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队建设

2016-08-22 各类报告 阅读:

课题小队建设(一)
小学视动数学中的小队建设研究成果报告

小学视动数学中的小队建设研究

成果报告

一.课题的产生

1、国内教育和课堂教学发展需要

小队建设及小队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从90年代初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队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从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目标意义、基本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合作学习建构起完整的理论框架,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并研究合作学习,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国家确立了合作学习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它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小队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学生为了共同的任务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必然改变自己独断专行的做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为同伴提供更多地帮助,学会谦让、合作、团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调动、激励,引

起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暴露自己的思想,加强沟通,分享共同的成果;它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够对成员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根据成员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学生不断反省、自我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学习小队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队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队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队为基本形式,促进学生的独学、对学和群学,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队建设)之一:1、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队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2、培养了小集体的团队精神;3、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4、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

5、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6、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课改班级,通过探讨研究我们将总结出一套符合我校新课改高效课堂的小队建设实施方案。

三、主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小学视动数学中如何组建的问题。

2、解决小队长如何选拔和培养的问题。

3、解决小队制度如何建立的问题。

4、解决小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问题。

四、主要成果

(一)、学习了小队合作学习的新概念

我们学习了小队合作学习的特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队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课题小队建设】

资料上显示,而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适用条件的界定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不足;我们发现小队合作学习的创新点有:

1、新理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

2、新构想:“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变有效为高效”

3、新关系:小队合作学习建立的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新关系是:“学生→教师→教材”

4、新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二)、了解到小队合作学习的现状

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抽取了本年级的样本40份对我校目前的课堂小队合作情况展开了调查、分析,从数据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在“小队合作化学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并没有实现课堂的实效性,在课堂中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效果,其主要表现有:

1、每科老师的课堂中有各自的小队,各科老师的小队合作没有

形成有效的整体。

2、小队编排不科学,小队间在性别、成绩、性格等发面没有做到综合评估。

3、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还没有说完要求,学生已经开始手忙脚乱地动了起来。

4、小队合作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小队合作时,有的组根本没有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放任自流,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或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象征性地比划两下。

5、小队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的自学为前提,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合作问题有一定认知基础之上的讨论,但是往往是强调合作忽视自学。

6、合作学习能者独尊,弱者失趣,并没有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队合作中,成绩较好的学优生侃侃而谈,甚至包揽了全部合作的内容,忙得不亦乐乎,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完全成了旁观者。

7、只注重了小队成员间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

8、没有有效的能激发小队热情的评价方法。

9、小队竞争机制不能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有形成统一的整体。

10、合作学习泛化—等同于小队讨论,组织形式单一,活动形式简单,问题缺乏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当某个小队进行汇报时,有的小队还在继续讨论,需要教师强调多次才能安静,有的小队无所事事,根本不听别人在说什么。

(三)、制定了高效学习小队建设方案

1、建设机制

(1)、人数为4人,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

(2)、按前两次集中考试的成绩平均分配,方便公平竞争。

(3)、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队,达到能力互补,知识互补。

(4)、学习小队长最好坐中间,方便讨论和检查组员作业。

【课题小队建设】

(5)、为了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同学能参与管理,每个小队配有小队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记录员。队长抓学习,纪律委员抓纪律,常规。学习委员由本组单科最好的担任,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记录员及时记录各项情况。(记录员应该换组记录)

(6)、每个小队要设计自己小队的名称、小队的口号、目标(小队以及个人)。每个小队制作一张卡纸,上有照片、成员名字、职务(×××负责维持纪律、×××负责检查卫生情况、×××负责检查导学案的落实和作业情况,让各位同学明确自己的职责)

2、关于学习小队长

(1)、定位:学习小队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学习小队长要切实为本组的学习负责,任劳任怨地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学习小队长是一组之魂。学习小队长的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队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教学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课题小队建设(二)
谈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开展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选好主题 创造精彩

——谈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开展小课题研究的

选题

浙江嘉兴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张赛儿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假日小队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既能丰富假日小队活动的活动内容,又能在家长的配合下走出课堂开展活动,使得假日小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着重谈指导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开展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具体分为三大部分。即:一、主题从何而来?从家庭、学校、社会中来。二、主题要如何选择?依据有六点:“以生为本”、“来源生活”、“依托社区”、“深入校园”、“挖掘课本”、“纵横交织”。三、选择怎样的主题才算有价值?能激发兴趣,有孩子的直接体验,能够作用于生活,切入口小且有可行性的主题都是比较有价值的主题。我们相信,选择好主题,孩子们走出教室,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课题小队建设】

[关键词] 选择主题 依据 价值性

“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杜威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中小学生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因此,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就显得尤为必要。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时空,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创新性的学习机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自主进行小课题研究,把学生探究发现、调查研究、实验论证、社会参与及社区服务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少先队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在各校早已是深入人心,也取得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假日小队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既能丰富假日小队活动的活动内容,又能在家长的配合下走出课堂开展活动,使得假日小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想指导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进行小课题的研究,首先得从学生的选题指导入手,下面,重点论述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开展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一、主题,从哪里来?

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更加有利于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中、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探索研究、动手实践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那么,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主题从哪里来?毫无疑问,这主题来自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而学生的生活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1、家庭中的主题

家庭是学生从小生长的地方,也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可以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间教室”。学生容易在家庭中发现感兴趣的东西,并对其产生好奇心,而在家庭氛围中进行研究,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家庭中家人的鼓励与帮助也是学生进行研究的动力。

家庭中父母亲朋一天的工作,家中成员的收入及生活的支出,家庭中用水、用电、用气等情况,平淡但又不可缺少的家务,跟随父母购物的体验,家庭交通工具、劳动工具的变迁,家庭家用电器的调查,家中父母及祖父母玩过的游戏,合理使用零花钱,学做小当家等等,都是值得去研究的内容。

2、学校中的主题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翁,一个在校学生每天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第二个家”。在学校里,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探求问题的真谛。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在校园中同样能得到老师的指导,能和同学进行合作,因此,校园,是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一个重要场所。

学校环境优美与否,教育、教学设施完善与否,学校的卫生干净与否,校园的设施安全与否,学校食堂午餐的营养与搭配等等,都应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例如: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历史值得学生去追溯;我校的新校区投入使用不过三年,新校区的种种建设也应成为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生活同样是值得大家关注并讨论的经久不息的话题。如:“抽屉卫生大搜索”,“近视原因大追踪”,“学校公物损坏情况的统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我们最爱玩的课间游戏调查”,“学生作业量的调查”等等。

3、社会中的主题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越早让学生接触社会,就越能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展开初步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加快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从而能更早地融入社会。

学校周边的工厂、建筑、社区、名胜古迹等都可成为学生小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如我校周围的皮毛市场、蓝印花布厂,中山公园内的吕留良纪念亭、文壁巽塔,风格古朴的横街,源远流长的古运河等,都是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的资源,因此,“走进皮毛市场”,“追寻吕留良的足迹”,“关于72条半弄堂的调查”,“秀出最美的蓝印花布”,“了解我们身边的运河”等都是较好的小课题研究的主题。我校新校区位于崇福镇开发区内,学校四周以工厂居多,自从搬入新校区后,学校边上的印染厂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校园环境,给师生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这些焦点问题理所当然成为了学生们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另外,“追寻古镇名人的遗迹”,“走访民间艺人”,“寻访古镇路名”,“社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等,都是具有本地社会特色的主题。

二、主题,怎么选择?【课题小队建设】

可供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进行研究的小课题主题非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时可以“抓住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意味着必须“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舍”与“得”之间,应该有一把尺子,一把可供学生选择的尺子,一把适合教师指导操作的尺子。那么,选择主题时,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1、“以生为本”

学生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主体,不管选择怎样的研究对象,都要坚持“以生为本”,即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能力来确定研究主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尽量选择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主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

如,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所接触的往往以学校和家庭生活为主,他们所关心的也以自身问题居多,再加上他们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也无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所以,选题时,应尽量选择一些容易操作,又能引起他们兴趣,唤起他们积极性的主题。如:“我们(父母)玩的游戏调查”、“‘海洋宝宝’知多少”、“父母的职业”、“小学生与动画片”等等。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成熟,所关心的问题也渐渐驱向成人化,关注的焦点也逐步转向社会,选题时,可以渗透更多的社会问题。如:“皮毛市场的调查”、“初中生择校调查”、“校园流行风的利与弊”、“电视与我们的生活”、“走访民间艺人”等等。

2、“来源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用实践去验证科学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及对社会有实际意义的点滴小事作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题。这样,更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让孩子们在小课题研究中认识生活、了解生活。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能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而不同的生活环境,会使不同地方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大不相同,如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能会对动物、植物更加感兴趣,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则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比较了解。

另外,学生利用假日小队活动的机会挑选生活中的小事作为主题进行小课题研究,又在无形之中把家长拉入到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圈子中来,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学生的研究肯定会得心应手。

“购物的学问”、“菜市场调查”、“家庭劳动工具的变迁”、“父母的一天调查”、“走进中秋”、“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等等主题,都是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

3、“依托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拥有内涵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说,学生进入社区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的分组是依据地域来划分的,三五个家庭住址比较近又在同一社区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课题小组,这也为他们进入社区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开发社区的共同教育、管理功能,让学生初步熟悉社区中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基础设施和组织机构,对社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物产特色、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有所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如“走访社区名人”、“我为小区洗脸”、“社区垃圾箱的调查”、“我来当一天居委会主任”等主题,都体现了社区、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功能。

另外,学生在进行调查、访问时,可优先考虑利用社区中的有利资源开展活动。如学生在开展走访社区名人这一活动时,由于对社区中的名人不够了解,所以先去居委会了解了本社区的一些实际情况,在居委会人员的热情接待下,对名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之后,又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名人取得了联系,顺利地进行了本次访问活动。

4、“深入校园”

学生是学校的小主人,对于学校,每个孩子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学校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要指导学生充分挖掘学校中的各种资源,把学校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作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校主人的自豪。如“校园名人知多少”、“我校学生作业量的调查”、“阳光体育活动调查”、“百年崇小”、“学生上学交通工具的调查”、“‘我的地盘我作主’校园种植活动开展情况调查”等等,都是反映学校生活的主题。

小课题研究可以深入到学校的角角落落,从学校的建设到未来的发展,从学生的课堂作业到课间的游戏,从学校的绿化到垃圾箱的设置,从食堂的午餐供应到饭后的水果发放,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只要是有研究价值的,都可以去尝试。

5、“挖掘课本”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是学生和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参考资料,里面有许多可供我们选择的主题,除了《资源包》上的内容之外,我们还能由《资源包》生发开来,引出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主题。由《资源包》引向深入,亦是一种选择主题的好办法。

如三下“节日”一单元中,有“春天的节日”、“夏天的节日”两个主题,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秋天的节日”、“冬天的节日”,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进行深入地研究,还可以进行“传统节日”、“外来节日”的研究。

6、“纵横交织”

对于同一课题小组所选择的小课题研究主题的指导要遵循“纵横交织”的原则。“纵”即由一个主题引向深入,“横”即由一个主题指向广阔。有了“纵”、“横”这两把尺子,学生在第二、第三次进行小课题研究时就能有的放矢,较好地选择下一阶段要研究的主题,同时能把学生选择的课题逐步引向系统性,小课题研究也能渐渐做大做实。

以“我身边的水资源浪费调查”这一主题为例,从纵向角度来说,学生在研究完这一主题后,可以开展“节水大行动”、“设计节水器具”等课题;从横向角度来说,学生可以开展“生活中电的浪费情况调查”、“我身边的能源浪费现象调查”等主题。

三、主题,如何体现价值性?

有价值的主题才是鲜活的,显现着无穷生命力的。有价值的主题,应该是能够帮助孩子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了解周围的人、事、物的。有价值的主题应该是鼓励孩子在校外积极寻找所需的资料,促进孩子与父母、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在假日小队活动中指导学生选择主题也应体现选题的价值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对选题是否具有价值性进行判断:

1、主题能够激发孩子无穷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始终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主题比较有价值。

2、主题活动能直接影响到孩子

课题小队建设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44244/

推荐访问:班级小队建设 社团建设课题

各类报告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企业盈利员工受益 下一篇:残疾人康复中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