绪不定、失眠多梦。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病的一种抑郁综合征,主要发病时间在分娩后2w的时候,并且较沮丧来说,会持续更长的时间,最久可达1年,其主要症状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整天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更甚者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婴儿的情况。该病的发生率相对来说就较低点了,在25%的范围以内。产后精神病,亦称为产褥期精神病,属于较严重的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尽管该病的发病率仅仅只有0.1%~0.2%,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是极其危险的,主要在产后1w的时候,一旦发病,就会出现严重的狂躁不安、消极偏执、自杀等症状。
  2.2诊断标准 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产后心理障碍诊断标准包括,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EPDS包括10个项目,分为四个等级,按照自身出现的频度来选择,最后由各项目累积分值的总和来进行评估,大于12分的为重度抑郁症,在9~12分范围的为轻度抑郁障碍。SDS反应的则是心境、情趣、应对能力、自理程度、焦虑、恐惧等情况,该表也是分为四个等级来评定的。
  3 讨论
  3.1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在3%上下。调查研究表明,国外的产后心理障碍在3.5%~33%,而国内一般在11%~15%。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在中国,孕妇通常都会享受到很好的待遇,处于很和谐的家庭关系里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心理障碍的发生。在本次调查中,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9%,这一结果较国内平均值明显偏低了,并且离正常人群的抑郁症也相差无几了。这主要受接诊对象,地域风俗文化,以及患者生活、工作情况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
  3.2产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①内分泌因素:在妊娠期间,孕妇胎盘类固醇的释放量会达到极高的水平。而一旦分娩之后,(孕激素、雌激素)就会立马急速下降,这就会带来心理障碍的发生;②妊娠分娩因素:产时并发症、难产、滞产、产钳助产、剖宫产以及对分娩疼痛的恐惧,都会严重增加孕妇的心理压力,在其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一定的阴影,最终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就意外分娩来说,会有很大的几率生出来畸形儿或者是死婴,这也给孕妇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同时,双方家族对于婴儿性别的要求也是产后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③遗传、性格因素:孕产妇的一些薄弱的性格,或者是从家族里遗传下来的抑郁症病史或精神病家族史,都会大大提高产后心理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④社会因素:孕妇产后所受到的家人的照顾、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孕妇的心理障碍。
  3.3产后心理障碍疾病的预防及护理 ①加强孕前及产前指导:要求医护人员在检查的时候就想准爸爸、妈妈介绍清楚分娩过程中的一些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如何减轻疼痛,并缓解她们的紧张、恐惧心理;②做好分娩前后的物质精神准备:利用医院的现有条件和设施设备,向产妇和家属普及全面的基本知识,确保她们时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孕期对孩子提早安排好,包括一些婴儿的生活必需品,保证在产后,母亲和孩子都可以立马安顿下来,这就会有效降低新妈妈的不安和焦虑,得到很大的安慰。
  参考文献:
  [1]杨红梅,张燕.产后心理障碍的临床护理分析[J].河北医学,2013,12(12).
  [2]陈洪萍,王金玉.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340-341.
  [3]沈丽华.产后忧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70-271.
  编辑/成森

关于孕前辅导与产后抑郁关系的论文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48330/

推荐访问:产后抑郁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毕业论文

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当前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大学生校园贷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