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民生观

2016-08-18 论文 阅读:

孙中山的民生观(一)
孙中山民生史观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孙中山民生史观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吴 贵 兰 政 治 教 育 学 院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07 级 (1) 班 2007150132 谭 贵 全 年 月 日

浅谈孙中山民生史观

学生姓名:吴贵兰 指导老师:谭贵全

内容提要: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民生史观是一种熔铸了中国传统理想要素在内的具有独创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共中央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对我国民生问题的改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孙中山民生史观来源、基本内容、实质、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得出对我国现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生 民生史观 改善民生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一、民生史观来源……………………………………………………………………4 (一)理论来源………………………………………………………………………4 (二)实践来源………………………………………………………………………4 二、民生史观内容……………………………………………………………………5 (一)“民生”………………………………………………………………………5 (二)民生是历史的重心……………………………………………………………6 (三)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8 三、民生史观的实质…………………………………………………………………11 四、民生史观历史作用………………………………………………………………12 五、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对21世纪我国改善民生的启示…………………………13 (一)“生存”………………………………………………………………………13 (二)“生计”………………………………………………………………………13 (三)“生活”………………………………………………………………………13

浅谈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孙中山民生史观是融合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及近代西方思想形成的独创的思想体系,重温这一思想体系并从中吸取有益部分,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 民生史观来源

(一)理论来源:民生史观是继承我国“民生”意识的传统,“规抚”欧美学者威 廉的“求生”哲学,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见”的历史观

孙中山在讲述”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时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①

也就是说是通过“因袭”(继承中国古代民生思想)、“规抚”(综合了他对中西文化的考察),才得出他自己的”独见”(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离开这三个因素则无法揭示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特点,而他这里所说的“主义”就包括民生史观。 1、孙中山所谓“因袭”,是指继承我国关于“民生”的传统思想。他说:“民生 二字,为数千年已有之名词。至用之于政治经济上,则本总理始。”②

中国民生思想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民生”语出《左传·宣公十三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为人民只有勤于劳作,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才有保障,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尚书·五子之歌》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视“裕民”为仁政:“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③荀子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哲学命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④《国语·楚语上》警示:“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先贤无不把重视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孙中山的民生观】

2、所谓”规抚”,是指从莫里斯·威廉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史观》一书中 接受了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原动力”和“定律”的观点。受时代风潮的影响,孙中山对西方文化有过认真的研究。写于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称自己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最注意的是西方“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具体言之,在思想理论的建构中,孙中山的价值理念很多都直接来自那些曾对欧洲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政治运作模式也都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为楷模

3、所谓“独见”,是指孙中山把上述两种观点,综合成为自己的体系,即“民生 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的民生史观⑤ (二)实践来源:在中国当时的形势下,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实践经验

①《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卷,第60页。 ②《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卷,第112页。

③ 宋元人:《四书五经·论语章句集注·颜渊》,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223页。 ④ 梁启雄:《荀子简释·哀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第405页。 ⑤《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卷,第369页。

二、民生史观的内容

孙中山民生史观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他认为宇宙的物质、物种是进化的,人类也是进化的。进化无疑是民生史观的基本概念之一。但许多历史观都讲进化,进化是民生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却不是它的根本特征。在最能反映民生史观根本特质的基本涵义上,孙中山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民生”,一是“人类求生存”。由这两个基本概念而产生出两个基本命题:一是“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这是与物质是历史的重心相比较而提出的;一是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这是与物质(生产力)发展论及阶级斗争相比较而提出的。 (一)“民生”

对于“民生”这个概念,孙中山如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①孙中山讲的“人民”指的是众人,和下面说的“国民”、“群众”是同义的;对于“社会”,孙中山的解释是:“‘社会’两个字,就有两个用法:一个是指一般人群而言,一个是指一种有组织之团体而言”②。 后一个用法的“团体”,如国家,中山先生谓:“国者,人之积也”③。这里的“社会”,也就是指人群, 或有组织的人群,亦即人民、国民、群众。孙中山所说的“社会的生存”,指的便是人民的生存、国民的生存、群众的生存。 1、“生存”,不同于求生存。求生存的涵义要广泛得多,而生存是指人民大众享 有必需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的存在。“社会的生存”和“群众的生命”意义 是相近的。

2、“生计”,通常的解释是指有关人们生活的事情,也可以解释为谋生之道。谋 生之道一般而言包括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从事生产的意思。孙中山说:“人类 之生活,亦莫不为生计所限制,是故生计完备,始可以存,生计断绝,终归于淘 汰”④。 可见这里的生计当指直接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经济生活的有关事情。所 以,孙中山又说:“消费是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众人的生存的问题,也就是民 生问题”⑤。孙中山说的直接维持人民生命存在的生计, 包括了消费性经济生活 及其直接有关的事情。

3、“生活”,当是准确把握孙中山民生概念的最难点了

首先,这里说的生活不包括物质生产。中山先生本人对生产与生活概念是有区分的。他说:“在太古吃果实的时候,地广人稀,人人都是很容易觅食,不必做很多的工就可以生活。到了渔猎时代,人民就要打鱼猎兽,才能够生活,就是要做工才能有饭吃。到了游牧时代,人类要从事畜牧才可以生活„„至于农业时代,人类要树艺五谷才可以生活”⑥。从打鱼猎兽、从事畜牧、 树艺五谷到后来的机器劳动,都是做工即物质生产,这是求生存的活动。生活则是直接维持人民生命存在的活动。孙中山显然赋予生产与生活以不同的涵义,生活不同于生产。他曾说过:

【孙中山的民生观】

①《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 ②《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7页。 ③《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

【孙中山的民生观】

④《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卷,第510页。 ⑤《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5页。 ⑥《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8页。

孙中山的民生观(二)
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

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

蒋大椿

孙中山先生并没有称自己的历史观为民生史观。后人把他的历史观概括成民生史观,大体是能够成立的。但究竟什么是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对孙中山历史观有兴趣的研究者,可以将思路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孙中山本人历史观究竟是什么涵义;另一个是研究者对孙中山历史观的评论。就前者言,研究者们认识逐步接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严格按照原著并忠实于原著来把握孙中山历史观的涵义,认识便有可能逐步接近。就后者言,那是很难达到一致的,也无须要求一致。

一 、民生史观的基本涵义

孙中山民生史观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他认为宇宙的物质、物种是进化的,人类也是进化的。进化无疑是民生史观的基本概念之一。但许多历史观都讲进化,进化是民生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却不是它的根本特征。在最能反映民生史观根本特质的基本涵义上,孙中山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民生”,一是“人类求生存”。由这两个基本概念而产生出两个基本命题:一是“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这是与物质是历史的重心相比较而提出的;一是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这是与物质(生产力)发展论及阶级斗争相比较而提出的。

(一)民生是历史的重心【孙中山的民生观】

1.“民生”释义

自从孙中山先生20年代逝世以后,学者们对民生涵义的解释,如果加上其间细微差别,有十数种之多。举其要者如:其一,民生就是人类求生存的意欲(注:任觉伍:“民生”就是“人类求生存”。“然则‘求生存’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明白的讲,就是欲望,而欲望又是精神作用的一种”。见《唯物论与民生史观》,拔提书店1936 年版, 第111页; 另见肖万源:“孙中山关于‘民生’概念的含义„„是指的人的生命本能的要求和欲望”。“民生是指人类求生存的主观意识”。见《孙中山哲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 其二,民生便是经济(注:萨孟武:“总理所谓‘民生’,可说便是经济”。见《三民主义政治学》,新生命书局1924年版,第5页。); 其三,民生便是消费(注:任卓宣:“民生的意义之为消费便很显然”,“我把民生看作消费是有根据的”。见《孙中山哲学原理》,台北帕米尔书局1970年版,第7页。);其四,民生的核心是一个生字, 即生命(注:刘修如:“民生者何?概言之,民生者人类集体之生也。„„‘生命’为一切为核心”。见《三民主义教程》,上海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78页。);其五,民生是一种思想体系,属意识形态范围(注:肖万源:“孙中山所谓的‘民生’是属于意识形态范围,是一种思想体系”。见《孙中山哲学思想》,第169页。);其六, 民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注:姜琦:“民生之内容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就中‘生活’和‘生计’是属于经济的„„‘生存’和‘生命’是属于非经济的。因为‘生存’就是社会的行动,‘生命’是人类的活动,两者都是与经济无关的”。从而论证民生史观是“统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见《三民主义体系释义》,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版,第19—20页。);其七,民生两涵义说(注: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平行的两涵义说,如吴曼君:“民生二字之在国父,有两个意义:第一,民生就是‘人类求生存’„„第二,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见《民生史观研究》,时代思潮社1941年版,第36页;二是广狭两义说,如王云:“广义的民生,即包括经济、政治、种族三者而言;狭义的民生则仅指经济而言”。见《三民主义浅释》,国民图书出版社1944年版,第49—50页;马昌宗:“广义的民生,是指人类求生存,狭义的民生,是指经济”。见《民生史观研究》,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2页。);其八, 民生和人类求生存同一涵义,指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注:韦杰廷:“‘人类求生存’、‘人类求解决生存问题’,‘民生’和‘民生问题’这四个概念的内

涵实际上是相同的”。“民生„„指人民为了求得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见《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0、73页。);等等。上述这些理解,有些全是研究者的主观之见,有些则是理解得不够准确。

孙中山先生一生,以“关怀民生”为念。在他早期著作如《上李鸿章书》中,便已提到“民生”二字,以后一生中又多次使用这个概念。但对民生概念作出定义性解释的,则是1924年的《民生主义》。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注:《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802 页。 据台北1975年出版的黄季陆等先生的《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与史学》,孙中山关于民生定义,向有二个版本。第一种是民智书局1927年版的《三民主义》,文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第二种版本是民智书局1930年版胡汉民编的《总理全集》,文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二者相较,前者生活后非逗号,系句号,并多出“便是”二字。但二者的意义差别则很大。依第一种,“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是进一步说明“人民的生活”之涵义的。依第二种,则四者并列,无主从之分。显然,第一种版本更早,文义亦更准。第二种版本后出,当为校对不精所致。人民出版社1956年初版的《孙中山选集》采用了第二种版本,1981年第二版则吸取研究成果改用第一种版本。参阅韦杰廷著《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研究》,第59页注。)孙中山为“民生”下定义所用的语汇,都是浅显易懂的,大众化的。“民”,孙中山的解释是“大凡有团体有组织的众人,就叫做民”(注:《孙中山选集》,第692页。),可见民指众人。孙中山讲的“人民”, 并不绝对排斥过着富裕生活以至奢侈生活的少数人,而是指众人。这里的“人民”,和下面说的“国民”、“群众”是同义的。对社会,孙中山的解释是:“‘社会’两个字,就有两个用法:一个是指一般人群而言,一个是指一种有组织之团体而言”(注:《孙中山选集》,第617页。)。 后一个用法的“团体”,如国家,中山先生谓:“国者,人之积也”(注:《孙中山选集》,第176页。)。这里的“社会”,也就是指人群, 或有组织的人群,亦即人民、国民、群众。孙中山所说的“社会的生存”,无疑指的便是人民的生存、国民的生存、群众的生存。【孙中山的民生观】

“生存”,不同于求生存。求生存的涵义要广泛得多,而生存是指人民大众享有必需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的存在。“社会的生存”和“群众的生命”意义是相近的。孙中山在1924年作《民生主义》讲演时,曾经焦虑地说过,10年前中国还有4万万人, 现在据外国有关机构调查,只剩下3.1万万了。10年间中国人少了9000万, 使得这位革命家忧心如焚。人民的生命是任何历史存在的前提。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国家也就亡了,历史也就不存在了。故孙中山讲民生时,突出强调了维持人民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计”,通常的解释是指有关人们生活的事情,也可以解释为谋生之道。谋生之道一般而言包括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从事生产的意思。孙中山说:“人类之生活,亦莫不为生计所限制,是故生计完备,始可以存,生计断绝,终归于淘汰”(注:《孙中山全集》第2卷, 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10页。)。 可见这里的生计当指直接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经济生活的有关事情。所以,孙中山又说:“消费是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众人的生存的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注:《孙中山选集》,第825页。)。孙中山说的直接维持人民生命存在的生计, 包括了消费性经济生活及其直接有关的事情。

“生活”,当是准确把握孙中山民生概念的最难之点了。生活通常是指人的各种活动。有的学者将孙中山的民生涵义说成包括人的一切努力和活动,正是作这种泛义理解的。但这并不符合孙中山这里讲的“生活”概念的原意。

【孙中山的民生观】

首先,这里说的生活不包括物质生产。中山先生本人对生产与生活概念是有区分的。他说:“在太古吃果实的时候,地广人稀,人人都是很容易觅食,不必做很多的工就可以生活。到了渔猎时代,人民就要打鱼猎兽,才能够生活,就是要做工才能有饭吃。到了游牧时代,

人类要从事畜牧才可以生活„„至于农业时代,人类要树艺五谷才可以生活”(注:《孙中山选集》,第828页。)。从打鱼猎兽、从事畜牧、 树艺五谷到后来的机器劳动,都是做工即物质生产,这是求生存的活动。生活则是直接维持人民生命存在的活动。孙中山显然赋予生产与生活以不同的涵义,生活不同于生产。有的学者之所以把民生涵义中的生活概念泛化,包括生产在内的一切活动,可能与误解孙中山的如下论述有关。他曾说过:“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注:《孙中山选集》,第819页。)。人类求生存当然包括物质生产, 而且包括更加广泛的内容,但这里却不能根据中山先生讲话的字面意思,把人类求生存理解成“民生”。孙中山这里说的“民生问题”实际是指求得解决民生问题。人类求生存就是求得解决民生问题,求生存中的物质生产不能包括在民生的“生活”涵义之中。

其次,这里说的生活不仅未包括物质生产,并且也不是指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在内的一切生活,而只是指经济生活。孙中山说过,西方是在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完成以后,自实业革命发生,许多人没有工做,因而不能生活,从而产生了社会问题即民生问题,于是出现了社会主义。按照他的理解,“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注:《孙中山选集》,第806页。)。在中国,孙中山说,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 在民族、民权问题解决以后,民生主义便同社会主义一样,也是研究和解决人类的经济生活问题。他在《民生主义》演讲的开头便明确提出,他是“在科学范围内拿这个名词(即民生——引者)来用于社会经济上”(注:《孙中山选集》,第802页。)。显然, 这里民生涵义中的生活是指人民的经济生活。

复次,这里说的生活也不是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而是指维持人民大众生存所需要的经济生活。孙中山提出:按照“人类生活的程度,在文明生活进化中可以分作三级。第一级是需要。人生不得需要,固然不能生活,就是所得的需要不满足,也是不能充分生活,可说是半死半活。所以第一级的需要,是人类的生活不可少的”。第二级“叫做安适”,第三级是“奢侈”(注:《孙中山选集》,第364页。)。实际上, 安适、奢侈也都是人的需要,那是一种发展的享受的生活需要。可见孙中山讲的第一级需要指的是生存的需要。“民生”所指的生活,主要便是指的这种满足人民生存需要的生活。孙中山说:“我们现在要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要解决安适问题,也不是要解决奢侈问题,只要解决需要问题。这个需要问题,就是要全国四万万人都可以得衣食的需要,要四万万人都是丰衣足食”(注:《孙中山选集》,第365页。)。 可见孙中山这里说的“生活”,主要是指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一类的经济生活。

综上所述,作为孙中山历史观理论基石之一的“民生”概念,指的便是维持人民群众生命存在所需要的衣食住行一类的经济生活。有了这种经济生活,人民才能生存。这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山先生民生史观的关节点之一。而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符合中山先生所说“民生”之原意的。

2.民生是历史的重心

孙中山的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论,是针对流行的唯物史观理论要点之一,即他所说的物质是历史的重心而提出来的。孙中山指出,西方自实业革命后,生产力发生大变动,机器占了人工,许多人失业,从而产生了社会问题即民生问题,并因此而出现力求解决这种社会问题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是乌托邦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到了马克思,则“是全凭事实,不尚理想”,而且尤其重视科学方法,“用他的聪明才智和学问经验,对于这些问题作一种极透彻的研究,把古人所不知道和不能解决的都通通发明出来。他的发明是全凭着经济原理”,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马克思“在这种历史中所发明的最重要之一点,就是说世界一切历史都是集中于物质,物质有变动,世界也随之变动。并说人类行为都是由物质的境遇所决定,故人类文明史,只可说是随物质境遇的变迁史。马克思的这种发明,有人比之牛顿发明天文学之重心学说一样。现在马克思发明物质是历史的重心,因为他的研究透彻,理由充

足”,所以人们都“信仰他”(注:《孙中山选集》,第809—811页。)。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说过物质是历史的重心,但孙中山的这种理解却是有其根据的。

上文在解释“社会”一词涵义时曾经提到,孙中山认为社会是人群或有组织的人群。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讲的社会或社会形态,指的是社会环境。五四运动以后,唯物史观理论被较系统地介绍进中国。当时

孙中山的民生观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41452/

推荐访问:孙中山银元 孙中山纸币

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水轮机维修论文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成绩论文